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雲飛揚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四節 血戰漆水(一) 文 / 燕雲

    初平四年(193年)二月四日長安未央宮金華殿(長安各宮中只有長樂宮還稍微完好,所以天子是居住在那裡。而根據李?、郭汜、樊稠三人的劃分,城南屬於李?的防區,李?的中軍大營就在未央宮。)

    「馬騰是我們的手下敗將,董公提拔他為征西將軍已經是抬舉他了,可前些日子竟然派人來請朝廷任命他為前將軍,任命他的兒子馬超為衛尉,真是不知道好歹!」聽得李?在大殿上皇帝的龍床上侃侃而談,我們十幾員將領都一聲不響地跪坐在殿下的蓆子上。

    「朝廷不答應他的要求,竟然威脅說要學習董公以自己的兵馬來取得。哼哼,他竟然敢把自己和董公比肩。而我們派賈先生去勸解,還被他趕了回來。」

    「鎮西將軍韓遂也是居心叵測,打著勸解的名義,帶領四萬大軍從涼州趕來,一到眉塢就和馬騰勾結在一起,蠢蠢欲動,企圖進攻長安,劫奪天子。大家說說,看現在怎麼辦啊?」

    李?說完把眼光向我們掃來,他的話音還在空曠的大殿上迴盪。

    「兵來將當,水來土掩,怕他怎的,打就是了,還怕打不贏他這個手下敗將嘛?」騎都尉胡封首先開言,李利和李暹也紛紛呼應。但包括我在內的其他坐在殿下的將領都是一言不發。就是坐在李?下首的樊稠也一直不說話,而郭汜根本就沒有來參加會議,麾下將領也沒有來,只是派了個楊密做代表。

    李利和李暹嘈嘈完了,整個大殿象死了一樣寂靜。李?在上面也感受到了這個氣氛,包括我在內的大部分將領都沒有表態,但很多時候沉默就是一種態度,而且是一種遠較語言更為強烈和讓人震撼的表態。

    事情明擺著,我們拚死拚活打下長安,但除了李?、郭汜和樊稠的親將,其他將領啥都沒撈著。董卓當時修建?塢後大肆搜刮民間的金銀珠寶和糧食,據說裡面糧倉的糧食可以用三十年,金子有二三萬斤,銀**萬斤,上等衣料堆積的象小山一樣。董卓被呂布誅殺後,司徒王允派車騎將軍皇甫嵩帶兵到眉塢殺光了董氏家族的所有人,包括董卓八十歲的老母,把董卓搜刮的許多金銀和糧食運回了長安,充實國庫,雖然因為馬騰率兵進駐,沒有來得及運完,也運了一大半。但打下長安後我們連毛都沒分到一根,李?當晚是獎賞了我五十萬錢,回來後把錢給橋良入庫的時候,才知道由於董卓濫發錢幣,錢已經大大貶值,在三輔之地,五十萬錢連一斛米都買不到。氣的我當場就想罵娘,最後忍下去了,十名宮女也都賞給了立功將士。

    打下長安後這幾個月,我和宋果、楊奉、張龍、張苞為了讓各自的部隊的吃飯問題,簡直忙壞了,他們還好點,人馬最多的張龍也不過六千人馬而已。而我楊軍要近兩萬人馬,累的我和橋良、路高簡直要吐血。一想起李?他們得了那麼多糧食都沒分給我們一點,現在打仗時又把大家召集過來,準備讓我們上陣拚命,都窩了一肚子火,互相交換一下眼色,個個都不吭氣。

    而樊稠和郭汜,則對李?把持朝政、安插私人很不滿,當然他們三人屬於爭奪權力,與我們的情況很有些不同。再說了這場事情是李?惹出來的,樊稠和郭汜根本就不想代人受過,郭汜乾脆不來,樊稠來了也不說話,態度比較消極,弄得整個議事好像成了李?一個人的演講會了。

    李?看著挺尷尬,只好把眼光瞄向上首的智囊:宣義將軍、尚書賈詡賈文和。事情是明擺著的,李?雖然把持朝政,雖然有六萬多兵馬,比郭汜、樊稠都要多,但六萬人裡面我的部隊兩萬,宋果、楊奉、張龍、張苞他們有兩萬二千人馬,非嫡系的部隊佔了大半。現在馬騰、韓遂在眉塢的部隊有六萬多人,要光靠自己甥侄那兩萬人,就是麾下一萬多羌胡騎兵再勇敢,也肯定不行。再說了他也想盡量消耗其他將領的力量,而不想使嫡系軍隊損失過大,誰都知道亂世有兵就是王,你沒了軍隊就失去了一切,那怕你昨天還是大家尊敬的主公呢。

    賈詡也是無可奈何,為了調停李?、郭汜、樊稠三個人的關係,使朝廷正常運行,弄得焦頭爛額。本來按照他的意思,馬騰要什麼前將軍、衛尉這種虛名,給他就是了,何必為此結怨,但李?對馬騰很看不起,而且想把衛尉這個位子留給外甥胡封,死活不答應,鬧成現在這副模樣。但雖然萬般不情願,他也不得不對我們進行開導。

    「現在面對共同的威脅,希望大家能同舟共濟,撇起前嫌,一起攻打消滅馬騰、韓遂叛軍才好啊!仲乙,你說是不是?」賈詡自從上次曲郵之戰前的會議吃了我的癟後,再不敢拿我當槍使,省得人前丟臉,所以又把目標對準了實力最弱的宋果。

    「賈先生此言差矣,我們一向和衷共濟、團結一致,何來前嫌一說啊?」宋果是大儒郭泰的門生,雖然和我們一起時言語粗俗,但其實十分內秀,今天一露鋒芒,立即就抓住了賈詡的語病,弄得賈詡滿臉通紅。

    李?一看也實在沒辦法,只好自己出馬,他當然不會有賈詡那麼多顧及,第一個就對我這員首將提問。

    「子雲啊,你一向每臨危難必有奇策,不知今日何以教我啊?」

    我心說,是有奇策啊,我貢獻這麼多奇策,你咋也不知道給我的部隊解決點糧食和武器作為小小的回報啊,逼得我雞飛狗跳地去徵糧,弄得新豐、灞陵兩縣老百姓怨聲載道,害的鮑母以為我這個人是朽木不可雕也,無藥可救。當然話不能這麼直說,但趁機敲詐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否則過了這個村可沒這個店了。

    「末將以為胡都尉所言甚是!」

    「那麼子雲是願意象雀鼠谷時一樣再展風采,擔綱先鋒了?」

    「兵法云:兵無先鋒則北。先鋒者,選鋒是也。末將麾下部隊衣甲不全,武器奇缺,而又食不裹腹,恐怕難以擔當此重任。末將斗膽推薦右中郎將李暹率領麾下精銳羌胡騎兵擔任先鋒,料想此去必能以寡勝眾,奏凱而還。」

    「是啊,是啊!李將軍驍勇善戰,部下騎兵裝備精良,飲食充足,素來以一當十,一定可以打敗馬騰韓遂蟊賊,我們但作壁上觀就可以了!」

    「祝李將軍早日凱旋,回來我請你喝酒!」

    「我們部隊也是連飯都不飽啊,很多將士走路都不穩,還是李將軍麾下的虎狼之師可用啊!」

    聽我說完,宋果、楊奉、張龍、張苞以及楊密等郭汜、樊稠部下將領都隨聲附和、冷嘲熱諷,把個李暹、李利、胡封和李?氣的兩眼發黑,臉色發青。但李?深知此時正是用人之時,萬萬得罪不得我們這班將領,而且有怨氣的不是一個兩個,大部分人都有怨氣,你難道能將大家都殺了不成,說實在的逼迫急了,大家反水都是可能的。

    「這個,樊將軍,你看如何是好?」李?拿下面這些將領沒辦法,只好求助樊稠,樊稠相對李?、郭汜而言,在將士裡面威信更高一點,主要是因為他作戰比較勇敢,打仗總是親自擔任先鋒,一馬當先,而且為人比較直爽,不比郭汜喜歡虐殺俘虜,或者李?喜歡任用親戚。

    「還能有什麼好辦法?將領們說得也都是實情啊,總不能讓他們帶著一幫餓著肚子,手拿破刀斷矛,身上沒有一片衣甲遮護的隊伍去和馬騰、韓遂廝殺吧!」樊稠一言剛了,大家都在下面紛紛贊同。

    李?沒好氣的瞪了樊稠一眼,也不好說什麼,否則不是更提高了樊稠的威信了嘛?但他實在捨不得把錢糧和甲仗分給其他將領,正在暗自沉吟。賈詡在旁邊輕聲建言。

    「將軍,古人云:軍不和不可以出戰,國不和不可以出師,為今之計,多少要滿足一下將領們的要求,否則大事已去了。」

    李?算有決斷,而且也深知思考的時間越長,將領們不僅意見更大,而且即使領到了錢糧甲仗也不會領情的。

    「樊兄說的好,文和說的好!啊,這樣各部回去立即報一個必需物資的單子上來,我看看,然後根據實際分發,好吧?當然也請諸將回去立即整頓軍隊,準備開拔作戰。」

    李?話音剛落,就有幾個將領歡呼,但大部分人都沒有什麼反應,大家經歷了這麼多事情,都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人了,當然不會相信這麼一句話,只有拿到手裡的才是真的。

    一次作戰會議就這麼不愉快的結束了。

    「子雲啊,我向來視你為心腹,對你期望頗高,你今天怎麼也和他們一樣訴苦推諉啊?」我們告辭出殿後,李?專門派阿昌把我請了回來,我陪著他兩個人一起在未央宮的前殿上散步,觀賞一下長安的景色。

    每次來這裡,我都對蕭何的敬意增加幾分,這個蕭相國真是才人,胸中有大丘壑,選的龍首原這個地方,真是佔盡地利。未央宮前殿根本不遵照傳統的坐北朝南的建築格局,而是依照龍首原地勢坐南朝北,面對渭水,前殿的高度真整整比渭水那裡高出近二十丈,從此看去渭水盡在眼底,真有君臨天下的感覺。而一個大臣從原底經過幾百階的台階一步步爬到了前殿,不僅體力消耗巨大,而且心理上也是巨大威懾,還沒見面就感覺到帝王那種無比的尊榮和威嚴。當然李?雖然狂悖,住進了未央宮,但還沒敢貿天下之大不韙,進住未央宮前殿,或許他確實沒有作為帝王的自信和氣度。

    「飛何敢自外於將軍,但所陳確實是實際情況。如果不能解決,萬難出兵,就是勉強出師也肯定只有敗戰一途而已啊!」

    聽了我的話,李?良久不語,雙手負後,帶著我在空曠的前殿下面散步,在春風吹拂下,淡淡日光的照耀下,我們兩個身影顯得異常蕭瑟和蒼涼。

    「子雲是否對我心存怨懟啊?」突然李?回過身子來,如鷹一樣直盯著我的眼睛。這下突然襲擊弄的我一陣慌亂,但很快我也反應過來了,不因為任何其他原因,只是因為自信,建立在實力之上的自信。反正我就吃準了你現在拿我無可奈何,而且必須要依靠我。他的幾個甥侄雖然都不是凡庸之輩,但裡面也就李應比較出色,為人比較謙和,比較得人心,其他都只能算是匹夫之勇,雖然作戰勇敢,但距離良將的距離甚遠,平常作威作福還可以,關鍵時刻就不行。而他信任的那個賈詡,一則賈詡肯定不會臣服於他,他也對賈詡的才幹心存忌憚,兩個人在很多事情上並不交心;二則賈詡和原績很相似,擅長於謀略,或者說陰謀詭計,但對於具體的作戰指揮則並不精通,他們雖然都在軍中待了那麼長時間,卻都沒有獨立指揮作戰的經歷,準確地說屬於參謀型人才。李?麾下將領裡面,指揮過大兵團作戰並且表現比較好也就只有我了,沒有我的支持,他這個仗就沒法打好,對於這些他心裡清楚地象明鏡兒一樣,所以才會特意委屈自抑來拉攏我。

    「飛蒙將軍獎拔知遇,常常思量如何才能報答將軍的恩情,怎麼敢有怨懟之心呢?」

    「我知道的,陝縣的時候,我麾下許多戰將都動搖了,不少人還想殺了我去長安請功,唯有子雲巋然不動,還獻策決疑。我們能有今日,子雲當居首功啊!」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沒的還提他作甚?」

    「雖然過去了,但我心裡永遠記得子雲的一片忠心。」李?說道這裡負手向著渭水方向長歎一聲。我聽著一陣感動,但很快就回過神來了。連續的鬥爭使得我變得越來越現實了,離以前那個感情用事的少年已經越來越遠了。這是沒辦法的,我每天都面對一大堆實際的問題要解決,不現實能行嘛?李?的話說得再好聽,也不能拿去給將士們當飯吃,當衣穿啊,也不能解決我的困境啊。

    「子雲以為我們應該怎麼處置現在的局面啊?」李?看我沒有回應,也知道僅憑幾句話就讓我感慨奮發是不可能的,所以乾脆單刀直入。

    「容末將回去好生想想,等有了結果立即回稟將軍!」

    「那好吧!我相信子雲定然有奇計扭轉乾坤的!」李?回身喊道:

    「王校尉,你送楊將軍回去。」

    等和阿昌離開了前殿,沿著台階向下走了很遠,我回頭還發現李?若有所思地在向這邊觀望。

    想著我和李?六年的交往,心裡真是感慨萬千。平心而論,李?雖然比較狡猾、詭詐和貪心,而且說他薄情寡義,甚至無情無義都不算錯,但確實待我不錯,沒有他的提拔重用,我是不可能有今天的,也正因為感激他的這片厚恩,雖然他總是對我和楊奉等人用過就扔,信任重用的還是自己的親戚,心裡意見很大,但還是願意給他效力。

    而且我們往往會在作戰上有共同的觀點和見解,一旦得出相同的結論,兩人都很開心,都有找到知己的感覺,可惜時間和地位會改變一個人,改變人和人之間感情和關係,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困難的時候,而且隨著他地位的提升,這種事情是越來越少了,準確地說,自從到了長安後我們就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推心置腹的談話了。

    他和董卓一樣,是一個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的人,這一點不僅我,許多將領都知道這一點,所以越是和平時期大家越是抓著兵權不敢鬆懈,不僅不願意損失自己的兵馬,而且還想方設法擴充實力,這不光是為了追求權力,也是為了不被清理,為了保住性命。現在宋果,甚至楊奉,張龍、張苞都向我靠攏,沒事就到灞橋來走動,不是因為他們喜歡我,而是因為大家都被視為二等公民,處境相差不多,都希望團結起來,防止李?痛下殺手。當然我實力雄厚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他們四個人兵馬加起來,也就比我多一點而已,這就是強者為尊的亂世規則,雖然我的年齡是五個人裡面最小的。

    答讀者:

    1.第十六節說「衛固作為河東郡功曹兼郡丞」,按漢代的習慣,地方屬官由守相自行辟用,例由本地人擔任;而郡丞則由朝廷任命,按例不得在本地為官。所以這個兼職很有問題,衛固是河東人,只能擔任功曹,而不能當郡丞。再者功曹百石,郡丞六百石,也能說明不能相兼。第二十九節說「原績,字子茂,汝南汝陽人氏」「年青時曾擔任汝南郡南頓縣的縣吏」,這就是同樣的問題了,汝陽人只能當汝陽縣吏,不至於跑到南頓去為吏。神;冒牌的

    答:十分感謝神指出裡面的錯誤,希望以後再接再厲,子云:益者三友,友直,友原諒,友多聞,我得其二,可以舉杯慶祝了.

    4.文中多次出現「幹部」一詞,似乎不妥。懼隴

    答:好,提的好,我以後把它改過來.

    另外:雖然作者查了很多資料,但難免有錯,希望有識的讀者隨時指正,我隨時修改,好吧?

    5.關於荀攸的一點說明

    對於荀攸,大家可能都認為他是個優秀的軍師,但實際上,他最後給曹操當軍師是沒辦法.

    荀攸也是一個有著在亂世建功立業,稱霸一方雄心壯志的男兒.他從長安棄官出走後,曾經托關係,請求擔任蜀郡太守,企圖在四川建立自己的基業,可惜當時從荊州入川的道路因為兵亂,不能通行,所以才留在荊州,最後他叔叔出面把他請到曹操手下.否則如果他能成功入川,那還有劉備什麼事啊?

    6.

    當然等主人公在第二卷,有了自己的基業的時候,那就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就會更多的體現一些現代人的優勢的.

    7.有讀者問在那裡可以找到?

    答:在軍事科學院.我為了查找資料去過那裡,在那裡有.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