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天心怒

第十二集 地衛反擊 第六百九十八章 混沌衍神(上) 文 / 小小英雄

    第六百九十八章混沌衍神(上)

    八千個力宇日彈指即過。

    激烈的大決戰,力宇華眾減員兩千個軍團,十尊盟則十尊和二十個七重仙僅以身免,駕著各自千瘡百孔的七、八重玄天宇遁向混沌深處。

    「就這麼塵埃落定了!」

    觀戰眾尊眾仙無不愕然。

    「也不知力宇華眾要怎樣處置俘虜的近千永生宇仙?」

    這是觀戰眾尊眾仙最為關心的問題,一想到這麼多永生宇仙居然落敗,他們道心有點泛涼。

    力宇華眾關於近千永生宇仙的處理結果最後公佈於眾的只有八百餘中低重永生宇仙,這八百名永生宇仙被剝奪了永生玄天宇,放入力宇華眾浩如煙海的界境以下修行者群中,當然想進入下位面世界也可以。他們的被切斷了聯繫的有重玄天宇則成為力宇衛宇,浮沉在離力宇一百萬億億到兩萬億億光年處的外空中。

    「狠。只是另外的近二百高重永生宇仙呢……」

    力宇上所有的天外宇仙心裡打顫,有重玄天宇,那是多少太古年的苦修結晶吶,竟然一下子沒了,雖然這些永生宇仙仍可憑藉力宇上現有的陰陽易界化宇心訣修回玄宇,但那要等到哪一年,這其間的辛苦和修行資源的獲取……

    眾天外宇仙不知,相對於這八百被剝奪了玄天宇的宇仙,那二百五六重的宇仙命運才是真的辛苦。天心是不會放過壓搾這二百高重宇仙價值的機會的。或者說天心根本不給這二百高重宇仙休整修復玄天宇的機會,戰事甫一結束,便調集重組的玄宇軍團和二線玄宇軍團圈集這落散在外空中的高重永生宇仙。這些傢伙不是喜歡格鬥嗎?就讓他們在力宇華眾玄宇軍團的輪戰之下一直格鬥下去吧,難得有這麼既有價值、又倍具潛力的高重永生仙當陪練。

    這二百五、六重永生宇仙的命運定格。沒有休整修復玄天宇的時間,又被分割,然後陷入力宇華眾玄宇大軍不打死但要打慘的車**戰攻擊中,為求存不得不殫思竭慮算計每一個環節、拚命恢復戰力和臨陣創招,在自家修為緩復的同時,精銳著力宇華眾的玄宇軍團和力宇華眾針付永生宇仙的各項戰爭技術。

    「瘋子,戰爭狂人!」

    到天心認為力宇華眾已經真正建立起一支可以輕易抗衡高重永生宇仙的玄宇軍團時,這二百永生宇仙才得到解脫,個個打著寒顫如是評價華眾玄宇戰士。是時力宇歷88年。這是後話不提。

    轟轟烈烈的大戰實際上僅是外觀,與十尊盟混沌太空鏖戰的一個多歷宇年裡,或許只是有數的華眾高層才知道對外作戰僅是一環,力宇華眾真正的戰場在內部。當力宇諸勢力的眼球為力宇華眾與十尊盟的劇烈衝突吸引時,為天心亮祭的九重境界紫鐵劍宇吸引時,力宇華眾卻開始了錘煉華眾公共事務各部的任務,兩個目標,依三制純潔公共事務隊伍,並在此過程中提高公共事務效率,大量培養和儲備高效公共事務人才。一個龐大的國度需要公正嚴明的事務體系,需要一個能最大提升生產力的事務體系,這一直是天心所追求,如煉器一般,任何不合要求或進程中玩忽職守的雜質必須予以剔除。

    「太強了!這是大戰後的力宇和力宇華眾嗎?」

    太古幻界,諸道祖感應著力宇華眾和力宇煥發出的更青春更合諧的生命力,面露驚容,在他們的記憶中,無論什麼戰鬥,向來都是輸者因為失敗而玩完,勝者因為支撐勝局大流血而慘慘。照力宇華眾與十尊盟戰鬥的規模,按理力宇應該愁雲慘淡,面臨深寒寂滅,而力宇華眾則國力耗損,出現因此而來的內外動盪。可事實不是!

    「這龐大國度或許可以搞出撐過混沌天羅劫的東西?」

    眾道祖眼射奇光,紛有所思。

    混沌天羅劫,顧名思義,是一種宿命,即無論是什麼,再強大再堅固再有手段,最後亦難逃歸於混沌的終局。

    混沌天羅劫不同於深寒寂滅劫,後者嚴格說來是一種沒落,比如種族,雖然湮沒了,但傳承下去的血脈總有再興旺的時候;文化,也有復興的時候;星空,同樣可以再燦爛。如同力宇,今日不也震爍混沌。

    混沌天羅劫則不同,遭遇此劫,灰飛煙滅,這是永恆的毀滅之劫,完了就完了,不要想著力宇沒了,會重生或混沌會誕出另一宇;更不要想著宇仙遭此劫,可以將精血散入玄宇,以另外一種形式輪迴,而是連宇一塊化無在混沌中。

    混沌天羅劫,不歸之劫,天心這個過於年青的擁宇仙沒有感覺,但力宇有紀以來一直存活到現在的太古幻界道祖們卻是心有切切。

    不過,在力宇歷80年中接觸混沌天羅劫概念的天心發現,混沌天羅劫,其真正的名謂應該是散宇劫。在混沌中,如果無宇憑依,那哪怕是道祖級數的神通者,也休想存活。連玄宇都毀了,擁宇之仙當然完蛋。

    從這個角度講,所謂的混沌天羅劫便是散宇劫,亦即八重玄宇晉級九重劫。一尊玄宇從生成到晉級八重,類似於一個人的自然生長。八重玄宇,以人喻之,可視為壯年人。這時節,玄宇自身的氣機不再旺盛,想再旺盛,便須依藉外力。這個外力即擁宇者!可要讓八重玄宇的氣機重複旺盛或者先天之境,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者說這不是一個宇仙能辦到的事情。倒不是說宇仙沒有這個能力,而是認知。玄宇複雜,包羅萬象,一個宇仙再有能力,他對玄宇的認知終究存在局限,無論他多麼精明,他的智性終被限制在某個領域某個方向。最後,身在局中,如盲人摸象,以局部規劃整體,又哪裡挽救得了自家的八重末玄宇。

    與天鬥,其樂無窮,是因為我們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可以長知;與地鬥,其樂無窮,是因為我們可以博聞;與人鬥,其樂無窮,是因為我們可以增智。

    求道者以為孤身可以尋求天道,是稱我道,哪知真正的大道非我道。大道的面目,求道者越多,便越真,將所有求道者的認知加在一起,便無限接近大道的真相。如同曠野,走的人多了,便有路,有了路,人們才能走得更遠,踩出更多的路,然後整出最捷的道和通行方式。

    眾人拾柴火焰高!

    不提眾道祖的循望,也暫且不提混沌天羅劫的種種,對大戰之後的天心來說,重要的是檢視內外戰果,根據當前力宇華眾的情況,精煉三制公共事務部,建立更加嚴明更具開放性的三制公共平台。

    天心為什麼要這麼做?

    當然是為了可能的天外宇仙會大量進入力宇華眾和調動被剝離了永生玄天宇的八百天外永生宇仙的創性,尤其是後者。八百宇仙雖然沒有了玄天宇,力量大損,但其智識還在,浪跡混沌無量歲月的閱歷還在,這些東西與力宇華眾現狀結合,必然會衍生出一些新東西。天心相信三制環境能影響這些傢伙,重創這些傢伙,並最終征服這些傢伙。

    所謂影響,是讓這些傢伙身在這個環境不可避免地接受一些東西;所謂重創,則是這些宇仙可能的孤傲行為會觸犯三制懲戒律;征服,則是這些傢伙認可三制這個平台,願意成為三制一員,或被打上三制烙印。

    天外宇仙敗,混沌衍神出。

    卻說鴻鈞老祖和光輝大帝一朝頓悟,向自家的玄天宇大量引入界境以下修行者,心境的變化導致法則的更變,加上兩個道尊進入八重境界甚久,底蘊雄厚,所欠的不過是一把鑰匙。如今鑰匙既得,東風自然鼓吹,僅僅三個力宇年,鴻鈞玄天宇和光輝玄天宇便出現晉階九重跡象。

    不過,與天心的九重劍宇進階九重不同,鴻鈞玄天宇和光輝玄天宇俱引發天象巨變,混沌往兩個玄天宇打下代表陰陽二極能量的黑白光華柱,兩玄天宇出現無色天,即第九重徵象。

    兩玄天宇的九重異兆震驚了力宇混沌上界的高重永生宇仙,但鴻鈞老祖和光輝大帝心底卻有點苦,兩尊各往自家的玄天宇上引入了一億億混沌境和化生境的修行者,如此巨量的人口,如何管理是一個瓶頸。別看兩尊在力宇大陸上都有數萬億億的國度,但當自家的玄天宇上出現這麼多人口時,那絕對是兩重感覺,適用於力宇上的管理規則並不適用在玄天宇上。特別是老祖專的大天羅宏道,而光輝大帝專的小天羅微之道。

    第二個苦是晉入九重境界的玄天宇開始受到力宇大氣層排斥,向力宇外空飛去,任兩尊如何運轉心訣,也扯不住。

    「怎麼華眾小子的紫鐵劍宇就能駐留?我們的就不行!」

    兩尊驚詫。

    不過,驚詫歸驚詫,在無解的情況下,兩尊只能順應。

    而在力宇尚存在的某處陰陽黑白世界,九重天裡的太虛四靈咯咯大笑:華眾小子的紫鐵劍宇能留,是因為同源;爾等玄天宇不能駐留,是因為已不同源。

    太虛四靈的囈語無仙聽到,便是神嬰玄微光會籠罩了力宇的天心也沒聽到。

    鴻鈞老祖的九重玄天宇和光輝大帝的九重玄天宇由是得靠自個兒完善,自個兒摸索穩定的晉階道路。

    兩尊在飛離力宇的一段時間裡,苦思苦索,從力宇華眾堅持人人法官制為至高無上律這一點獲得啟示,倒也很快給自家九重玄天宇的管理定下了格調。有這個覺悟,實際上是現在的一切與他們自身安危切切相關。以前的無論是鴻鈞帝國還是光輝仙盟,興盛也好,毀滅也好,至多是給兩尊一種世事無常的感概,並不危及他們自身的安全。可現在不同,一切發生在他們的玄天宇上,玄天宇就相當於他們的身體,以前人口少不覺得,現在人口多達一億億,且修為都在混沌境化生境,這些修行者守序,他們還能舒坦;這些修行者亂來,給他們不僅僅是痛徹心扉的感覺,還有崩潰的感覺。

    「難怪力宇劃重,每重又**則,確實是要建立限制力量的九重法則呀!」

    兩尊開始向各自的玄天宇導入混沌打下的黑白陰陽二極能量,到了這時,兩尊已經明白混沌為何會打下黑白光華柱,儼然是為他們改造玄天宇提供最具塑性的原始能量。

    這與天心的紫鐵劍宇晉階不同,天心的紫鐵劍宇從一開始就在完成生長規則建設,每一組高級的規則都是內部有所突破才形成,是由內而外。兩尊的玄天宇則完全相反,由外而內。相較於紫鐵劍宇的九重晉階方式,兩尊的玄天宇晉階方式要危險得多,但沒辦法,誰讓他們的玄天宇已固形,內部突破又不力,當然只能玩外科進化。

    外科進化是殘酷的,混沌打下的黑白光華柱也是無情的。作為擁宇主人,鴻鈞和光輝力量和手段在那裡,可無懼黑白光華柱,但一億億混沌境化生境的修行者就當不住了,只能採取一切手段抵禦。這些手段或是依仗地形,或是向玄天宇深處鑽去,或是化衍空間,或是運轉陰陽成界法則……總之,一切以求存為主,在求存這一總律下依藉所處環境爆發自身力量和燃盡智慧。

    生存危境,生態百出。

    及至此時,兩尊才充分明白人人法官制為什麼那麼酷,為什麼對攫取他人權益者的打擊是該死不得生,該生不會死。這世界總有寄生者和害蟲,不無情地處理掉他們,便無以形成蓬勃的生之洪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