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迷失在一六二九

第一卷 四八四 又一位名人? 文 / 陸雙鶴

    四八四又一位名人?

    又是一個艷陽天,海南島瓊州府白沙碼頭和往常一樣喧鬧不已。每天都有大批船舶在這裡靠港或起航,同樣的,每天在這裡出出進進的人員也是成千上萬。

    今天,從一條客船上再度下來了一批客人。從他們一個個充滿好奇眼神而且忙著東張西望的表情來看,多半是頭一回來到海南,第一次見識到短毛治下的繁榮景象。

    通常這種「鄉巴佬」模樣是會引來旁人嘲笑的。但這一次,周圍眾人在看見他們的服飾之後,一個個臉上卻都顯出敬畏之情,有些披短衫敞著懷的力把式還不自覺整了整衣衫,收拾一下儀容,深深低下頭去,一臉鄭重之色。

    之所以這樣,原因很簡單——從這一船上下來的十幾個人身上袍服不是青色就是綠色,頭上還都帶著黑色烏紗帽子——這整整一船竟然都是大明的官兒!雖說明制要四品以上才能穿緋色,青色綠色只是六七品乃至於**品的低級官員。不過對於民間最底層的老百姓來說,哪怕一個九品巡檢也是高高在上的老爺,若是在大明本土,一下子出現這麼多官員,他們這時候都應該跪到路邊把頭低下去不能亂看的。

    也就是在短毛這邊,大明官員的權威都打了很大折扣——雖說旗桿上仍然懸掛著大明旗幟,但在這裡就連街邊乞丐都知道,海南名為大明領土,實受短毛控制,大明的官兒,在這裡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權力,卻也不再像海峽對面那樣擁有一言九鼎,斷人生死的大權了。

    因此他們只是在這些人經過時才略略低頭顯示尊敬,然後該幹啥就幹啥,這副淡定模樣看在那些官員眼中多多少少有點不舒服,畢竟和登船之前的習慣了的景象落差比較大。但這些官兒也知道短毛的地盤上不同大明本土,不是他們耍威風的地方,更何況這次過來乃是要在人家手裡混飯吃,此時也都收斂一二。

    而人家短毛總算沒太怠慢——有眼尖的看見在碼頭出口處用紅綢和彩紙搭起了一座拱門,上面還懸掛著橫幅,書寫了歡迎,問候等字樣。文字雖然都是繁體,可書寫順序卻是從左至右的橫向排列,讓這些明朝官員很是花費了一點時間才辨認出是專為歡迎他們而打出來的條幅——不過不管怎麼樣,好歹也算是一座接官的彩門了,讓那些官員不至於太過失落。

    彩門之下,明帝國當前在海南島上的幾位現任官員:王璞,周晟,張陵,以及剛剛被正式任命為瓊山知縣的嚴文昌等幾個都等候於此。此外瓊海軍方面當前在瓊州府的負責人趙立德也在,也笑瞇瞇一同等候著這批文官。

    「憲之兄!辛苦辛苦!」

    「介山兄!有勞有勞!」

    看到這批人漸漸走近,王璞迎上前去,向著為首一個身穿青袍,留著一部美髯的官員大聲問候,看那官員衣服上的補子,以及這份氣度,分明在這批人中間地位最高。而他跟王璞也明顯是舊相識,兩人見面之後也是相互長揖行禮,十分親熱。

    一番客氣,之後又向跟在這位六品官身後一同登陸的其他官員道了辛苦,王璞回頭把身後眾人,尤其是旁邊的瓊海鎮代表趙立德介紹給他們,同時又特別突出了此人的身份:

    「這位便是吾之同門史可法,字憲之,文章道德皆得吾恩師忠毅公之親傳,非吾可及也。憲之兄,這位是瓊海軍在此地的負責人,趙立德趙長官。」

    「您好,久仰大名了。」

    趙立德微笑著主動朝那位歷史名人點頭致意,還特地彎了彎腰以示尊重——對於他們現代人來說,鞠躬已經算是很重的禮節了。但史可法顯然是個很驕傲的人,雖然知道短毛在這裡的威勢,依然只是淡淡點了點頭,卻從鼻孔哧了一聲:

    「史某不過一介書生爾,此前只在西安府作過兩任推官,後來亦只在戶部磨堪,不曾出過都門半步,未知有何『大名』可仰?」

    ——不愧是王璞的師兄弟,連臭脾氣都一個樣的。不過出於對這位明末歷史上最著名殉葬忠臣的尊敬,趙立德只是笑笑。心說您老人家現在沒啥名氣,在後世可是大名鼎鼎。兄弟我去揚州旅遊時還特地去了您的紀念館,門口那幅「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的楹聯到現在還有印象呢。所以特地前來瞻仰一下活人。

    旁邊王璞卻注意到了阿德對史可法與眾不同的重視與尊敬,心裡暗自有些奇怪。但見史可法並不領情,反而出言相激,心下立刻有些惴惴不安——他能夠理解那位同門的驕傲,想當初他自己剛剛和短毛接觸時也是這麼傲氣的,不過幾年相處之後原先的狂傲早已煙消雲散。那時候挨瞭解席一巴掌,現在想來卻也並不覺得怨恨。

    想那解席不過粗豪而已,而這位趙先生的脾氣卻最是陰刻,史憲之如此冷淡拒人於千里之外,將來恐怕不聲不響吃了苦頭還不自知。王璞連忙上前向史可法及其身後眾人說了一些舟師勞累,沿途辛苦之類的客氣話,把氣氛重新引的熱烈起來。之後一行人離開碼頭,前往早就預備好的賓館休息,並預備為這批官員接風……

    這是自從海南島落到短毛手中之後,大明帝國第一次,也是最大規模的一次向這邊派遣官員。按照錢謙益與瓊海鎮達成的協議,他們將替換掉一部分海南島上任期已滿,卻本人也願意返回大陸的明朝官員。同時,另外一批人將被派往台灣以及呂宋兩地新設的縣鄉,去擔任執掌當地政權的地方官員。

    本來這些人應該是分三路走的,不過瓊海軍提前和大明朝的吏部打了個招呼,說希望能讓這批官兒都先來海南島上一趟,與瓊海鎮這邊的人互相認識熟悉一下,今後合作起來方便些。

    按理說這是不太合規矩的,但因為這些官員的俸祿也是由瓊海鎮負責發放,將來要在人家手裡領錢的,所以那些官兒並沒有什麼拒絕餘地——畢竟這年頭要找個實缺可不容易。這些官員大都是寒門士子,當初寒窗苦讀,好不容易魚躍龍門中了舉,考上進士,但大明此時已經屬於末世,境內到處煙塵四起。遼東,陝西,雲南……這些地圖上還標注著屬於大明領土的地方,吏部也確實有派官員過去的意向,可真正敢去上任的又有幾人?

    反而是南方短毛這邊的新辟疆土,倒還頗有機會。至少先前朝廷裡去和他們打過交道的那幾批人都發達了。而這些願意到此偏遠之地上任的,大都屬於經濟條件不太好,沒辦法再拖延候補下去了。他們在過來之前就已經聽說過:瓊海軍代朝廷發放俸祿從不剋扣,還多出了許多名目的補貼,而且海南島上已是十分繁華,就算到這邊買些貨物轉手販回大陸,也可以賺好幾倍的利呢。

    於是他們就都來了,原以為到這邊最多無非就是跟地方官進京朝闕一樣,在瓊海鎮的官員這邊報個名照個面就可以上任去了,卻不料在當天晚上的接風宴上,那位看起來一直笑臉迎人的趙立德趙長官卻宣佈了他們接下來的行程:

    「諸位,接下來你們將會在這裡待上一段時間,接受一些關於我們瓊海軍在本地執政方針和措施的培訓。這段時間大約為一個月左右,一個月以後,會有一次考試,如果能夠通過,你們就可走馬上任了。」

    「若是通不過呢?」

    人群中立刻有人詢問,阿德笑了笑:

    「通不過的話,會有一次繼續學習的機會,時間還是一個月左右,之後參加補考。但假如補考也過不了的話……就只好請他回大陸去了。」

    「憑什麼!吾等乃是受朝廷派遣而來的命官,爾等無權驅逐!」

    那些官員中立即有人叫嚷起來,但趙立德卻不慌不忙點著頭:

    「我們是有權驅逐的——在瓊海鎮與大明朝廷所簽署的合約條款中明確規定:大明可以向海南,台灣,呂宋三地派遣官員,但我們瓊海鎮將考察這些官員是否稱職。對於不稱職的官兒,我們有權要求朝廷予以調換——諸位不用這麼激動,這種培訓對你們是非常有必要的。海南島這邊還好些,呂宋,台灣那邊畢竟是新辟之地,自然環境還相當惡劣。沼澤,瘴氣,毒蟲,以及吃人生番隨時隨地會威脅到諸位的生命,就是當地老百姓,也大都剽悍野蠻,不服王化的居多……」

    說到此處,見大廳中那些的官員都安靜下來,開始認真聽他說話,阿德兩手一攤,

    「總之,在這裡當官兒與大明本土可是大不一樣。我們所作的培訓,就是要教大家如何與這裡的惡劣環境打交道,如果諸位不能掌握好這些知識,我們還真不敢把你們放過去,這也是為了大家的性命著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