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95

大道小說網 第253章 美國排日 文 / 香港大亨

    1905年,在日俄戰爭還在白熱化進行的時候。美國似乎因為日本拒絕了出讓南滿地區修築鐵路的特權而惱火,進一步引發了日本的不滿。此時,日本在日俄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已經讓美國感覺到威脅。

    而且英日之間在亞洲簽訂的同盟關係,加強了英國在遠東的控制力,使得美國在中國推行的「門戶開放」政策受阻。顯然,英法等老牌列強在中國佔據的利益和勢力範圍極大,不想讓美國這樣的新的工業國家分享他們的利益。

    總之,美日之間的矛盾。早在日本工業和軍事開始發展起來的時候就埋下了伏筆。

    哈里曼回到美國沒幾個月,美國對日的政策急劇強硬起來。還殘留在美國,遠遠還沒有從上一次混亂和搶劫中恢復元氣的日僑,便被禁止從事越來越多的行業。

    特別是,近些年裡面盛傳很多流言蜚語——日本工人並非老老實實的來打工,而是抱著藉機偷竊美國的核心技術而來。因此,相當多的日本打著工紛紛在美國的工廠中被解雇。

    於相對注重民生的民主黨相比,此時連續執政的共和黨,基本上是注重經濟增長以及工業資本家的利益。

    比如這次接著鐵路大王哈里曼鼓吹仇日的氛圍,美國官方對日本的外交、戰略開始轉變了風向。

    美國的軍方已經開始把日本設立為假想敵,制定「橙色計劃」,如果美國和日本的衝突摩擦真要達到一定程度。美國國防部會使用橙色計劃中地策略,對日本進行軍事打擊。甚至,還有以海軍為主,海軍陸戰隊為輔的登陸日本的作戰的模擬培訓計劃。當然,這少不了商人的推波助瀾。

    美國海軍作為世界第三的海軍體積變得更為龐大,這是一個極大地商機。但是工業界覺得還不夠。只有美國海軍變得更龐大,才符合工業資本的商業利益。龐大的海軍不但能夠接觸武力來擴大美國工業品的市場,還能夠因為海軍地規模龐大而增加數以億美元的訂單。

    王雲東的商業利益立足於美國,各種政治經濟動態都是他必備的功課。

    胡芸作為王雲東商業上的秘書。盡職的總結一些重大事件和情報給王雲東,讓他過目。

    美國羅斯福總統這個前任海軍部長,熱衷於擴張海軍,這一點,是和許多工業寡頭的利益相符合的。經管在反壟斷上,他和工業寡頭們相互之間如同仇寇一般地敵對,

    事實上,海軍的訂單。大地蛋糕早就被瓜分了,一點蛋糕屑只會讓王雲東不屑一顧。這些小的投資。胡芸已經有了自主做決定的權利,

    針對日本的計劃,經過工業資本家代理人們的操作下,變成了加強版的「大海軍」計劃。這個大海軍計劃本來就是羅斯福所倡導的,在沒有成為總統前他就是擔任海軍部長的。從190年開始,羅斯福代理總統的幾年裡面,海軍的投入年年攀升,從每年撥款8500萬美元,增長到1.2億美元,佔據美國政府財政收入地20%以上了。

    日俄戰爭之前。羅斯福政府每年建兩艘戰列艦。而當日俄戰爭表現出地海戰已經超出美西戰爭,所以。不久前,羅斯福和美國工業界一致的推出一年建造四艘戰列艦地計劃。連民眾反對時候採取的混淆視聽策略都制定出了——四艘新型戰列艦中。兩艘由眾議院批准,另外兩艘由參議員批准。這樣新聞報道中,模糊處理,讓人以為僅僅是批准建造兩艘戰列艦。而每艘戰列艦地造價都是超過570萬美元大關。

    「目前洛克菲勒和摩根旗下的造船工廠船台、船塢均已在不斷的擴建中,受益於海軍的戰列艦、巡洋艦,以及更多的輔助軍艦的訂單。每年美國主要的造船廠光是軍方艦艇的訂單就足有10萬噸以上的噸位了,加上運輸行業的訂單,美國造船工業每年商船的訂單升至百萬總噸」胡芸說出的這串數字是極其龐大的了。要這倒如今是和平時期,美國的船舶訂單就達到如此驚人的程度,如若是戰爭時期,那麼,美國船舶工業的生產潛力可能還能增長兩三倍。

    「這些訂單都不是我們所能拿到手的,雖然我們雲東系收購了一些西部的船廠,但是美國的造船工業精華部分在東部的大西洋。不說別的,連商船,我們造出最大的噸位也僅僅是5000噸。軍艦我們也僅僅能夠建造一些炮艇。」王雲東笑道,「好在我們之間培養了不少造船、機械等各方面的人才了。如今造船業形勢大好,也投資一些大型的船台、船塢吧!讓我們財團中的造船廠也嘗試更大噸位的船舶製造。」

    歐洲已經出現軍備競賽的加速,美國的海軍也在不斷擴張。從美國重新瓜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開啟了列強之間殖民地重新洗牌的序幕。遠東日本、俄國的海軍戰鬥也意味著鋼鐵戰列艦時代的海上爭霸序幕啟動了。整個世界充滿了火藥!大環境如此,而船舶以為這海權,未來,造船行業的機遇是前所未有的!

    不過,造船工業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搞起來的。收購了大量的小船廠,但是,並不是把這些小船廠合併起來就能變成造船行業的巨頭。甚至,就算王雲東有領先時代的科技和見識,也對於推進這個設計到社會每個生產領域的造船工業感覺到無能為力。

    造船卻是一個工業體系的問題。是需要無數個行業資源的有效配合。有時候,在類似的機械製造領域裡面,權威的博士、專家往往還不如熟練的技術工人管用。

    雖然王雲東沒有分享海軍訂單中的大頭,但是,像他的雲東系這樣一個規模龐大的財團來說,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戰列艦雖然以鋼鐵為主,但戰列艦中也有不少電氣設備,需要用到塑料製品。通用酚醛塑料作為王雲東和通用電氣公司合資的大公司便分享到海軍大約五萬美元的訂單份額。

    而像由王雲東和杜邦家族年輕一代三巨頭共同掌控的杜邦化學公司,大肆吞併美國第二大火藥公司拉弗林——蘭德,以及其他的軍工、化學、火藥等相關的公司後,逐漸形成一個規模一億多美元的杜邦化學帝國——杜邦國際公司。杜邦國際逐漸擺脫家族企業的陰影,真正成為符合時代潮流的股份制公司。由於,杜邦公司不斷擴張兼併需要的資金都是向王雲東融資,所以,逐漸的王雲東佔據的股權已經超過45%,第一大股東的地位鞏固了不少。除非杜邦公司其他的股東集體反對王雲東,否則,王雲東和絕對控股已經沒有多大的區別。

    同樣,此時杜邦對於軍火行業的壟斷佔據美**工廠的25%。雖然沒有分享到造船這一最大的訂單,但是艦炮等訂單卻是被杜邦公司爭取到了。杜邦獲取的訂單份額大約有60萬美元。

    在加利福利亞州,華人的地位逐漸提高。但是,並不表示加州的種族歧視觀念就改善了。

    這一次,加州又一次爆發出了種族歧視浪潮,主要是針對日本人而制定了一系列限制計劃,其中舊金山教育部門採取了對就讀於當地學校的日本學生採取隔離式教育。而且,對日本學生額外徵收一筆遠遠高於其他僑民學生的學費。

    日本外交部通過外交抗議美國對日僑的歧視,並且以美日之間貿易外來相威脅。結果,美國政府直接對日本外交官員敷衍了事。因為,美日之間的貿易往來,甚至不及美國和古巴、菲律賓之間進出口貿易的規模。而且,日本人抵制美國貨已經你給不是一天兩天了,再說,就算日本人不抵制美國貨,以日本人現在的赤貧狀態,能夠消費多少商品還是一大疑問。

    當美國和日本之間的外交驟然降至冰點,日本桂內閣開始後悔拒絕哈里曼太過於乾脆,早知道如此,還不如把談判無限期拖下去,一直到日俄戰爭有了結果再說不遲呀

    和日本僑民在美國的待遇有天壤之別的是近些年華人移民的地位提高到讓其他國移民妒忌的程度。當然,這僅僅限於加州一級。出了加州,華人最多和意大利人一般的待遇,比西歐人要差上幾分。

    法律強制加州境內居民尊重華人的合法權益。因為,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移民尊重華人的合法權益,卻依然有一些種族主義較強的底層白人隔三岔五爆發一下情緒。所以,加州補充一一些法律條款——如果明知故犯,採取犯罪手段故意損害華人的利益,那麼,在加州是罪加一等的。

    加州各國移民紛紛自我潮解,認為加州的移民中華人是第一等公民,西歐人的第二等公民,美洲其他國家人、東歐、中歐等地區人是第三等公民,黑人和亞洲除華人以外的地區移民是第四等公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