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辛亥軍閥

大道小說網 第五百七十七章 神器 文 / 青史盡成灰

    中國飛虎隊參戰一周時間,一共擊落德國飛機六十五架,其中二十一架戰鬥機,其餘都是轟炸機,另外還參與了兩次夜間反擊行動,攻擊了德國空軍在法國境內的基地,摧毀了大量的作戰飛機,並且成功轟炸了一座油庫。

    另外四艘反潛航母也順利編入英國艦隊之中,最新的一艘被派到了直布羅陀海峽,負責守衛這個海上要塞,另外三艘被派到了大西洋航線之上,負責保護商船安全,這四艘航母還有護航艦隻都裝備了聲吶等反潛設備,探測能力甚至在英**艦之上,進入大西洋之後,就先後擊沉了四艘德國潛艇。

    這樣英國上下欣喜若狂,他們急忙又向中國下達了新的訂單,另外美國方面也是如此,美國海軍已經認識到了這種護航航母的價值所在,美國人也開動了他們的強大造船能力,開始籌建新型護航反潛艦隻。

    中美兩國都在為英國生產軍火,兩國的軍事工業也在飛速的發展,軍備不斷的擴充,這讓夾在中美之間的日本最為難受,首相東條英機和內閣的成員幾乎每天都在一起商討局勢。

    著名的參謀石原莞爾數次向東條上書,他的主張很簡單,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戰亦亡,不戰亦亡!

    石原仔細對比了中美日三國的實力,得出了美國工業能力是日本五倍,中國是日本兩倍的結論,而兩國的戰爭潛力更是日本無與倫比。

    如果按照眼前的局勢發展下去,中**事力量擴張的越來越快,兩年之內就能擁有讓日本絕望的優勢,日本不盡早進行戰爭,結局必然是被兩國徹底淘汰,只能仰望兩強;而一旦戰爭打起來,無疑會加速中美兩國動員的能力,這又是戰亦亡,不戰亦亡的局面!

    其實石原莞爾的看法很有接近事實。不過這個傢伙並沒有順理成章的讓日本放棄侵略,退出戰爭,而是主張既然戰與不戰的最差後果都是一樣,那就不如拚死一搏,要從快決戰,盡可能的奪取太平洋的霸權。

    石原的建議在日本並沒有人說瘋狂,相反還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天皇裕仁更是頻頻對人吐露心聲:現在的帝國就如同三國之中的蜀國一般,北伐中原難以獲勝。但是又不能坐以待斃,只能六出祁山,奮力一搏!

    日本毫無疑問已經走到了懸崖邊上,只要再往前走一步,就會萬劫不復,不過日本上下絲毫沒有這個覺悟,相反還要大肆折騰。

    「賭徒沒有笨蛋,他們都清楚十賭十輸,不過一旦到了賭桌之前。他們卻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下注的**,日本就是如此,明明已經沒有機會,卻偏偏要把最後一點本錢也都扔進去,怕是只能血本無歸啊!」

    「大總統說的不錯,有情報顯示,日本已經派遣特使到莫斯科。希望和蘇聯先簽訂一個和平協議;另外又積極和美國溝通,希望能夠達成諒解,看著日本的動作,似乎是要發動戰爭了啊!」蔣百里笑著說道。

    「百里兄,日本安撫了蘇聯,又安撫美國。沒準下一個目標就是中國,我們可以做好準備!」

    「做準備是必然的,不過按照日本人口蜜腹劍的秉性,最先倒霉的恐怕還不是中國,中國本土雖然讓日本垂涎了幾百年,但是他們攻佔和控制都不容易,日本是想以戰養戰。那初期最想攻佔的就是馬來亞,菲律賓,甚至是澳大利亞,印度這些地區。這些都是西方的勢力範疇,最大的阻力就是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現在日本人多半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啊!」

    喬宇其實心中也希望能夠如此,如果和歷史一樣,日本發動了偷襲珍珠港的行動,將美國拖下水,那樣中國就可以最後一個參戰,這種世界大戰,參加的越晚越有利,而且中國還能避過日軍初期的風頭。

    當然中國也不能掉以輕心,另外喬宇自己也有打算,就算日本不發動戰爭,中國也會在合適的時機搶先出手,解除日本的武裝,你不打我,我也會打你,就好像蘇聯和德國之間,根本不存在和解的可能。

    「阿比西尼亞方面怎麼樣了?」喬宇突然提起了非洲的問題,思維跳躍很大,不過作為老搭檔蔣百里頓時就清楚了喬宇的意思。

    幾年前意大利要入侵阿比西尼亞的時候,中國就派出了大批的顧問教官去非洲,協助阿比西尼亞人對抗意大利,現在看起來這一步棋走的如同羚羊掛角,神妙非常。

    經過幾年游擊戰爭的鍛煉,阿軍有了長足的進步,而且不只是阿比西尼亞,連周邊索馬裡等地都有了大量的阿軍戰士,他們和意大利軍隊進行著激烈的交戰。

    游擊戰爭的核心和精髓並不在於消滅對方多少兵力,而在與騷擾和疲勞,讓佔領軍無法掌控地方,無法獲得好處,也就沒有辦法以戰養戰。做不到以戰養戰,那就只能不停的從國內運送物資,勢必造成財政的巨大壓力,長此下去,任何一個國家都受不了。

    侵略別的國家是想要撈取好處的,而不是一直往裡面搭錢,意大利此時就處在這個尷尬的角色之上,長達五年多的戰爭,徹底掏空了意大利的國庫,他們除了一個虛名之外,什麼都沒有撈到。

    而且更加要命的意大利又被綁上了德國的戰車,先是參加對法國的作戰行動,被法國人弄了一個灰頭土臉,然後又參加了巴爾幹的戰事,又被那些不知名的小國痛扁,意大利這個國家海陸空軍,國家工業能力都算不錯,甚至比起日本還要好一些,但是在戰場之上卻是處處碰壁,毫無用處。

    好像誰都能夠欺負,弄得希特勒也是十分無奈,自己怎麼就找了這麼一個豬隊友啊,在一戰的時候意大利背叛同盟國,調轉槍口和德國開戰,而現在意大利雖然還算忠心,但是這本事未免也太糟了吧,似乎意大利天生就是坑德國的。

    德國雖然無奈,但是也知道意大利的重要性,現在的北非戰場和地中海都離不開意大利,無論多難,德國都不能放棄意大利,其實此時的意大利已經十分危險的邊緣。

    處處碰壁,人員死傷慘重,財富消耗一空,軍民厭戰情緒高漲,反對派實力越來越強,墨索里尼已經感到了自己的位置搖搖欲墜。

    「大總統,自從克拉運河通了之後,我們向非洲運送物資的商路已經通暢了,另外在半年之前,阿軍已經成功滲透到了索馬裡境內,還控制了一處港口,我們的船隻就更加方便了,半個月之前張學良發來了一份報告,現在阿軍已經訓練出五萬正規部隊,全都裝備了大炮機槍,還要為數不少的防空武器,已經能夠和意大利的軍隊正面抗衡。另外還有超過五十萬的民兵作為後備力量,他們已經掌控了阿比西尼亞九成的土地,另外在索馬裡南部還形成了一條游擊走廊,能夠保證中國物資輸送暢通!」

    聽到蔣百里的報告,喬宇也是頻頻點頭,當初自己還對張學良的能力有所懷疑,現在看起來他還是一個可造之材,這幾年能夠讓阿軍有這麼大的進步,真是值得稱讚。

    「張學良在報告中認為已經具備了反攻的實力,請求國內能夠提供軍火支援,並且協調和英國的關係,共同將意大利從東非趕出去!」

    五年的時間,世界局勢已經大為改變,當初中國援助阿比西尼亞還要偷偷摸摸,不只意大利不滿,就連英法兩國都擔心中國藉機插手歐洲,而如今中國又一次和英國站在了一個戰壕之中。

    而且意大利佔據了阿比西尼亞之後,對於埃及也有巨大的威脅,如果埃及失守,蘇伊士運河就會失去,這是英國絕對不允許的事情,這個時候中國支持阿軍將意大利趕出阿比西尼亞,對於英國也是一個好事情。

    「東非至關重要啊,盡量滿足阿軍的要求,要什麼給什麼!」

    喬宇對於非洲這塊資源豐富的大陸是十分垂涎的,另外東非還扼守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的出口,又能影響到中東,是最理想的戰略支撐點,絕對不能放過,有了喬宇這句話,中國立即向非洲大肆輸送武器。

    這一次的武器之中就有107毫米多管火箭炮,歷史上蘇聯是最早研製火箭炮並且大規模用於實戰的國家,在蘇德戰場之上,喀秋莎火箭炮壯觀絢爛的齊射場面完美的詮釋了蘇聯的大炮主義。

    中國的軍工企業由於喬宇的指示,也早早的開始了火箭炮的研製工作,並且在三年之前推出了一個相對成熟的107毫米輕型牽引火箭炮,受限於技術水平,準確性和後世大名鼎鼎的神器還有很大差距,但是中國也充分繼承了神器的優良血統,一樣採取十二發聯裝,火箭彈設計為18.8公斤,一個人正好扛一顆,在複雜地形長途行軍也可以承受,正好適合東非高原地形。

    另外單個部件重量不超過30公斤,為滿足人背的要求,分解部分在結構尺寸上具備如下特點:上不過頸(便於抬頭),下不過臀(便於跨步),寬不過肩(便於通過),重心貼身(防止扭腰)。

    還不客氣的說這就是為游擊隊專門設計的天生神器,東非就是檢驗這種武器的最好場所。(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