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辛亥軍閥

大道小說網 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二) 文 / 青史盡成灰

    沖繩距離中國本土超過了七百公里,對於後世來說並不算什麼,基本上就在戰鬥機的攻擊範圍之內,不過現在這個時空這麼遠的距離就不是一個小事了,尤其是在沖繩上面還有將近兩萬名日本守軍。

    在朝鮮半島中國能夠憑藉著閃電戰的模式將日本陸軍迅速擊敗,但是到了島嶼地形之後,閃電戰就失去了威力,可以說在島嶼爭奪戰之中,往往比拚的就是毅力,而日本軍隊正是以頑強作戰而聞名的。

    在後世美國同日本也展開過沖繩之戰,美國佔據了巨大的全方位的優勢,但是一戰打下去,還是傷亡了七萬人,正是這種巨大的傷亡徹底將美國震撼了,攻擊這樣一個島嶼都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如果攻擊日本本島又會是什麼結果!

    最終美國人選擇使用原子彈結束了戰爭,並沒有膽量登陸四島和日本血拼,在如今這個時空之中,沖繩的防禦當然遠遠不及二戰之時,守衛的總兵力只有一個師團,加上一些地方部隊,總人數在兩萬左右。

    同樣中國的攻擊力量也遠沒有美國那樣強大,因此中國更需要好好計劃,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必須盡快結束這場戰爭,日本的聯合艦隊已經撤回了本土,只要休整完畢,聯合艦隊隨時可能南下,琉球一直被日本視為門戶,現在中國在踹人家的大門,日本人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的。

    現在第五師團的師團長是牧達之中將,他同時也是沖繩警備司令,負責死守沖繩,在加籐撤退會本土的時候,東京方面就已經向牧達之表示聯合艦隊還會回來,絕對不會坐視陸軍獨守琉球,並且表示牧達之只要堅持一個月,日本聯合艦隊就會傾巢南下,同中國海軍展開決戰!

    不管這個承諾是真是假,但是這都是牧達之撐下去的勇氣所在。由於沖繩島過於狹長,同時北方多山地,人口稀少,真正有價值的就是南方以首裡為中心的區域,因此牧達之在南方集中了一萬八千多名士兵防守。北方只安排了兩千名二線部隊。

    牧達之也知道現在中國已經掌控了制海權和制空權。因此和中國人在海灘拚命顯然是不明智的,因此他將主要的陣地都設在了縱深地帶,另外在沖繩還有一種特殊的建築,那就是家墓。

    這些家墓並不是富人的專利。普通的貧苦人家也是如此,用堅固的石料建成,呈現圓形,同碉堡差不多,這種家墓遍佈整個島嶼。尤其是人口相對密集的沖繩南部,更是家墓遍佈,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夠成為一個個堅固的碉堡,只要再挖一些壕溝通道就能夠成為密集的防禦工事群。

    牧達之就將主力部隊放在了這裡面,圍繞著首裡,他構築有兩道防線,在西北端八重岳、與座岳地域構築有第三道防線,每道防線都依托丘陵地構成多層次的堅固防禦陣地。

    擁有了堅固的防禦,牧達之甚至向東京狂言。這裡是永不失落之地,在私下裡他也表示即便是中國傾盡全力,他也能夠至少守衛三個月!

    而指揮這次作戰的楊森也花了大力氣都沖繩進行了偵查,能不能順利拿下衝繩,對於中國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也是中國將優勢轉化為勝勢的關鍵一戰,如果拖延日久,等到日本聯合艦隊恢復元氣,只會讓戰爭橫生變數。這是中國上下都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在備戰的階段楊森就和陳紹寬通力合作,利用海軍航空兵的優勢橫掃了沖繩周圍的島嶼。同時對島上顯露在外面的工事進行了猛烈的轟炸,為登陸行動掃清障礙。

    就在一切都準備差不多的時候,中國第一批登陸部隊乘坐著一百艘各式運輸船隻,在海軍的護航之下浩浩蕩蕩的向著沖繩進發,船隊是在上午出發,他們要經過將近一天的航行,按計劃第二天的拂曉時分能夠趕到琉球。

    這些士兵多數都是江南一帶的漁民出身,這些人吃苦耐勞,更重要的是熟悉大海,即便是波浪滔天,他們依舊能夠安然入睡,不會有任何的暈船情況,不過這一次他們可沒有多少人能睡得著,雖然中國已經同日本在青島爆發了戰爭,兩國是老冤家了,但是這一次卻是中**隊主動攻擊日本人,其中的意義非比尋常,能夠參加這種軍事行動,每一個士兵都感到了由衷的興奮,幾乎難以入眠!

    普通士兵難以入睡,而海軍卻是連眼皮都不敢眨,這麼大規模的船隊行動對於他們來說也是重大的考驗,中國能夠派遣潛艇襲擊日本人,未必就不會同樣被日本襲擊,必須加上一萬倍的小心。

    大量的驅逐艦都在緊緊圍繞著整個編隊進行巡視,其實日本也早有心思使用潛艇攻擊中國,不過現在日本的潛艇技術並不過關,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比不得得到了全套德國技術的中國,因此並沒有大規模派遣出來!

    但是中國方面也不敢有絲毫大意,終於有驚無險的度過了夜晚,東方天際顯出一絲光亮,這也是中國正式登陸戰的標誌,航空部隊再度光臨灘頭,開始猛烈的轟炸,艦炮也隨即加入其中。

    所有登陸士兵也換乘登陸艇開始向著沖繩島衝了過去,海面之上吹來一絲涼爽的海風,夾雜著微微的腥氣,每一個中國士兵都熱血沸騰,對面的灘頭之上也有稀稀落落的子彈和炮彈射過來。

    不過密度明顯不夠,預想之中的殘酷爭奪並沒有發生,隨著第一艘登陸艇成功接近了海岸線,中國士兵從齊腰深的海水之中跋涉登陸,五色旗終於第一次飄揚在了沖繩島之上。

    越來越多的士兵和武器物資都被送到了灘頭,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相對穩固的支撐點,不過一直在廣西號上面負責指揮的楊森並不是很樂觀,他很清楚,灘頭沒有發生殘酷的戰爭並不意味著戰爭會變得十分順利。

    相反這是即將要面對殘酷戰爭的先兆,在灘頭中國的海空優勢能夠發揮到最大的限度,在飛機和艦炮的配合之下,對付日本人並不是問題,而現在日本人將士兵向後收縮,對於中國可不是什麼好事情。要知道此時中國的重型武器數量並不充足。

    由於運力問題,中國只運來了二十輛坦克,而且還都是輕型坦克,沙灘鬆軟的地理條件並不能夠承受彪三這種坦克,現在中國工兵正在全力加固沙灘。同時也在構築簡易的港口區。不過這些都需要時間。

    另外重炮也只有三十幾門,也就是說更多的戰鬥任務要靠著步兵去解決,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會付出慘痛的代價,不過楊森也清楚慈不掌兵的道路。要是害怕犧牲就要不當兵了!

    在灘頭陣地穩固下來之後,楊森就下令向縱深方向發展,第一階段的使命就是將沖繩島打穿,先將日本割裂開來,然後再進一步擴大戰果。

    中**隊擊中了所有的坦克在前方開路。然後步兵緊緊跟隨,就這樣前進了一公里左右之後,對方的炮火突然猛烈起來,又幾發炮彈落到了中國開路的坦克之間。

    瞬間就有兩輛坦克被擊毀,其中一輛坦克還起了大火,很明顯防禦薄弱的輕型坦克並不能夠有效的抵禦日本的炮火,中國士兵只能暫緩攻擊速度,一點點的憑借炮火的掩護,向前推進。不過要命的重火炮暫時運不上來,輕火炮,迫擊炮又不能摧毀堅固的工事,因此中**隊傷亡很慘重。

    在艱難的推進過程之中,中**隊遇到了最大的麻煩就是那些圓形的墓地。世界上很多民族都對自己永久的歸宿十分關注,比如最極端的就是埃及法老,他們修建了龐大的金字塔,當然中國古代帝王也差不了太多。

    到了琉球。這幾乎成了全民運動,現在這些堅固的墓地都成了日本人的重要支點。在其中安置了大量的火力,每消滅一個中國方面都要付出三五條生命,甚至是十幾人。

    就在登陸部隊束手無策之時,一批剛剛登陸的部隊解決了他們的麻煩,這就是中國的火焰噴射器部隊,現代火焰噴射器也是德國發明的,在一戰的壕塹戰之中也大顯身手,不過真正讓火焰噴射器四海名揚的應該是太平洋戰場之中的島嶼爭奪戰。

    美國等進行島嶼登陸的時候也遇到了中國現在的麻煩,重型火力運送不上來,艦炮和飛機又不能對地形複雜的島嶼進行有效的攻擊,堅固的堡壘工事就成了所有美國士兵的噩夢,而火焰噴射器這種相對輕便的武器就嶄露頭角。

    火焰噴射器由背包和火焰槍兩部分組成,使用之時按下扳機,易燃液體噴出之前經過點火裝置,這樣再噴射出去,就是一道猛烈的火焰,射程並不算遠,只有幾十米,不過這種武器可是有著十分驚人的殺傷力。

    尤其是對付那些複雜的坑道工事有著重要的作用,中招的士兵不只會被活活燒死,很多還會因為窒息而亡,在戰場之上火焰噴射手也是非常遭人恨的一個兵種,往往會受到重點關注,只要抓到之後,多半都會就地處決,幾乎很少有火焰噴射手能成為俘虜。

    中國一個火焰噴射器小組共有六人,三具噴射器,這也是中國第一次正式使用這種武器,慢慢的接近日本人的堡壘,進入射程之後,操作人員猛地按下了扳機,一道火龍噴射出去,正好擊中了日本的一個堡壘。

    火焰瞬間就將大半個地堡籠罩起來,火焰噴射器的燃料都是特別加料的,燃燒時間很長,同時在燃燒之時還會產生有害氣體,對於人體傷害很大,而這一次燒到了日本人的地堡之後,由於溫度過高,地堡之中的炸藥頃刻之間猛烈爆炸,這個頑強的攔路虎瞬間就被拔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