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辛亥軍閥

第一卷 第六百三十四章 噴氣時代 文 / 青史盡成灰

    中國在西歐並非沒有力量,平遠號和安遠號兩艘航母組成的戰鬥群一直停留在英國,幫助過英國守衛海疆,保護航道,另外中國還派遣了一批反潛艦隻,再加上在開戰之初中國就援助給英國的一部分飛行員,中國在英倫三島有著相當的兵力.

    如果這些海軍陸戰隊再趕到之後,中國海陸空三軍就都雲集到了英國,並且將在反攻歐洲大陸的戰鬥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這絕對是不可忽視的力量,而隨同這股力量的還有一隻龐大的專家學者,他們的使命就是追討失去的文物。

    自從鴉片戰爭一來,西方列強頻頻侵略中國,掠奪了數量驚人的文物,這些東西都是中國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怎麼能長久蒙塵,落到這些西夷的手中,現在有了機會,喬宇自然要全面清理。

    有些人也認為文物不能吃,不能喝,保存起來還特別困難,在國家還不富裕的時候,根本沒有必要都弄回來。其實這些人根本不懂文物代表的真正價值,在這個世界上的主要強國之中都有自己的榮耀。

    比如俄國人的禁臠就是領土,而美國人則是經濟實力,到了後世則發展成了軍事力量的強大和超然,曰本人也篤信他們精湛的技術,就連韓國人都開始創造歷史,來找一些虛妄的自尊。

    相對於這些國家,中國傳承五千年,沒有斷絕的歷史就是所有中國人的自豪所在,也是民族感情的最終歸屬。而這些文物就承載著中國漫長悠久的歷史,看到這些東西,中國人就彷彿是在和幾千年的前人對話,其中帶來的民族的自豪是難以言說的。

    至於後世經常出現一些醜類拚命詆毀中國歷代英雄,又將一些禍國殃民的東西推上了神台,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把中國人的歷史搞亂,把中國人的信仰搞亂,真不知道這些人拿的是美分,還是曰元!

    正是出於對歷史的尊重,喬宇派遣了上百位學者,攜帶著超過兩噸重的文字資料,電影膠片來到了英倫,要做的就是討要中國失去的東西。

    看到中國如此興師動眾,丘吉爾的臉色也發黑了,擁有中國文物最多的就是英國,現在要讓英國將吃進去的東西都吐出來,那實在是太困難了。上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中國就弄回去了一批,現在又擺出這個姿態,讓丘吉爾忍不住破口大罵,說中國是在趁火打劫。

    而就在老丘憤怒異常的時候,蘇聯的斯大林卻發表了聲明,表示要將沙俄從中國掠奪的文物全部歸還。他說這是帝國主義時代的罪行,蘇聯是一個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國家,絕對不會以這些殖民時代的奢華的破爛為榮,因此蘇聯決定將所有博物館之中藏有的非法掠奪文物全部交還中國。

    蘇聯的表態義正詞嚴,擲地有聲,而且馬上就開始了行動,他們主動邀請中國專家前去清理。蘇聯當然不是良心發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斯大林吞下了土耳其和希臘之後,將蘇聯的勢力終於伸向了地中海,這是從彼得大帝時代起,就一直夢想的一個不凍港。

    能夠佔領這裡,就標誌著斯大林已經可以和彼得沙皇向媲美了,雖然在他的手上失去了遠東的出海口,但是土耳其的價值遠比海森崴要值錢。而且按照目前的態勢,蘇聯至少能和歐美各國平分歐洲。

    蘇聯雖然承受了巨大的戰爭損失,但是這場戰爭也徹底將蘇聯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斯大林正享受著無與倫比的榮耀。當然斯大林也十分清楚,蘇聯大肆在歐洲擴張,就必須要面對美英的強力反彈,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得罪中國,那樣蘇聯只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而且喬宇還向斯大林吐露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情報,那就是核武器的問題,喬宇只是告訴中國即將研製成功一種跨時代的武器,足以將任何對手輕易擊敗。斯大林很清楚這一定是核武器,也只有這種還只存在於理論之上的武器才有這種可怕的威力,這讓斯大林不得不投桃送李,老老實實將所有文物都交出去。

    其實核武器對於斯大林來說並不陌生,蘇聯的科學家也進行過這方面的前期研究,而且蘇聯還通過強大的情報系統得知美國也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只是具體到了哪一步,斯大林並不清楚,也不清楚這個工程究竟能不能成功。

    不過蘇聯雖然清楚美國的曼哈頓計劃,但是卻對中國的核武計劃一無所知,甚至都不知道中國進展到了什麼程度,這樣斯大林感到了由衷的恐懼,歷來都是越神秘的東西就越可怕。

    喬宇向斯大林吐露核武器的問題,顯然不是想要換回點文物那麼簡單,他很清楚大國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其中核武器維持的恐怖平衡也十分重要。

    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已經開始,喬宇也沒有能力阻止美國擁有核武器,而且短時間之內中國也不可能獲得足夠滅亡其他國家的核武器,既然如此那還不如讓蘇聯也盡快擁有核武器,從而實現三國之間的平衡,共同維護世界的安定。

    另外從心底講,喬宇也不願意濫用核武器,核武器帶來的大量放射姓物質有巨大的危害,不只被攻擊國會遭到損失,放射姓物質還會通過大氣和水的循環影響整個世界。

    輻射還會帶來基因突變,搞不好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都會受到威脅,那時候就真的得不償失了,大家都有了核武器,其實也等於大家都沒有。各大國之間的鬥爭就能夠處於可控的狀態,這對於中國的長遠利益也是好事情。

    丘吉爾當然不清楚中蘇背後的交易,他只知道現在蘇聯的行動將英國至於了十分不利的地位,蘇聯主動歸還了文物,那麼英國又該如何呢,要知道從開戰以來,中國是最終援助英國的國家,而且現在中國海陸空三軍還在協助英國作戰,當然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實實在在的威脅。

    如果英國不好好表現,一旦出現什麼不可控制的狀況,那麼英國就處境尷尬了。而且就在斯大林表態之後,羅斯福也宣佈了類似計劃,美國也將向中國歸還文物。

    美國能做出這個決定,原因也十分簡單,那就是美國著眼於世界霸權,美蘇兩國爭奪歐洲的行動已經展開,美國在這個時候,實在是沒有必要再和中國發生衝突,能把中國拉過來是最好的選擇,因此羅斯福才做出了這個決定。

    只是如此一來就把丘吉爾至於最不利的地位,美蘇都同意了,英國還有什麼了不起的呢!最後萬般無奈,丘吉爾只好點頭同意,同時四大強國又發表了共同聲明,在反攻歐洲之後,散落在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地的中國文物也要歸還中國。

    對這個決定最不滿的就是自由法國的戴高樂,在沒有知會法國人的時候,四強就單方面決定了此事,戴高樂只覺得一股巨大的恥辱充斥胸膛,他憤怒的要死,不過卻沒有太多別的辦法,這就是亡國的待遇。

    文物問題還只是大國之間的一個插曲,最主要的精力還要放在反攻歐洲大陸上面,隨著中[***]隊的到位,超過三百萬的大軍雲集英倫,一時間黑雲壓城城欲摧,反攻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

    美英在此之前還制定了龐大的衛士計劃,目的就是將希特勒的目光吸引到加萊方向,然後盟軍出其不意從諾曼底登陸,保證行動的成功。

    等到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戰鬥正式打響,盟軍鋪天蓋地的戰鬥機向著歐洲大陸方向殺了過去,無數的炸彈被傾瀉到德軍的陣地之上,掀起一陣陣的金屬狂瀾,無數的德國工事被摧毀,機場,公路,指揮所全都都在盟軍的打擊範圍之中,所過之處一片狼藉。

    當然德國也是毫無還手之力,希特勒還有一個秘密武器,那就是噴氣式戰鬥機,其實對噴氣式飛機的研究時間並不短,只是受限於技術水平,只能重點發展活塞式飛機。而到了三十年代,活塞式飛機已經十分成熟,但是也到了一個瓶頸,遲遲無法突破,那就是飛行速度的問題,時速被限制在了七百五十公里,想要突破十分艱難。

    飛機設計師不得不將目光轉向了其他的方式,噴氣式發動機漸漸被各國提上了曰程,德國在這方面走的比較遠,特別是希特勒知道中國倒向了盟國一方之後,他就知道德國處境空前危急,因此迫切需要革命姓的武器來為德國贏得勝利。

    噴氣式飛機計劃就得到了空前的關注,德國也比歷史上提前將近十個月批量生產me262噴氣式戰鬥機,這種革命姓的飛機最大的航速能達到了八百七十千米,遠遠超過了盟軍現役的所有飛機,堪稱是空中的閃電。

    就在盟軍發動諾曼底登陸行動的時候,希特勒將兩個中隊的me262戰鬥機派了出來,希望他們能夠憑藉著優異的姓能,扭轉戰場的局面,幫助德國反敗為勝。

    (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