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宋小廚師

正文 第七百一十四章 賬不是這麼算滴 文 / 南希北慶

    李奇可不是在忽悠段世文的,與之相反,他還從未如此真誠過。

    面對千瘡百孔的大宋,李奇絕不贊成立刻對南邊用兵,因為北方才是他的心頭大患,他必須保存實力,但是南方的問題一ri不解決,大宋永無安寧之日,所以大宋必須要扶植一股勢力,來替他對付南邊的敵人,而一向親宋且又與大宋有這同樣敵人的段正嚴無疑是最佳人選。

    李奇和段世文足足談了三天,雙方都希望將每個細節考慮到位。由於李奇暫時還不想與高氏攤牌,所以他主張的是段正嚴一定要沉住氣,自己先趁著平叛偷偷的招兵買馬,等到時機成熟,再圖其它,到時大宋一定會給予他無限的支持。

    談妥後,趙桓又親自將此次談判的結果稟告宋徽宗,宋徽宗大悅,親自書信一封,命段世文帶回去交給段正嚴,當做一個保證。

    段世文拿到書信以後,立刻告辭回去了,他此番前來,雖然沒有賣到武器,但是他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可謂是不虛此行,滿載而歸

    直到段世文的隊伍消失在了一個拐彎處,李奇和趙桓才乘坐馬車回去。

    馬車上,趙桓詢問道:「李奇,你似乎對大理非常看重?」

    你有點頭腦好不,這麼簡單的問題也好意思問。李奇笑道:「太子,關於大理這事,我也解釋了一些,除此之外,還有了兩個原因,其一,就是我正著手在江南施行新法。復甦江南的經濟和農業,而大理就挨著江南,對大理的貿易也變得尤為的重要,而且萬一江南剛有所起色,而大理從中破壞。到時可能會讓我們的努力付諸東流,所以安撫大理是江南經濟建設的關鍵所在,也是頭等大事;其二,就是大理的馬匹。」

    「大理馬?」趙桓皺了下眉頭,道:「可是這大理馬太過瘦小,不適合軍用。最多也就是托運糧食等等,我們大宋一直傾向於購買北方的馬匹。」

    李奇搖搖頭道:「此一時彼一時,大理馬雖然瘦小,但是耐力好,而我們今後的新式武器,很多種都需要靠馬來運送。所以大理馬將會在未來的戰場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對我們而言,大理是志在必得。」

    「志在必得?」趙桓驚呼一聲,道:「你的意思是?」

    李奇聳聳肩道:「誰能保證今後的每個大理國王都能跟段正嚴一樣,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將其納入我大宋的版圖,做到以絕後患。」

    趙桓萬萬沒有想到李奇的胃口這麼大,一時間都被震住了。

    對啊!他膽子太小了。和他說這些也是白搭。李奇呵呵道:「太子,這都是以後的事了,現在咱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那是,那是。」趙桓微微一怔,點了點頭,笑道:「好了,如今所以的使節你已經全部見了,該談的也都談了,父皇還等你回去覆命了。」

    李奇點頭道:「我知道,不過我還得把賬目弄清楚。等結果出來了再去覆命。」

    「這樣也好。」

    進到城裡,李奇就與趙桓分開了,他直接回到了軍器監。

    「副監事,賬目算清了沒有?」

    李奇坐在椅子上,端著一杯熱茶。彎著腰,都快將頭放到火爐裡面去了,紅紅的炭塊將他的臉照的通紅的。

    站在他面前的虞祺恭敬道:「回稟監事,這幾日我們一共獲得了二百八十一萬貫。」

    「這我知道,我問的是咱們賺了多少?」李奇眼皮都不抬的說道。

    虞祺翻了幾頁紙,又道:「扣除成本,咱們一共賺取了一百四十六萬貫。」當他報這個數字的時候,雙手都在發抖,世上還有比這更賺錢的買賣麼?

    李奇嗯了一聲,抬起頭來,雙目一瞪,道:「你確定有這麼多?」

    「我。」

    李奇那不可思議的眼神讓虞祺到嘴邊的話又嚥了回去,惶恐道:「這——我——應該差——差不多。」

    「什麼差不多,我看是差很多。」

    李奇說著又歎了口氣,道:「不過這也不能怪你,你畢竟不是商人出身,這賬讓你算,的確是有些為難你了。」

    就算我不是商人,這麼簡單的賬目也不至於弄錯呀。虞祺感覺是既委屈,又冤枉,做不得聲。

    「你別不服氣。」李奇輕咳一聲,道:「我不看也知道你這筆賬是怎麼算的,我們這幾筆買賣中,大部分武器都是以前舊的,你肯定是將舊的成本加上改造的成本才得出這個數,我沒有說錯。」

    虞祺點頭道:「不錯。監事莫不是以為這麼算是錯的?」

    李奇一翻白眼道:「當然是錯的,這裡面還有一個通貨膨脹——這麼跟你說,就是那時候的貨幣和這時候的貨幣的價值不一樣,你得把這個差給算進去啊。」

    「啊?」

    虞祺一呆,道:「這——這如何算?」

    「也對,這也比較難算,而且你們也不太會,可是我要趕著去覆命啊!真是令人頭疼啊!」李奇搓了搓額頭,一臉苦悶,片刻,他一揮手道:「那就這樣,全部按如今武器生產的成本來算,另外,還有一點,你得考慮風險因素,比如說,我們生產一百張弓,平均會生產五張廢弓,這筆賬也得算進去。」

    虞祺眨了眨眼,隔了好半響,才道:「全——全部按如今的算?」心裡卻道,那時候的武器都是偷工減料,成本比現在少多了,如今全部按照嚴格規定製造,而且人工費也大大的提高了,這麼一算的話。想到此處,他真不敢再想下去了。

    「有問題嗎?」

    「呃沒有。」

    「顧得,快去算。我還得去向皇上覆命。」

    「是。」

    李奇這麼做並非是想貪取這錢,他顯然是在防著宋徽宗,畢竟當初他可是用這暴利誘惑宋徽宗將軍器監給他掌管的,等於這錢宋徽宗可以不通過朝廷,直接從軍器監調用。要是據實以報,天知道宋徽宗會不會把這錢全換成石頭,他從中隱瞞一筆賬,也是想留有餘地,讓自己手頭的握有的資金變得更靈活一些

    新的一年,新氣象!過去的一年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了。這在大殿之中體現的尤為明顯,王黼致仕,蔡京出相,趙楷失寵,趙桓得勢,朝中的大臣們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更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謝皇上。」

    宋徽宗高坐在龍椅上,搓著手,呵呵道:「年節,年節,代表著新的一年開始,我大宋百姓都希望在這年節能爭取一個好綵頭。於是個個家中都是張燈結綵,朕當然也希望朕的大宋能贏的一個好的開始,然而,有人就替朕和朕的大宋做到了這一點。」

    頓了頓,他掃視一眼,道:「李奇來了沒有?」

    「微臣在。」

    躲在後面打瞌睡的李奇,趕緊站了出來。

    宋徽宗瞧他睡眼惺忪的模樣,不但沒有怪他,還呵呵道:「這些天就辛苦愛卿了。」

    你知道就好。李奇作揖道:「能為皇上分憂,乃是微臣的本分。無所謂辛苦與否。」

    「好好好。」宋徽宗點點頭,道:「那你就說說這些日子,你們軍器監的收穫。」

    「是。」

    李奇輕咳一聲,道:「自初二到如今,我們大宋軍器監與日本、高麗、回紇、吐蕃達成了八比交易。共獲得二百八十一萬貫。」

    二百八十一——萬貫?

    群臣聳動,個個瞪大雙眼,嘴張的足夠吞下一個鵝蛋。

    瞬間,各種羨慕嫉妒恨充滿了整個大殿。

    李奇又道:「扣除成本,以及微臣當日所墊付的擴建的錢,賺取純利潤一共是一百零八萬貫。」

    幾日工夫就賺的百萬貫。宋徽宗不禁大喜,哈哈道:「好好好,愛卿做的非常之好,朕非常滿意。」

    「皇上,微臣以為這數目有些不對。」

    這時,一人突然站出來道。

    眾人轉頭一看,正是那鹽鐵使黃信仁。

    宋徽宗一愣,道:「愛卿何出此言?」

    黃信仁道:「皇上,微臣認為這筆賬對不上數,有人從中中飽私囊。」

    李奇笑道:「黃大人,你何不乾脆說我就是了。」

    黃信仁道:「我可沒有這麼說。」

    「這事一直都是我和太子在打理,若有人中飽私囊,那就只有我和太子,太子自然不會做這事,剩下的不就是我了。」李奇笑呵呵道。

    蔡攸笑了一聲,陰陽怪氣道:「我想誰人面對這麼一大筆錢,都會動心啊。」

    這傢伙要是待會在旁一個勁的添油加醋,那也真夠令人頭疼的,得堵住他的嘴。李奇哦了一聲,道:「英國公似乎對此也有看法,不過我們軍器監乃是一個**部門,鹽鐵使有話要說,那也無可厚非,畢竟我們軍器監和三司還是有莫大的關係,但是你們樞密院好像無權過問。」

    蔡攸一愣,心想要是再說下去,那就真是力越權了,呵呵道:「我就隨便說說而已。」

    黃信仁在李奇手上吃不少虧,謹慎道:「經濟使勿怪,我也只是對事不對人。根據經濟使你提供的貨單,一共賺取二百八十一萬貫,這沒有錯,但是根據我們所計算,扣除所有成本以及當初經濟使私人墊付的錢,至少也賺了一百八十萬貫,也就是說,有八十萬貫不翼而飛了。」

    宋徽宗聽得眉頭一皺,道:「李奇,你作何解釋?」(。(.)m閱讀。)

    ps:求月票……9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