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亂世烽煙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113章 文化交流 文 / 醉夢清歌

    更新時間:2013-01-07

    (求收藏,求推薦!!!)

    李從嘉出宮,李璟就在琢磨著該用什麼方式將周朝使臣邀請來唐國,正在他沒有任何思路時,蕭儼與常夢錫就來了。

    見到兩人李璟也不問兩人來的用意,直接就笑著說道:「朕正在愁悶一事,兩位愛卿來的正是時候,且先給朕出個主意。」

    蕭儼和常夢錫見聖上的笑臉就同時應聲。

    李璟笑著將李從嘉所說之事講了出來。

    蕭儼與常夢錫對視一眼,略微沉思,若是按照聖上所說那他們的計劃就落空了,便急忙開口道:「陛下,臣認為沒這個必要,此時周朝與蜀國用兵正在水深火熱之中,周朝大軍幾乎全部調撥到秦鳳二州,正無暇顧忌我國,臣認為此時正是對吳越用兵的好時機,除去吳越,在周朝對我國用兵之時才不會背腹受敵。」

    李璟微微蹙眉,李從嘉剛剛與他分析過周朝對蜀國用兵的意圖,若是此時對吳越用兵定然會被周朝抓到空隙,不過蕭儼說的也有些道理,畢竟吳越一直以來都是中原王朝一條狗,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咬自己一口。

    李璟雖然認為吳越有威脅,但他也認為李從嘉說的有道理,不能讓局勢在他的手中惡化,於是就揭過此事笑道:「兩位愛卿不必再說此事,先將朕的問題解答了再說。」

    蕭儼沉思片刻就說道:「陛下,此事很簡單,我國文化底蘊深厚,可以用舉辦文化交流等等方式來邀請各國使臣來參加,文化的交流不涉及到軍事,想必各國都不會拒絕。」

    「好,」李璟眼前一亮,認為這個主意很是不錯,笑道。

    見李璟笑的燦爛,常夢錫很怕三人商議過的事情落空就再次說道:「陛下,臣認為真的沒有必要,如今周朝有北漢和契丹的威脅,又在對蜀國用兵,對我國已經沒有任何的壓力,此時正是打擊吳越的好時機。」

    李璟皺起眉頭,現學現賣的說道:「兩位愛卿難道不知蜀國易守難攻?當年魏國數次進攻蜀國均已失敗告終,如今周朝只是對蜀國的秦州與鳳州用兵,想要再進一步卻是難上加難,而我唐國江淮地區相對蜀國卻是沒有任何屏障,周朝取完秦鳳二州定然會向更容易取得的州縣用兵,若是我國此時貿然與吳越發動戰爭,可是愚蠢之極。」

    蕭儼和常夢錫頓時臉上一紅,李璟雖然沒有直接罵兩人愚蠢,但也差不多是在說他們兩人了。剛剛在府上與孫晟商議過的事,還沒提出具體方案就被李璟給否決了,兩人心裡多少都有些不甘。

    蕭儼見李璟無意出兵,沉思片刻說道:「陛下,既然周朝有威脅,那吳越也不得不防,宣州、潤州以及江陰最好能統一指揮調度,這樣防線才能更加的統一協調。」

    若是說李璟之前不知蕭儼和常夢錫的用意,那麼這會兒就明白了,他們這二人原來是意圖為李弘冀來謀更大的權力。朝中面臨危機,這兩人居然還想著媚上爭權,對此李璟很是不悅,皺著眉頭說道:「此事以後再說,兩位愛卿若是無事那就先且回府吧。」

    在李璟眼中李弘冀的宣州和潤州大都督之職已經是很高了,手中不僅有軍權還有政權,若是再給他加上江陰軍的控制權,那麼李景遂必然會更加的難做,雖然李景遂一向仁厚和善,但涉及到自身利益誰都無法說清未來會是如何,若是李景遂不悅暗中做些什麼,那麼朝中局勢又將會陷入混亂之中。

    蕭儼與常夢錫被李璟打發走,便又派人將馮延巳和韓熙載詔進宮中,蕭儼與常夢錫一心為李弘冀謀權,這文化交流之事兩人都不會用心去做,在李璟的眼裡很是認可交給馮延巳和韓熙載來做。

    馮延巳與韓熙載在宮外碰面,兩人對視一眼,因為最近李從嘉的授意要與馮延巳等人搞好關係,韓熙載也與馮延巳等人的接觸多了一些。李從嘉的授意是不需要深交,只需將兩者關係搞到和睦就好,但對於韓熙載來說現在的馮延巳等人是人畜無害,沒了宋齊丘這幫人只想著與李璟獻媚,因此偶爾也會在一起飲宴賦詩。

    對於韓熙載與馮延巳等人的來往,殷崇義等人也不去多管,蕭儼也是不想,不過眾人倒是看得出來這是鄭王殿下有意與馮延巳等人打好關係。

    「正中,可知聖上召見是為何事?」韓熙載笑瞇瞇的問道。

    「老夫也是不知,叔言不必心急,一會進了殿就知道了,肯定不是壞事。」馮延巳就是一笑道。

    韓熙載這還是第一次與馮延巳單獨被李璟召見,之前因為宋齊丘的關係,李璟知道朝中的分派仇恨明顯,也不給一些不和的大臣共同覲見的機會,如今宋齊丘在九華山,馮延巳又與韓熙載走得很近,想起兩人皆是才學卓著,便將兩人一起叫來商議。

    兩人一進御書房見到李璟正在作畫,馮延巳和韓熙載兩人請安之後,馮延巳就笑著說:「陛下,這畫可真是越來越妙了。」

    相對李璟的詩詞,他的畫倒是不如他人,不過此時畫得這黃鸝卻也是惟妙惟肖。

    「正中不必誇朕,朕知道自己的水平。」李璟莞爾一笑道,「今日我召見正中和叔言是為了舉辦我國的文化交流之事。」

    「文化交流?」馮延巳眨了眨眼睛,有些茫然的看著韓熙載。

    「將我國最好的詩詞書畫都集中起來,邀請各國的翰林來我朝觀賞。」李璟微微一笑解釋道。

    這種小型的集會在唐國來說是很常見,三五人、七八人、十幾個人聚在一起飲宴賦詩、欣賞詞畫,但這都是小型活動,若是舉辦這麼一項大型的活動,籌備時間定然少不了,花費也少不了。

    馮延巳仔細一琢磨便說道:「如此一來可是要花費一些時間和大量的銀錢。」

    「時間和銀錢之事,正中不用操心,這些事情朕有意交給兩位來做,正中是詩詞大家,叔言身為翰林學士也應該負起責任,不知你們二位可有意見?」李璟笑問。

    馮延巳自然是沒有任何多餘想法,李璟說完他就笑著點頭應了。

    韓熙載倒是有些猶豫,此時朝中都在擔心周朝的威脅,在此時舉辦此事是不是有些太沒正事了,若是他應了,定會被朝中大臣咒罵,鄭王殿下那裡怕是也說不過去。

    沉思片刻韓熙載就說:「陛下,如今局勢對我國不利,應該整備軍隊才是,不應將錢財放在其他事情之上,臣認為此事不應在此時舉辦。」

    李璟就是一笑,說道:「朕明白叔言的想法,朕也知此時正是危急關頭應該好好練兵才是,但是此事也是關係到我國未來的大事。叔言不知朕的實際用意,且聽朕來說說。」

    「六郎剛剛進宮與朕說過,要藉著某些事情將各國翰林學士請來,讓其看到我朝的強大軍事實力,從而讓周朝懼怕我軍的實力,與我國簽訂同盟互不侵犯條約,這樣我國沒了周朝的威脅,便可以穩固發展,先將吳越拿下再去謀求其他。」李璟淡然的說道。

    「可是我國哪裡有什麼強大的軍事實力?」韓熙載一臉的尷尬,說完便低頭抬眼盯著李璟。

    「這就需要兩位愛卿的共同努力做些表面文章了,若是單單是為了舉辦文化交流,朕也不會在這個時辰將兩位愛卿召進宮中,朕主要是想與兩位知會一下,然後二位想出個具體的方案來,若是想不到可以去請教六郎。」李璟笑道。

    兩人一起出宮,馮延巳在跨上馬車之前就笑著說道:「叔言,此事老夫有些想法。」

    「正中請講。」韓熙載轉過身子說道。

    馮延巳笑道:「不如此事我們分開來做,叔言此時正在兵部,這軍中之事懂得比老夫多,所以這軍隊的事還是交給你來做,況且叔言又與鄭王殿下熟悉,做什麼都方便一些,這文化交流的內容由老夫來想,我們分工明確,此事也能盡快的完成,叔言認為如何?」

    「如此也好。」韓熙載笑著點頭,他此時也是無意去請才子擺弄詩詞歌賦。不過他對如何做表面文章也沒有任何的頭緒,既然鄭王殿下能夠提出此事,那麼就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便決定明日下朝去請教。

    李從嘉的用意,文化交流主要是為了讓周朝看到唐國的軍事強大,百姓生活富足,他國使者倒是不用去多想。讓周朝看到唐**事的強大、百姓生活富足也是一件極為容易之事。

    周朝若是遣使而來,那麼一定會從壽州進入唐國,因此只需在壽州以及沿途做好準備就可以,壽州到江寧府的沿途佈置也很好說,官道周圍兩側皆沒有村莊,村莊都需要下官道再走上幾里,只要迎送軍隊路過村莊不進村,提前準備一些百姓穿著體面攜帶金銀肉食出來勞軍便可。在周朝使者進入江寧府之後也不必限制其自由,任其看江寧府百姓生活富裕安康,若是想要周朝使者更加相信,只需要再給各個茶館的說書先生備好歌頌唐國的段子即可。

    韓熙載與馮延巳分開,回到府上仍在考慮著如何實施,他不知道鄭王殿下如何去想,不過他也不心急一邊哼著小調一邊思考之時,就見秦娥邁著沉著的步子臉上掛著笑意走進了內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