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墓邪

第1卷 第19章 訪客 文 / 犀利歌

    第19章訪客()

    大金牙聽罷眉頭一皺:這就是正爺你有所不知了,這王寶寶的陵墓雖然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多少線索,卻也是有段語焉不詳的記錄的,正所謂「漠北苦寒之地,有千頃流海如影,每及千年,其內地宮洞開,金山銀海,奢華之極」是也,雖然不無誇張的成分填塞其中,裡面的財富之巨卻也可見一斑——而且,最重要的一點的是,我那兩位朋友非常想要得到的一件東西應該就在這北海寶寶的墓中,到時候一旦得手,什麼金山銀海都可歸你,他們唯獨只要那一方寶印即可……

    大金牙在潘家園混跡多年,雖然不像正南這樣的有自己獨立的門面,只是在地攤區租了個攤位,卻是行內泰山級的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他見多識廣,很多行家裡手遇到不懂得東西都要前來請教,另一方面則是要不得不提他超乎常人的生意頭腦了。

    正南總結做古玩生意的人可以大體上分成兩類,一種是逢人便宰的普通姦商,凡事只顧眼前利益,討價還價時寸土不讓;而另一類則是像大金牙這樣的超級奸商,如果在利益上讓你三分的話,只能說明他會在背後佔得了更大的好處……

    正南雖然做這行時日不久,但也算是小有天賦,早就把這些看得分明,原本今天找大金牙詢問蒙古短刀的來歷只不過是想套取些對方的見識,卻沒想到自始至終都被對方慫恿著去摸金倒斗的勾當,看他言下之意似乎是想讓他的那兩個朋友摻和進來,共同瓜分還沒有到手的古董。

    正南自然是一百個不樂意,即便真要有此一行的話憑什麼要與人分享,再說那兩個人究竟是什麼來歷尚不清楚,到時候難免會有些扯皮的後續麻煩,索性不如現在就斷絕了大金牙的念想。

    然而拒絕的話還未出口,卻聽大金牙話鋒一轉,剛才還說要三個人均分寶物古董,現在卻轉而又說所有的東西都歸他一人所有,他那兩個朋友只要一個什麼「寶印」即可。

    正南立刻變得警覺起來,他從大金牙的話語裡聽出了兩層的意思:其一是他對王寶寶的陪葬不說是瞭如指掌吧,至少也比他剛才所說的要多得多,只不過不知他出於什麼目的留了一手,這一點甚是可疑;另外,那個所謂的什麼「寶印」肯定是個非常值錢的東西,不然大金牙也不會捨得「金山銀海」不要了……

    想到這裡,正南特意又給大金牙倒滿了一杯啤酒,故作滿不在乎的說:要說起來這官宦世家們以自己的私印陪葬是歷來的傳統,考古學上一般借此來判斷墓主的身份之用,說起來還算有些收藏價值,但聽大哥的意思好像這王寶寶墓裡面的印價值不菲,又或者是所謂的「金山銀海」實際上都不存在,反倒是一個不起眼的印章奇貨可居了——哥哥你可別耍弄小弟啊!

    大金牙聽出了正南的意思,只怪自己剛才多喝了兩杯說走了嘴,急忙打了個哈哈:正爺把我當成什麼人了,咱們自家兄弟哪裡還需要耍這個心眼?我是看正爺的確是個人才,只是剛入行有些摸不著門路,想讓我的兩個朋友指點您一下而已,什麼金銀財寶印章字畫的分配都是我替朋友私下裡定奪的,如果這次咱們真的能一起合作的話,說不定我那兩位朋友與你一見如故,刀山裡去火海裡來的還只當是義務勞動,分文不取只為交下你這個朋友呢!

    正南見大金牙經他這麼試探酒已醒了七分,又恢復了巧舌如簧的狀態,看來是再也套不出什麼話來了,只好假意說自己不過是好奇心起,只想多瞭解一下這把蒙古短刀的歷史,也好以後在倒騰出手的時候將其說的天花亂墜,最起碼別做了虧本的買賣。至於點燈摸金這種一不留神就會掉腦袋事情閒來無事想想倒還可以,要真做起來可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本事了,像他這樣的能把古玩生意做好也就不錯了,金山銀海的還是讓那些有能力的人去開發吧……

    兩個人又閒扯了幾句,然後就各自回去了。

    正南回到自己的店中左思右想,總覺得眼下對自己來說的確是個機會。潘家園店舖林立,那個蒙古族的中年漢子在偏偏選中他這家,這或許是上天賜給他的禮物。另外大金牙這樣的人對這王寶寶的墓葬都感興趣,至少說明這是個讓他這種行內的高手都艷羨的肥差。對正南來說可能獲得的金銀之物倒還次要,如果能借此探探路,說不定對他以後的行事大有幫助,即便是失敗而歸也是有所收穫了。

    既然打定了主意,正南就暗中準備起來了,他先是反覆研讀了幾遍父親留下的半本日記,按照上面的記錄準備好摸金需要的兩大類物件。

    其中第一類如巖楔、手套、兵纖、登山鎬、工兵鏟、安全栓、冷煙火、乾電池、潛水鏡、氧氣罩、照明彈、螢光管、防毒面具、登山頭盔、攜行袋搭、狼眼手電、戰術射燈等都是些野外探險的必備物品,很容易在市場上找到。

    第二類摸金時要用到的工具搜集起來就有些麻煩了,像是洛陽鏟、探陰爪、旋風鏟和黑驢蹄子這些東西已經是費勁了周折才算找到;而父親日記中記載的捆屍索、定屍單、黑折子、聞香玉等則是任憑多少錢也無法買到;另外據說可以辟邪的摸金符以及低檔古墓中暗器的金剛傘一般人則是聽都沒有聽過。至於防身武器方面正南覺得可以到了草原上再作打算,現在即使準備妥帖了也不好帶在路上或者托運。

    清單上列出的東西還有一半沒有找到,錢卻已經花了十萬有餘,正南第一次感覺到原來盜墓也是個門檻很高的行業,先期投資絲毫不比開店來的要少,好在他對此並不看重,問題是一些必須的東西一時間無法湊齊,如此貿然前往會不會徒增風險呢?大金牙倒是肯定有購入這些東西的渠道,但是原本這次正南就不打算讓他知道,所以求助於他這條路肯定是不行的了。

    正南猶豫了,原定的計劃耽擱下來,一轉眼就過去了半月有餘。

    這一日,正南正在把玩著一件剛剛收來的明代青花瓷瓶,小妹領這個年逾古稀的老爺子走了過來。

    「南哥,這位客人點名找你!」

    正南朝小妹點點頭,示意她去忙吧,然後轉而去問這個來訪者:

    「老先生需要點什麼?」

    來人不置一詞,反而從正南手上接過了瓷瓶打量起來,沒多一會兒好像就失去了興致,將瓶子丟在了桌子上,自己則是鬆垮垮地落座下來,仰望著正南道:

    「這種貨色的青花瓷瓶實在是古玩中的下等貨色,哪裡需要你這樣費神費力的鑒賞呢?」

    正南見來人似乎頗為懂行,然而言辭上卻很不中聽,不免雙手抱在胸前,同樣冷言冷語地回問他道:「老先生既是看不上這等貨色,未知對此有何高見啊?」

    來人也不謙讓,侃侃道來:明代青花瓷分兩種,一種是官窯青花瓷,一種是民窯青花瓷,官窯瓷器工整精細,民窯瓷粗誑豪放,可謂是各有各的特點。然而到了嘉靖、崇禎年間,官窯裡的一部分工匠轉而進入民窯燒製瓷器,把官窯的工藝帶進了民窯之中,也就是所謂的「官搭民燒」了。這時期的瓷器和前期的民窯明顯不同,只有從胎體、胎質、釉色、器型、紋飾、鈷料、窯口、工藝技術各方面綜合考量才能分辨。正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失去了自身特色的東西哪裡還能成為精品呢?

    正南點頭道:老先生此言不錯,難怪我見這青花呈色灰暗並有暈散,原來是源自官搭民燒的物件——不過晚輩另有一言,未知先生可否賜教?

    見來人做了個願聞其詳的手勢,正南繼續說:古玩者,乃是取「古」和「玩」這兩層意思,實際上不過就是有些年代的玩物罷了,本就沒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奈何世人庸人自擾,不僅要把同類劃分成三教九流區別對待,更要把物件明碼標價以此或奇貨自當可居,或貶損得不值一文,殊不知評判來評判去的不過是徒增笑料罷了,千百年後誰還會記得其中一二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