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辛亥軍閥

大道小說網 第五百七十三章 雷達 文 / 青史盡成灰

    中國和美國一同採取行動,凍結日本資產,對於日本來說這是無法承受的損失,作為一個島國,日本必須擁有相當數量的海外資產,才能夠支撐國內的經濟運轉,最初日本的海外資產主要在中國。喬宇在中日戰爭之後,將這部分資產全部收回,另外對於任何日本的資本也進行了嚴格限制,堅決不准他們進入中國市場。

    當然作為鄰國中國不可能完全禁絕日本資本的進入,但是也最大了最大限度的限制,因此日本就將海外資產擴張放在了美國身上,特別是借助大蕭條的機會,在美國收購了一批企業。另外日本的官僚,財閥也不停的撈取好處,他們不敢把資金放在國內,不少人都存到了美國。

    在這種條件之下,美國宣佈凍結日本的資產,無疑是動了日本上下的奶酪,首相東條英機頻頻向美國提出抗議,而日本國內的軍政商三界的大人物也都在商討對策。

    天皇裕仁此時也坐不住了,他將首相東條英機找到了皇宮之中,想要詢問他的看法,日本明治維新之後,雖然確立了天皇不干預政事的體制,但是誰都清楚天皇還是這個國家的高高在上的主宰。

    當所有日本士兵都喊著為了天皇而戰的口號投入到侵略之中,這個時候再說天皇是無辜的,無疑是在講笑話。

    況且裕仁早就打破了傳統,他要把權力都掌控在自己手中,尤其是在侵佔了荷屬東印度之後,裕仁的威望和權力越來越高,東條這個首相不得不匍匐在裕仁的腳下,如同一隻哈巴狗一般。

    「首相,德國盟友已經席捲西歐,擊敗了號稱陸軍世界第一的法蘭西,為帝國做出了榜樣,帝國也不能落後於人,作為盟友。理應幫助德國分擔壓力。美國和支那也步步緊逼,竟然凍結帝國的資產,這是對帝國的公然挑釁,首相覺得呢!」

    「陛下,是微臣處理不當,沒能阻止兩國凍結財產,讓帝國產生了損失!」

    「無論是支那。還是美國,都將帝國視作對手。如此行事也是預料之中,首相你現在需要的是拿出解決的辦法,給天下的臣民一個交代!」

    「陛下教訓的是,微臣認為目前只有戰爭一條路可以走,效仿德國,快速擊敗中美兩強,奪取太平洋地區的霸權,帝國就能擺脫眼前的不利處境!」

    裕仁擺了擺手,「這個道理朕很清楚。朕想知道你們的戰爭方案是什麼,支那和美國都是龐然大物,帝國想要打敗一個還很困難,現在一起挑戰兩個,困難之大是難以想像的,因此必須要講究謀略,選擇時機。稍有差錯就會萬劫不復,東條君你知道朕肩頭的壓力麼!」

    東條一聽裕仁話中帶著一絲蕭索的味道,急忙拜服在地,誠惶誠恐的跪倒在地上,說道:「陛下,君貴臣榮。君憂臣辱。臣一定為陛下剖心見膽,用命竭忠。軍部已經擬定了一套作戰方案,核心所在就是各個擊破,速戰速決,用最短的時間打破中美兩國的海上加緊,然後盡快吞併南洋等地,包括澳大利亞和印度。靠著這些地區的資源,供應帝國持久作戰。」

    「首相,你的話中不是自相矛盾麼,既然想要速戰速決,為何有要準備持久作戰呢?」

    「陛下,這一點都不矛盾,現在帝國有兩個最主要的敵人,一個是支那,一個是美國。支那在喬宇的統治之下,反日傾向十分嚴重,對帝國的警惕性最高,而且人口眾多,資源豐富,最為主要的工業區都在西南和中部,想要擊敗支那,就必須採取持久作戰的模式,短時間之內就算能擊敗支那的海軍,也無法摧毀支那的陸軍!」

    「嗯,首相說的很有道理,支那是一個很頑強的國家,有著深厚的歷史傳承,想要輕易讓支那屈服是很難做到的,朕十分認可你們的判斷,可以看出首相對支那的觀察很用心!」

    「多謝陛下誇獎!」東條英機其實從心底根本瞧不起中國,他認為中日戰爭完全是中國僥倖獲勝,現在日本已經很重視海軍航空兵的建設,只要再次開戰,日本一定能夠獲勝。

    當然東條也不得不承認,即便是能夠擊敗中國,日本最多也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現在他向裕仁講述的作戰計劃是石原莞爾,岡村寧次等一批中國通制定的。

    「陛下我們的速戰速決,針對的是美國,美國是所謂的民主國家,凡事都要在國會之中扯皮,根本沒有決斷能力,這種政體根本就是毫無戰鬥力的,德國能夠輕易擊敗法國,就是最好的證明。另外美國又是一個移民國家,大部分民眾並沒有國家認知,對付這樣一個國家並不是很困難,關鍵就是要避免美國將工業潛力動員起來,因此帝國完全可以先將美國的太平洋艦隊打掉,然後兵圍美國西海岸,迫使他們簽訂城下之盟,帝國就能夠擺脫目前尷尬的處境!」

    裕仁聽著東條英機的講述,他也頻頻點頭,的確相對於中國,美國似乎更有可乘之機,如果能按照東條的設想,先把美國擊敗,然後集中所有資源同中國決戰,當然最理想的就是這個時候德國能夠消滅歐洲所有的敵人,有了天下無敵的德國在後面壓陣,日本的膽氣也能更加壯起來。

    在裕仁看來東條的方案是最合適的了,不過說實話不過是他們一廂情願而已,美國是能夠輕易就被淘汰出局的國家麼,如果這麼輕易能夠對付美國,希特勒就不會對美國百般忍讓了。

    德國真的能夠輕易佔據整個歐洲麼?還有中國會任由日本擊敗美國麼?可以說日本的作戰設想完全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基礎之上,當然也必須承認,這是日本唯一可能的獲勝機會,日本上下還有著擴張的野心。

    讓這些小矬子接受日本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大國的事實困難實在是太大了,他們只能盡可能的將敵人想的弱一點,蠢一點。

    「首相,現在帝國的海軍只有四艘大型航母,能夠擊敗支那和美國麼?」

    裕仁從大方向上肯定了東條的戰略構想,現在需要考慮的就是日本的實力了,這時候東條臉上也不知覺的抽搐一下,日本的聯合艦隊和中美兩國相比都沒有優勢,中國有八艘大型航母,而美國全國共有十二艘大型航母,在太平洋戰區就有六艘,都不是日本能夠輕易比擬的。

    「陛下,帝國海軍雖然還稍顯弱小,但是兩個月之內信濃號和大鳳號大型航母就能夠下水,另外帝國又建造了一級最大型的航母,排水量超過六萬噸,命名為大和號,在一年之內也能夠下水,這三艘航母都是帝國造船精華的結晶,絕對能夠以一當二!」

    日本政府磨刀霍霍的準備參戰,而中國方面也在加快備戰速度,海陸空三軍的主要裝備在幾年之前就已經開始試驗換裝,現在中國的軍隊已經處於一個極高的戰備狀態,另外中國又開始擴充陸軍,這些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喬宇再度離開了北京,秘密前往琉球島視察,作為中國海上門戶所在,琉球自從到了中國的手中之後,就大力投資,擴建了軍用港口和飛機場,又挖掘了數量眾多的地下倉庫,用來囤積彈藥糧食,在島嶼之上中國還建造了大量的防空設施。

    喬宇這一次要視察的就是中國新近裝備的雷達,在原本的歷史上最早是誰發明了雷達已經很難說了,不過公認的最早投入實戰的是英國的雷達,這些雷達在不列顛空戰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幫助英國提前發現德國龐大的機群,皇家空軍能夠提早做出應對,使得飛機的作戰效能極大的提高。

    對於這種革命性裝備喬宇不可能不做準備,實際上早在喬宇下令之前,中**方就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應對的就是空中的飛機,中國在戰爭之中頻頻使用飛機轟炸別人,自然最擔心被別人如法炮製,因此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探測空中金屬目標的裝備。

    在1922年,著名的無線電之父馬可尼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就是在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發射無線電波,然後憑借回聲探測船隻的位置。

    這個設想引起了中**工領域的注意,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技術積累之後,中國在1935年研製出了第一款軍用雷達,採用十六厘米的波長,不過探測距離並不能滿足需要,而且也電磁波也不夠穩定,中**方並沒有大規模的裝備。

    就在三年之後中國研製出一款新型雷達,實用十厘米波長的磁探管,能夠在64.4千米的距離上發現護航運輸隊,在19.3千米的距離上發現處於水面狀態的潛艇,對空中的飛機也有不錯的偵查能力。

    目前中國以此為基礎,又研製出性能更出色的新型雷達,能夠在四千米以上的距離發現潛艇露出水面的潛望鏡,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要知道日本海軍重新建立起來,中國除了要防備空中的飛機之外,還要防備水下的刺客。

    當新型比較穩定的雷達出現之後,喬宇就已經下令在沿海地區籌建雷達網,處在戰略前沿的琉球群島自然是第一批裝備的地區。(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