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一卷 危局篇(上) 第一章 龍騰萬里(1) 文 / 殷揚

    第一章龍騰萬里(1)()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

    唯餘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原馳蠟像,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妝素裹,

    份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

    唐宗周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大宋武帝詩詞選編·雪》

    《大宋武帝詩詞選編》載「燕雲光復,帝北京置酒,高會群臣。時飛雪塞空,殿前積雪,帝性起,飲杯而盡,拔劍起舞,作《雪》詞。」詞成之時「滿座皆驚」,丞相文天祥舉杯賀「吾皇聖明之君,今朝風流人物!」群臣亦賀,君臣極歡。

    《詞品》評論《雪》詞「其詞如其名,清新高潔,詞中上上品。帝王氣勢盡顯,契合時意境,千古少有。此句之成,帝王雄圖名句絕也。」

    一架波音飛機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飛去。靠窗的位置上坐著一個鶴發如銀的老人,注視著窗外,他就是李雋。

    李雋1933年生,就讀私塾時,私塾先生斷言:「此子非池中物,定有龍騰萬里的時候。」

    朝鮮戰爭爆發後,就讀於北大的李雋放棄學業,投身軍旅。李雋入伍後成了一名非常出色的狙擊手,在一次阻擊美軍的戰役中,狙殺了兩百多名美國大兵,得到神槍手的稱號。

    這次戰役非常殘酷,李雋所在的連打得出只剩他一個人。打光了子彈的他握著最後一顆手榴彈,高唱著自願軍軍歌,準備與美國鬼子同歸於盡的時候,嘹亮的衝鋒號響起,大部隊趕到,全殲了美軍。

    不久,李雋接到志願軍總司令的親筆嘉獎令,看著總司令那手不太好看的鋼筆字,李雋高興得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重建某連時,李雋也就成了總司令欽點的連長。

    1958年志願軍撤回國時,李雋已經是一個團長了。不久,李雋帶著軍功章,1955年授予的少校軍銜離開了軍隊,回到北大繼續讀書,學習歷史。

    李雋畢業的論文叫《論中國錯失歷史機遇的原因暨啟示》,他在論文中寫道:「歷史的機遇無論對誰都是相同的、公正的,中國多次與歷史機遇失之交臂不是因為上天的不公,而是因為我們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歷就是閉關鎖國,自大地以為泱泱大國無所不能。宋朝錯失了攘卻外敵的良機,明朝錯失了發展資本主義的機遇,乾隆皇帝中斷海外貿易,錯失了最後一次開放的機會,才釀出了苦果。我們當以史為鑒,古為今用,把握歷史的機遇開創開明的多元化和諧社會。」

    在六十年代大環境下,他的論文無異於一顆重磅炸彈,震驚了史學界,差點給封殺。他的導師是歷史泰斗,多方斡旋,才保住了學籍,拿到博士學位。

    八十年代起,李雋發表多篇論文,深受好評。九十年代初,哈佛大學聘請他為客座教授,主講中國歷史。

    2008年,李雋收到奧組委發來的開幕式邀請函。奧運前夕,哈佛大學要舉辦一個中國歷史講座,邀請李雋主講,聽眾是美國商界、政界、學術界各界精英。李雋心想給眼高於頂的老美精英上上課,洗洗腦,讓他們正確客觀地認識中國也是對國家做貢獻,欣然同意。

    講完課的李雋匆匆飛往北京,準備參加奧運會開幕式。收起思緒的李雋開始為奧運會開幕式打算起來:「到了北京,好好睡一覺,倒個時差,養足精神,就去參加開幕式。」

    突然,一個尖厲的聲音傳來:「有船。」跟著就是一聲巨響,李雋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