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農夫山田有眼泉

大道小說網 第136章 清明祭祖 文 / 一步穿楊

.    麼凶的傢伙,我看還是小心一點為妙,不然怎麼:道!」郭紹明搖了搖頭,他可不想沒事在山上瞎轉悠的時候遇到著麼一個恐怖的傢伙,搞不好丟了性命都是正從的。

    「大山的外圍應該沒事,我們生活在這裡幾十年都沒有聽說過誰看見過這麼大的傢伙,估計它只在深山裡出沒吧!」

    張文想了想,還是打消了郭紹明的顧慮,像那條巨蛇那樣的怪物,在大山裡也許有,但肯定都生活在大山深處,一般是不可能出沒在外圍山區的,每天都有不少人在大山外圍出沒、活動,也沒有聽說過誰遇到的!

    郭紹明實際上也就使嘴上說說而已,讓他真的不在山上住了,估計他自己都不會樂意的,相比山下這些農村的老房子,他更願意住山上的木屋別墅,倒不是說件更好,要的就是這個情趣,住的就使這個舒心。

    「郭哥,青山廠那邊進展怎麼樣了,果樹都已經開花了,我可不想到結果的時候,廠裡的設備都還沒有安裝就位啊!」這一段時間,張文不是在忙著,就是因為人販子這事兒搞得自己中槍住院,基本上對青山廠那邊的進展一點都沒有瞭解。

    先在已經四月了,已經到了初春時節,果樹基本上都開始結花骨朵了,有的已經開花了,再有一段時間就有一部分果樹進入成熟期了。

    青山廠的存在是為了續的果蔬汁飲品的生產,張文可不想到了那個時候,原材料準備好了,可是生產設備卻沒有能夠投入生產使用麼他們努力了這小半年的時間可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實際上,張文這些顧慮倒是有點多心了,說起這個企業,雖然看起來好像很小,可實際上投入的資金卻是相當龐大的,南洋郭氏似乎很是看重這個項目則也不會把郭紹明長期住在這裡盯著了。

    青山廠還在建設之中,廠區建設經進入了收尾階段,同時給靠山村修的道路也基本上可以通車了購的設備也基本上已經預定好了,只要這邊的廠房一落成,那邊的設備就立即源源不斷的運送過來,進行安裝調試。

    最先投入使用是一個件還算不錯的實驗室就是未來的集團研發部門,是絕對的核心部門,無論郭紹明和張文都知道這個部門的重要性,所以才會把個部門放在自己的身邊。

    只不過這個實驗室。張文並不打算參什麼。甚至於連裡面在研究什麼項目他都不關心唯一在意地就是自己地能夠簡陋地大棚實驗室裡地研究項目。尤其是即將開始地轉基因生物地研究更是重中之重。

    以前還有些顧慮。可是如今孫曉月地到來他徹底地沒有了後顧之憂。只要時常看著點能讓孫曉月搞出麻煩來就可以了。她不曾擁有人類地思維方式。在一些方面很容易出事。

    「廠房、設備這邊問題應該不大。我已經安排了人手準備後續地安裝調試了。預計在七月左右一期工程可以投入使用。不會影響到我們地計劃地!」對於計劃安排方面。郭紹明可比張文清楚地多。他也不會犯下那種低級錯誤地。

    張文點了點頭。既然郭紹明敢這麼說。那肯定是不會有問題地。至於要花費著麼長地時間也是理所當然地。甚至可以說時間還相當地緊張。根本是急也急不來地事情。

    整個青山廠地廠房建設。包括廠區規劃、設計。到現場地施工基本上都是盡可能安排了一些高素質地建築隊伍進行地。甚至有一部分都是從南城找來地。棠城縣地一些建築隊伍地素質還有點跟不上檔次。也只能在人數上佔據著一定地優勢。

    再加上靠山村和清河鎮地扶持幫助。才能夠只花費了區區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一期工程地主體。後續地工程暫時還只在規劃之中。

    設備的採購是由郭紹明直接從海外進口的,包括安裝調試人員也都是直接從海外派遣來的,南洋郭家從事的行業很多,像這樣的人才還是有不少的,調一批人過來一下還是相對輕鬆一點的。

    若是,這些靠張文去聯繫,估計三個月的時間還真是一點把握也沒有的。

    「郭哥,明天你沒事吧?帶你去見見世面!」兩個人商量完了正事,張文突然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很客氣的問起了郭紹明。

    「見見世面?幹什麼去?我別的沒有,就是時間多!」郭紹明一愣,聽張文這話,好像自己是個沒見過什麼世面的傻帽似的。

    「記得明天是什麼日子嗎?明天早上早點,我在家等你,晚了可就沒你的!」張文提醒了一下,就笑了一聲離開了。

    郭紹明被唬的一愣一愣的,可使很快就反應過來了。「明天是什麼日子……哦,清明節!清明節除了上墳、祭祖還能有什麼事兒,差點把我給忽悠住了!」

    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到這個時節,天氣就不是很好,昨天還是太陽當空照,可這一大早起來就發現居然下起了毛毛細雨,再加上這個日子,倒是平添了一絲悲哀的氣息。

    中國的傳統節日其實並不少,可是這些年以來,一些西方節日開始融入了國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對這些西方節日的熱衷要遠遠高於中國的傳統節日,比如說什麼聖誕節、情人節之類的,甚至於能夠與春節相提並論,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西方國家的這文化侵略是成功的,至少對中國年輕的一代是成功了。

    不過中國的一些重要的統節日還是依然堅挺的,比如說清明、中秋、春節等等,不過也僅僅是堅鋌而已,年輕的一代根本就不是很看重。幾年之後,國家將五一、十一長假制度修改,引入了清明、端午、中秋小長假,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對抗西方西方文化侵略的一種對策,雖說未必很管用,至少國家是在努力的。

    不過,在一些活習慣比較保守的地區,像這些西方節日並沒有太大的生存空間,至少像靠山村這樣山村,除了極少數的一些在大城市打工的年青一代接觸一點之外,更多的中年人、老年人是一點也不感冒的。

    而像張家這樣的大家族,誰要是聖誕節、情人節比中國的清明、七夕、中秋、春節這樣的節日更重視的話,估計會被家裡人活活打死,這是一種封建思想,但也是對中國古文化的一種變相的保護。

    相比而已,生活在國外華人,甚至比國內的中國人更加重視這些傳統節日,落葉歸根的思想始終存在,不管他們在國外生活了多少年,可我是中國人這個念頭卻從沒有磨滅過。

    往年的這個日子,郭紹明都是在家裡過的,可是今年卻有點不一樣。

    同樣是清明節,同樣也是祭祖活動,可是無論是在人數上,還是在氣氛上,郭家與張家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的。

    郭家在海外經營了近百年的時間,整個家族嫡系加旁支的子孫加起來有近百人(加入家族的女人和嫁出去的女兒都不算是族人內的),可整個清河張氏家族的子孫加起來有近二千人,這差距可是超過了二十倍之多。

    當郭紹明看見黑壓壓的一大片人頭的時候,他也徹底被鎮住了,不是他沒有見過著麼多的人,而是他不知道張文所在的這個家族是如此的龐大,這還都是入了族譜的子孫的人數。

    他從來沒有想到過一個小小的清河鎮,總人口加起來才三萬多人的小鎮,張氏家族的子孫架上自己的妻兒,再架上那些姻親,這人口算起來起碼佔據了一半以上,這規模是何等的龐大。

    同時他也明白了為什麼張文的那個未來岳父張志遠在清河鎮並沒有太大的建樹卻依然能夠牢牢的保持著權利,就算是他上面那個名義上的鎮黨委書記也不敢輕攖其鋒。

    而那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有點蒼老,卻依然精神矍鑠的老頭,就是這麼一個龐大家族的掌舵人,他的權威有多大就可見一斑了。

    可以說,張文的溫室大棚的推廣,以及優良蔬菜種子的推廣,這個老人起到了一個他人想像不到的推動力。

    「別發愣了,一會兒上香的時候你跟我一起,跟家裡人打個照面,以後在清河就不會有人為難你了!」看到郭紹明有點發愣,張文推了推他,小聲的在他耳邊嘀咕了一句。

    郭紹明點了點頭,卻不以為然,這張氏家族雖然人口龐大,可畢竟都是一些貧苦的農民,地盤也僅限於這個小小的清河鎮,似乎和他還沒有太大的關係。

    不過,這面子上的工作還是要做的,而且做的想當的地道,至少族裡的一些思想非常陳舊的老人看的很舒服,甚至看郭紹明比看張文還要順眼一點,這就不得不說郭氏一家在這一點上要比張文規範的多了。

    郭紹明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甚至可以說是他人生中一段根本記不起來的回憶,卻在不久之後救了他一條命,還真是一飲一啄,都是緣分使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