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95

大道小說網 第268章 油價泡沫破滅 文 / 香港大亨

    因為,墨華的石油期貨交易所,已經參與者眾多,是全球唯一的石油期貨交易市場。雖然在這裡成交的石油還不足以真正的影響到石油的定價權。但,墨華的石油期貨市場一路瘋漲,成交量巨大,也使得美國的媒體大為關注這個石油期貨交易市場。

    這些消息,日益刺激石油生產商的提價熱情。連美孚石油這樣的壟斷石油加工、運輸、銷售巨頭也不得不接受油價上漲的事實

    《紐約新聞報》、《世界報》等最具影響力的兩大報紙,似乎想要和《華爾街日報》搶奪經濟新聞的話語權,連續邀請經濟專家評論墨華石油期貨交易所的油價上漲現象,巴庫石油停產、歐洲油荒、墨華石油期貨市場交易火爆、世界石油價格未來的走勢等等話題。

    經濟專家、華爾街經紀人們各抒己見,事實上他們對石油期貨這種新的品種也很陌生,不像美國芝加哥市場中交易的的大豆、小麥等穀物期貨讓他們所熟知,也不像華爾街股票市場那樣有眾多的歷史上的漲跌走勢可以研究參考。

    而且,這個時代的經濟專家預測經濟或者預測金融,在某種程度上講,和瞎子算命沒有什麼兩樣。事實上,就算在未來經濟研究逐漸深入,但涉及到人的學科,總是不能如理智、客觀。

    經濟專家們處於珍惜羽毛,或者其他的什麼目的,用一些含糊其辭,一句話時候解釋可以產生兩種截然相反歧義的話語來糊弄。結果,大多數的評論。都被墨華地投機者這曲解為美國的經濟學者看漲

    歐洲油價上漲、美國油價也上漲。盲目看漲的行情讓墨華的出現前所未有的整個民間資本都在參與投機。

    雖然,墨華的民營資本主要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華僑商人為主力軍。但是,這個時代,相對後世的電視、互聯網等媒體飛速傳播訊息來說,基本上是個信息閉塞,金融知識比較落後地時代。商人們在實業上的精明,放到金融市場中幾乎全都消失不見蹤影了。

    從1905年初,歐洲俄國的巴庫油田停產引發的歐洲油價暴漲。墨華石油期貨市場吸引了近億美元的資金參與其中,每日成交量達到五六百萬的天量。短短半年時間,幾乎每星期,石油每桶成交價格的記錄都被刷新。

    這不到7個月時間,上漲了4美元,漲幅超過300%,而在9月4號,第二周的首個交易日中,成交價站在在5.6美元的巔峰高位。此時。上漲已經乏力。每天地分時圖表反覆出現震盪格局。然而,盲目投身其中。

    雖然此時,墨華地石油期貨市場中油價已經有見頂的苗頭。但墨華的石油期貨交易市場如今投機的風氣蔓延。投機者們儘管可能知道總有一天會跌,但他卻總抱著僥倖心理一路追漲,這樣的投機氛圍下,讓原先的芝加哥職業投機者們順利出貨。

    金融市場,創立的目地不是為了投機。但是總是吸引了無數的投機者參與其中。在外看。它是風景如畫的仙境,深入瞭解卻會發現它是看不見硝煙的戰場。強者瓜分財富,弱者遍體鱗傷!

    進入了九月中旬。

    人們還在討論。

    「石油價格能漲到6美元

    「油價一定能到10美

    「肯定會漲的啦,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俄國地石油行業基本上因為戰亂而停產了。整個世界石油都看美國石油的臉色呢。而美國大多數油井再怎麼增產。也沒有德州的那幾口顛覆石油行業的高產油井厲害。你挖幾百口油井,也不如我一口油井產量高」

    「墨華的期貨市場掌握了石油的定價權!整個歐洲都油荒,他們不得不來競拍墨華的石油!」

    「肯定會漲!」

    宋教仁一言不發,默默的這幅場景。因為,華興會的創始人和骨幹精英都已經你給加入了華夏復興黨。華興會已經不復存在。

    但是,宋教仁還在猶豫,他覺得華夏復興黨能力和實力確實非同凡響。但卻依然還沒有下定決心加入其中。

    因為,墨華的華夏復興黨治下,雖然民生、經濟都遠勝於滿清、日本等過百倍。在工業、科技上顯然也不遜色日本。而墨華政府主導地計劃經濟,不到兩個五年計劃。豐碩地成果就達到日本明治維新三十年的成果。這使得。宋教仁在這一點中認為華夏復興黨確實是個有大氣魄地政黨。唯一比日本略遜的是教育,但墨華也實行追趕戰略。識字率,人民素質的平均水平提高的速度就如墨華的經濟增長那麼的迅猛。

    然而,唯一和宋教仁思想比較衝突的是。華夏復興黨堅持一黨執政,造成黨既政府,甚至黨凌駕於政府至上的局面,使得宋教仁產生疑慮。

    宋教仁研究議會政治,他的理想是打造不同的政黨組成議會。如同歐洲的議會政治那般,要有幾個勢均力敵的政黨。當一黨執政時候,其他的在野黨能夠嚴密監視執政黨,而且,通過議會選舉,在野黨也有機會執政。讓執政黨不能肆意妄為,以免選民下持某在野黨重組新政府。

    然而,墨華在憲法上已經規定了只有華夏復興黨一黨執政,其他政黨不可能合法的獲得政權。這顯然不符合議會政治的精神。

    「一方面驚歎墨華的成就,另一方面華夏復興黨卻是專權獨裁的典型。不但是一黨專政,連黨內的創始人都是終生制黨魁」墨華地高效率行政執行力,還有崇尚辦實事的風氣讓人覺得這是世界誒上最有作為的政黨。然而,這個政黨如今卻是獨家的明目張膽。還深受境內百姓的讚譽。

    「也許墨華的路線是對的,自己學的那些是錯地?」每每想到這一點,宋教仁總是苦笑,「如果能把議會政治的那些書籍上的東西都忘掉,或許就沒有任何心理障礙的加入華夏復興黨了吧!」

    不過,他想更深入的瞭解墨華的社會百態,通過這樣的途徑來更深入的瞭解華夏復興黨的政治思想。

    在此之前,宋教仁去過墨華地工廠、農村、城市各個角落。冷眼旁觀墨華地種種社會百態。然後,把自己的一些社會觀點,向雜文、評論的報紙上投稿,換取一些微薄的費用,用作在墨華的開銷。

    大多數的社會現象比宋教仁想的要健康得多,許多墨華工居住的小區中甚至出現路不拾遺的狀況。這和國企的企業文化息息相關,國企中黨員多,並且經常有一些宣傳教育,使得職工集體的思想大多向著墨華官方所提倡地方向發展。

    墨華的經濟體制是二元制的。官方的計劃經濟體制。工人福利高。薪水足,已經在追求精神文化了。普遍來說,此時的國營企業主導下的體制下,國企職員大多數追求集體主義,至於最大程度實現個人價值這類功利的思想卻不流行。過渡追求個人,集體就散了,許多大工程大項目中。高級技術人員如果不懷有高尚的精神,而為追求個人利益、地位、享受,那就根本做不了的。

    但是,在以民營企業為主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大多數人地心態還是投機、逐利。當墨華地石油期貨交易所成立。原本是為吸引國際石油生產商參與石油期貨買賣來活躍墨華的金融體系。而然,不長地時間裡面,這個期貨交易市場卻成為了眾多商人投機的場所。

    他眼前,這片街道。銀行、保險公司、還有石油期貨交易所構成了墨華的金融中心地帶。這條街道,幾乎每個人都比較浮躁,每個人掛在嘴邊都不離期貨投機買賣。歎息一口氣。

    事實上,墨華的政府是不風險警告,在這一點上,宋教仁是贊同墨華管理層的風險警告的。但,人性如此。不得不讓宋教仁唏噓。

    無目的的遊覽。並寫下自己的見聞。這是還沒有下定決心是否加入華夏復興黨的宋教仁如今的一個習慣性作為

    當宋教仁為自己的遊歷寫了一篇新的文章《墨華石油期貨交易所門外》,文中對投機者的心態語言刻畫的入木三分。這篇文章在墨華的主流報紙上報道、轉載。引起了許多人的不屑。心道一個外來的書生也亂評亂說,懂經濟懂期貨交易碼?

    然而,過了沒有多久,油價忽然在高位跳水,從5.6美元開始高台跳水

    十月份的時候。

    暴風雨來了!

    石油期貨市場不理智的價格終於在許多炒家拋售的情況下開始出現暴跌。

    無情的敲碎了許多夢想通過投機來不勞而獲者的美夢!

    墨華境內,大約有三百多家民營因為把大量的資本用於石油投資,而陷入困境。

    不過,墨華的管理層,對於這些不停警告,參與投機的民營企業的困境置之不理。自己做的一些事情需要自己承受後果。

    許多小報上這些損失慘重有發表自己慘狀來製造輿論,要求政府給其貸款救濟。有的商人則表示,自己從墨華一開始建設就把大量的資產用於在墨華投資,對墨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不過,一些尖銳的社評則是批駁的那些商人啞口無言,自己投機賺錢的時候認為是自己的本事,當不顧政府風險警告,投機損失慘重的時候,又怪到政府頭上。這種邏輯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