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洪荒養魚專業戶

正文 第一七六章 這回火了 文 / 景元上人

    第一七六章

    這回火了

    第一七六章【這回火了】

    與隨氏的研究中心投入使用大肆宣佈相比,養鰻場開張顯得低調。

    鰻池消毒一番,池水養了幾天又換,然後把洪荒湖內的花鰻鯢逐批引入鰻池,一切妥當後才致電給葉振捷和沈清他們。

    葉老在裡開玩笑說,這回是應邀參加隨氏的近海生物研究中心,剛好順路看看咱們的孵化基地。

    呃,外來的和尚好唸經,人家是巨頭強強聯合,咱們算作坊式的,比不得。不過花鰻鯢的人工孵化鐵定不能在洪荒湖內進行,由著葉老他們派人去擺弄吧。

    深秋,雖然早晚溫差大,但養鰻場內的供暖還沒開始,咱的這些花鰻鯢體質迥異,能應付氣候的變化,熬不過的只能被淘汰。

    開春又是鰻苗的孵化期,丁文不得不隨意挑選一番,把這些種鰻聚集到一個鰻池內。

    白露後是桑家塢開始忙碌的時期,聽說頭水紫菜長勢挺好,比不上去年,卻足夠鄉親們盼有所喜。匆匆的趕海步履間,大夥兒今天新村來了特別多的車子,這個車隊排成長龍,警車在前開道,把魚莊車場和村內的水泥路都停滿,然後從車裡出來一個個西裝革履的城裡人。

    咋回事?那不是電視裡的省上頭頭。

    其實,姚官和桑春早幾天接到通知,大搞衛生與佈置場面,這會兒正和鎮裡一大班領導等候多時,本來鎮裡打算佈置些盆花,但他們到新村一看,才明白多此一舉,姚官開起玩笑,把這些花卉折現給村裡實在些,引得楊曉忍痛批來二十萬。

    這一大批人被迎入桑家塢新村,由著姚官和桑春陪同,邊走邊大致介紹,書記聽得興致高昂,隨機參觀幾家,恰好來到丁文家。

    為鄰里會相差這麼大?鄉親們有沒有怨言?

    這是咱們村的致富帶頭人,大夥兒只有羨慕和讚歎,沒有一點妒嫉,沒有上頭好政策和致富帶頭人,桑塢家依舊一窮二白。桑春把丁文捐建新村的許多項目全都念數出來,說家裡裝修是在引導鄉親們觀念轉變,讓鄉親們分享致富的成果。書記聽了頻頻點頭,略感驚訝。

    村居小區四周綠意盎然、渠水潺潺;小學教學樓窗明几淨,教室寬敞,介紹說每個教室都按電氣化多功能設計,從教學樓往下看,操場四周是顏色鮮明的塑膠泥跑道。醫療保健樓、文化活動中心受到書記批評,但到了村委大樓,卻得到表揚。在村委的會議室,聽簡短匯報後,書記沒再發表一句話,臉色還算緩和,再望著桑家塢新村的規劃圖入神。

    身邊的秘書提醒書記是否去考察一下孵化基地?

    書記回神,示意要去一趟。

    一個地方掛上三張牌子,在政府部門來說事屬尋常,但一家名見經狀的小企業同時擁有三個名頭甚大的牌子就不容易,那三個可都是省內權威的科研機構。

    丁文這幾天蹲點養鰻場,對外事不聞不問,直到葉振捷和沈清他們來了,才大人物要來考察。

    書記隨行數十人湧入,個個疑惑不解,這樣的地方是孵化基地麼?

    葉振捷迎出門外,引著參觀,風趣說別小看這裡條件簡陋、設施簡單,卻創造許多奇跡。來,看這池裡的花鰻鯢,是自家孵化的子二代,單單這項技術是國內外僅有的成果,要不我這糟老頭也不揉合這些事兒,書記您看看,連莫有棟教授也捨不得離開這裡。

    與葉振捷相比,莫有棟有些拘謹,說無瓣海桑基本試植成功,在我省尚屬首例,今後可望在我省其他地方逐步推廣。

    兩項成果在這兒產生?大出眾人意外。

    書記好奇地打量面前相貌平平的年輕人,和藹笑著與丁文握起手。聽大夥兒說你是位能人、讓貧困村共同致富的帶頭人、熱心人,好志氣啊,創業中有實際困難需要我們解決嗎?

    謝謝領導關愛,桑家塢目前各項事業都在有序鋪開,具體的難題鎮裡都出面解決了。丁文這句話讓不少人手心捏一把汗,更讓陳建和楊曉喜上眉梢。

    應付領導不是某人長項,默默相陪。葉振捷興奮地說起這兩個基地一些近期規劃,最後說這個朝陽產業可能會給當地帶動一個產業鏈,桑家塢事實上已成為億元村,預言這個村會成為省內的明星村之一。

    老頭子盡在洩底?養殖產業若能成功,那麼收益率的確將是巨大。

    書記聽了很高興,說國家鼓勵個人致富,尤其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桑家塢模式值得探索和借鑒,葉老老當益壯,畢業為我省的水產漁業做出卓越貢獻,這次您可是技術帶頭人哦,省裡和各部門會大力支持的。

    書記口頭承諾,地區和縣裡不敢違背,這正是葉振捷此行目的。

    一行人又來到山坳子水庫,看著桑家塢新村的全景,才發覺這邊風景獨好。碧綠簇擁,爽風習習,清靜宜人,根本看不出深秋的枯黃肅殺,更像暮春的景象。沈清介紹說,這水庫的水質可達國家一級標準,正是淡水養殖的好水源,也是培植紅樹林的唯一淡水來源,所以鄉親們特別珍惜。

    書記開玩笑地詰問葉老,這些產業都看不出地方特色啊,能帶動產業鏈麼?

    三年。在這三年間,這裡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生物科技是人類最前沿的課題。葉老是科學技術老工作者,不是一個預言家或者哲學家,能從他的嘴裡說出這樣論斷,顯然十分看好丁文。

    書記再次感到意外,不過掩飾得很深,帶著驚奇的目光掃過丁文,一眼帶過。

    水庫著重強調安全,水質的安全和堤壩的安全不可忽略,這是大人物的指示。

    一行人離開山坳子水庫,丁文長長吐出一口氣,暗道幸好沒參觀淨水廠,否則准出差池。

    「,你緊張?」

    「我緊張他們嚇著了花鰻鯢。」

    說著,丁文和葉振捷、莫有棟幾人忍不住大聲歡笑。

    雖然條件和設施不算優越,但幾人不介意,就在鰻池邊三言兩句討論起孵化基地近期發展,畢竟葉老他們還要去參加隨氏研究中心的落成剪綵儀式,桑家塢不過是書記順帶的行程。

    本來以為此前算是開胃菜,但考察水庫之後,書記一行又興致勃勃參觀了紫菜烘乾廠、桑家魚莊和蘭琳魚坊,才乘上隨氏的快艇前往筆架島。

    「養鰻場時候開始了?我們不?」

    泡泡和楚婉玉他們都聚集到養鰻場內,興奮之餘也有微微的不滿和失望。

    三個池子裡養的花鰻鯢為數不少,這是一筆令人眼紅的看得見財富,兩個孵化基地將來絕對是搖錢樹,不少人目光都盯著,但眾人沒想到的是,紅樹林培植基地也合併了進去。

    「這三個基地,除了老章頭的15股份和科研機構的鴻股,其他人一律不給。」丁文曉得幾個人心裡的小九九,索性一句話就說白,不留任何餘地。

    培植紅樹林的這些天來,本不指望大夥兒參與進來,但不參與也就罷了,還在一旁光說風涼話?桑木蘭明白丁文這回算鐵了心,他心裡窩著惱火,憑好處一窩蜂地擁,硬骨頭要他一個人啃?桑木蘭想來,慚愧地低垂著頭。

    其實,激勵的一句話有時可以熨人心田,而風涼話如秋風摧落葉,帶給人只有蕭索和消沉。當然,某人不會這麼脆弱,只是想法有所轉變,集中資源優勢去打造心中的藍圖,已不能再做散財童子了,根本的應該盡在掌握。

    泡泡帶著懊悔和沮喪的神情喃著,他還準備了一大筆資金,說是1000萬。

    「你是我的好,專做撬牆角的事呢?三個孵化基地是其他項目的根本,圖謀不軌者別想通過各種渠道插進來,包括三個科研機構的鴻股,若出現洩露成果的事,我照樣一腳把他們踢開,這個地球離開了誰都會在轉」

    泡泡被戳得滿面紅燙,一而再地如此行事,自然令丁文反感和惱火。

    大人物考察基層,省台和報紙鋪天蓋地地報道,某報還截章斷句葉老的話做為標題,「昔日窮旮旯,三年後變金窩」,不得不讚歎老記們的豐富想像力,把桑家塢說成依托隨氏的大產業、大項目引進,將來注定驚天變遷。

    某人再次在電視上露大臉,幾個熟稔的同學紛紛打來祝賀,不管心裡頭還是名氣上,這回火了。但丁文整日窩在養鰻場內深居簡出,常常早出晚歸,身影幾乎從鄉親們的視線中消失。

    丁母聽說這回事,週末急匆匆從縣城趕,和桑木蘭一起走進了武警把守的養鰻場,看到丁文和一班年輕人確實忙。自從葉振捷後,他繼續給孵化基地引進長江水域幾個瀕臨滅絕的魚類,這些魚類全是國家一級保護的水生動物。

    「臭小子,你還在跟你媽嘔氣呀,這些錢都是為你存著的老本,媽我也捨不得動用一分一毫,你要是急用的話,媽這就把錢轉給你。」

    「資金鏈一環扣一環,我早已想好了,只要開春鰻苗一出售,你那些錢算是小錢。所以你還是攥著那些錢吧,那樣你心裡也瓷實些,免得誤導了鄉親們,好端端一樁公益事業變成如今這樣,灘涂圍石植苗只有九叔公和大舅等廖廖幾人出來幫忙。」

    丁母一怔,才在某些方面插手插過了頭,無形中傷了的心。

    「,你有氣衝著媽媽發,別把壓抑著,我想媽媽真的不如你阿婆,你阿婆雖然沒文化,卻全桑家塢最開明的,否則當年不會送你媽媽走讀。你阿婆常說,男人可以沒文化,憑著幹勁和力氣去闖;柔弱,一定要有文化,所以你阿婆全力供媽媽讀書,而你大舅他們很早輟學。」

    「你放心,我沒事兒。既然決意在近岸灘涂建設起綠色走廊,絕不會半途而廢,其實有了莫教授他們幫忙,灘涂培植真的沒花多少錢,就是多投入一些精力而已。我們新村比不得筆架島,迎著海潮正面衝擊,如果不提早防範的話,也許有一天會付出慘重的代價,這事為我們的將來增加一份保險,因此解決了桑家塢的淡水和發展問題後,海岸防護刻不容緩,這並非在危言聳聽。」

    丁母總算聽出了端倪,怪不得自家老頭子回到縣城後曾多次勸過。孩子長大了,該讓他放手去幹,不要一味干涉,咱們可以從旁替他分析與觀察,讓他多幾雙眼睛,不要越俎代庖,這叫關心則亂。

    「我想過,有了養殖場穩定的利潤來源,大夥兒生活應該不成問題,我不可能全包到底。而孵化基地產生的效益可以充實到桑家塢創業基金,也需要他們自立自主,拿出的智慧去開創其他事業,否則像四舅那樣多餘精力全用到不是正事上,這就是我想透後的主意。」

    「但老章頭這會引起鄉親們說閒話,冷了大夥兒的心。」

    「他們閒話太多,應該多把精力和想法放到生產上,在這方面反而不如桑大虎,人家準備到鄰村租地養泥鰍,這些天找我談引水的事。至於老章頭,他們可以看看老章頭和包工,以及莫教授、葉老這些人,這些人竭心盡力,所做一切都是為了桑家塢。」

    丁母無法反駁,更無法說服丁文轉變,暗道臭小子這回真的窩火了,但這樣的做法也好,關上了一扇門卻打開一個窗戶。

    第一七六章

    這回火了

    第一七六章

    這回火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