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宅男的一畝二分地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七章 荒地 文 / 風雨中的塵埃

    這年頭有肯花心思的人就是能賺到錢,賺不到錢的絕不是沒本事沒能力,而僅駐只是沒有想法不去做罷了。劉富貴這次能想起養竹鼠確實動了不少的腦筋,更是有些個勇氣敢於去嘗試。

    看了看後院養殖房裡的數量不少的竹鼠,劉曉宇思量著。這次劉富貴的事給了他一點觸動,竹鼠這東西一年繁殖n次,食料又簡單,還不用餵水,排泄的糞便又可以投入池塘做水產的養殖飼料,村裡哪家沒個空閒的屋子,稍微改改就能做成養殖房。

    鎮上光好再來一家對竹鼠的需求量就需要不少,光靠劉曉宇自己一個人去養,除非動用空間的能力,不然根本不能滿足鎮裡的市場,更別說縣裡、市裡甚至更大的地方了。

    劉曉宇思量不久決定將竹鼠養殖這事先跟村委會打個招呼看看反應,結果人到村委會一說這事,村長一拍大腿說這是好事啊,立馬全村廣播,不過村民的反應並不是很強烈,可能大家對竹鼠跟對草莓大棚一樣吧,還是觀望為主。

    力已經盡過了,劉曉宇也沒再多說什麼,也許等劉富貴養殖成功並取得一定的收益後大家就會心動了吧。

    今年劉家村沒有燒稻草時滿天的烏煙瘴氣,科學的方法就是好,即環保且實用。看著田間地頭時不時的有人在裡面翻地整地漚肥,今年冬小麥也快要種下去了吧。

    前面因為跟好再來合作了,為了方便自己上鎮上採買與送貨,劉曉宇給自己也買了輛電三輪。

    這玩意看著不怎麼樣,用起來卻很實用。每天電充滿後絕對夠從劉家村跑到縣裡再從縣裡跑回來的。

    又到了給好再來送貨的時候了,劉曉宇將n只竹鼠、竹雞捆好扔進車裡,又將事先準備好的魚、黃蟮、泥鰍等不產分別放進裝好空間水的桶裡。又採摘了些蔬菜裝筐,還有頭天去後山打的兩隻野雞與野兔也放到車上,一腳電門往鎮上趕去。

    說到跟好再來合作也算是巧合,好再來的老闆娘翠花在享受到當初劉曉宇給她補酒的「好處」後,尋了個機會打了個電話給對方,想再弄點這種補酒,一方面呢是想給自己男人繼續補補,而另一方面則是想將這補酒放在自己的飯館裡頭賣,那一定會很火。

    當時接到電話的劉曉宇並沒有答應,而是婉轉的以材料太貴泡製時間過長,已經沒有存貨為由拒絕了。當時的那些補酒也確實被村長他們給瓜分一空,老闆娘當時還有些失望,不過劉曉宇話音一轉後向老闆娘推薦自己劉家大院出產的農產品。

    剛開始好再來的老闆娘也不太願意,畢竟自己的供貨渠道並不缺乏,可劉曉宇一再保證自己的東西全是綠色無公害食品,還特別說明了自己手上獨有的竹鼠、竹雞的食用的價值後,老闆娘才勉為其難地答應試試。

    這一試,到是試出口碑來了。不光是竹鼠、竹雞,連劉家大院出產的其它東西,像魚、黃蟮、泥鰍等水產品,空間水澆灌的蔬菜、放養的土雞、土鴨等,連大院的草莓都成了好再來吸引食客的招牌,讓好再來的生意火爆了不少。

    這世間最堅挺的關係就是利益關係,雖然劉曉宇沒有說但老闆娘為了減少競爭力自己有意識的隱瞞了自己從劉家大院進貨的渠道,這也倒置她的生意在鎮上一家獨大。

    其實開在鄉下的飯店不缺少平常的食材,畢竟鄉下種、養的人家太多了,好在現在生活水平都非常不錯,好再來又是開在鎮上最繁華的街道上,再加上大院供應的食材,故而生意在鎮裡也算是首屈一指,連縣裡都有不少人慕名而來。

    坐在收銀台裡的老闆娘看著在廳裡滿噹噹的食客,還有已經已經被訂滿的包間,內心的喜悅難以言明。一陣電話聲響起,將她從思索中驚醒,看了看手機屏幕上顯示的劉曉宇三個字,她面上一笑,知道這是送貨來了。

    老闆娘連忙起身拐進飯館的後院,不出她所料的劉曉宇和他的電三輪已經停在了那裡。

    當初老闆娘要求劉曉宇送貨時直接進到後院,劉曉宇開始還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後來才知道她這是想保密,其實按劉家大院目前的產量,除非動用空間的力量,不然就是想多供應也不可能啊,那太不正常了。

    就光是供應好再來這一家飯館,劉曉宇都是三四天才送一次貨,好在老闆娘很聰明,將大院的食材跟普通的食材混合一起做,這樣對大院食材的用量就能控制不少,雖說口味上會稍許差一些,但老闆娘也顧不了這麼多了。

    卸貨、清點自飯館的服務員去做,劉曉宇與老闆娘只需要坐著喝喝茶、聊聊天就行了,等清點完成後把帳一結,劉曉宇就可以走人。

    現款現貨可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剛開始的時候都是貨到後記帳處理,一個月再結算一次,後來則不同了,為了使劉曉宇能提供更多數量的東西老闆娘不得不將結帳方式改成現款現貨。

    其實對這個劉曉宇根本不在意,只要不懶帳,現結也好月結也罷,他一點也無所謂。不過既然老闆娘堅持他也樂得方便。

    來時滿載去時空空,劉曉宇沒有在好再來多待,結完帳後他就開著空空的電三輪往鎮裡的農貿市場趕去。

    他這次去市場主要是想再買些果苗什麼的,準備栽種在池塘四周、大院的附近,甚至準備在從果園到大院這條路的路邊都種上一些,一方面是可以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一方面則是圖個季節到了能有些個新的收穫。

    這個打算他事先跟村長溝通了一下,村長的回答很乾脆,地都包給你了,只要不搞破壞,還不是隨便你怎麼整。在劉曉宇的要求下,村長大筆一揮,在交納了一定的鈔票後,池塘四周和大院後面崎嶇不平的荒地也都承包給了劉曉宇。

    原本劉曉宇還想承包點村裡的稻田,結果村長沒同意,說是這些田地村裡都有帳,都是分配到個家個戶的,再說了劉曉宇也不是劉家村的農村戶口,按政策是沒有辦法給他承包的。

    之所以將山地、荒地、大院還有池塘承包給他,那是因為這些都是荒廢的,村裡即沒有帳,也沒人願意去承包,放那裡放著也是浪費,所以才被村委會拿出來包給了劉曉宇換點錢進帳。

    當然這些也不是一開始就是荒廢的,池塘與山地都曾經有人承包過,不過結果都是比較淒慘,不是池塘裡的魚多半都病死,就是山地種的果樹的產量與品質都是一塌糊塗,幾次下來後就沒人願意承包了,誰沒事也不想把辛苦賺到的錢往水裡扔不是。

    按村裡的老人說,其實這片後山原來也算是物產豐富的,雖說趕不上傳說中的棒打狍子瓢舀魚,但是山珍、野味卻也是應有盡有,可這山裡的資源再多它也架不住村裡人沒有節制的索取啊,幾輩人下來結果這片後山也就徹底的荒了。

    雖說沒承包到稻田,但能再弄塊荒地也算不錯,有總勝於無啊。畢竟有空間水在那裡,在哪裡種和種什麼都是一點問題也不會有的。

    這次考慮到只是買一些比較普通的樹種果苗,劉曉宇也沒再麻煩村裡,而是自己去農貿市場裡的種業公司裡去購買。

    考慮到劉曉宇並清楚究竟哪些品種的樹種果苗適合,又各需要多少的數量,種業公司的業務員很是負責的提出可以隨他先去實地看一看後再做品種與數量上的決定。

    種業公司的業務員看到劉曉宇將要準備種植的全是些荒地,臉色有些不太好,這些荒地的肥力都不行,就算是種出來的果樹產出的果實數量與品質也都不會太好。

    那業務員人品也算不錯,當然了這也不排除他不想事後有什麼麻煩的想法,一再勸說希望劉曉宇能三思而後行,可劉曉宇還是依舊堅持自己的態度,這位種業公司的業務員勉為其難地幫他做了些規劃。

    池塘在這位業務員的建議下劉曉宇決定再擴大些,然後四周再種上些果樹,至於大院後面的荒地則被劃分區域種上了不同品種的果木,同時那位業務員也建議可以在果林間套種了些其它的東西,比如水果蔬菜什麼的,當然具體種什麼得對應相應的季節。

    因為訂的樹種果苗比較多,種業公司的業務員答應送貨上門,再簽了合同收了訂金後,他就連忙趕回了鎮上。

    看著還在荒廢的土地,劉曉宇的眼中看到的卻是未來果木成林的豐收之景。這批樹種果苗長成後,劉家大院的環境將得到很大的提升,想像著當時可能的情景,劉曉宇覺得那時的大院真會有幾分事外桃源的感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