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迷失在一六二九

第一卷 四三一 新移民(下) 文 / 陸雙鶴

    四三一新移民(下)

    總體來說,黃建成對這些人很是滿意——都是些身強體壯的青壯年漢子,體力充沛,頭腦也不差,稍加訓練以後就能掌握必要技能。在他的計劃中,這批人將被送往石碌鐵礦執行最艱苦的礦石開採工作——雖說石碌礦是屬於比較罕見的高品位露天礦場,但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條件要實現大規模開採,那活兒依然是非常辛苦,而且仍有相當的危險性,靠自願招工是不太容易找到人的。也就是這些犯了事,又有較強贖罪念頭的棒小伙兒最合適。

    關於他們的未來,早在龐雨那邊把人挑出來時就跟他們談清楚了——三到五年的贖罪期,根據其在叛軍中的地位高低略有增減。干的活肯定會比較辛苦,但時間一到就能恢復自由身,同時也不設罪戶什麼,最多五年以後就是個平頭老百姓,家屬子女都不受牽連。

    到了黃建成這邊,又告訴他們新的優惠措施——他們在礦上幹活期間,其家眷也可以和普通移民一樣分到田地房屋,位置就在鐵礦周邊,只要在「贖罪期」內老老實實幹活的,期滿之后土地和房屋就會正式分配給他們。如果表現好的話,每逢年節假日還可以回家看看,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黃建成的宣講簡單樸實,沒什麼虛頭巴腦東西,一條條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政策。他的發言剛剛結束,就在這片人群中引發一片浩大歡呼之聲——有恆產者方有恆心。比起阿德所主張的嚴格律法以及加強特務監視等手段,工業組這邊眾人更傾向用實際的利益鏈條,以及在感情上真誠對待來取得這些外來移民的歸屬感——即使他們曾經是叛亂者。

    當然必要的防備措施也肯定要有,不過那不作為主流,規模也不會太大。

    這頓粥飯的時間很短,但在吃完這頓飯之後,這些新移民的思想狀況已經有了極大轉變——黃建成在給這邊前叛軍集團宣傳政策的同時,吳南海那邊也沒閒著,對於大批即將歸入到他農業組轄下的新丁,農業組同樣也有種種優惠條件。趁著那些人喝粥休息的時候,一一宣講起來。

    除了本來許諾好的每戶可無償分配到若干田畝之外,吳南海還向他們展示了集中式村落的住房模型——準確說那不能算是模型了,因為就是個一比一的實物,人都可以進去看的,說是樣板房可能更合適些。

    這種裝配式的木製架空住宅參考了當地少數民族的吊腳樓,並重點考慮在材料規格的統一性和裝配上的便利性,整體用木料和板材裝配而成,只有很少地方才需要磚石砌築打基礎。搭建起來非常快——工作人員當場演示,用鎯頭錘子敲敲打打的,僅用很少時間就把原本是零件狀態的樣板房給搭建完畢,再鋪上內外裝飾,屋面防水……不一會兒一幢清秀漂亮的小房子就出現在眾人面前。

    出於衛生和防火考慮,廚房與廁所都是獨立於木屋之外,將在聚居村落裡集中設置,所以這個小房子只有居住功能。但依然對臥室和起居室作了簡單劃分,以滿足私密與公共活動的不同需求。

    房子不算大,都是按小戶人家來考慮,但由於空間劃分極其緊湊合理,一對父母帶幾個孩子外加老人在裡面都可以住得很舒服。對於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還是頭一回看到這類按照使用功能劃分空間的套型住宅。而且還是那麼的簡便易建,眾人圍成一圈,充滿好奇的繞著那房子走來看去——樣板房的四面牆壁都被取下,可以直接看到內部,也可以進去穿行一趟,感受下屋子的空間感。

    當他們聽說負責管理自己的「農業委員會」將給所有人家都發一套這種小住宅的材料,並且派人協助修建,保證在一兩天之內就讓所有人都能住上這種遠比帳篷地窩子要舒適許多的小木屋時,都是一片稱頌感激之聲,而「農業委員會」也輕輕易易奪取了這些移民的人心,其效果遠比剛才王璞聲嘶力竭喊了半天的忠君愛國口號要強多了。

    而之後「工業委員會」向每家每戶增送的安家禮物更是讓所有移民感到了意料之外的狂喜——禮物乃是七件套的鐵器:一支鐵犁頭,一把可兼做鎯頭用的斧頭,一把單面帶鋸齒的多用途短刀,一口鐵鍋,一把剪刀,一把菜刀,以及一包十根規格不一的縫衣針。

    這一套東西拿出來,那些移民的眼睛立時都濕潤了——在這個年代,大多數普通人家都講究個自給自足:糧食自種自吃,布料衣裳自織自做,房子自己蓋,傢俱自己打,連荒地都是能自己開的……唯獨這些鐵器工具沒辦法自己解決啊,只能花錢去買。可碰到亂世,鐵料鐵匠必然全部要為軍事服務,連家中的鐵鍋都會被搶走,這些東西有錢都沒地方買去。

    眼下這些移民背井離鄉,情況好點的還能帶著幾件家什,情況差的就剩個活人了,雖說到了這邊後人家許諾分房子分地,可真正要重新把家庭建立起來,這些金屬工具乃是必不可少的。

    此類鐵製品一件兩件可能不起眼,幾件都要置辦起來卻也不是個小數目,對於眼下還是孑然一身的難民們來說,原本估摸著沒有個一兩年工夫休想解決。關鍵是有了這些東西,無論是開荒種地,還是打個獵補充點家用,抑或是自家製作縫補衣裳,乃至於打制新傢俱之類……只要有一雙勤勞的手,就全都可以幹起來了!

    當新移民們以家庭為單位,挨家挨戶的排隊從肖朗李靖誠等人手中接過這些「安家禮物」時,很多人都是激動的滿臉淚花——有了這幾件東西,加上一處能擋風遮雨的屋子,一塊能種出東西的土地,他們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家給重新立起來,真是不折不扣的「安家禮物」呢。

    …………

    王璞王介山在一旁看著短毛這麼明目張膽收買人心,臉上很有些鬱悶之色,在他看來短毛所做的一切都應該以大明官府的名義進行才對。給移民分配田地時因為有他專門盯著,而且海南全島畢竟仍在大明治下,總算是用的大明王朝之名義。只是木屋,鐵器之類東西他卻不好置喙了,畢竟是短毛自個兒掏腰包拿出來的。

    只是心頭難免有些不滿——什麼「農業委員會」「工業委員會」,你們直接來一句「官府」不就行了!反正短毛在島上早就在明目張膽行使官府職能了,非要搞這些稀奇古怪的名目,只要「官府」二字不就把什麼都包括了?何必非要在百姓面前愣把官府排除在外?

    除此之外他對那些人拿到的鐵器也很感興趣,耐著性子看了半天,終於忍不住走過去攔住一戶人家,看了看他們剛拿到手的那些成套傢伙,王璞不由得暗讚一聲短毛手筆好大——瓊海鎮所出的鐵器本就是以優質著稱,外銷的鋼鐵產品從來都是供不應求。而這回他們給移民所提供的,卻又比一般外銷產品更要提高了一個檔次。

    王璞在瓊海大市場中混跡多時,眼光已經練得不錯,甚至能夠分辨出一些鋼鐵產品的製造手法——他原以為短毛這次發給移民的鐵製品,其刃口肯定也是採用了他們最擅長的滲碳工藝。王璞對於這項技術一直非常羨慕——普通熟鐵經過這種方法處理後居然就能達到鋼製品的堅硬程度,大大提高了工具的實用程度。如果能夠將其傳授給大明朝的鋼鐵匠師們,那可相當於多了多少百煉鋼啊!

    只可惜短毛的工匠們,也就是那個所謂「工業委員會」裡的那幫人,對於大明朝卻不像李老先生等人那麼友善。對於他們的技術一直高度保密。就連「滲碳」這個名詞還是某次跟李老爺子聊天,無意中提起這方面,老先生才告訴他這麼個名詞,並說其實這項工藝古代匠人很早就已掌握,大明朝肯定也有鐵匠瞭解的,但歷來是作為各家秘技概不外傳。對於真正的原理和操作手法也沒有系統認知,只是根據經驗行事,所以不能像他們瓊海鎮這樣應用自如,效果也遠遠不及。

    當時王璞趕緊想要更進一步請教具體手法,但老爺子卻笑道術業有專攻,自己是搞文史的,所以對於此類信息僅僅是瞭解其歷史沿革而已,真正詳細的技術措施,那是屬於工業組人士的能力範疇,自己也不太清楚。

    王璞雖然略感失望,卻也已經大有茅塞頓開之感,迫不及待將其寫在密信中寄回大陸,據說朝廷工部已經在組織了很多冶鐵世家的高手匠人合力進行摸索,也許用不了多久便能搞清其中奧秘。

    不過瓊州短毛的鐵製品要遠遠領先於大明出產,這方面肯定不會改變——大明就算當真掌握了滲碳技術肯定也是用在軍工上,不太可能像短毛這樣有閒暇做民用品。

    而這次讓王璞更加感到驚愕的是,短毛在發給移民的鐵器中,除了滲碳工藝外,竟然還使用了另一種更為高端的技術——犁頭和斧頭和短刀三件,甚至連那把菜刀,雖然還沒開鋒,卻能看出刃口部位的材質明顯與周邊不同,竟然是在局部用上了鋼材。

    ——這是包鋼技術,大明朝用來製作最高檔武器的頂尖技巧,短毛竟然隨隨便便就拿來用在了民間的菜刀犁頭上,而且一做就是成百上千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