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墓邪

第1卷 第32章 食人葉 文 / 犀利歌

    第32章食人葉

    正南卻並不贊同,他說:據我所知蒙古族自古流行天葬,將屍體放置在固定地點,讓禿鷲或者狼群分而食之,這樣靈魂就可以回歸騰格裡亦即他們所說的長生天了。薩滿巫師既然是騰格裡的使者,又怎麼會公然違背教義地去實行土葬呢?除非是那些王公貴族達官顯貴們才會突破這一禁忌,因為他們的行事才不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

    青山道:依你的意思,這裡埋的還是官宦或者巨賈?

    正南還是搖搖頭,指著那四個漢字說:你看這四個字被刻在石碑的最下邊,雕刻深度和比劃比起上面的蒙文和圖畫都不盡相同,依我看應該並非是一開始就有的。元朝的官方文字是蒙文,漢字只是在身處下層的南人百姓當中使用。如果這個墓穴和石像都是元朝地方政府負責修建打造的話,按理說他們是沒有畫蛇添足的必要,除非石像被安放在這裡後,負責承建陵墓的漢族工匠不知出於什麼目的私下裡添加上去的。那這一舉動的動機究竟是什麼呢?應該不是單純的對上面的蒙文的解釋那麼簡單吧——難不成是額外的提醒和警示?青山,你對風水點擊研究的透徹,可知道這四個字的出處?

    青山點頭道:這四個字出自晉人郭璞傳古本的《葬經》,正所謂:「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這幾句是對風水一詞的簡單解釋而已,可要說出現在這裡代表什麼意思我還真是一時說不上來了……

    正南又絞盡腦汁地琢磨了一番卻始終不得要領,索性不再費神了,他忽然想起包可圖自從剛才失蹤後還一直沒有找到,自他跌落到這裡後就只顧著查看這塊石碑,倒把這麼重要的正事給忘了。

    青山說外面他都找遍了,估計那個老蒙古十有**也是掉進了洞裡,只是這個墓穴就這麼大而已,放眼望去鬼影都看不到一個,誰知道他躲到哪個角落裡去了。

    正南說這樣可不行,先不說他們還要靠他找到短刀,即便是萍水相逢也沒有不顧他死活的道理。這個空間怎麼看都不像是墓穴的主室,難不成還另有其它的通道通向別處?

    說著正南和青山從石像處沿著牆壁各自向兩邊搜尋起來,轉了半圈後重又匯合到了一處,別說是通向別處的門了,就連耗子洞都沒有發現一個。

    兩個人正躊躇間忽然感覺腳下傳來了震動,隨後滿屋子充斥著轟響之聲,正南大叫不好,拖起青山便朝頭頂洞口垂下的繩子跑去。

    還沒等他們抓到繩子,頭頂四周的牆壁上忽然湧出幾股水柱來,水勢如此強大,直把兩個人撞翻在地,一眨眼的功夫石室內的積水就有一米多高了。

    四週四股水柱成一定角度注入石室,匯聚在一起後在石室的正當中形成了一個漩渦,好在正南和青山水性不差,拚命的擊水才避開漩渦的引力,勉強靠在在石室周圍的牆壁上。不過眼看著繩子和出口都在漩渦的範圍之內,想要從那裡逃出去看來是不可能了。

    好在慌亂中兩個人手上的手電都沒有遺落,他們稍微平復了一下心情後扭開開關抬起手照向四周,希望還能找到別的什麼出路。

    兩束光同時匯聚在了他們頭頂的牆壁上,那裡竟有個一米見方的口子——如果不是忽然湧入的水把他們的身體抬高了的話,估計誰也不會注意到還有這麼個出口了。現在眼看著無法從來路返回,即便不知道那個口子通向何處也只能壯著膽子一探究竟了。

    水位越來越高,把兩個人托舉到剛好可以伸手夠到出口,青山臂力強勁,一隻手發力一扳身體便從水中騰起,一骨碌鑽了進去,隨即在裡面蜷縮著身體轉過身來,再一把將正南也拉了進去。

    形勢危急,眼看著水就要往他們容身的通道裡面灌進來了,兩個人別無出路,硬著頭皮繼續向前摸索著爬行。手電的光線一直延伸到前方很遠處,最終還是消失在一片漆黑當中,估摸著這條通道應該不下幾十米長,僅僅是這樣爬的話可什麼時候是個盡頭?

    身後的水一下子湧進了通道,兩個人在浸沒在水中之前的一瞬間都發狠地吸了口氣,隨後身體只能被動地被水流推動著向前流去,好幾次頭都撞在堅硬的石壁上,只是憑著毅力咬緊牙根才沒有洩露了這口氣息,因為他們都知道一旦張嘴讓水嗆進了肺中,短時間內沒有外力施救的話就很難活命了。

    痛苦的時間總是感覺如此漫長,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兩個人終於被水流推擠出了通道,一下子拋向了空中,隨後「撲通」兩聲掉進了一個深潭了。

    兩個人自深潭中露出了腦袋,貪婪地呼吸著空氣。手電這下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不過待到他們喘勻了氣後驚奇的發現自己所在的這個水潭裡波光閃閃,一縷縷銀光自頭頂射下,碰到水面後再折射到每個角落,使得滿眼望去儘是白茫茫的一片。

    青山感歎道:南哥你曾說王寶寶的墓穴裡面金山銀海奢華至極,這下我可是看到銀海了,那金山又在哪裡呢?

    正南聽到青山這樣說下意識的抬頭去看,只見滿眼的銀光閃閃,一時之間還真以為是到了仙境一般,不過待到眼睛逐漸適應過來後才發現這些光線都是自頭頂的一棵樹上的葉子發出來的。

    令人稱奇的是這棵樹竟然倒掛在房間的頂棚上,樹冠延伸到距離水面一米左右的地方,不過枝繁葉茂的葉子並非是一般的綠色,反而是泛著金屬一樣的亮光,成千上萬片這樣的葉子被水流攪動起的空氣一吹,嘩啦啦的作響,光亮再經由下面水潭的折射照的滿屋子一片銀光。

    正南和青山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從來沒有想到會有樹倒著生長的,不過他們隨即猜測這顯然是棵人造的假樹——填塞一些看似不相干的東西,其實是被用於調和墓穴當中的風水,這種做法在墓穴營造過程中並不少見。只不過眼下這種上樹下潭的格局不知道是迎合了陰陽風水上的哪條口訣,總讓他們感覺怪異中還透露出些許讓人恐懼的氛圍來。

    兩個人游到了潭水的邊緣,這邊的池水略淺,剛好可以讓他們踩在池底腦袋和半個肩膀露出水面。正南從側面再看這棵樹時似乎又有了別的發現,便問青山是否也看出了什麼不對的地方。

    青山道:我也覺得這棵樹有些眼熟,卻一時想不起在哪見過。不過我看這枝條葉脈頗似桃樹,要說這古人造假的本事可一點也不遜於現今的溫州鞋商,只是不知道他們當初為啥把樹倒掛在這裡……

    正南點道:原來你也覺得這樹眼熟,其實我們剛才在外面那個墓室的時候就曾見過了——你可還記得那個雕像下面的石刻畫嗎?第一幅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一棵樹?

    經正南這一提醒青山立刻恍然大悟,那石刻畫中的樹可不就是這個樣子麼,只不過它在畫中是直立在地上的,而現在則是倒掛在他們的頭頂,這樣的反差讓他一下子沒有認出來罷了。

    正南似乎想到了什麼,對青山說:剛才我們看那三幅畫的時候猜測這裡埋葬的是人,依現在的情形來看難道是我們錯了?

    青山一時還沒明白正南的意思。之前他們兩個對這個古墓主人身份的猜測上有過分歧,不過既然是墓穴終歸是埋葬死人用的,這點人所共知的常識又怎麼能說是錯誤的呢?

    他剛想發問,眼珠一轉好像領會到了什麼,只是一時之間還不確定罷了。

    「你該不會是想說這個古墓裡埋葬的不是人,而是這棵樹吧?」

    正南不置可否地答道:你想想我們最開始進去的那個房間,無論從大小和佈局來看都應該是大型墓穴的耳室而已,耳室通過一條通道與這裡連接在了一起,那麼這間房間十有**是主室了。主室是一個墓葬的核心部分,也是安放棺槨和屍體的地方,但你看這裡除了池水和樹之外還有什麼?當時我們查驗石碑的時候還以為圖上的那幾個百姓是在大樹旁跪拜,現在想來無論從角度還是佈局來看他們拜的都是那棵樹本身,而並非是未在圖中出現的什麼別的旁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