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金蓮

第一卷 第十六章 近鄉情怯 文 / 雁舞流年

    葉梓欣的家就在江城市,距錦城還不到一百公里。雖然是農村頭、山溝溝,可是絕不像沈白露說的那樣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地方。大興村村後有山,雖然是還未經開發的野山,卻是與青城山連成一脈。正是村後有青山,村前有碧水的好地方。清靈秀美不下於青城山風景區。雖然與風景區還略遠了些,卻另有一番天然野趣。

    在外幾年,葉梓欣夢裡也常夢到這秀美的山水,可是卻一直都沒有回過家,無論是在舊校區還是搬至錦城。寒暑假,她不是打工就是在做家教,一半是為了賺錢,一半卻是根本不想回家。每年春節,她寧願呆在宿舍裡,對著有些空蕩蕩的四面牆,也不願花上幾個小時回一趟家。

    近鄉情怯,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已經近六年沒有見過的父親。雖然,逢年過節,她會寄錢回來。偶爾,她也會打個電話問候一聲。可是,在那一聲問候後,卻是兩下囁嚅難言的尷尬。

    是從什麼時候起,兩父女竟變成這樣相對無言?甚至連同處一室都覺得是一種煎熬。細細想來,好像就是她高二的那一年……

    坐長途車從錦城到江城市,再坐公交到鎮上,轉坐拉客的小麵包到鄉里。最後一程路,卻是步行的。

    沿著夯實的土路緩緩而行。一路上鳥語花香,葉梓欣只覺滿眼儘是濃郁的靈氣。走在這靈氣瀰漫的村路上,週身舒暢,腳步輕快,可是心卻是沉重的。

    沒有直接回家,而是繞過村前的小河,逕直往山上走。

    濃蔭密林,雖然不過是山腳,卻也靈氣充沛。雖然已經有六年沒有回來過,當年的樹苗早就長得老高,掩在長草間的小路也幾乎看不見了,可是葉梓欣卻連看都不看就直接穿行而過。

    小路的盡頭,是一座沒有太多修飾的墳墓。

    雖然現在倡導火葬,可是在鄉下地方,還是流行土葬的。在西蜀鄉間,不只山間林裡,田間地頭也會瞧見墳包。

    雖然墓碑並不高,墳旁也沒修砌護墓的圍欄,可是在這不高的墳包周圍卻收拾得很乾淨。不只沒有亂生的雜草,墓碑前也擺著果盤。看盤裡還沒干的果子,想來是這幾天才擺上的。

    葉梓欣跪坐在墳前,輕輕撫摸著碑上「吳淑貞」三個字,眼角不知不覺間已經濕潤。

    「媽,我回來了。」低聲呢喃,她反手自放在地上的雙肩包裡,取出一包花生糖擺在墓碑前,「給你帶了花生糖呢!現在,不用怕吃壞牙齒了……」

    一句話沒說完,她的眼淚已滴在手背上,滾落在地上,洇出一點濕。

    從前,媽總是開玩笑,說等以後老得換了一口假牙時,就可以隨便吃糖,不怕駐牙了。那時候她聽了只是笑。卻沒有想到還沒有等老得掉光了牙,媽就已經不在了……

    垂下眼簾,她抹去臉上的淚水,解下一直戴在身上的細鏈子。細細的鏈子,甚至不是銀的,而是合金的。不過雖然是便宜貨,可這些年戴在身上卻真的沒有掉顏色,仍然是亮亮的銀色。在鏈子上墜著的是一隻小瓶,小巧的瓶身,裡頭卻不像一般人裝的是熏衣草或是干花、香水什麼的,而是紅、黃色的泥土。在小瓶裡,有一顆小小的綠芽,綻著稚嫩的黃芽。

    「媽,你看,居然發芽了!我都不知道當年從你墳頭帶走的土裡居然也有一粒種子……這麼多年,沒有水沒有養份,居然突然就發了芽——多奇怪!」

    雖然嘴上這樣說,可是她心裡卻很清楚,這戴在身上六年的瓶子裡突然有種子發芽,是和她最近的身體狀況有關的。

    「媽,我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可是或許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呢!」笑著倚坐在墓碑前,葉梓欣低聲呢喃著,說著除了最近的事情,還有這六年來的點點滴滴,或喜或悲,卻是哪怕一件瑣碎的小事,也絮絮叨叨地說了出來。

    這六年來,她從來沒有和什麼人這樣交談過。哪怕是親近如李蓉蓉的好友,或是之前曾認為會一生一世的許文成。

    就這樣,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很多,說到最後,葉梓欣都不知道自己是在說什麼。她躺在墓前,身下是微涼的土地,鼻息間是青草的腥,木葉的清香,還有遠處林中不知是什麼鳥的鳴叫……

    這一刻,葉梓欣只覺心安。原本的忐忑不安漸漸斂去,她終於有了回家的感覺。雖然沒有人來應她一聲,可是,她恍惚覺得又看到那張瞇起眼笑盈盈看著她的面容。

    「媽媽……」葉梓欣低聲呢喃著,在耳朵捕捉到遠處的一陣輕響時,突然睜開了眼睛。

    林中靜寂,縱是鳥叫蟲鳴,依然讓人覺得寧靜。所以這會兒傳來有人穿過草叢的聲音就特別明顯。從小在這片山林中長大,即使沒聽到腳步聲,葉梓欣也知道是有人上山了。

    還沒等她站起身,果然就有人在草叢那頭露出頭來。遠遠的,只是一個頭皮,還沒露出臉,葉梓欣就已經認出來人。

    怔在墓前,葉梓欣呆呆地看著自草叢那頭走過來的男人,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倒是那個身上穿著灰色t恤,看起來也有五、六十歲的男人看著葉梓欣,淡淡地開口:「回來了。」

    「嗯,」葉梓欣低應了聲,遲疑了下,才低聲叫出:「爸……」

    雖然是打招呼了,可是在招呼過後,她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是愣愣地站在一旁。

    葉中華也沒有說話,只是穿過她的身旁,蹲在墓碑前,從褲袋裡掏出兩個微黃的大個李子,用手摩挲了下,又在衣襟上蹭了蹭,才擺在果盤裡。

    看著葉中華拿起果盤裡已經發蔫的青蘋果放進褲袋,葉梓欣不覺抿起嘴角。

    還是老樣子,永遠都那麼節儉。就算是爛掉的果子,也會削掉壞的地方吃掉。

    「你常來看媽……」不是問句,當她看到整潔乾淨的墓還有果盤裡的果子時,就知道是誰常來看媽了。

    葉中華低聲應了聲,沒有起身,就那樣蹲在墓前,「你媽活著時,沒跟我享過一天福。後來得了那個病,更是受了不少罪……」聲音稍頓,似乎是不知道說什麼了。

    葉梓欣從背後看著他抬手在臉上抹了下,心裡不由微動。

    「我對不起你媽!」葉中華直起身,卻仍然沒有回頭。

    葉梓欣咬著唇,眼圈紅了,卻沒有說話。

    六年前的她,曾經對著葉中華大聲吼:「你對不起我媽!如果不是你,她怎麼會就那麼病死?!都是你……」

    抹了下眼角,她哽咽了下,只是淡淡問道:「你怎麼知道我回來了?」

    雖然葉中華沒說,可是她知道,他是特意來找她的。要是來看媽,他不會就這樣一身來,甚至連腳上還沾著泥的布鞋都沒有換。

    「老黃家的二丫頭看到你往山上來了。」說過一句,葉中華就又收了聲。過了一會兒,才轉過身先往山下走,「天不早了,回家吧!」

    看著前面有些佝僂的背影,葉梓欣咬了咬唇,默不作聲地跟了上去。

    大興村的人口並不太多,村裡總共也不過百來戶人家。大多都是姓黃的,而葉家卻算是外來戶,聽說是五、六十年前,葉梓欣爺爺輩才搬過來的。

    葉家,就住在靠右邊的村尾。鄉下的人家,不比城裡人住的密集,家家戶戶,總要隔個幾十米。

    想來葉中華剛從田里回來,連屋兒都沒進過,鋤頭就隨意地倚在半人高的土柸牆上,連鋤頭上的泥都還沒有清理。

    葉梓欣才推開竹編的門,院裡就撲出一條黑狗,衝著她「汪汪」地亂叫,還是葉中華一聲吆喝,那黑色的土狗才老老實實地轉開。

    「過兩天熟了,它就不叫了……」葉中華頓了頓又道:「我一個人在家,養著看個家……」

    葉梓欣沒說話。只是抬頭看著面前的房子。

    葉家的房子,還是十幾年前翻新過的。樣式是西蜀地常見的二層樓,只是沒有貼外牆磚,灰白的水泥面,看起來很顯陳舊。

    那時候,就是這樣的房子,在這村裡頭也算是好的了。她還記得媽說過「以後家裡會越過越好,等著咱家女娃上了大學,媽一定和你爸去送你……」

    言猶在耳,媽媽卻得了治不好的病,耗光了家裡積蓄,卻仍然不見起色……

    「欣欣……」只是低聲叫了一聲,葉中華就又頓住,順著女兒的目光,他看著面前的房子,臉色黯沉下去。張開嘴,他似乎想說什麼,可是到底卻又合上嘴,什麼都沒有說。只是轉身往二層樓右手接出來的耳房走去。

    「歇歇,我去做飯……」

    看著父親的背影,葉梓欣沒有說話。

    走上台階,推開只是虛掩著沒有鎖的屋門。一股帶些霉味的潮氣就撲鼻而來。一隻土黃色的肥貓「喵」地一聲竄出來,用綠色的眼瞥了葉梓欣一眼,就往院裡跳去。倒是那只黑狗,衝著那貓「汪汪」了兩聲,就跟在葉梓欣的腳邊,一起進了正屋,甚至還仰起頭,好奇地看著葉梓欣。

    [bookid=2001134,bookname=《重生名利場》]

    ps:本書出現的地名、風景之類的,半真半假,都是為了情節而設定的,和現實生活中不一樣的地方,大家請別太較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