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雲飛揚

大道小說網 第三節 天上人間 文 / 燕雲

    靈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二月十七日,太華山南峰頂

    好不容易到山頂了,景色還是那麼美啊!

    喘著粗氣放下了背後的竹簍、弓箭、砍刀和牛皮水囊等累贅的東西,不由的一陣輕鬆,站在太華山南峰落雁峰頂上放眼望去,記憶好像又拉回了跳崖的那一刻,不過現在我不會再幹那樣的傻事了。

    一眨眼,在太華山上已經度過了三年的時光了。日子真是過得真快啊!在這三年裡,天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以張角為首的黃巾起義,雖然很快被朝廷鎮壓下去,可是卻對中原經濟造成巨大破壞,還有就是在北宮伯玉、李文侯、韓遂等人的領導下,羌胡人造反,攻略州郡,進攻三輔。而且鮮卑人和烏桓也趁機擾邊,甚至攻殺了并州刺史張懿,南方的蠻族也起來作亂,整個大漢境內到處狼煙四起,民不聊生。相對於天下百姓的痛苦,躲在華山上的我真是如同身處人間天堂!

    三年前被趙七爺他們救到山洞後,經過趙七爺的精心治療和宋大哥一家的細心照料,在病榻上度過了三個月的無聊時光,身體最後完全康復,雖然在腿上還留下了很多永遠難以消失的傷疤,不過這些都算不了什麼了!

    每次想起這三個月所經過的事情,都令人又是慚愧又是感動,我因為雙腿摔斷,重新接好固定後完全沒有辦法挪動,基本屬於生活不能自理的類型。這一百多天裡都是宋大哥他們輪番照顧我的生活起居,人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對於一個臥病在床的病人來說,即使是吃喝拉撒都要別人幫忙,確實是一件又累又髒的活,大哥他們與我無親無故,卻毫不嫌棄的作這些事情。說實在話,異地而處,我肯定是做不到了。每次想及都是萬分慚愧和感動!

    病癒後當我說起自己沒有任何親人的時候,宋大哥、宋大嫂、阿昌和董大哥(董清)等人都熱切挽留我,想起欺騙自己的恩人真是不好意思,不過我也沒有說錯,至少在槐裡我現在是沒有一個親人。

    通過相處我逐漸瞭解和認識了這些救我的太華山藥農們。在整個太華山上,如果算上獨身而居的趙七爺,一共住著六戶人家,他也算一個特殊的人物,聽旁邊住的陳二伯在一次喝酒時說,他是當年鼎鼎大名三輔駱耀的門徒,曾經以一身精良的醫術行走天下宣傳「太平道」教義,年老後才在太華山安下了家。

    這裡兩家之間一般都離得比較遠,至少有個四五里山路,宋大哥和董大哥算是情況比較特殊,兩家一起居住在半山一個石坪的旁邊,那塊石頭坪也算是整個華山上一塊較大的平地了,雖然在峰頂的玉女峰這裡也有那樣的大空地,不過峰頂是沒有人居住的,因為那裡生活起來基本不可能,不僅爬上去費勁而且很危險,生活用水都成問題。平常除了採藥的或者像我這樣緬懷往事,以及極少幾個喜歡獵奇探幽的人(比如弘農華陰楊氏一族中的楊修)以外,一般是沒有人專門來這裡的,雖然說華山在本朝孝武皇帝時就已經很有名了!

    從董大哥口中得知,宋大哥原本是涼州安定郡人氏,少年時期因為武藝高強,以良家子的身份應募加入護羌校尉營,追隨護羌校尉段?將軍在涼州這塊廣漠的土地上和西羌、東羌、胡人作戰了十多年,一直都沒有時間婚娶。曾經在戰鬥中幾次救過段將軍的性命,是段將軍的心腹衛士,當董大哥他加入護羌校尉營親兵營的時候,宋大哥已經是親兵營的軍侯了。

    建寧初年段將軍從護羌校尉職上解任到朝中任侍中後他也一直追隨左右,跟到了雒陽。後來因為對段將軍阿附宦官中常侍王甫等不滿,才憤而辭職,回鄉途中在弘農的酒館裡遇見了退役的董清,受其之邀而家華陰,並和他寡居在家的姐姐董蘅結為夫妻,生了女兒阿喻。

    至於王昌,本來是北地郡人,父親是東羌中的先零羌,母親是漢人,是他父親俘虜的奴隸,也是婢妾,按羌族的說法,阿昌屬於「獲」,也就是主人和奴隸所生的孩子,身份和家奴相近。在建寧二年(公元169年)五月的射虎谷一戰中,段?將軍為了防止東羌西逃出塞,在他們的西去之路上設置了四十里長的柵欄,最後經過激烈的戰鬥,把最後一支東羌叛軍徹底殲滅,阿昌就是在射虎谷一戰後和父母一起被俘虜的,第二年,也就是熹平元年,段將軍帶著這些俘虜上京,準備獻俘於闕下,在經過關中鎬時,朝廷派遣大鴻臚曹嵩犒賞三軍,軍隊的防備鬆懈,阿昌的父親以及一些人,男女總共四百多人企圖逃跑而被抓住。當時段將軍派遣宋大哥等一些軍官監斬,殺完逃虜後發現有個小孩坐在血泊中哭叫著喊「媽媽」,心中不忍就把他收養下來,阿昌當時只有四歲,以後就當了宋大哥的義子。也是一個苦命的人,比我還命苦啊!

    不過阿昌跟隨宋大哥十幾年確實學到了一身驚人的騎射功夫,可能是因為身具羌人的血統,他的騎射技藝都超過了宋大哥,我自己更加不能望其項背。雖然身處亂世,出於「文事者必有武備」的考慮我也曾向宋大哥學習了一些使?之法、牌刀法和射藝,以及一套在羌胡人中間流傳的專門以膝蓋和肘部攻擊,適合於肉搏戰的「八門拳」,並且趙七爺也在我病癒後教了我一套「五禽戲」的吐納功夫來幫助恢復身體,不過畢竟已經錯過了學武的時候了,不論我怎麼努力也沒有太大的進展。至少沒有達到大哥他們那種熟極而流、隨心所欲的地步。

    值得欣慰的就是在這三年和宋董兩位大哥以及其他藥農四處採藥的過程中,練就了一副強健的體魄。採藥需要經常攀登崖壁和深入叢林,這對身體的耐力和靈活性,甚至人的判斷力和反應能力都要求很高。

    騎馬之術則雖有名師,沒有馬那也是枉然,不過我的射藝卻因為天天捉蟲射鳥而技藝不俗,話說回來了,華山這些藥農實際上本來就是藥農兼獵戶,出去採藥時都帶著弓矢和砍刀,一則防身,深入大山老林採藥是很危險的,所以採藥一般都是結隊而行;二呢,就是順手打獵了,不僅自己吃用,也可給家裡人增添點葷食,尤其是要打到了毛皮珍貴的動物也可以賣不少的一筆錢。

    在教我的所有技藝裡,射藝是唯一得到宋大哥認可的,以宋大哥穩重深沉的性格,能得到他的首肯那可是非常難的。現在,以董大哥用桑木所給我做的力開兩石的獵弓,我基本上可以保證在百步之內十發**中,雖然力道確實不能和阿昌那個五石的強弓相比,不過準頭還是馬馬虎虎的,不管怎麼說,一天到晚使用弓矢打蟲射鳥,那也不是白幹的!

    雖然說武藝比較遜,在崇尚武勇的關西之地,會讓人看不起,畢竟這裡的百姓久和羌胡人雜居,一則受他們的影響民風比較彪悍,同時也是因為漢族和羌胡人的爭鬥不斷,為了防身保命,不論男女都會耍弄幾下弓刀,武藝高強的人所在多有。所以大漢的很多名將都是出自關西,素有「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說法。但自己肚子裡的這點墨水還是讓我在幾戶人家中贏得了尊敬。在這個時代,教育和知識那只是屬於上等階層,一般的百姓是難以問津的。

    事情是在養病的時候,怪我一不小心吟了一首: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宋大哥那是什麼人,在官場上呆了那麼長時間,耳濡目染的,可不是文盲,對漢樂府也懂一些。回頭就讓我給阿喻和董大哥的孩子狗蛋教習文課,其實我揣測宋大哥的意思主要是想給我找個事情幹,省得大家出去做事了,我一個人躺在床上悶的晃。教兩個小傢伙讀書識字,甚或唱兒歌於我這倒是很容易甚至快樂的事情。沒想到這個教書的騷名聲傳開後,幾戶人家沒事都把孩子送我這裡來,真不知道是想讓我看孩子還是給他們教書了。我也得了個雅號「毛先生」,我住的那個小山洞也被成為「毛公洞」,甚至於我們居住的那個石坪都被稱為「毛公坪」。

    不過我一直都沒有弄明白這「毛先生」啥意思,按說應該叫我「楊先生」才對嘛!聽大伙的口氣好像是說我不是正式的教授先生,屬於這種「土專家」性質的先生,當然也可能還含有「半瓶子醋」的意思了!

    在這裡生活雖然辛苦,不過確實很充實和快樂,尤其是有時候賣藥得了錢回來,大家沽幾壺酒,幾戶人家聚到「毛公坪」,在明月照耀下,邊喝著濁酒,邊烤著獸肉,談天說地,共論古今和各種奇聞逸事,狗蛋他們幾個小孩在旁邊打打鬧鬧,跑來跑去,嫂子們聚在一起大話她們女人的家長裡短。每當這時候我就感慨不已,我就在想:什麼是大同世界,什麼是「世外桃源」,恐怕也就不過如此了吧!

    山中才三日,世上已千年,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哪!真不知道在當今盜賊遍地的情況下,太華山這種幸福的生活還能保留多久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