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極品都市太子

正文 第二千六百四十五章 副部級待遇? 文 / 盡歡朝夕

    劉鎰華看到爺爺點點頭,贊同他的說法,就繼續道:「不解決國有資產流失這個問題,很多人就會有反對私人參與到國有企業改革。如果沒有私營企業參與到國有企業改革,那麼國有企業的改革就很難成功了!所以,如何做到國有資產不被低估、不流失,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劉老爺眼前一亮:「好主意!你這是要把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搞得公平、公正、公開啊!哈哈,這個主意好!看起來有必要成立這麼一個結果國有企業低估和國有企業資產流失的部門了。這樣一來,也可以預防一些比較嚴重的貪污**啊。」

    劉鎰華興奮道:「爺爺你就是厲害。是的,我覺得真有必要成立這麼一個部門。」

    劉老大手一揮道:「這個當務之急沒有問題了,你繼續說你的措施。」

    劉鎰華立刻侃侃而談道:「我認為現在的國企改制,可以用三種方式方法。第一是整個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第二是進行承包經營,第三則是進行租賃經營。

    其股份制改造,又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引進外資進行合作,外資占一定的股份,我們自己占一定的股份。這個股份比例,只涉及到經營管理權,不涉及到企業的所有權。縱算外資占的股份超過百分之五十,公有制企業的屬性不改變。另外一種方式,則是企業內部職工參股,外加民間資金參股,和外資參股在操作方式上基本相同,參股主體有區別。」

    劉老點頭道:「嗯,繼續!」

    劉鎰華繼續道:「第二個方式就是承包經營。這個比較複雜。首先是承包人,一般是企業內部職工,少數是企業外部的人。承包方式也有很多種。一種是全部承包,整個企業由承包者經營管理,每年向政府繳納一定的管理費用。企業內部的幹部職工。也都由承包者來安排,包括離退休職工等。」

    劉老點頭道:「鎰華,這種承包,不會發生其他問題嗎?比如職工下崗,離退休職工的退休工資和其他福利待遇發放。你剛才可是說了下崗工人的問題啊。」

    劉鎰華只好實事求是道:「會的,這個問題正是實際上最棘手的兩個問題。關於下崗職工和離退休職工的安排,承包人和政府主管機關經常會扯皮。事實上。冗員太多,本就是以前公有制企業存在的一大包袱。機構臃腫。反應遲鈍,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形勢,企業虧損嚴重。很多承包人能有效地解決生產和銷售方面的問題,卻通常不肯接納過多的冗員,也不願意解決離退休職工的工資待遇。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來說,承包者確實也有一定的難處。如果強制要求他們接納企業原先所有的幹部職工,他們沒有用人的權力,就很難理順企業內部的管理機制,生產成本也降不下去。在商言利。假如承包者無利可圖,他們就不會承包……」

    劉老很關注地問道:「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那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方面的問題?」

    劉鎰華沉吟道:「爺爺,實話說,這個問題沒有靈丹妙藥。我暫時也沒有找到統一的解決之道。我想這個問題一般都是主管單位和承包者協商,盡可能達成一致。承包者掏一部分費用,主管單位再從承包者上交的管理費拿一部分出來,作為下崗職工的補償金。至於離退休幹部職工的工資。還是必須要由企業負擔。這筆開支很大,如果全部由政府來承擔消化,至肯定也是不現實的。所以我才覺得要進行試點,通過試點我們可以探索一些新的方法,如果行得通的話,可以比較妥善地解決這個問題了。」

    劉老點頭道:「看來。必須要進行試點了。鎰華,不過我看你並不是沒有辦法的樣子?你是不是想到了什麼辦法子?」

    劉鎰華遲疑一下道:「確實重點想法,我是下進行:社保制度改革。我想通過今後的試點,探索相關社保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問題。」

    「社保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嗯,這個好像有點想法。稍後再細談等。你剛才說有三個方式?還有一個承包模式是不是?說說看吧。」劉老想了想道。

    「好的,爺爺。還有一種承包模式,就是企業內部的承包。比如生產部門承包給一個人。銷售部門又承包給另一個人,或者只承包其的一個環節。通常這種情況發生在虧損還不是很嚴重的企業。有些企業,生產的產品還沒有過時,有一定的市場需求,但銷售渠道打不開,銷售成本過高,產品積壓,導致企業虧損。這個情況,就可以單獨將銷售環節承包出去,借助一些能人的本事,把產品銷掉。或者銷售不成問題,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跟不上,那就把生產部門承包出去……」

    劉老微笑說道:「想法不錯,這就變成了事業部制度?」

    劉鎰華笑道:「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劉老肯定道:「嗯,很好,只要行之有效,不管是什麼方法,都值得一試。你說的那個租賃模式,又是怎麼樣的?」

    劉鎰華繼續道:「租賃主要是盤活一些閒置的資產。我們很多企業,因為體制和內部管理問題,都或多或少有些資產閒置,不能產生效益,反倒要花錢養護。把這部分閒置的資產租賃出去,可以獲得一筆資金,同時又節省了保管和養護的費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資產來產生效益。很多企業的改制,往往是兩種不同的模式混用。只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都鼓勵企業大膽嘗試!」

    劉老感慨道:「呵呵,好啊。只要經濟效益可觀,只要是利大於弊,那就很不錯。你的這些想法可以盡快去試點啊。哎,現在全國的國營企業,大部分都面臨著虧損的問題,真是頭疼啊。不過這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必須面對。我們現在要搞改革開放,要搞市場經濟,公有制企業改制、國有企業改革。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這個問題,必須解決,而且現在看起來必須馬上著手解決。多耽誤一天,我們的國有企業就多損失一天啊!」

    劉鎰華點道:「是的爺爺,公有制企業的改制、國有企業改革絕對是勢在必行。改得越早,對國民經濟建設越有利。」

    劉老突然道:「對了,詳細說一下你剛才擔心的國有資產低估和流失的問題吧。」

    劉鎰華點頭道:「爺爺。我剛才說了,在國有企業改革。我們最怕的就是國有企業的資產流失啊!要知道,我們現在的公有制企業,有個最顯著的特性,就是所有制屬性。在大規模實行改革的時候,不管我們採取何種措施,這個所有制屬性,必然會被觸及。央企和省管企業,或許還能嚴格控制,到了市縣以下的小型國企。因為數量太多,就很難控制得住了。這間,有很大的活動空間。

    一旦全面實行改制,必定會出現裡外勾結,侵吞國有資產的情況。上面要求得越急,出現這種情況的幾率就越高。很多人會趁機渾水摸魚。比如股份制改造,怎樣評估國有資產的價值。就大有章。在政府主管部門掌握話語權的情況下,沒有有效的監督,國有資產價值被嚴重低估的情況,就是很難避免的。這個局面,如果不加控制,國有企業的資產怎麼可能不流失?」

    劉鎰華熟悉歷史。在以前的歷史,在全國集進行國企改制的那幾年,全國各地一擁而上,紛紛進行國有企業的改制甚至是拍賣,就是外媒所謂的「私有化進程」,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這種裡外勾結,侵吞國有資產的案例。造成巨額的國有資產流失。

    劉老冷哼道:「所以我們必須要加以控制!國家資產那就是國家資產。誰敢伸手那就剁掉誰的爪子!不過,如何控制,鎰華你有什麼想法?」

    劉鎰華有點苦笑道:「爺爺,如果控制?我覺得還是要提前啊!如果是事後監督,那肯定效果不大。因為,亡羊補牢,是不得已而為之。要知道,國有企業資產可是一塊大蛋糕!這些年,我們的幹部和群眾生活都不是很富裕,可以說是大家都窮怕了。忽然之間,國有資產這個大蛋糕就擺到了你的面前,面對著如同天數字的巨大財富,單單靠國有企業幹部個人的操守和品德去進行約束,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依靠強有力的制度!」

    劉老點頭道:「現在的幹部不像我們這些老革命了,面對巨大誘惑,他們還真的可能出現問題。你想用什麼制度來約束?你認為,這個制度應該怎麼建立?」

    劉鎰華略略沉思了一下,才說道:「爺爺,有關這個問題,我也沒有考慮得十分詳盡,只能有一個大概的設想。」這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劉鎰華並不認為單純憑著穿越者的先知先覺就能一下子搞定,只能是大概設想了。

    劉老笑道:「和爺爺還客氣什麼?你有什麼設想就說出來。」

    劉鎰華笑道:「讓我就說了。我認為,要在全國推行公有制企業的改制,首先就要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指導和管理這個工作。並且這個機構不應該是一個咨詢機構,而應該是一個職能機構。在為政務院提供政策依據的同時,要有一定的處置權力。第二,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是在政務院和每個省都設立一個專門的國有資產評估機構,統一國有資產價值評估的標準。這個評估機構的作用,至關重要。有了統一的評估標準和評估機構,雖然不能說百分之百杜絕國有資產被低估的情況發生,至少能減少到極限。制度越嚴,標準越清晰,評估和審核的流程越規範,就越難打主意。」

    劉老興奮道:「想法很不錯!只不過效率呢?效率也是必須要考慮進去的重要因素。國企改制,我們時間緊迫,不能拖得太久。每拖延一天,耽擱一天,就多損失一分啊。」

    劉鎰華道:「爺爺,有了這樣一個部門,國有企業的改制肯定會放慢度。只不過我認為在正確的大方向下提高效率才有意義。改制耽擱一天,我們就多損失一分,這是肯定的。但這僅僅是經濟上的損失。比較而言,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的後果更加嚴重,我們的損失就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了,我們損失的將是黨和政府的聲譽,損害的是群眾對領導幹部的信任。這種損害一旦造成,幾乎很難逆轉!

    爺爺,我們的政策是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策。國家太大,人口太多,想要完全同步富裕,不現實。只能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從而帶動所有人民共同富裕。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貧富分化的現象也必然將要出現。如果是正經做生意,憑著自己的本事先富起來,大部分群眾不會有意見。但如果是鑽制度和法律的空子,打擦邊球,裡外勾結,損公肥私先富起來,群眾的意見就大了!所以,國有企業的改革,必須盡量讓老百姓理解和滿意啊!」

    劉老站起來道:「好!必須要讓老百姓滿意,這是我們政府的目標嘛!我覺得這個部門就叫:國有企業改革監督指導小組!這個部門你要參與進來,就做副組長吧。我做總顧問,你爸爸做組長,林雨萱爸爸林震華做常務副組長。這個怎麼樣?」

    劉鎰華目瞪口呆道:「啊?爺爺,我做副組長?這個不大合適吧?我覺得做個顧問比較合適吧?」

    劉老笑道:「還不是一樣?反正這個事情都是我來負責,你在這個小組裡面是什麼身份應該如何工作還不是你說了算?只不過,這個副組長應該是什麼級別?要不然給一個副部級待遇?」(。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更新快∷∷純文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