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二七 在碼頭上 文 / 陸雙鶴
臨高,紅牌造船場的附屬港口中,龐雨拎著一個旅行包,站在碼頭上,正凝視著眼前那一條新近下水的快速縱帆船。
瓊鎮海軍這幾年發展得非常快,但真正由他們自己建造的新船其實並不多,大船全都是從西洋人手中搶來,然後加以改造。其餘輔助船也都是通過購買或俘獲現成船隻,通過改造以後編成為新船隊。在王若彬所負責的這座造船場中,真正完全用現代知識設計,瓊海軍獨立建造的新船,連這一條最新的在內,迄今也不過才只有七艘——這還要算上那第一條試驗性質,如今早已退役的小賽艇。
不過這七條船的血統都非常純正,全部是標準的快速縱帆,也就是所謂的「大飛剪」船型——作為木製風帆驅動船型的終極成果,飛剪船已經是達到了近乎於完美的地步。哪怕它其實仍有很多缺點:不適合作為戰艦——操控太困難;也不適合作為客船——乘坐起來太不舒服;也很難在內陸江河中行動,但光憑一項在海上的超高速優勢就足以彌補這一切缺點。而這項優勢恰恰也是這個年代其它所有種類的艦船都無法企及的。
故此在造船場內部會議上,王若彬頂住外部壓力,一口咬定當前所有自造船型中只有縱帆一種。至於你們要求的什麼裝甲,火力,戰列線之類,目前先用繳獲的大帆船湊合著,等將來技術條件上來,咱們直接上鐵甲艦。到時候不管你們是大艦巨炮黨還是平甲板神教,哪怕多炮塔,鉚接裝甲,蒸汽動力,剛性懸掛……等等,全都可以商量——但在木製帆船階段,咱只認快速縱帆!
也虧得現在瓊鎮在海上一切順利,仗著有戰艦中的皇后——瓊海號壓陣。一直以來都沒遇到過什麼大挫敗,而且海軍也確實能源源不斷的從西洋人那裡搶到大帆船,改裝以後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故此海軍方面也就沒給船老闆施加太多壓力,任憑他按照自己的判斷來建造新船。
而瓊海軍的快速帆船隊如今也已經在周邊勢力中闖出了諾大名頭。除了大明朝已經進入末世階段,知覺超級遲鈍,迄今尚無反應外,其它只要是對海上事務有所瞭解的勢力,無不都對短毛的超級快船垂涎三尺——王若彬的船場中已經多次抓出企圖竊取技術的間諜,審問下來什麼人都有:鄭家的,日本的,英國的,荷蘭的,甚至連他們根本沒放在眼裡的安南和暹羅都在企圖向這裡伸手。
故此現在紅牌造船場的安保工作也是超級嚴密。海軍陸戰隊常駐有一個連隊在此,日常檢查和條例也執行得非常嚴格。龐雨作為「正牌短毛」,在這兒行動起來不受任何限制,但其他本地人,哪怕是高級技師。也必須嚴格按照通行證上的範圍行動,否則就會被當作間諜受到審查,甚至逮捕。
「怎麼樣,感覺不錯吧,這可是最新型號『飛剪三』,距離我預期中的終極船型『飛剪五』又接近了一步。」
船老闆王若彬不知何時出現在碼頭上,一臉的得意表情。瓊海軍這邊的新船開發採取了與他們原本那個國家海軍造新艦的類似模式。即所謂「小步快跑」:新船型的開發並不追求一步到位,而是通過反覆造驗證船來一點點提高技術水平,同型號的驗證船通常只造兩到三艘成品,然後吸收其經驗教訓,在此基礎上繼續設計建造更新型號。
具體到這些快速縱帆上頭,除了最初那艘實驗小艇「雪風」只造了一艘。之後的「時雨」「野分」二艦便是在其基礎上搞的正式版,也就是王若彬所稱的「飛剪一型」,再其後的「飛燕」,「白駒」以及「新雪風」三艦則屬於「飛剪二」,到了這條新船。便是「飛剪三」了。
而且王若彬全力發展快速縱帆船還有個好處——他對於這種船型最終能達到什麼程度心裡有數。按王若彬的說法,古典大型縱帆船最終,最成熟的型號,應該是按照現代社會中仍然在使用著的一艘「皇家飛剪號」來設計。而那是一條長達一百五十米,光空載自重就有五千噸,滿載排水量可以達到一萬一千噸的龐然大物!
在王若彬搜集的資料中存有關於這條船的幾乎全部數據,但要如何真正將其製造出來對他卻是個難題——就好像考試作弊,王同學雖然知道最終答案,可中間的推導過程還得靠他自己摸索。於是便有了從「飛剪一」到「飛剪五」的逐步推進,當然這只是計劃,如果「飛剪五」不能達到要求,那後面出現「飛剪六」,「飛剪七」也不奇怪。
「你是按照桅桿的數量來命名型號嗎?」
龐雨不太懂這方面,但他至少能看出王若彬的設計總體來說就是越來越大,桅桿和船帆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先前「時雨」「野分」二艦都是單桅,其後「新雪風」,「白駒」,「飛燕」等則是雙桅船,到了這一艘最新型號,狹窄修長的船身上從前至後三根主桅桿高高聳立,船身總長度已經接近他們繳獲的西班牙大帆船了。
「呵呵,差不多,我計劃中的終極型號『飛剪五』就是五桅船……當然還會有一些其他變化,不過基本上……沒錯,桅桿是越來越多。」
在王若彬的帶領下,龐雨又上船參觀了一番。也許是因為當初乘坐最早那條小「雪風」時留下印象太深刻的關係,快速縱帆在龐雨的印象中似乎總應該是小船。當然這也是因為縱帆船的長寬比向來比較大的關係,船身總是很細長,感覺裝不了多少東西。
故此先前那四條船,「野分」和「時雨」就是純粹的偵查艦,輔助用船。等「新雪風」,「飛燕」和「白駒」服役之後,快速帆船艦隊總算成型,便可以合併在一起,用來執行某些高速突擊型任務。以及偶爾用來緊急運送一些數量不大的貨物了。
但如今的這條「飛剪三」型,應該已經算是一條大型船了。船身長度超過了五十米,寬度即使按照一比八計算也有六米多。排水量據王若彬介紹僅空載就超過了二百噸,如果滿載可以達到五百多噸,也就是說這一條船便可以載運三百噸左右貨物,這個數據已經超越了瓊海軍手頭除了大型帆船以外的絕大部分輔助船
只。若是多造幾艘,便完全可以獨立作為一支運輸船隊使用了——專跑高速運輸。
「事實上這才是飛剪船最主要的用途——高速貨運。當年美國人用它把新產的茶葉以最快速度送往歐洲,橫渡大西洋只需要十三天。我們如果用它向北方輸送農產品,甚至可以保證陳濤他們能吃到新鮮的荔枝。而且連護航隊都不用,沒有任何戰艦或海盜船能追得上它。」
「五天內能到達旅順嗎?」
龐雨現在只關心這個,他之所以跑到碼頭也正是為此而來——委員會在接收到陳俊發出的緊急電報後同樣亂了一陣子,然後很快便做出決定:派他去重新接掌威海衛基地,連同旅順的事情也要一併管起來。總之就是一句話:你去收拾那爛攤子吧。
「沒問題,如果順風順水,四天就夠。」
之所以要派最新下水的大飛剪出動。卻是因為除了送龐雨過去外,還要帶過去一個關鍵人物——外科大夫石亦生。儘管德嗣發電報回來說他已經帶了老傑克一同出發,但北上艦隊中並沒有配屬快船,快速帆船分隊這時候都在呂宋那邊執行任務呢。委員會算算時間,覺得以德嗣那支大艦編隊的速度。就算從寧波附近開始全速前進,等趕到旅順怕也是遲了。還不如從海南本島派快船和醫生——王若彬保證他的新船能夠以十五節以上均速前進,必要時二十節都能跑出來,如果運氣好一路順風的話,只要四五天就能抵達旅順口附近。
於是這艘「丹陽」號的處女航路線便這樣確定下來——沒錯,「丹陽」號,正是這條「飛剪三」型首艦的名字。大多數人對這名字沒啥感覺。但龐雨卻是明白其中奧妙的,聽到之後很是抱怨了一番:
「不是說跑海之人最迷信嗎?你們怎麼盡搞這種妖蛾子?非跟祥瑞較上勁了不是?肖朗牛逼轟轟,過海峽時非要學人家符堅立個flag,這回可好,真成投鞭斷流了……你們就不能取個正常點的名字?先前那兩艘叫『白駒』『飛燕』的不就挺好!」
對於龐雨的抱怨,王老闆卻只能苦笑:
「這取名字章程也不是由我定的——大集體非要把這權力交給大家。而有些人就是喜歡惡搞,你能拿他怎樣?」
——說起這艦船命名規則還真是一筆糊塗賬,原先說是由委員會確定,後來有人就提意見,說憑啥?大家應該都有權才是。於是約定好從一百三十九人中輪流抓鬮,抓到誰誰就獲得一次對新船的命名權。當然也事先說好:不能取太古怪庸俗的名字。問題是象「丹陽」這種內涵很深的名字,一般人不知道它的梗,也就無從否定。等到明白人知道這回事,卻已經通過了。
兩人又聊了一陣子,這時候其他幾個人也帶著簡單行李趕了過來——包括石亦生石大夫,王若彬船場中的幾位技師,以及相應的護衛隊和帆船操作人員。這次行動由於過於倉促,瓊海軍中負責快速帆船隊的幾個人都在外面,只好再次由王老闆親自出動,順帶著,也為「丹陽」號作一次遠航測試。
看看人到得差不多了,王若彬便下令起錨,準備出航。但就此刻,卻見碼頭入口處人影閃動,一條彪形大漢一邊高喊著「等一等」,一邊直衝了過來。
——卻居然是解席。
龐雨和石亦生等人對望了一眼,作為山東威海基地的最初創立者,第三團的正牌團長,以及明帝國冊封的威海參將,對於這次旅順口的麻煩,解席毫無疑問才是最適合去處理的人選。可問題是他的太太茱莉產期將近,如今肚子已是挺得老大,行動日益不便,連委員會日常例會都不參加了。解席當初就是為了照顧老婆才辭去職務返回海南,這時候要再喊他去遼東,肯定就趕不上孩子出生了。更不用說還可能會有危險——肖朗的遭遇正擺在那邊呢。
所以在委員會上所有人都很默契的壓根兒沒提他,直接就說讓龐雨單獨過去,後者也完全理解,回去稍稍收拾一下便出發前往碼頭,特意沒去跟老解道別。就是不想讓他知道後節外生枝,不過作為前任委員以及現任委員的配偶,解席消息倒也靈通,依然及時趕了過來。
見老解氣喘吁吁的拎著一個行李包也衝上了船,大家都明白他的想法了,不過龐雨還是問了一聲:
「茱莉那邊,你跟她說過了?這次過去,可能會在那邊待很久啊。」
「說過了,她完全理解的。第三團也是我的孩子,我不會再把它交給其他人糟蹋了!」
解席臉上猶自有餘怒未消——在知道肖朗剛剛在旅順口登陸,就迫不及待要求沒有火炮掩護的第一營跑去跟後金軍死磕,解席只氣得大罵肖朗是個王八蛋,犧牲起別人家子弟來不心疼。如果不是因為肖朗本人受傷,如今還生死未卜,解席肯定要立即向委員會提出彈劾,無論如何不會再讓他執掌第三團軍權的。
不過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把三團小伙子們安全無虞的帶回家。而這件事情老解絕對不會再假手他人,哪怕是與他合作最久,交情最深的龐雨也不行,必須要由他老解親自來幹!
見解席如此堅持,大家也不說什麼勸解之語了。於是王若彬下令拉起錨碇,升起風帆,在碼頭鐘樓上敲響的祝福鐘聲裡,新生的「丹陽」號借風迅行……不一會兒,便消失在海天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