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穿越三國之袁紹之子

第1卷 第17章 郭嘉(一) 文 / 鍾離昧

    第17章郭嘉(一)()

    我心中的巨石驟然落下來,手中的刀子也落在地上。

    老爹因為我一心好學,心中也很感動,立即道:「既如此,熙兒,快行拜師之禮。」我高興地熱淚盈眶,心想:「看來這個人才是留住了。」顫聲道:「請先生上座,受熙兒八拜之禮。

    荀彧也不客氣,端端正正的坐下來,受了我八個響頭。我的心裡樂開了花,荀彧把我攙扶起來,笑道:「二公子好學不倦,為師,定然將平生所學,傾囊而受,讓你得償所願。」

    我連聲應『是』。

    「只是」荀彧突然歎了口氣。表情變的很淒楚。老爹和我對視一眼道:「文若有事可以直言,即為熙兒之師,你我亦兄弟也。」

    荀彧歎氣道:「實不相瞞,在下還有一些私事需要處理,只怕要過些日子,才能過府來教授公子知識。」

    我啞然失色,暗道:「不好,這傢伙耍滑頭,莫非是想開溜。」立即走到他面前,拱手道:「『師傅有事弟子服其勞』,不如交給熙兒去辦好了。」

    老爹不知道其中玄機,只知道一味的稱讚自己的兒子:「好,好,熙兒果然仁孝,文若,不如就成全了他。」

    荀彧苦笑道:「就只怕他害怕。」老爹的臉色登時大變,荀彧的話,可是犯了他的大忌了。老爹,冷笑了一聲道:「文若的意思,我袁家這四世三公是欺世盜名而來,袁家的子孫,都是貪生怕死之輩了。」

    荀彧悚然動容,惶恐道:「將軍言重了,在下絕對沒有看不起二公子的意思,只是,這殯葬之事恐怖污穢,害怕,給他帶來霉運而已。」

    老爹和我同時一驚:「文若家中有人過世,為何不早說出來,我好為你籌劃。」老爹終歸是成功人士,在收買人心的道路上,雖然輸給曹操和劉備,但仍不失為人傑。

    荀彧搖頭說:「此人非我至親,而是同鄉。姓郭名嘉字奉孝,今年二十歲,自幼體弱多病,本來同我一同自穎川前來投奔韓馥。誰知道,在路上因為水土不服,所以生了一場大病,在下請了很多大夫醫治都不見好,眼看已經奄奄一息行將朽木,大限也就在這幾天了。所以在下就想陪他走完這最後幾天,嗨,只可惜奉孝,滿腹經綸、才比孫吳、運籌帷幄智謀無雙,想不到,未曾建功立業就先夭折,真是老天無眼。」

    郭嘉,好,我的生意上門了。

    老爹還在陪著荀彧一同悵惘歎息。我躬身道:「父親、師傅,孩兒認識一位大夫,名叫華佗,此人就住在冀州城郊,此人醫術高明,堪比扁鵲,何不請來,為郭嘉先生診治。」

    荀彧和老爹都聽說過華佗的名字。聽完後,兩人眼睛頓時大亮。一起道:「好好,有華佗在,奉孝的性命,也許就可以保住了。」

    我和老師荀彧去請華佗,路上荀彧問我:「熙兒,華佗先生,住在何處。」我苦笑了一聲,在馬上躬身施禮:「先生,華佗早已仙遊,不在人世了。」

    荀彧深吸了一口氣,突然轉過頭,看著我,眼中精光爆射,看來就要發火。此時天空中突然降下微雨,春寒料峭,天氣凜冽,再加上微雨襲擊,我忍不住打了個寒噤。立即翻身下馬,接下自己身上的斗篷,捧到他眼前,恭聲道:「天氣轉涼,恩師多主意身體,郭嘉先生之事,先生只管放心,熙兒一力承擔,絕不敢以下犯上,欺侮恩師。」

    荀彧勒住馬頭,滿含深意的看著我說:「你小小年紀如何承擔?將我騙來此處又是何意。」我看得出來,荀彧對郭嘉很是關心,所以對我的欺騙行為很生氣,不能釋懷。我急忙解釋道:「弟子,不敢欺騙恩師,其實弟子就是華佗先師的傳人,他的醫術我已盡數學會,相信世上唯一可以救活郭嘉先生的就是弟子了。」

    荀彧驚詫道:「你說你是華佗先生的傳人」我抬起頭看看天色,凝重的道:「時辰不早了,先生,我們邊走邊說。」

    我們身後,跟著一千名軍士。我翻身上馬,和荀彧並騎而行,一路上把華佗被張讓刺死,並且傳授醫書的事情,詳細的收了一遍。荀彧聽的連連稱奇。

    臨到郭嘉居住的城郊客棧門外,他還問我:「熙兒,你是否有把握救活奉孝。」我搖了搖頭道:「沒有,不過,我想試試,到了現在這種關頭,也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荀彧點頭道:「好,也只能如此了。」

    郭嘉似乎已經沒有呼吸了。臉色白的像一張白紙,眼皮和嘴唇都呈現出一片於黑青紫。手指尖也發黑變青。全身上下的肌肉不受控制的顫抖。雖然沒有意識,可是口裡的牙齒還是咬的格格作響,顯然是已經處於極端痛苦的掙扎中。

    荀彧臉上立即露出不忍之色。嘶喊了一聲:「奉孝」坐在床邊,拉住郭嘉發青的右手,痛哭起來。

    我仔細的觀察了郭嘉的臉色,肌膚的顏色,然後,拉起他的手臂,為他把脈。我不會把脈,從來沒試過,可是憑藉著醫書中的技巧和法門,立即就得出了以下的結論。

    濕寒交侵水土不服,導致的壅蔽之症。也就是說他的血脈阻塞不通,難以流遍全身,類似於今天說的心肌缺血。假如不及時醫治,只怕這人過不了今天晚上了。

    我咳嗽了一聲說:「先生,我試試救活他,不過沒有絕對的把握。」荀彧是什麼人,當然明白我話裡的意思,立即站起來,把地方閃開,同時快慰我道:「盡力一試,死活全是天命,怪不得你。」意思就是讓我放下包袱,他不會遷怒於我。

    那就好了,我要的就是這句話。

    我從身邊取出,華佗臨終時交給的銀針包。打開來,裡面便現出,幾十隻精光閃亮長約一尺的銀針。那個時候的針灸還不完善,所有的針似乎都只有一種長度,而且由於手工製造業的落後,針稍微粗了一點,看著有些嚇人。

    我抽出一根,拿在手中,就想向他頭頂的百會穴插下去。可是還沒動,就被一隻手,攔了回來。

    「你這是做什麼?這樣豈不是要了他的命,這麼一根針紮下去,活的只怕也給扎死了。」荀彧著急道。

    針灸術尚未流行,所有人都不認識。看來我的技術填補了國內一項空白,完全可以申請專利。

    我歎了口氣,道:「這種醫術,乃是華佗手書,弟子經過長期鑽研驗證,發現的確有起死回生的效用。先生如果不信,我可以在自己身上實驗一二。」

    說著,拿起那枚銀針,向自己頭頂的百會穴插下去,一尺長的銀針,直沒入柄,半點沒剩的插進我的頭中。荀彧和幾名軍士的臉色,已經蠟黃,驚慌得道:「二公子,你沒事吧。」我笑了笑,把銀針從頭裡拔出來,悠然道:「去,幫我取一隻油燈來。」

    荀彧見我安然無恙,就放下心來,一個勁的喃喃自語:「神乎其技、神乎其技。」我笑了笑說:「比起先生,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本事這根本就算不了什麼的。」

    荀彧搖了搖頭,歎口氣,冷冷的道:「殺人和救人怎麼能相提並論。」我正在下針,隨口道:「以殺止殺,結束亂世,讓世間恢復清平,才是最大的功德。」

    荀彧的眼中登時閃光,光彩一閃而逝,他又把目光和精神,全都集中到我手上的銀針上。

    我憑藉著不斷背誦的心得和在自己身上摸索出的穴道方位。按照醫書上所載的,治療痺症的方法,下針一百零八顆。郭嘉臉上竟然漸漸的恢復了血色,指尖上的黑灰也逐漸消散,有了一絲微紅。在我特殊手法的碾壓旋轉之下,又過了半個時辰,郭嘉臉上的灰白和嘴唇眼角的黑紫也逐漸消散。喉嚨裡發出一陣嗚嗚嗚嗷嗷嗷狗一樣的叫聲。

    我對荀彧道:「先生,您請到屋外守候。」荀彧一直在旁邊看,見到郭嘉的反應,滿臉興奮感激,高興地說不出話,問:「這是為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