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95

大道小說網 第317章 新電池 文 / 香港大亨

    1908年初春,當老羅斯福收拾行裝,被迫出國旅遊的t的西部農業生產卻是極其蕭條。西部主要的經濟多屬於農業、採礦業,在蕭條中,工業生產遲遲許能恢復,這些行業週期性蕭條遠遠還沒有結束。

    在東部的巨頭們在大肆吞噬東部發達地區精華的經濟利益的時候,雲東系財團潤物細無聲的在西部通過建立跨州的控股土地公司和礦產公司進行對破產農場、礦場的兼併收購行為。

    對於農業的蕭條,賈尼尼最為擔憂。

    誠信銀行在這段時間差一點便變成了農民銀行了。讓王雲東不得不從另外一個角度審視賈尼尼。

    事實上,儘管,王雲東在誠信銀行多次增資。但賈尼尼這死腦筋,非要認為銀行銀行是屬於大眾的銀行,應該不存在大股東。而且,他的那個存款既買股的思想,使得,許多普通的儲戶用一美元一股的價格買入新發行的股票,這些股票,不分普通股和決策股,全部都有投票的權利。雖然,非創始股東的其他股東最高上限是從誠信銀行這裡買到100股新發行個股票。不過,隨著數百萬的儲戶爭相購買股票也把如今唯一僅存的大股東王雲東的股票攤薄到總股本45%,而賈尼尼本人則和真正的小股東一般,只持有100。

    對此,王雲東總有些抱怨:「誠信銀行裡面我這大股東卻表決權的小股東一般,眼看著持股比例不斷被攤薄了」

    賈尼尼笑道:「如果讓我管理銀行就就是要打造一個無大股東的銀行。你擁有的財富和公司夠多了,又何必把誠信銀行也同化成其他的公司呢?這樣另外一種模式可以觀察不是很好?」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儲戶成為了小股東,無疑更是增強了儲戶對誠信銀行忠誠度,越是底層人,越是支持誠信銀行。

    賈尼尼在支持農民的某些政策上卻是和王雲東不謀而合。

    不過,賈尼尼對農民的支持,往往是小農民。他給那些小農民貸款,讓那些小農民不會因為農業蕭條被迫賣出土地。

    而王雲東對農民的支持,則是對那些規模較大的農場主們的支持。其他行業走出蕭條後,農業還遲遲蕭條。許多擁有一定資本的大農場主,不願意繼續做比較虧本的農業了,於是想把農場轉讓。王雲東願意用公道價格這些破產農場主的農場,讓他們欣喜若狂。

    但是。因為此時大多數資本對農場地興趣不大。東部地大銀行。正在兼併成千上萬地工業、金融資產。暫時沒空理想利潤更低地農業資產。

    王雲東主要地經濟勢力是扎根在美國西部地區。兼併收購。自然也是以西部地資產為主。農業、礦業就是其重中之重!

    原本。隨著移民數量地增長。西部各州屬於聯邦、州、地方三級政府所有荒地紛紛是通過頒布各種土地法令廉價出售了了那些願意在西部拓荒地移民。土地法令出售地荒地。不過是幾美元一英畝。但是開墾過後地農田每英畝卻是價值100元以上。這樣地價格至少是南美洲國家更肥沃土地地兩三倍以上。

    但是。南美洲國家是沒有美國地便捷運輸系統。更沒有美國這樣地消費能力。更何況。美洲周國家長期受動盪、戰亂。局勢從來就沒有穩定過。可沒有美國這麼穩定地投資環境。所以。如果。美國一英畝地農田如果價格能夠降低到50美元。那性價比甚至超過南美洲)畝地農田。

    王雲東此時有意識地在西部收購土地們儲備糧食。在美國底層地農民看來。似乎是在善心又一次爆發了。不過。如果是華夏復興黨地核心人物。肯定知道這樣舉措地實際目地——中國亂世徵兆越發地明顯。自然災害頻繁。加上奴隸主朝廷地**。執行力太差。已經讓社會各個階層對其失望。不斷湧起民亂。但是革命黨組織地起義並不見得比民眾自發起義來得多。原因在於。革命當高估了人民地覺悟。以為人民是因為覺醒了。想要打破這個體制創建適應時代地新政府而起義。但是。實際上地民亂僅僅是因為沒飯吃。無意識地集體求生存行為。當革命者認為這大勢如星火燎原。全國覺醒同胞奮力打碎舊時代地地滾滾潮流。看似勢不可擋。但能有這些思想地多是識字、讀書之輩。中國此時地勞動人民識字

    高。不認得所謂地大勢。但他們認得白花花地大米。

    要做到勢如破竹,捨我其誰,肯定要引導真正的主流力量為我所用,誰是真正的主流?不是和滿清離心背德的地方士紳宗族,不是最惹眼的革命黨。而是被革命黨們認為是麻木不仁的農民、市井底層的勞動者們!但這群主流的勢力卻是最難引導,大多數時候,看不到最明顯的好處,都是逆來順受,很難被刺激到覺醒的地步。不過,如果逆來順受的人是飢寒交迫,那麼,大米和吃飽肚子就成為最樸素的賄賂他們的利器。

    還有最能被革命黨人引導的新軍勢力,在清末成為革命的主力軍,他們具有知識,有覺醒思想還在其次,其中大部分軍人實際上反清政府還是因為領不到軍餉,全家老小餓肚子,迫不得已鬧軍餉。但是,清廷主要軍餉都是在養北洋的兵,對於南方的新軍,沒有充裕的財政,加上滿請政府因為發現南方新軍經常起義,認為這南方各省新軍是不可靠的,索性很少撥款。最終,引發大多數的新軍起義,還是因為沒錢造成的。

    王雲東,有點清晰的認識,利益最重要的。基本工資不能扣發,飯要讓人民和軍隊吃飽,否則,把人民群眾往死路上逼,政權肯定會被推翻!

    ——————

    如果說愛迪生一生當中那個發明是最著名的,毫無疑問是電燈!電燈這個看起來稀鬆平常毫無技術含量的東西,僅僅是簡單的電路把電能轉化成光和熱。0多種材料,並且,想到抽空燈泡中的空氣來增強燈泡壽命在後世來看是也是不像是什麼聰明的創意。但是,在當時,歷經數千次試驗,這是怎麼樣一種艱苦卓絕的精神在支撐

    在愛迪生之前,人們印象中的發明家是靈光一閃,就很快搗鼓出了一些小玩意。然而,在愛迪生之後的發明家,卻是如同苦力一般,再也不是講究靈感了,有靈感有干,沒有靈感也不能等到靈感來了再干,而是需要艱苦的實驗、嘗試。從未知中探索,或許耗費無數次試驗都一所所得,但也有無數的發明是從那些年復一年枯燥的嘗試中偶然發現,這樣艱苦的實驗,一遍又一遍的記錄下數據,是真正讓後人能夠踏在他們肩膀上向科技海洋中更遠的方向航行。

    電燈發明讓人敬佩愛迪生幾萬次實驗的大毅力,不過,在電池實驗卻是愛迪生耗費更長時間的實驗!

    在1900年開始,愛迪生就決心改進電術,已經進行了優化,造出了能夠存儲更多電力的酸鉛蓄電池。不過,他在嘗試了上萬次試驗失敗後,該叫你了酸鉛電池,嘴裡雖然說:「上萬次試驗,證明了別的發明家看法是沒有錯,製造電池確實是需要酸鉛。」然而,很快愛迪生又認為:「不過,我依然不會相信大自然會這樣的吝嗇,把最好的製造電池方法向人類保密!所以,我相信,只要我們再努力做更多的常識和實驗,一定能夠從大自然哪裡挖出秘密!」

    事實上,上次,王雲東向愛迪生提示鐵電池,但是,真要造出電池來,還要煞費苦心。直到了1908年,愛迪生才向王雲東匯報了好消息:「歷時八年,證明了除了酸鉛之外,鐵也是能造電池的,而且鐵電池確實比酸電池要好!」

    王雲東聞言,笑道:「那真的太好了!這樣的電池性能如何呢?」

    「為此,我特製了小型化的電車,這樣的電車模仿有軌電車,但外型卻是汽車一般大小。一次充電可以讓車輛行駛100里得意。

    「那麼行駛這樣電車的成本,以及電池能力和燃油相比的性價比呢?」事實上,聽聞愛迪生說說的數據。

    王雲東不禁驚異,後世在石油漲價的時候,許多汽車巨頭紛紛開始和電池商合作開發電池動力的汽車,貌似在後世,電力汽車一次充電也就能行駛100里而已。這樣的基礎性的技術,在未來百年裡面,因為人們習慣使用效率更高的汽油動力,所以,基本上是沒有突破性的進步。如此一想,愛迪生在發明界就更顯得如同一坐山峰一般的偉岸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