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洪荒養魚專業戶

正文 第一八六章 紅紅火火 文 / 景元上人

    第一八六章紅紅火火

    小年夜,送灶王爺。◎佰鍍搜索:◎\\綠^色^小^說//◎彩虹文ing

    雖然大夥兒改用液化氣,但這個習俗按照往例。

    古語曾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可這個說法不真切,事實絕大部分的男人尤其現代青年,更不知祭灶的禮儀。

    灶台那張畫像,故老相傳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咱爸媽和藍子到廚房,擺桌子,向灶王爺和灶王奶奶敬香,並供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祈求家裡人畜平安、年年有餘。接灶是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只要換新畫像,燃香就算完事了。

    家家戶戶的鞭炮聲此起彼落,把過年的氣氛渲染起來。

    其實,家家戶戶早貼起新對聯,門口都掛出紅燈籠。而村委組織鄉親們在樹掛綵燈,一到夜晚開起綵燈,小區火樹銀花,把夜幕點得更繽紛。

    本來村裡還組織舞獅舞龍活動,把文化活動中心好好利用起來,但年前建設任務重,忙得人仰馬翻,即使記當時批評過,可誰有多餘精力去管這些?

    姚官為這事找丁文商量。丁文說,光圖個熱鬧請來舞獅舞龍隊等於搞形式主義,花了冤枉錢不講,真正體現不出有益鄉親們身心健康的內涵,而且春雨下個沒停,還是等來年。

    姚官說還是搞些活動,不讓鎮裡為難。

    隨他去,反正鎮村有錢,增添節日氣氛也好。

    要說今年年味特別濃,鄉親們在紫菜田大有斬獲,即使節儉慣了,吃穿用度也不再像以往那麼拘緊。新村此時格外熱鬧,因為新增的外來戶都在這兒守年夜,而且來往親戚更多了。

    整個小區象座大院子,閒下來的男人們準備好年貨後,每日串門倒方便,或糾集到大舅家,或在姚官家,更多時候擠到咱家裡;們捧著自家做的年糕等,要好鄰里、親戚接來送往,無形中平添了忙碌與和氣。

    九叔公本來輪值看養殖場工地,大虎的破天荒地打發去頂替,把老人接回自家過年,為這事與二虎的爭執半天,這是以前不可想像的。怪不得九叔公這些天總帶張笑臉,想必是老懷寬慰。

    咱媽看著塞滿冰箱的蟹魚蝦和許多年糕、煙酒,正在發愁該如何回禮給大夥兒,丁文說回送魚。

    兩大鰻池內的花鰻鯢不少,都是為魚莊備貨的,這會兒剛好用來回禮。

    為送禮事兒,老章頭今年送出的花鰻鯢、海鮮、煙酒等可不少,從開始要馬不停蹄,跑省城、縣城和鎮裡,既然老章頭全權料理,咱也樂得清閒。其實禮輕義重,千萬不要漏,否則人家以為不當他們一回事,於是三舅開著那輛奔馳,這幾天專職給老章頭當司機,在年關將近的日子裡顯得特別忙。

    咱媽原本常有微詞,但一見老章頭那個忙碌,頗有感歎。啊,老章精明,做事周到,他的忙碌讓你輕鬆不少。

    其實,孵化基地還駐有二三十人,聽說不準備歇年,咱還得召集他們過好年,趁早在魚莊訂下桌席。小玉也在抱怨脫身不開,魚莊現在人手緊張,許多服務員歸心似箭,只能實行輪休,而她這位魚莊掌舵人要臨時充當各種角色。

    現在攤子大了,門道廣了,人手在這時尤顯緊缺,若是去年,咱可以翹起腳舒服過年。還好常大廚師不罷工,剛從魚莊分到紅,他索性喚來一家妻小,團聚在魚莊過大年。

    但咱不能穩坐中軍帳,偶爾也該和藍子一塊替班,免得小玉有情緒。

    臘月廿七,咱替班來了。

    小玉和林雪芹拉走了藍子,還捉攛李若琳,到省城瘋狂購物,口說好聽陪咱值班,結果趴在辦公桌呼呼大睡,口水淌濕了桌面。據說他與李若琳終於修成正果,這回沒白走一趟。

    閒得慌便打開電腦,結果然被鎖著密碼,斷了登錄「魚人部落」念頭,微閉雙眼坐在大班椅,翹起二郎腿。想當年房總整日都挺悠哉的,很是羨慕,可當坐到這個位置才壓力不小,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

    「大老闆,是你呀。」

    「譚虹,有事?」

    「是這樣的,大年初一休息一天,留守的們想,申請點活動經費。」

    「批准了,你們盡情,最好與孵化基地的小伙子們聯歡,到時我們也來沾點光。」

    拿申請單一看,原來她們準備舉辦個輕鬆的酒會、歌會,在大年初一的晚。丁文簽的大名,譚虹接過單子,高呼大老闆萬歲,滿心歡喜離開辦公室。

    桑家魚莊的餐飲到目前為止還是虧本經營,魚莊目前更像招待會所,但一兩年後肯定會好轉,也許目前有了代理銷售這一大筆收入,餐飲和住宿反而變成副業,股東們沒有說三道四。

    譚虹剛走,阿曾幾人又找來,見到酣睡的,便揪醒了他。

    阿曾能跟著老章頭吃苦,這實在令人意外,也許是聽說贈送魚莊股份的事,他們專程來感謝。但阿曾不要,他只願把養殖場當成唯一一份事業,不願分心其他事,而且說得很堅決。

    這的確很意外,他正如大舅一樣,顯然這樣的人有想法,在幾位同門面前自然不可例外對待。不過私底下給大舅的,已遠遠超過魚莊的分紅。

    低聲嘀咕,這樣的好處削尖腦袋都得要,不要白不要。

    阿曾瞅準沒人才來,他煽動了幾位同門,今日來說今年要跟著咱一起幹。看個個都在磨拳擦掌,說原來家族大也有好處,兵強馬壯,氣勢嚇人。

    養殖場工地需要好多人,他們願意主動請纓,自然全部安排到老章頭帳下,以分擔幾人的重擔。不過也得與他們講好,養殖場建設以老章頭為主,從不插手裡面的事。

    家族式的企業就是這樣,多以感情為紐帶,也常鬧內部情緒,講明這番話是讓他們別以親戚自居而影響到養殖場建設大事。

    阿曾他們聽得會意,這不剛坐一會兒,九叔公父子三人也來了,緊接又來幾撥人。

    呃,替班一整天,辦公室儼然成了接待室,都是想交流明年發展的。

    辦公室不時響起,這些都是訂貨的,恰巧其中一個是小五的。丁文直接告訴小五,花鰻鯢存貨不多,讓各酒樓年前多備些貨,養鰻場鐵定要休假至正月初十。小五唯唯諾諾,今天肯定會溝通好訂購量,再把訂單傳真到魚莊。

    鄉親們能主動考慮明年事,側面說明了今年好過,大多數已經從紫菜田嘗到甜頭,紅火的日子卻眼紅了那些著急遷出新村的人,他們這些天正往村委鬧。

    鬧又怎樣?想再遷入桑家塢新村已沒門,而紫菜田是根據現有戶口分派到戶,新遷入的戶口也沒享受這個權利,所以他們在無理取鬧。

    事實,新區的環境、別墅的溢價、鄉親們的收穫等在十里八鄉早傳開,再加新村附近將要興建分學院,使得桑家塢新村一時炙手可燙,即使漁澳鎮的居民們也羨慕和嚮往。

    還是九叔公說得好,以前去鎮一聽說是桑家塢人,店家總不愛搭理,那時窮,買的量少,總要費一番口舌討價還價;現在可不同,今年的年貨買完後叫他們送貨門,每個店家一百個願意,咱桑家塢人特受店家們歡迎。

    不僅於此,縣城幾個商家冒著雨,來到新村推銷,有家俱、廚具和家電下鄉的,倒把閒置的文化活動中心利用起來,變成各類大小宗產品的展銷會,快似趕集一樣地熱鬧。

    聽說,有人把開超市的主意打到桑家塢新村。這說明規劃中綜合市場興建時機已成熟,大舅和夫前幾天專門向鎮裡打報告,綜合市場由村委出資蓋,然後租賃給商戶,二人笑呵呵誇說某人有先見之明,村委現在手頭有錢好辦事,也讓閒錢生錢。

    看到鄉親們不再為兒女學費愁眉苦臉、不再為農作物欠收長吁短歎,丁文的心裡倍兒舒坦。

    小玉她們購物瘋狂過了頭,到午夜時才回到桑家塢。丁文只好繼續值夜班,在魚莊二十二時打烊後被羅元拉到觀賞魚坊。

    在溫暖的魚坊裡,二人巡看過一缸缸的魚。

    魚是越養越精神,而卻越來越洩氣,說病樹門前萬戶春。

    抗議咱只顧鄉親們而不顧他?意見挺大的。原來這傢伙在著急,魚坊開業至今,似乎還沒做成一單生意,而據小琳子核算過,魚坊的每天成本1500元,當然包含二人的工資。

    這傢伙最近變成苦瓜臉,總是不愛開動腦筋,咱只能給個提示。山坳子水庫邊的水草、溝渠邊雜草都是好原料,不妨加工個餌料試試。

    馬會意,睜圓興奮的雙眼如牛瞳,還一把抱住咱直誇。蚊子,我就只想賣魚苗,沒想到賣餌料呢?有了石頭對,怪不得你三舅的瓜果林花開不敗,原來如此啊,哈哈哈

    死開,煙味重著哩,對外不要說是我的主意,也不准傷到草根,更不許直接兜售水。這傢伙不得不時常提醒,否則把人賣給李若琳都不自知,不過這對鮮花、牛糞終成絕配,不知驚掉多少人的下巴。

    經過點撥後,彷彿開竅了,今晚主動提出在魚莊大堂設立幾個展覽櫃。

    善哉,這傢伙終於道,可喊了餌料牌子差點讓人眩暈。

    「蘭琳魚料」?呃還是叫「洪荒魚料」或者「桑家魚料」好了。

    羅元捏著下巴囔了好多遍,定不下魚料名稱,當丁文開門離開時,受外面冷風一激,突然一拍大腿急喊。

    「蚊子先別走,我們也想跟你植海。」

    「沒門」

    追出魚坊,可咱跑得快。

    第一八六章紅紅火火

    第一八六章紅紅火火@ya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