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迷失在一六二九

第一卷 五三二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 文 / 陸雙鶴

    五三二好大一根胡蘿蔔(上)

    「這裡畢竟跟海南島上不一樣啊。」

    龐雨解席吳南海等人很快便意識到了自己的疏忽:雖說都是在山東這邊收攏起來的難民,可那些被運到海南或者台灣的農戶已經完全是別家棄產,處在完全的陌生環境中,除了他們之外沒有任何依靠,自然只能完全聽從瓊海軍的指令,不會有什麼其它想法——周圍都是大海和密林,想跑也跑不掉啊。

    但這些仍處在大陸上的農戶則不同,即使被迫離開家園,他們對這片土地還是很熟悉的。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膽子當然就會大些,想法和去處也更多——這年頭都是大家族,誰家沒個三親六友的,既然還在大陸之上,這有個緩急之時,投親靠友的地方也多些。

    所以歸根結底一句話——在大陸上,農民的選擇並不止瓊海軍一家,他們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雖然瓊海軍的厚待讓大部分人都感恩戴德,可終究有那麼一些好吃懶做的,看看這邊撈不到什麼好處了,住的地方也不咋樣,每天更是要不停幹活……趁早跑了吧,反正自家有兩條腿,愛去哪兒去哪兒,大不了回頭再到處要飯去。

    ——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流民從來不少。在封建王朝穩定的時候,少數流民尚不足以影響大局,可是當國家衰弱,秩序崩壞,這些人就將不斷的衝擊,毀壞掉國家的基礎。眼前這個大明帝國,正是毀在了這樣的流民手中。當然,在後世的宣傳中,這被稱為是農民起義。

    不管流民也好,起義也罷,反正,作為本地秩序的制定者和維護者,解席和吳南海等人對這種局面都頗感頭痛,如果農莊裡的人口都不能固定下來,他們的很多措施就毫無意義。

    在內部的討論會上,大夥兒群策群力,想出許多應對之法,從大明朝原本就有的「路引」制度,一直到後世通行的戶口,身份證等規則都被提出。有人甚至主張學習宋朝好榜樣:在農戶臉上刺字,讓他們即使逃出去以後也很容易能被辨認出來,抓起來也方便!

    「刺配,路引,戶口,介紹信……以前總覺得這玩意兒純粹是限制人權的,現在咋感覺不一樣了呢——沒這些措施還真不行!」

    解席曾一度捂著腦袋歎息道,但旁邊茱莉則立即指出:從前你是被統治階級,所以看不慣這類措施,而你現在可是統治階級了,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當然感覺不一樣。屁股決定腦袋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只是屁股雖然換了個位置,在座這些人畢竟還是抱有一定的人文觀念,那些太過於強勢,甚至給農戶造成人身傷害的管理方式終究在心理上難以接受。況且效果也不一定好——他們能吸引農戶過來投奔的最大優勢就是這裡的政策比大明朝要寬鬆靈活,如果搞出比明帝國還要嚴苛的政策,人家逃跑的肯定更多。

    到後來還是龐雨和陳俊提出了解決辦法——歸根結底,這事兒是土建組規劃不夠仔細引起的,所以還是由土建組出面解決。今天正是其中一部分內容完成的日子,解席專程出來,就是想看看土建組那法子的效果如何……

    兩人一路溜躂著來到附近一處村落,這裡曾經是農戶逃跑現象的重災區,最初安排的百多戶人家一夜之間逃走了十多戶,超過百分之十,嚴重影響了吳南海的墾植計劃。雖然重新給增補了人手,但浮動的人心卻不是那麼容易安撫住的——也因此,土建組將其作為首先施行解決措施的試點區域。

    當解席和吳南海兩人來到農莊時,看見這裡已經圍了很多人。他們倆一個高一個胖,穿著打扮又與本地人截然不同,非常醒目,立刻被農民認了出來。那些人立即過來行禮作揖,雖然瓊海軍這邊早已廢除跪禮,但依然還有許多人老遠就跪拜下去口稱大老爺——這年頭大部分老百姓還是比較純樸的。瓊海軍在這些逃荒農民身上投下了大量人力物力,幫助他們度過寒冬,絕大多數農戶都是感恩戴德,撈了好處就跑的無賴子畢竟只是少數。

    而解席也早適應這種氣氛了,立刻擺出一副滿臉誠摯的表情上前與各位父老鄉親見禮,他執意要對方放棄跪拜大禮,而行瓊海軍這邊通行的握手禮。先把人攙扶起來,然後面對著那些老農民黝黑粗糙,有些甚至還沾著泥土污物的手,解席毫不猶豫伸出雙手去和面前幾位老人家一一握過去。即使對方不好意思伸出來,他也主動上前握手,同時用剛剛練熟了的本時空山東方言和他們噓寒問暖……

    那親熱架勢勁兒,在後面吳南海眼裡看來都覺得有些做作,但對於那些能和這位瓊海軍本地的最高首領解大老爺說上幾句話,握上一下手的老農民來說,卻個個激動的簡直要暈過去。

    「狗日的……明明具體工作都是我們農業組和土建組在干,他倒跑來收買人心。」

    雖然理智上知道確實也應該把作為團隊首領的解席捧到這位置上,吳南海心裡還是難免有些吃味,難怪龐雨今天根本不露面,想必就是不想再看這傢伙的表演——話說回來解席表演得還真不錯,不愧是曾經在公務員隊伍裡頭混過的,以前大約經常在年末跟著領導下鄉送溫暖,把收買人心的全掛子表演技巧都給學全了……

    不過解席倒沒把同伴忘掉,說了幾句之後也把吳南海拉了過來。「吳大善人」的名頭在這些農戶中一樣很響亮,如果不是被影帝級別的解大老爺搶了風頭,平時吳南海出來時也經常能看到有人在路邊給他磕頭的,甚至還有人偷偷在家裡供奉他的長生牌位……

    一番寒暄過後,解席和吳南海兩人在眾農戶簇擁之下來到了農莊的中心部位,在這裡,一幢完全用磚瓦砌築的,頗為高大的三開間大屋剛剛由土建組人員施工完成。今天上午才粉刷好的白灰牆尚未乾透,空氣中還隱隱瀰漫著一股有點刺鼻的石灰味道。

    由瓊海軍所指派的村長和賬房——這兩人便是此類農莊的行政管理人員了,將來可能還會增加一個民兵隊長,不過那通常要由退伍兵擔任,而眼下這新建村裡還沒人當兵,也談不上退伍……總之就是村裡的頭面人物此刻正舉著一塊木牌子往門口牆上掛。在當然,看到解席和吳南海過來之後,這個榮譽肯定是交給了這兩位大領導。

    在村民欣喜的掌聲中,一塊大木牌子被掛上了牆,牌子上用簡體字書寫著「xx村公所」字樣——沒錯兒,這就是龐雨代表土建組所提出的解決之道:在每一座農莊的中心部位,由土建組出面建一座磚瓦大屋,作為村公所和集體倉庫使用。

    今後村民們集中商議事情,或是有一些集體活動,以及各家各戶的喪葬喜慶等大操辦,都可以在這裡進行;平時上面發下來的集體物資也大都堆放在這兒;如果遇到了緊急事態——比如哪天下暴雨把地窩子淹了,或是哪家小鬼不小心玩火把整排地窩子都燒了——這種事情曾發生過:地窩子連在一起,一燒就是一排……村民們可以躲到公所裡面臨時避難。

    而且更為重要的一點,這間條件優越的磚瓦大房子就相當於土建組和整個瓊海軍山東團體給那些村民作出的許諾與廣告——你們好好幹,等主基地那邊建設差不多了,磚瓦廠的生產能力空餘出來了,就給每戶農家都起這樣的磚瓦大屋!

    這樣的許諾如果僅僅是由解席,吳南海這些管理人員空口白牙作出,效果畢竟有限。但如果有那麼一間實實在在的大房子擺在那裡,每個人都能親眼看見,並且能親身站進去感受一下,這個說服力就大不一樣了。

    ——這個時代的農民,其目光畢竟還是短淺,總脫不了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既然如此,索性在他們面前吊一根大大的胡蘿蔔:三間大瓦房,明亮玻璃窗,地上用水泥抹出硬地坪——除了沒有電燈電器之外,這房子與後世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廣大農村的普通民居已沒什麼差別。

    即使在那時候,多少老農民辛苦一輩子也就是為了能置辦這麼一套產業,相信對於本時空農民的吸引力只會更大。

    故此,這雖然是用來作為公共用途的村公所,龐雨卻讓施工隊一切按住宅型制建造。包括屋子旁邊的小廚房和茅廁也同樣給設置好。用不用得上另說,反正設施一定要齊全,要讓每一個走進來的農民都看到,體會到這種磚瓦房的優越之處。

    要是那些農民想不到這一點呢?這就是解席今天專門趕過來的緣由了……

    ——掛上了木牌子之後,老解順勢站到了房門口的高台階上。他個子本來就高,這一站上去便如同鶴立雞群一般,再高高舉起一隻手,所有人登時都把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父老們,鄉親們!前些日子咱們忙著在城裡蓋房子,沒在意大夥兒這邊,是我們的疏忽,先給大家道歉啦!」

    說著,老解乾脆利落一個大鞠躬,彎腰達到標準九十度,此舉嚇得那些村民連連躲避。而解席之後便拋出了那根他和龐雨等人商議好的胡蘿蔔:

    「現在城裡還忙,但我解某人在這裡保證:等到城裡頭造完了房子,就輪到鄉親們這邊蓋瓦房!這樣的大屋,今後咱們每一家都會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