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御靈堂傳奇

1四星御靈 008雪山朝聖遠金霞(四) 文 / 青龍夢凌君

    ps:求支持~

    收拾停當,四人一雞正準備掉頭往回走,卻發現一位衣衫單薄的老僧正行著大禮一步一跪拜地向這邊行來。四人不禁感到奇怪,此時並不是朝聖時期,怎麼有個老僧獨自前來朝聖,而且還只穿了一件單薄的僧袍?

    那老僧留著一把花白的鬍子,頭頂剃得乾乾淨淨,身形瘦弱但步履穩健,佈滿溝壑的臉莊嚴而肅穆,一舉一動之中都飽含著虔誠。身上沾染的厚厚的泥土與灰塵,告訴眾人他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走到這裡已經不止經過了多少個日夜。

    龍進心裡忽然一動,迎上前去合十一禮:「大師,你從什麼地方來的?」

    老僧頭也不抬地繼續著他的叩拜:「我從該來的地方來。」

    龍進一怔,又問道:「那您這是要去哪裡朝聖?」

    老僧道:「我要去這世界的中心。」

    龍進微微一驚:「世界的中心?您是說……岡仁波齊?」

    老僧聞言,忽地停止了叩拜的動作,轉過頭來看著龍進,面上忽然綻開一抹笑來:「很好。」卻不知這「很好」指的是什麼。

    龍進知道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那麼再往前走應該就到阿里地區的普蘭縣了。想到岡仁波齊,他突然很想去那裡看一看,於是道:「大師,我們可不可以和你一路去看看?」

    老僧微微一笑道:「好。」繼續虔誠地向前行去。

    岡仁波齊,位於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阿里四河——馬泉河、象泉河、獅泉河、孔雀河從岡仁波齊四方流出,是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恆河的源頭。同時,它又是佛經中所稱的「大雪山」,藏語意為「寶貝雪山」,梵語意為「濕婆的天堂」。印度教把它看作濕婆神的化身,耆那教認為它是創教人筏陀摩那獲得解脫之地,佛教把它視為世界的中心——須彌山,苯教認為它是眾神的居所。幾千年前的經典以及各種各樣的傳說造就了岡仁波齊的聖靈之性。每年都會有大量來自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及我國的信徒不遠千里,歷盡艱辛來到這裡朝聖。

    轉山朝聖者們世代相傳: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以洗淨一生罪孽;轉上十圈者,可以在五百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而轉山百圈者,便可以成佛升天!

    聽龍進說要去岡仁波齊峰。其餘幾人覺得既然來了去看看也好。於是四人一雞跟隨著老僧緩緩向前行去。

    許是看龍進比較順眼,老僧忽然對龍進道:「我叫白瑪噶布,這位先生該如何稱呼?」

    龍進忙報上了自己的姓名,心中有些疑惑。看這白瑪噶布的樣子。應該算是修行多年的世外高僧了,為何說話卻和別的僧人有些不同?

    白瑪噶布微微笑道:「很好,很好。」抬手指著遠處隱隱可見的岡仁波齊峰,「苯教徒認為,天像一頂八幅傘蓋。地像一朵開放的八瓣蓮花,岡仁波齊就像撐傘的把柄和蓮花的根莖,它處於世界的中心,是諸天神的駐錫地。」

    吳翼奇道:「您是一位苯教徒?」

    相傳,苯教是西藏古代盛行的一種原始宗教,俗稱黑教,在佛教傳入時與之鬥爭了很久。後來,苯教吸收了佛教的部分內容,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定形的教派。苯教雖然改佛經為本經。但是很多地方卻與佛教相反,比如說轉山,佛教徒都是按照順時針方向轉山的,但是苯教徒卻是按照逆時針方向轉山的。

    白瑪噶布笑道:「眾生平等,萬物同源。又何必分佛教與苯教?黑與白,光與影,本就是共同存在的,缺一不可。既然同存於天地之間。又何必生出許多罅隙?又何必有『對立』只說?」言罷抬頭看著龍進,微笑合十一禮。

    龍進聞言。心中猛然大震,急忙還禮道:「多謝大師指點!」只覺整個內心世界,豁然開朗,雙眸猶如被佛輕輕拭過一般,灰塵盡去,重又回復到原本的星光璀璨。

    白瑪噶布微笑道:「龍先生,你又何必謝我?」

    龍進恍然大悟道:「是了!我又何必謝你?大師,我們繼續走吧。」

    旁邊三人一雞莫名其妙地看著龍進和白瑪噶布,只覺一頭霧水。這兩個人在打什麼啞謎?怎麼白瑪噶布三言兩語就把龍進給哄開心了?

    陳黃鷹湊過去,低聲問龍進道:「你們兩個說什麼呢?怎麼看你這麼高興?」

    龍進神秘兮兮地一笑:「天機不可洩露。」

    這世上,原本便有很多事情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眾人隨著白瑪噶布,緩緩前行,一天一夜之後方才來到轉山的起點,亦是轉山的終點——塔欽。原本眾人見白瑪噶布行動緩慢,以為這段路起碼要走三天三夜才能到,卻沒想到這麼快就走到了。而這期間,白瑪噶布連一口水都沒喝過,更不要提方便了,簡直已經達到了辟榖的境界!眾人更加堅信,他們這趟冤枉路走得值,讓他們碰到了一位真正的高僧。

    到達塔欽,白瑪噶布絲毫不作休息,依然一步一叩拜地前進,到達經幡陣之後便開始轉山,同樣是虔誠的一步一叩拜。至此,看著那聖潔的岡仁波齊峰,吳翼等人已經不覺得自己是來旅遊的,而是覺得自己也成為了那虔誠的信徒,繞山修行。

    不知為何,龍進忽然想起了這樣一句話來:這一世轉山,不為輪迴,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沒錯,他突然想要來這裡轉山,不為洗清罪孽,也不為修行,而只是為了,能夠在人生的旅途之中,再次與你相見。

    眾人跟著白瑪噶布一路前行,原本轉山至少要經過三天三夜,但他們卻只走了一天一夜便回到了經幡陣。繼續跟著白瑪噶布向前行,前方兩山交錯的埡口間忽然現出一抹碧綠色。那抹碧色,正是聖湖瑪旁雍錯!龍進無意間回頭望去,只見遠處岡仁波齊峰方向的天空上,一抹燦爛的金霞正向著他們灑下福澤,似是在保佑他們平安幸福。(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