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宅男的一畝二分地

大道小說網 第一五九章 荔浦芋頭 文 / 風雨中的塵埃

    z

    :本月第一更,大家賞臉多扔些推薦票、月票過來這裡拜謝了!……

    姚健走了,帶著滿村的希望就這麼走了。臨行前村民們熱情的拎著東西來送行,讓生活在城裡的他不適應之餘也不由的感歎著村民們的淳樸與熱情。

    山泉水、葡萄酒,這兩樣讓姚健念念不忘的東西,劉曉宇都是提前準備好的,為了以防萬一,在行軍水壺與扁酒壺內壁上的花紋吸足能量後,劉曉宇就把那起到吸收能量作用的花紋給抹了去,只留下那個已經能量飽和的儲能花紋。

    在他的激發下,這兩個壺中花紋裡的能量在緩慢的融入壺內的液體中,至到完全釋放完畢。到那時除非劉曉宇再次給壺內壁的儲能花紋邊接上吸能花紋,不然這兩個壺就會不再有那個功能了,這讓劉曉宇有點充電器與充電電池的感覺。

    一路將姚健送回林場停車的地方,這一趟劉曉宇把村子裡做好的那五床蠶絲被也帶了出來,給姚健做籌備方面之用,當然了,那些絲帕也沒拉下。

    姚健來的時候一背包的零食,結果等到了村子裡自己幾乎都沒吃過,臨走的時候,正好用來做村民們送行的回禮,讓那幫小傢伙們一個個歡呼雀躍,立馬將他的稱呼從胖叔升級到了虎子叔,讓姚健不得不感歎,這到哪裡物質攻勢都很有用啊。

    兩人在車前又交待了幾句,然後就分道揚鏣了。這一次劉曉宇沒打算回城,前面才弄地那些雞鴨鵝回來,而幼生期的時候這些家禽最是脆弱不過,很容易就夭折了,這大夏天的一個不好出點啥事那就糟了,自己不盯著可不放心。

    在回村的路上,劉曉宇尋思著以老家村目前的條件來看,還能再弄點什麼好呢?如果這時候姚健還在身邊的話,肯定就會發現自己的二子哥又開始犯那想起來一出是一出的毛病了。不過這次還好,一直到回到家裡劉曉宇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出來。

    村子裡的種植與養殖基本上已經上了正軌,不過這兩樣都是需要花不少的時間地,好在當初拿出來的那些種子都是來自原種培育出來的二代種,生長期要比正常的同類農作物短上三分之一。

    不是說這個生長期不能縮地更短些。只是這樣做地話不但會引起人們地注意。而且這生長期縮地越短對能量與養分地需要也就越大。以普通地田地來說已經承受不了了。

    除非劉曉宇把二代種基因裡地限制去掉。讓它們恢復一代種地全部能力。這樣地話就可以通過吸引太陽能來加快生長地速度了。不過這樣做地話。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引起有心人地注意吧。畢竟這村子裡每個月還會有林場送補給地人來呢。

    不過就劉曉宇提供地這批各種農作物地二代種子。就已經讓村裡人驚訝莫名了。不過好在表現地還不是太離譜。所以大家也都以為是外界地什麼新品種。所以也只是驚訝一下而已。

    村子裡新開地梯田里目前種地有紅薯、芋頭、南瓜等這些原本就是高產量地農作物。至於玉米與大豆則是套種在一起地。省了不少地地。

    考慮到這次村子裡地玉米多是用來做飼料用地。所以種植地都是普通地黃玉米。不過為了能解決自己地口腹之慾。他以權謀私地給自己留了一塊地全種成了糯米玉米。

    這養殖園還有村民家裡每天都能產出不少地糞便。除了一部分用來肥田之外。其它地就會經過發酵後澆到養殖地裡餵養蚯蚓。在飼料充足地供應下。村子裡現如今地蚯蚓產量日益提高。

    現在養殖圈裡地那些家禽的飼料配比中,蚯蚓已經佔據了一定地比例,甚至連水產養殖那邊也能分到一定供應量,有了這傢伙,不管是雞鴨鵝還是魚蝦什麼的,長勢那個旺啊,連那些個牲口每天也能適量的餵養一些,以增加營養和它們的抵抗力。

    剛買回來的那些雛雞什麼的在這種天然飼料的餵養下,幾乎都沒有死亡的情況出現。考慮到鴨與鵝這兩樣家禽最好還是水養,所以每天都會有專人將它們放到村子裡的溪水裡。

    幸好劉曉宇事先有所考慮,讓憨憨與小虎又臨時的負擔起了牧鴨、牧鵝犬的工作,不然這幫大大小小的東西還真不好放養。

    時間過的很快,彷彿回到大生產時代的老家村在一片忙碌熱鬧中迎來了第一次的豐收。對於村子裡來說,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加的讓人喜悅了。

    當初修建養殖圈的火爆場面再交出現,放眼望去田間地頭全是

    帽人影,成片的農作物被收割、田地被翻整,村民們、有條不紊的盡情揮灑著自己的汗水。

    男女老少齊上陣的情景很讓人震撼,在連續忙碌好幾天後,那成堆的農作物被堆放在了當初修建養殖園時順手翻新加大了一下的谷場上。

    村裡的孩子們一個個手裡拿碰上樹枝什麼的守護在這些收成旁邊,防止那些野鳥麻雀什麼的過來偷吃。不過終歸是人小力薄,這防護的效果有些差強人意,往往顧得了這邊卻疏忽了那邊。

    當劉曉宇發現這個情況後,大手一揮,蒼那孤傲兇猛的身影就出現在了谷場上空,讓那些原本還偷吃的不亦樂乎的飛鳥們立馬為之一空。

    自從意識到蒼的特有功用後,劉曉宇就有意識的對它進行不斷的優化與改造,這不,現在的蒼,不論體形還是速度都有了質的飛越,你要是告訴那些懂行的人這傢伙是黑耳鳶,肯定也不會有人相信。

    這次收穫的東西可不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種子被改良過的原因,玉米、大豆、南瓜、紅薯還有芋頭收穫的時間都相差無幾,這到是讓村子裡務農為生的村民們有些個奇怪,不過都被劉曉宇用新品種給糊弄了過去。

    這次在老家村種下的農作物當中有一樣東西讓劉曉宇很是喜歡,那就是芋頭,確切的說是檳榔芋,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不過換種說法相信就都知道了,《宰相劉羅鍋》大家都看過吧,因為這部電視劇而火起來的荔浦芋頭就是它了。

    本就嘴饞的劉曉宇在收穫了這荔浦芋頭之後,立馬就按照在網上查到的正宗荔浦吃法,做了一道芋頭扣肉。

    沒錯,就是扣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村子裡的豬全被用來留種了,沒搞到上好的豬肉,只能弄點兔子肉代替了。

    當然了,這芋頭的吃法有很多種,加上老家村的甜食本就稀少,所以劉曉宇在品嚐過了這荔浦芋頭的美味後,乾脆整了一桌全芋宴。

    拔絲芋頭、清蒸芋頭(沾糖吃)、芋頭瘦肉粥、芋頭條、芋頭糕、芋頭餅、芋頭丸子、油炸芋頭、芋頭煲白菜、椒鹽芋頭、黃燜芋頭、芋頭、芋頭燜臘肉、香芋米餅,要不是季節不對,他還準備弄一個芋頭火鍋出來。

    為了增加保存的期限,豐富村子裡的甜食,劉曉宇還找人幫忙整了一個土製的烤爐,然後自製了一些芋頭餅乾、芋頭蛋糕、芋頭酥等點心,此舉深受村裡老人和小孩的歡迎,結果讓他不得不專門把這些技術傳給了村民們,不然光靠他一個人搞還不得累死。

    除了這荔浦芋頭,其它的農作物劉曉宇也搞出了不少種吃法,大大的豐富了老家村的飯桌。雖說這收穫只是忙碌的開始,後面還有像什麼去皮、曬種等事情要做,但這並不妨礙大傢伙的心情,看著都是笑容滿面的男女老少,一種滿足的喜悅洋溢在整個老家村中。

    農作物生長週期的縮短也就意味著原本一年一熟或者兩熟的東西,可以增加到兩熟、三熟甚至n熟,變相的把產量也提高了。見的多了,村民們對這些打破常規的農作物種子也就由最初的驚訝轉變為習以為常了。

    這次收穫的各種農作物,除去一部分留種之外,剩下的一大半歸到了養殖圈裡,用於家禽、牲口的養殖,而另一小半則被分發到了老家村各家各戶的手上。

    雖說分的的東西並不多,但大家都很知足,反正後而還能接著種接著收穫,根本不怕沒的吃。

    這次在收穫梯田上的農作物時,村子裡前面種下的冬小麥被收穫到了倉庫裡,這玩意可比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金貴多了,村裡可沒人捨得用這個來喂牲口。

    村裡以前的這些土地都是各家歸各家的,產生的東西自然也就不會像梯田上的那些東西一樣成為公有的,但就算是這樣,這幾天下來劉曉宇也收到了不少村民們自發送過來的麵粉。

    這冬小麥收完後,接著就得開始種稻子了,對於劉曉宇弄來的這些「新品種」種子十分滿意的村民們更是期待他是不是能再整出點「新品種」的稻種出來,畢竟做為主糧來說,稻子、小麥的重要性可比那些個雜糧要強上許多了。

    也沒有讓村子裡失望,早有準備的劉曉宇將培育出來的二代稻種拿了出來,順便的還弄了一點諾亞以前研發的新品稻種出來,準備在村子裡弄塊地試著種一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