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天心怒

第十二集 地衛反擊 第四百四十章 天道天道 文 / 小小英雄

    第四百四十章天道天道

    陰風慘慘,愁風陣陣;春光明媚,齊現真如。

    先前眾人在太清天看到的天外天美麗世界,現在眾人被太虛四靈攝進天外天,身臨其境、不、就一隻腳踏進天外天,天外天美麗世界驟變,各人眼中的鏡象剎那大幻。

    「各位,劫難已臨,各自應變吧!」

    太虛四靈和聲宏鐘音起,其音清越,砭人肌骨。

    諸天幻象,不,真實之象漸現漸顯。

    天外天新景異美,眾人甚至來不及領略欣賞,就見那西天如來和八萬生佛,原本只有千佛,也不知太虛四靈使了什麼手段,竟將整個清淨天裡的級數已在大羅天仙頂階境徘徊了相當歲月的沙門大士全部攝了來,這沙門的高階實力著實讓天心心驚,也不知有沒有被一網打盡。

    天心正想想間,太虛四極天地裡驀地噴發一股狂暴至極的陰怨氣息,如撐天柱般凝實在諸佛面前,急得諸佛盡使法力,或唸經咒,或執伏魔法器,或祭金身,或放舍利,最後連那沙門沙門至寶七寶妙樹、紫金盂也放出了,只是都消不得眼前怨息半點。

    「嘎嘎,如來,吾餓了……」

    隨著這聲音一起,眼前鏡象驀地又變。只見那天柱般的怨息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一隻巨鷹,紅眼、利爪、鋼喙,兇惡至極,分明一洪荒異種。

    「小友,現在知道這天外天的一妙了吧,怨息即怨靈,在太清天為怨息,在天外天,息啟混元,此怨息與混沌之息相合,諸元混成,造就巨鷹怨靈。現在,這巨鷹將與整個沙門好手一較高下。小友,你看他們輸贏如何!」太虛大靈的聲音響起。

    「輸贏又如何,佛性乃人性千心之一面,人為萬物之靈,只要有一人,這佛性就永不會死。」

    「呵呵,佛性是佛性,佛是佛,兩者差異太大,不能相提並論。哈哈……這些沙門傢伙有一套,竟然玩起疊羅漢來。」

    天心定目一看,果然,西天如來和八萬大佛金身齊現,共組一霄漢靈虛彌勒,不由歎道,「此身非彼身,後如來非前如來,此巨鷹也非彼巨鷹。如此故技,哪有些許佛性,殘性暴性還差不多……」

    「咦,小友似乎已知曉這些禿驢的命運。」太虛四靈齊驚詫。

    「在星元世界地球的傳說中,我佛為示眾身平等,曾割股飼鷹。而後,我佛成祖,這段典故便成佛門大慈大悲心典。不管別人怎麼評看這段典故,小子從人靈角度出發,對這樣的心典確是深惡痛絕。」

    「怎麼講?」

    「我佛如果只是一介小民一小士,這樣做無可厚非,肉是他身,痛是他心,諸般做作,只發於他的本體世界內。但這段典故一傳,我佛後又成教主,這時的我佛,諸般做作,並非只現顯於他的本體世界,他之外,還有一教千萬佛子和眾多盲流。如果將佛門視為一生靈,這時的他是佛頭,眾佛子和盲目崇拜者共組佛身,盎盎然如眼前疊成的彌勒大佛。既有割股飼鷹的先例在前,又焉沒有……」

    「小友是說,西天如來會切割眾佛組成的佛身以飼巨鷹?」太虛四靈驚道。

    「這是肯定的。所以,執此念者,不管這念發於何時,小子都認為,這念的承載者不得居上位,居上位,民生必苦。觀西天如來也不是當初的西天如來,這巨鷹也不是無知的畜生,會滿足於一塊肉,它是有結巨鷹,懷怨形成,豈會滿足一塊於肉。西天如來與眾佛如此施法,讓人出乎意外。也許是應了那句話,善泳者易溺……」

    「這廝真會這麼殘忍?」

    「沙門為其教義,不會少干削足適履之事,西天如來一教之主,義自他始,又怎會例外。何況他乃教神,在佛法佛器無用之下,以佛身肉祭怨鷹有何稀奇。他認為當然,眾佛子亦會認為這是大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可是眾佛子哪知,沙門佛頭常幹欺心之事,地球有典故雲,達摩東來,遇嗜殺之盜,燃自身以撼盜心,以去盜賊性殺性。惜乎,這只是一種法相,達摩豈會輕生,後人開其棺,棺內只一破芒鞋。盜知,大怒,賊性殺性復發更甚往日。世間千般,人心最靈,是以心隨境變。而佛心一成,處處強境隨心,幾萬大佛千萬佛子,如果需要,在神般存在的佛頭眼裡,不是不可捨棄的。」

    「難怪,太虛四極天地裡,佛怨最濃。」

    天心與太虛四靈對話中,怨靈巨鷹與萬佛彌勒的對決開始。

    此時的西天如來位於萬佛彌勒頭部,萬佛金身化就彌勒巨身、八部天龍,惜乎不堪一擊,七寶妙樹、紫金盂等萬般法器損不了混沌之息組就的怨靈鷹身,反被鷹爪幾個扒拉抓得稀爛,散於臨虛中。

    「如來,吾要吃肉,快快獻來,饒爾一命!」巨鷹發話了。

    「吾只有金身,無肉。」如來那個狼狽。

    「不管,你不給吾肉,吾餓死,你有見死不救之嫌,你當有大原罪。」

    「餓死!」如來佛目極是驚疑,緊盯巨鷹半晌,指頭下部位道,「吾身在此,你看上那塊,自去啄吧!」

    「太好了,太好了。」巨鷹一個撲稜,將萬佛彌勒之身大肚啄去一半,八萬佛立時喪身四分之一,「好吃,好吃,」巨鷹吹呼,又撲上,又啄去四分之一,如享美酒般將啄來金身化汁吞下,接著又是兩口,八萬佛共組的彌勒之身一時盡去,讓眼觀眾人,包括星域態的太虛四靈看得呆若木雞。

    「天吶,八萬佛奮起一拼,未始不能與巨鷹一戰,佛有八萬,鷹就一隻,雙方的神通,就算鷹勝一籌,可佛有數量呀!」太虛四靈驚呼。「為何如此,為何如此?」太虛四靈咆哮。

    「這就是心態之別。神位之上,西天如來俯視眾生,包括他門人弟子,如果需要,皆為沙門釋義祭品。面對凶悍巨鷹,他已經喪心失膽了。而眾佛子,受一種微妙佛義束縛,分分散散,不能成事,縱不願,也只能為鷹食。」天心黯然道,「這種情形便如星元世界古華夏滿清王朝後期,那時曾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女人號為老佛爺,對內猛如虎,壓控一切;對外懼如貓,常以王朝命脈飼喂列強,不說了,佛身不存,本錢不在,西天如來命運已定,這一劫,他度不過了。」天心搖頭。

    這時,虛空場中,巨鷹非常有禮貌地道,「如來,吾還沒有吃飽,看來只有把你個頭吞了,才能解饑。」

    「阿彌陀佛,你這孽障,吾佛身已饗爾腹,爾不飽,關吾何事,當怪爾大胃來著。」

    「是麼?」

    巨鷹貌似大笑中,巨嘴啄下,這嘴寬三光年,喙長八光年,一口這下,西天如來千萬里金身,長鯨匹練般,化汁進入鷹口。巨鷹抖動起來,似悲呼,似嚎叫,總之又悲又喜,又泣又淚,飛天三匝,遂爾爆散,天復清朗。

    太虛大靈見見喜道,「已消,已消,四靈怨淵,太虛四極天地,一極已還自然,呵呵……」

    這邊大虛四靈稱讚,那邊仙、聖、靈十萬眾面如土色,他們已經瞧出,這天外天混沌之息只助靈體,不助肉身。四靈怨淵之息,獲混元而成巨身,強如沙門如來萬千佛,亦不敵,不敵。這十萬眾原先就吃過苦頭,現在明瞭一點原因,皆現死灰之色。

    怨有千種,逝法自然不同。

    太虛四極天地裡,又析出一股天柱怨靈氣息,怨息來處,正是皇穹天的太虛極。

    「拼了,」三清道尊、玉皇大天尊和四萬星君撲上,各種煉妖收魂法器祭出,想在怨靈凝實真身之前,消除無邊禍患。

    「此時才知著緊,平時為什麼不省自身,」太虛四靈歎道,「小朋友,你準確預測了沙門大士的命運,這回皇穹天三清道尊和一干傢伙又是什麼逝法。」

    「四靈前輩,不知天外天此舉是否是秋後算帳,如果是的話,皇穹天一干大修行者的逝法可能多種多樣……」

    「哦,怎麼講!」

    「三清道尊少惹世俗,只封神一戰留下孽因。其實星元世界地球上古時期,也有封神傳說,按那傳說,眾仙助周伐商,只為商紂殘暴,可見地球封神傳說的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有其多義的一面。只是到了封神中後期,三個天尊的門人打了起來,並惹來西方接引和准提沙門善士,搶去不少道徒。這傳說且不去管他,但商周之後,道門不傳,諸子興家,再後道門絕跡,轉為道家,其後,儒家獨尊大興,西方佛法傳入,至唐而盛。儒釋道三教相互扯皮,相互爭風,搞得華夏大地遍是螻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幾千年間,成就諸般血淚輪迴演義,凡民自不免悲泣,而上位如皇家亦難逃慘終。」

    「恩……」

    「因此,以星元世界史鑒之,九重皇穹天諸仙的命運,將各有不同,譬如三清,雖有封神一戰孽因,但其三人類似於冒險者,遠隔俗世,以人之身心修那自然大道,擁大力只具野慧,不具群慧,其結局將是天人五衰,高處不勝寒,冷寂而逝。就如那金猴五色石靈,本命在自然,但卻被收入佛門,此乃格格不入,拾末棄本,大道不生之象,好在危難已解。至於玉皇大天尊一行,與天齊壽,與地齊輝,他們將有內外兩重厄難……」

    「哪兩重?」

    「皇穹天雖是仙道,然制卻儼然儒門世界。星元世界地球,儒在朝堂,帝王尊貴無極,便是垃圾和兒身,亦是大天尊或天子。儒在民間,越老越尊,初生者無有地位。所以,地球幾千年,衍盡儒制世界諸般變化。以此觀之,皇穹天玉皇大天尊及一干大修行者將為外力輾碎。」

    「不可能,有清淨天西天如來逝例在先,皇穹天諸仙又執先攻擊,仙兵利器一大堆,怎會被輾碎,」太虛四靈不相信道。

    「小子可不是開口胡說,儒制世界,軍器再先進也沒用。地球古華夏史上,最富強之大宋王朝,軍甲不僅先進,地盤和臣民亦是胡民大金不知幾倍,結果如何,堂堂一個大國,給一個化外小國打穿,連最尊上的兩個皇帝都被捉去。」

    「有這種事?」

    「儒制世界,外衣非常華麗,諸多妙理極具誘惑。可惜,馬屎外面光,內裡盡糟粕。只要歷盡三百年時光,便知儒術是怎樣的一種東西。地球古華夏歷代王朝,民間富不過三代,更有『老不死,家不興』的民謠。緣何如此,儒家理念,百善孝為先,這沒有錯,可惜,儒學處理不好孝與發展的關係,不僅如此,還發展到一個極端的地步。一家之中,老太爺,便是老得懵懂了,也是一家之主,也擁絕對話事權,老太太亦是一樣。這樣的一個家庭,活力可知,少年兒孫便有諸般興家舉措,都會因為不合孝義,難有發展餘地。朝堂也是一樣,帝王舉綱,才識不一而足,萬事隨心。然一國之大事,哪能這樣處置,於是祖宗成法便不可變。開國時治千萬人的國制,在兩百年後,國人增至數千萬,還復用祖制,湖裝海水,湖焉得不決堤,其國又焉得不敗。如此民間因極孝亂法(些處法為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朝堂以古非今,不思變法,不會變法,更多意外因素,王朝遂爾更迭,更迭原因,生民起義,大湖決堤,或是國弱如斯,調度糟亂,招來外人覬覦。」

    「玉皇大天尊不弱,調度也還有序……」

    「沒用的。儒不成制,不會有害;儒一成制,便是天人,也有血淚迸現的一天。儒學就如那罌粟毒品,只要食了,便難逃魔掌。地球古華夏大地,孔孟時代的儒學,倍具罌粟外貌,人見人愛,然那時乃戰國時期,諸侯君國不敢輕用,但孔孟都是傳播大師,相傳孔子有七十二弟子,三千學生,遍於那時各國。孟子則身入列國上流,傳播儒學,為儒學最終在漢武帝時稱尊打下堅實的士子基礎。這時的儒學,尚有百家參佐,黃老之道制衡,所以危害不甚。至後漢,儒學發展,漸有鴉片之相,有方士薦於漢武大帝,也許是當時的社會情況需要。要知道,便是毒品,也具藥性。只是鴉片就是鴉片,漢武大帝縱是英明,在不知之下,服食之後,加上民間已成勢力之儒之方士吹棒,精神那個煥發,出拳有招,招法有力,潰擊外胡匈奴,寫下至強口號,犯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卻不知儒術哪有這個能力,漢武之威,一因其是帝王;二因其年富力強,三是前朝『文景之治』留下了大量的財富和兵甲。可惜這廝不知就裡,又因為儒學宣揚君權天授,比那黃老之道和諸子百家更得他歡心,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於是漢文明從此不振,想振也沒那個力氣。如人一樣,服食鴉片幾年,便是腦袋裝了無數雄心,然四肢疲軟,想舉也乏力,何況一個千百年來只有儒術為精神食糧的民族。古華夏歷代王朝,中後期都有不少人君,可是面對儒術已入骨、麻木無爭的國士和民間,面對滿朝堂的儒吏,他們又有什麼辦法,於是變態到將朝堂士代夫當狗宰殺。而儒生,便是最有風骨的儒生,也確然是一條狗……」

    「呵呵,小友勿動氣,勿動氣……」

    「四靈前輩客氣了,小子會動什麼氣。只是感慨古華夏就在這種氣氛中落後了,更氣憤很多可以成為真英雄的漢子淪落為一條不知所謂的忠狗……」

    「忠狗?」

    「對,比如被喻為民族英雄的南宋王朝大將岳飛,如果史實沒有載錯,那他大可不理會南宋王朝,只為民請命,劍指北方。可惜這廝的精忠報國,忠的不是遺民,報的不是國家……也許他連國是什麼都沒有真正的概念。於是給十二道金牌招回,被南宋趙皇帝當做一條狗宰殺了,徒惹一片唏噓!」

    「小友似乎不同情他的遭遇?」

    「泯滅血性,自願為狗,有何可同情之處。古華夏上至大儒,下至小民,只要有一口飯吃,沒有一個能將自己的理念堅執到底,只知附從上位。所以,諸多人將王朝滅亡和民族危難視為統治者荒唐招致,其實不然,底根都腐了,包括大儒在內的民眾倍具奴性,又何可期望上位有招。」

    「可漢魂不滅?」

    「錯,非是漢魂不滅。只是人的一點原根道性,一種求生求存的本能。只是這點本能引動的生機終敵不過儒術的籠罩,便是外來者,元蒙、滿蒙不出百年也給儒術繞了進去。儒術的拳頭不怎麼樣,但基於權力的控心之能卻不是什麼人都能抵抗的。儒家自動奉今上為教主,試問哪一個皇帝不喜歡,所以歷代開國皇,便是深知儒害,也抗拒不了這個習俗誘惑,即便他抗拒得了,二代皇也抗不了。」

    「這麼說,玉皇大天尊只有外劫,無內劫……」太虛四靈聽明白了。

    「確乎如此,皇穹天除了三清道尊之外,可能還沒有哪一個神仙不敢奉他號令。儒制世界,君死自取,民苦自取,不能怪罪哪一個人身上。玉皇大天尊,此劫難過,不是他不強,是皇穹天自道化儒後,夜郎自大,瓊林酒窟,群仙醉生夢死,少有上進,也不敢上進,因為上進到某一程度,必為玉皇大天尊猜忌,引來殺身之禍。所以當年就金猴石靈那點能力,也能將少清天庭攪得天翻地覆。玉皇大天尊的逝劫,可稱自弱劫。身為一個分天至尊,不明『民弱即國弱』的至理。這宇宙是平衡的,你既弱,他便強。強者想要再強,就得掠奪資源,如此弱者擁美地又怎能自安。所以,皇穹天留在太虛四極天地裡的怨氣或可稱為弱氣、惰氣。本身不具抵抗能力與貞剛之息,是比沙門釋義更為垃圾的螻蟻氣息,給混沌生猛之息一衝,此弱彼強,這息又具鴉片能力,能讓生物體瞬間興奮,因此合成後顯現的生物體必然蠻暴且具賊性。就如那地球元蒙時代的鐵騎……」

    「這樣呀,」太虛四靈讀過天心的識海,自是知道元蒙鐵騎是什麼,都歎道,「玉皇大天尊完了!」

    確實也完了,此時場上,皇穹天諸仙,三清道尊似被什麼空間給困住了,正靜坐以抗空間壓力,而此空間並不在現場停留,漸漸馳往天外天深處。

    玉皇大天尊一干四萬仙,則是在混沌息與皇穹天怨息合成的眾多狂猛怪物的衝擊下,艱難度時。怪物實際上並不多,數數也就千餘,但那個生猛和悍橫,直嚇住了一干皇穹頂階大羅天仙,這根本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秀才的武器是說教,大兵卻舉拳頭,兩者的武器根本不對路。皇穹天一干四萬仙法器多多,但就擾如話語,只刺耳不傷身,合息怪物在眾多仙器的攻擊下,毫髮不傷,讓四萬頂階大羅天仙喪氣不已。

    「這些傢伙,不想法點燃心底深處的血性,僅想憑手上器物應付這些混沌異物,真是……」

    太虛四靈搖頭,天心則低頭,血性,血性要能輕容易點燃,儒術也不會氾濫古華夏大地幾千年了。此時場中的四萬仙,可能大多被沖成了幾段,也不會明白血性是什麼。這天外天……這天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