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門楣

第一卷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道理 文 / 弄雪天子

    「如今,也只有服軟,去求求七王爺,讓他給咱們侯府說幾句話了。」

    周老封君畢竟有經驗,就是老了,卻也不糊塗,即使再看重臉面,卻也不敢拿侯府百年聲譽開玩笑,「玉薔不是七王妃的親堂妹?就讓她……幫忙遞個話兒。」

    玉薔就是顧媛的字,她及笄之後,嫁給王傑,卻沒被拘束在後院,而是拋頭露面地主動打理顧家的生意,數年磨練,已是長進許多。

    別人都對顧媛的所作所為看不上眼,偏偏周老封君和她打了幾次交道,卻極喜歡顧媛的韌性剛強,交往起來,很是投契,到後來,更是不顧年齡相差巨大,非要收顧媛做乾女兒,還是那種下帖子請人做見證的,正式乾女兒。

    按照這位老封君的說法,乾女兒比乾孫女要親近。

    老封君一輩子生了四個男孩兒,一個女兒,女兒和年紀比較大的那三個兒子,都早早夭折,只剩下齊東侯趙希這麼一根獨苗,丈夫又是個貪花好色,胡作非為的主兒,在她懷著如今的齊東侯時,犯了桃花劫,強搶民女不成,反而讓人家一名烈性的寡婦給一刀捅死。

    丈夫死的這般憋屈,那俏麗小寡婦也是個倔強的,殺了齊東侯,自己也觸柱而亡,連報仇都沒臉報,也沒法子報,她性子好強,打落牙齒和血吞,心裡痛極,卻還是硬撐著安葬了丈夫,把兒子生下來拉扯大,沒讓齊東侯府的招牌徹底垮掉。

    如今碰上顧媛。未嘗不是緣分。

    至於顧媛的想法,雖然周老封君當她的祖奶奶都綽綽有餘了,但她還是很樂意,她丈夫王傑不頂用。她大哥又要讀書。娘親的性子也不那麼讓人放心,這麼多年來,她撐起顧家,操持內外,半夜夢醒,也忍不住覺得淒涼無助,這世道,生意不好做,雖說她有一個做王妃的堂姐。但她哪裡有臉面去求顧婉?

    如今有一個乾娘做靠山,她常常想,她也算是苦盡甘來。以後的生活,會順當很多。

    卻沒曾想,認親儀式還沒舉行,齊東侯府就出了事兒,接到義母的口信兒,顧媛愣了半晌,左右為難,她是真不想去求顧婉。

    現在的顧媛,已經不是當年的小女孩兒,經過生活的磨礪。她週身的稜角被磨平,早年忽略過去的事兒,她也模模糊糊地知道了——娘親和大伯家的一雙兒女不和,甚至是對顧安然和顧婉抱有強烈的恨意,她作為女兒。怎能對著母親怨恨的人伏低做小說好話?可周老封君待她不薄。既然開了口,她又哪能拒絕?

    再猶豫。她也還是陪著周老封君投帖子,登門拜訪了王府。她將被周老封君認為義女之事,既然已經傳揚開來,現在因為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居然乾娘的要求,怎麼看,都不合適。

    乘坐馬車,顧媛看著老封君花白暗淡的頭髮,還有那一張本來保養極好,看起來只有四五十歲,此時卻憔悴難看的臉,眼睛一熱,莫名的酸楚襲上心頭,咬住嘴唇,扶著乾娘的胳膊安慰:「娘親別想太多了,王妃是個寬和的,很好說話。」

    六郎趙佑老老實實地背負荊棘,坐在外面,耷拉著腦袋,一言不發。

    隔著門簾,周老封君看著愛孫背上鮮血淋漓的痕跡,心中大痛——他們齊東侯府,什麼時候受過這般屈辱?

    到了王府大門前,顧婉得到通報,主動迎出來。

    雖然按說顧婉的身份比周老封君還要高不少,就是呆在屋裡等著對方拜見,也沒什麼問題,可周老封君畢竟是九十多歲的老人,便是陳文柔見了,也要稱呼一聲前輩,顧婉總不能拿大。

    「老封君看著到越發健碩,精神頭也好。」顧婉笑著先和請周老封君進門,才轉頭對顧媛道,「好長日子不見,妹妹可好?」

    顧媛急忙答道:「勞王妃惦念。」

    「咱們是姐妹,平日裡該多來往才是。」顧婉笑道。

    她聲音溫和,柔婉動聽,即使知道她說的不過是客氣話,可顧媛還是覺得心裡舒坦不少,便是見多識廣的周老封君,也不覺暗讚。

    只是,看著顧婉連提都不提一句,只裝作不知道趙佑來負荊請罪,顯然沒有見他的意思,趙佑是外男,不好進內院,王府的管家到是想把人迎接到客廳暫坐,但他們是來賠罪的,要是在客廳裡坐著喝茶,哪裡顯得出誠意?

    趙佑只能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地跪在王府門外。

    一個老太太,兩個少婦,坐在花廳裡開始閒扯,說說家庭,說說衣著打扮,說說養生,顧婉師承藥王,於養生之道很有研究,周老封君能在這個平均壽命剛三十多一點兒的年代,活到了九十歲的高齡,本身就是個活招牌,也有的是話題可聊。

    顧婉讓寶笙奉上不少一品齋出來的糖果和點心,和周老封君閒聊的同時,到也不肯冷落了顧媛:「妹妹這幾年不見,到顯得憔悴些,可別在心裡存太多的事兒,女人過得開開心心,吃得好,睡得好,才健康,要是總滿腹心思,可是很容易老。」

    顧媛心下歎息,這麼多年過去,顧婉依舊容色如故,光鮮亮麗,可她雖然還不算老,卻因為丈夫不貼心,家事不順利,又總免不了拋頭露面,容色早就變得黯淡無光,便是還是花朵,也是那秋日將要凋零枯萎的花。

    顧婉笑著說了許多養生的訣竅,她言語溫和又風趣,一向很容易討人歡喜,尤其是擅長與年長的女性打交道,奈何周老封君心裡存著事兒,就是顧婉舌燦蓮花,她也沒耐煩聽。

    閒扯了半個多時辰,顧婉又叫了寶笙奉茶,周老封君才逮住機會,問道:「王爺可在家?我這次來,是帶著我家那小孽畜來給王爺負荊請罪,他敢對王爺不恭敬,實在該殺,如今這小子就交給王爺,要打要殺,悉聽尊便!「

    顧婉一怔,面上露出訝然之色:「老封君這是什麼話?王爺忙到好幾日不曾回家,哪裡又見過貴府的小郎君?」

    周老封君明知道顧婉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卻還是咬著牙,老老實實地把六郎做的事兒,說的話,學了一遍,苦笑道:「這孩子不省心,我們當長輩的只能受累,他的錯處大了,只賠禮道歉,也彌補不了,王妃給個明白話吧,要怎樣才能原諒他。」

    顧婉歎氣,她也並不真的想要為難老人,思量半晌,才道:「老封君也不必讓令孫到我們王府來負荊請罪,我家王爺正忙,還不知什麼時候回來,只是,我有幾句話,想和老封君說,您老別嫌我孟浪!」

    「哪裡的話,王妃請說。」

    周老封君見顧婉不像是得理不饒人的,心裡略略一鬆。

    顧婉低聲道:「齊東侯府傳承百年,能有今日,著實不易,子孫後代若是言行不正,恐怕就是這一次的坎過去,還會有下一次!六郎為了自家良田,毀鄉農的田地已是大錯,還敢帶人圍堵別人,甚至意外害得人家妻子差點兒慘死,還失去孩子,看你們家六郎的行事,這顯然不是喂一一次,以前還不知道發生過多少回,以前都沒有鬧出事端,便順順利利地過去,若是長輩縱容,他不知後果,怕有一天真會惹出滔天大禍,禍及家族!」

    「我聽說老封君也是信佛之人,還請多存幾分憐憫之心,對子孫嚴加管教,至於六郎,他錯事已做,不是做做樣子負荊請罪就夠的,若是真有心,不如就去齊州幫忙修河堤吧,想必一場大水過後,河堤的整修要提上日程了。」

    周老封君一抬頭,見顧婉雖然漫不經心,但顯然不是說笑,心中一苦,卻還是低聲道:「王妃放心,老身明白。」

    送走了不知該哭還是該笑的周老封君,顧婉長吐出口氣:「咳咳,我還從來不知道,原來理直氣壯地教訓人,感覺還真不錯!」

    寶笙哭笑不得:「王妃這是跟王爺學的吧,也太促狹了,人家一個貴公子,哪裡吃的了那個苦?」

    顧婉伸了個懶腰,懶洋洋地道:「我這是讓那位老封君寬心呢,如果我一點兒都不計較,什麼刁難都沒有,恐怕對方才會擔憂,生怕我暗中使壞算計他們,哎呀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人的通病。給齊東侯府找點兒樂子,既出了一口氣,也算是尊老,省得老封君諾大年紀,再急出毛病,那可是我的罪過。」

    寶笙搖頭:「剛才王妃還沒說夠?可別養成出口就是一堆大道理的習慣,真要這樣,怕是王爺要受不了了!」

    顧婉挑眉失笑,也不去計較寶笙的『無禮』:「王爺還沒回來?」

    其實這幾日沐七挺閒的,並沒有做什麼公事,只不過聽說老封君要登門,不大耐煩應酬,一大早就拉著齊長關一起去打獵了。

    雖然這時候不是適合打獵的季節,可見齊長關一次很不容易,他總要盡一盡地主之誼才好。在這個通信不發達,交通不發達的年代,一對好友分別,想重逢就要看運氣。rq

    最快更新,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