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亂世烽煙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187章 勸諫 文 / 醉夢清歌

    更新時間:2013-02-14

    (求收藏)

    與李從嘉的想法相同,李弘冀考慮到整體戰局也認為暫時將杭州城放下,先攻明州和越州,然後將杭州圍城。不過他倒是不再希望能和李景遂配合。

    從水路出兵他的潤州水軍只有萬人,常州兵五千人已經被李景遂上奏調撥去了防禦蘇州。這三次攻城戰役下來,他的四萬人已經只剩下不足兩萬五千,而李景遂將皇甫繼勳留在蘇州,自然也接受了他的一萬兵馬,三次攻城戰後他還有三萬。

    李景遂在江都還有一萬水軍和兩萬步卒,常州也還有一萬水軍,湖州也有一萬從無錫經過太湖而來的一萬水軍,雖然這都是防禦東都的力量,可是無論怎麼說此時兵權也掌握在他的手中。

    從兵力上來講李景遂要遠遠多於李弘冀,但李弘冀卻是認為他的一萬水軍的戰鬥力要遠遠的高過李景遂的江都水軍,就算是要進攻也應該由他去。因此他也連夜派人往江寧府送信,表面請求留守秀州,暗意卻是想獨自從水路發動進攻。

    此時也只有李景遂對未來沒有任何打算,當然他的本意就是直接進攻杭州,拿下吳越都城將吳越的皇族全部連鍋端掉,那麼吳越政權也就徹底的完蛋了。

    李景遂的想法朝中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看李璟的看法和決定。與李從嘉和李弘冀的想法相反,李璟也認為先攻下杭州將吳越皇族捏在手裡,其他州縣就很有可能不攻自破,不過韓熙載和保皇黨中人卻是比較認同李從嘉的想法,當日李從嘉在李璟和眾位大臣面前也說過此事,給這些人的印象很是深刻。

    李璟雖然耳根子軟,可是他認定的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來。李從嘉有些擔心他已經做出了決定,連夜將信送回江寧府。

    天色一亮又出城往湖州城去找殷崇義,希望他盡快處理好這邊的事情,盡快回京勸阻聖上直接對杭州發動進攻。

    李從嘉說明厲害關係,殷崇義便皺眉道:「在下官出來之前聖上已經有了打算,聖上認為從正面直接進攻杭州對今後的戰局有著很好的控制。」

    李從嘉搖頭歎道:「杭州大城堪比江寧府,吳越若是採取堅守策略,我軍就是三年五載都無法攻下,城內還有守軍近十萬,我軍進攻不成被明州和越州來的援軍與杭州城內大軍一起夾擊,很有可能將之前的戰果都丟掉……。」

    「本官也認可殿下的想法,只是這事聖上決定了還怎麼改?」殷崇義苦著臉說道。

    「父皇信任殷內使,這就要看殷內使的了。」李從嘉淡淡的笑說。

    「下官可不能給殿下保證什麼,但會盡力試試看。從水路出兵嵊泗島和岱山島,先拿下明州和越州,再圍困杭州……,下官也認為比較合理一些。」殷崇義認真說道。

    見李從嘉滿意的點頭,殷崇義瞄了兩眼又問:「殿下只有兩千水軍,難道也想參與其中?」

    李從嘉搖頭笑道:「本王怎麼會將那兩千剛剛成軍的水軍送去前線送死,這會兒本王也只是提些建議而已。皇太弟殿下水軍三萬,燕王水軍一萬,四萬人足夠將嵊泗、岱山拿下,明州也不再話下,打破明州之後再組織船隻將馬步兵/運去越州,這樣兩路出兵越州便也在我唐國囊中了,本王何必去給人添堵?」

    「下官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今日午後就回江寧,一定會為殿下盡量勸說聖上。」殷崇義點頭笑著,隨即又說:「殿下,下官已經與皇太弟殿下聊過,那事的確是個誤會,皇太弟殿下也承認了是姚君生私下裡所為,還請殿下不要再掛懷。」

    「多謝殷內使,本王早已經忘了。」李從嘉笑著點頭。

    聽說殷崇義午後回京,李從嘉便將昨日夜裡寫好的家書也交給了殷崇義,要他幫忙帶回。

    從李從嘉出征算起已經一月時間,雖然隔個三五日就能收到周憲等人一起送來的家書,可是自己回過的卻是不多。

    李從嘉一想到家中的妻妾兒女就沒了打仗的心思,不過若是按照他的想法他留守在湖州防守,李景遂或李弘冀從水路出兵,吳越有很大的可能不會出兵來搶攻湖州和秀州,從現在起到往後很長一段時日他都無仗可打了。就算是李璟決定從正面進攻杭州,有李景遂在也與他沒有多大的關係。

    李從嘉一邊打馬回長興縣一邊想著妻妾兒女,而正是朝中正在為先進攻杭州還是先打明州而爭吵不休,支持李從嘉和李弘冀者都贊同從水路出兵,先拿下嵊泗島和岱山島,再先攻明州和越州,然後再去圍而不打杭州先將其周邊的小威脅除去,最後再來攻杭州。拿下杭州之後再向南方處於海邊和丘陵盆地中的州府進軍,與在出征之前李從嘉的想法大體相同。

    可是李璟認準了要直接打杭州將吳越政權推翻,就算其他州縣不投降也都沒了大的威脅,最主要的是也不再用擔心周朝的威脅,吳越政權都沒了,柴榮就更不可能還去扶持吳越去得罪唐國了。

    不過李璟及支持他想法的人想法太過簡單,卻是從未考慮到杭州城易守難攻的問題,也忽略了進攻杭州要投入多大兵力的問題,更沒有想過攻城不下被吳越雙面夾擊的後果。

    李從嘉和李弘冀的信件此時還都還未送進京中,朝中的爭論也一時沒個結論,雖然李景遂已經認準,但是面對過多的爭吵他也不敢輕易的下定決心。

    此時前線的矛盾在他眼中還是比較多的,李從嘉和李景遂兩人之間就有很大的矛盾,李景遂和李弘冀之間一直以來也有矛盾,他不可能將失和的將帥派到同一戰場,一起都要等待殷崇義回來將所有的事情說明之後才能有所決定。

    此時李璟對戰事也不是很心急,畢竟唐國已經拿下吳越三州,而幾天之前從周朝傳來的消息還說柴榮因天氣問題對秦鳳二州沒有任何辦法,這樣一來唐國已經走在了周朝之前。

    李璟的問題想得太過簡單,打杭州需要時間,且是大量的時間,半年或者一年這都是少的,而周朝柴榮前幾日沒有作為,但此時已經將王昭遠的大軍從秦州擊潰,將被蜀軍圍城數月的秦州解救了出來。

    王昭遠帶著殘軍三千餘人連夜退往鳳州,自知此時已經無法與柴榮抵抗便連夜往興元府退去,這樣一來鳳州之圍不打自破,周朝的麻煩解決了。

    原本王昭遠以為柴榮拿回兩州之後會在冬季休兵,哪裡想到柴榮在擊潰他六萬大軍之後又連下成州和階州,王昭遠見此也來不及等待春暖花開時便率領兩萬多人翻閱大巴山逃回利州。

    李璟此時不並知曉周朝的戰局,不過之前蜀國求援的書他已經按照李從嘉的意思回復過去,得到唐國的回復的國書,孟昶便知曉唐國靠不住。

    王昭遠從秦鳳二州退兵和柴榮拿下成州和階州之事,蜀國朝中已經知曉,不過孟昶倒是沒當回事,蜀國四周山高地險,此時又是冬季,他也料定柴榮不會再進一毫,依舊沉湎在美色與玩樂之中,並不知柴榮在拿下階州之後就派出了大量的斥候與軍士去陰平古道查探,以打入蜀的通路。

    殷崇義用了兩日才回到江寧府,在他之前李璟已經收到了李弘冀和李從嘉送來的信箋,看過之後李璟依然不知該怎麼下決定,他認為自己的想法也很不錯,吳越政權沒了,首先周朝就不會再因吳越來找自己的麻煩,而吳越其他各個州縣就更好對付。再次仔細分析過李弘冀和李從嘉的策略之後他也覺得有些道理,比那些大臣說的更加明確一些。

    殷崇義回京便將所查的結果說給了李璟,雖然李璟明白沒有李景遂的默許姚君生不可能這麼做,不過他也沒說任何,此時一切都要以大局為重,以攻打吳越為先。

    李璟認為殷崇義以大局為重處理的很是不錯,笑著說道:「怕是姚君生知道朝中的風聲嚇跑了吧。」

    「有這種可能,」殷崇義之前倒是沒有想過,從湖州守軍口中得知抓到人之後根本就沒有放出去也沒殺掉,但攻下城之後人卻是找不到,看來也只有這麼一種可能了。

    「全國灑下海捕文書將他抓回來。」李璟隨意一說,接著又問:「殷愛卿,你來說說日後的進攻方向。」

    「陛下,臣認為可以走水路,先下嵊泗島和岱山島,然後進攻明州,再進發東府越州,將杭州孤立起來切斷其他州縣的聯繫,只派出少量的兵去牽制杭州,不能任其隨意出兵,而後我軍再派兵攻其附近州縣,最後將杭州拿下,再圖謀南部其餘州縣。」殷崇義將在李從嘉那裡聽來的再次講了一遍。

    「這豈不是需要大量的時間?」李璟沉聲道。

    「陛下可是怕周朝干預?」殷崇義笑問。

    李璟不置可否的點頭。

    殷崇義笑道:「陛下,臣在長興縣聽鄭王殿下說周朝不只是要打敗蜀國十萬大軍,似乎還有意吞下整個蜀國。」

    「蜀國?」李璟微怔片刻,見殷崇義點頭隨即興奮的站起身來喜不自禁道:「若是周朝圖謀蜀國,那麼我國時間倒是很充裕。」

    「陛下也不能因此拖下去,畢竟當年郭崇韜打敗王氏蜀國只用了兩個月。」殷崇義嚴肅道,「而打杭州依臣看至少也要一年,多則三五年,且消耗我國的實力也要多過吳越,陛下還是早做決定的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