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宦海風流

大道小說網 三三六章:紙上得來淺 諸事須躬行(四十一) 文 / 天堂發言人

    縣委常委會議上,除了班全志因為有事要回市裡處理向楊學軍請假缺席之外,其他的常委均列席參加。當大家接過縣委辦主任王海景手裡的文件打開一瞧,一個個也都明白了為什麼楊學軍為何有言在先任何人都不能缺席。

    會議的議題正是沈揚眉剛剛提交給項北京的擬在青山鎮成立企業聯席會議這件事。這件事之前早早的就透露出來了風聲,在座的一眾常委也都通過自己的渠道對這項議題多多少少也有所瞭解。所以,雖然議題的文本拿在手裡,可是簡單的掃過幾眼之後,大家的反倒並沒有將太多的心思放在議題的內容上面,心裡想的更多的還是對於這項議題究竟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應對。

    連青山鎮的一眾常委都知道沈揚眉成立企業聯席會議這項提案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會議室裡的這幫老狐狸們自然也都看得通透。現在中央關於經濟路線的爭論甚囂塵上,一切尚沒有定論。這個時候沈揚眉拋出這個議題,「激進的改革派」這頂帽子那是當仁不讓的戴在了頭上。他這一步邁出去甚至比他的老上司一貫被視為縣裡改革派中堅力量的項北京走的還要遠。今天只要這項議題通過了決議,沈揚眉馬上就能取代項北京而一舉成為加梁縣最為「耀眼」的改革旗手和新星。

    手裡拿著薄薄的幾張紙,誰也不知道這究竟是一份沉甸甸的政績,抑或是一枚自己仕途之路的炸彈!附議贊同、堅決反對亦或是騎牆棄權,一眾人均在琢磨著這其中的利弊,誰也沒有先開口,會議室裡鴉雀無聲,一片沉寂。

    項北京微微掃視了一遍會場,各人的表情盡收眼底,嘴角微微一撇做了一個頗為不曬的表情。他早就預料到了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成績是要爭先恐後搶的,黑鍋是要推諉扯皮推得。面對這樣一份不可預知結果的提議,一個個舉棋不定權衡利弊完全可以理解。不過,對於沈揚眉的這份提案,項北京是志在必得。

    之前他已經和楊學軍事先通了氣,楊學軍雖然在言辭之間也擔心沈揚眉這一步是不是有些「激進」了,但是他還是對沈揚眉的提案表示了謹慎的支持,這也是項北京意料之中的事。不管楊學軍和項北京兩人之間如何的明爭暗鬥,但是屁股決定腦袋,坐在楊學軍這樣的位置上,必須考慮著上上下下的關係。

    市裡面的情況此時錯綜複雜,雖然李大力一系折損了宣傳部長江源中,看似實力大損,可省裡卻在這個時候傳出了風聲,介於市委書記羅建文在任職期間經濟方面的無所建樹,以至於讓省領導很是不滿,而江源中和林志天的鬥爭又成為了一根訊號,傳達出羅建文甚至都已經隱隱無法掌控曲陽市的大局。這種種的因由綜合在一起,讓此前省裡有意調整羅建文位置的聲音重新甚囂塵上,種種的跡象表明,羅建文在曲陽市執政的時間已經進入了倒計時。而在取代羅建文成為曲陽市市委書記的人選中,李大力超過梅傑成為了第一順位的人選。正是因為如此,現在的梅傑如同熱鍋裡的螞蟻,徹底的慌了手腳。這個時候的梅傑,已經徹底死了那顆招納林志天的心。林志天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動作,不但樹立了其在曲陽市的權威,更是讓梅傑認識到林志天此時已經和他站在了同一高度。他對林志天的態度已經也由原來的招納轉變成了現在的拉攏合作。所以,這個時候梅傑是頻頻對林志天示好,以拉攏住林志天,以期在不久的將來如果他最不願意的看到的情況李大力當選市委書記出現之後,他才有資本和李大力抗衡一二,不至於在李大力當選市委書記之後徹底的籠罩在李大力的陰影之下。梅傑的態度自然也影響了楊學軍的立場,這個時候項北京和楊學軍之間的關係又恢復了當初的蜜裡調油的狀況,如果不是這樣,以楊學軍「保守」的做派,怕是不可能冒著風險同意沈揚眉這份如此「激進」的提議,而絕不會像現在這樣僅僅隱晦的持謹慎支持的態度。

    有了楊學軍的支持,再加上紀委書記秦學文,宣傳部長尹坤,班全志雖然因為和王芳的「錄音帶」事件去了市裡暫避風頭沒有出席今天的會議,可是在走之前也已經明確表達了支持沈揚眉提議的決定。項北京已經是勝券在握,自然不擔心盧正義、呂思明和劉新泉他們再跳出來跟他搗亂。而且盧正義、呂思明和劉新泉他們之間就能牢牢的抱成一團麼?

    盧正義和劉新泉兩人或許會恨沈揚眉入骨,畢竟盧正義在青山鎮苦心經營了多年的根基短短的時間內就被沈揚眉犁庭掃穴般一掃而空,連鎮長李尚漢都要仰沈揚眉之鼻息,而劉新泉更是因為齊盛的事在沈揚眉面前裡子面子丟了個乾乾淨淨,不但成了沈揚眉立威踏腳石,更淪落成很多人的笑料。

    但是呂思明卻是個不確定因素,呂思明和沈揚眉並沒有直接的衝突,之前甚至還想著拉攏沈揚眉而支持沈揚眉當選青山鎮的黨委書記。只不過後來因為他和項北京之間天然的「敵對」關係讓他和沈揚眉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可是時移世易,現在市裡的錯綜複雜的局面一時之間已經讓人分不清敵我,林志天固然是扳倒了江源中而和李大力交惡,可是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李大力一躍而成為羅建文調任後市委書記最熱門的人選,他現在當務之急不止是積極在省裡奔走,繼續將這件看似已經蓋棺定論的事情釘上最後一枚釘子,同時亦要在市里拉攏盟友。雖然市委書記是一把手,但是如果掌握不了常委會的話語權,這個一把手也就名存實亡了,羅建文就是前車之鑒,李大力自然不想重蹈羅建文的覆轍。而林志天同樣是李大力看好的一股勢力,雖然以前兩人之前有過矛盾,但是李大力的位置變了,他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和以前又有了新的變化,他最大的敵人從始至終都不是林志天。他和林志天之間的矛盾僅僅源於江華盛和林靜之間的一次誰也預料不到的衝突,既然江源中已經徹底的完了,李大力也就沒有必要再去在意他的想法。李大力這個時候也在想著修復和林志天之間的關係,縱然是不能將林志天拉攏過來,也絕不能和林志天繼續交惡,將林志天推到他的對立面和梅傑聯起手和他作對。所以,現在的情況是,李大力亦想著對林志天拋出橄欖枝,作為李大力的心腹,呂思明不可能不明白李大力此時的處境,而現在恰好是表達他們態度的最好的一個機會。

    沈揚眉在林志天心裡的地位,可要比項北京要來的重得多,處在呂思明的位置上,他不可能和楊學軍一樣藉著支持項北京的來向林志天賣好。楊學軍和項北京達成一致,那是對項北京工作的支持,而他要是和項北京達成了一致,那就等同於投誠,這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可是換了沈揚眉自然也就不同,呂思明可以毫無障礙通過支持沈揚眉的工作來表示這層意思。所以,沈揚眉這個時候拋出了這份在平時可能要引起劇烈爭論甚至有很大可能胎死腹中的議案,實則是將市裡混亂的局勢看了個通透,藉著各方勢力犬牙交錯分不清敵友的機會打了一個擦邊球。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層更深的原因,即使說破了天,青山鎮也是一個小地方,即使是折騰到最後和中央經濟路線相悖,大家也有辦法將蓋子捂得死死的,不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惹出太大的麻煩。

    又等了一陣,見大家都不做聲,項北京微微一笑,看了眼楊學軍,道:「這小沈還真的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是給我們縣委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他青山鎮那個小地方,竟然想著要在縣委擴大會議上搶班奪權,一下子想從縣裡搶走這麼多縣委委員的名額,幸好這些多出來的縣委委員也只是在經濟路線問題有發言權,要不然,我都要懷疑他的居心。呵呵……」

    聽了項北京的話盧正義的臉上就有些難看,心道你這不是在偷換概念麼,沈揚眉的這份提議還沒有獲得通過,他那個勞什子的企業聯席會議的副主任根本也就沒有可能享有縣委委員的身份,可是在你項北京的嘴裡這件事情似乎已經成了既定的事實一樣,你也太大言不慚了吧,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自持身份當自己是「殺手鑭」的盧正義覺得現在尚不是他出面一錘定音的時候,若論及在座的人裡面誰最恨沈揚眉,自然非劉新泉莫屬,這個時候應該是劉新泉這種比較邊緣常委發言的時候,想及此他自然而然的轉頭將目光轉到了劉新泉的身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