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極品明君

第一卷 第三百二十七章 母子夜話 文 / 晴了

    第三百二十七章母子夜話

    錢一娘等皆向著孫太后這位婆婆見禮,孫太后臉上的笑意更濃,而對於那第一次見面的娜仁,孫太后也份外的歡喜

    「讓哀家好好的看看你,呵呵,真是個漂亮人兒,連這頭髮,都跟那金子似的,光燦燦的,真是漂亮。」孫太后對於娜仁的異域風情頗有些好奇,不過,也並沒有因為這個而有什麼不悅,倒是誇得那娜仁白晰的臉蛋滿是紅雲。

    打量著這個身量頗高,體態修長,容貌絕美的娜仁,孫太后心裡邊不禁多了幾分回憶的傷感。「說來,哀家還得好好的謝謝你,皇帝要是沒有你的幫助,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平安的回到大明呢。」

    「婆婆可別這麼說,他是我男人,做這些,都是應該的。」娜仁抬起了頭來,看了一眼那笑瞇瞇地盯著自己的朱祁鎮,不禁俏臉有些發燙,卻仍舊鼓起了勇氣言道。

    聽到了這話,孫太后頻頻頷著,連聲稱好。「皇帝能有你這樣的妃子,是他的運氣,皇帝啊,好好的待她,懂嗎?」

    「母后放心吧,孩兒定然不會負了他們四人的。」朱祁鎮清了清嗓子站了出來,表情顯得份外嚴肅地恭身道。聽到了這話,孫太后先是一愣,目光落在了那怯生生地垂著頭,手揪著衣襟,似乎都不知道該往哪藏的萬貞兒身上,不禁婉爾一笑,沖那朱祁鎮瞪了一眼,這才笑瞇瞇地沖那萬貞兒招了招手。「貞兒,怎麼了,你可是哀家的身邊人,怎麼今天卻這副樣兒,快過來,讓哀家好好看看。」

    「奴婢拜見太后娘娘……」萬貞兒一咬紅唇,步到了那孫太后的跟前盈盈拜下見禮道。

    「呵呵,小丫頭,這些日子,可真是夠辛苦你的。看,這都廋了一圈了呢。」孫太后頗為疼惜地扶起了萬貞兒,看著這個千嬌百媚的聰慧人兒,不禁感慨道。

    萬貞兒抬起了頭來,看到了那朱祁鎮投來的目光,一想到了今日在京師城外,朱祁鎮對自己所說的那番話,還有他牽著自己的手時,傳遞過來的暖意,心頭不由得一甜,「回稟娘娘,都是奴婢應該做的,能夠在陛下的身邊侍候,是奴婢的福份。」

    「貞兒,哀家的確沒有看錯你。」

    「皇帝,現如今外面風大,寒涼得很,就讓她們今天晚上住在仁笀宮吧,明日,再搬出去,老身也好多看看我的乖孫兒。行嗎?」一番團聚親熱之後,看到錢一娘等人因為長時間的車馬勞頓而顯得份外的疲憊,孫太后很是體貼地道。「老身還有些話,想跟你說來著。」

    「一切聽母后的,今天就在仁笀宮住下吧,等明天天氣好了,再去那西苑住下。」朱祁鎮呵呵一笑,點頭應道。轉過了頭來,朝著那戀戀不捨的錢一娘等人吩咐了一番。

    不大會的功夫,自有人來將這四位和三名皇子接到仁笀宮的其他殿室內休息。很快室內除了那孫太后身邊的貼身女官之外,其他人等,皆已然退至了殿外。

    母子二人,就坐在那暖榻上,旁邊的案幾之上,燭台上的光芒筆直地挺立著,安靜地散發著溫潤的光彩。^//^

    打量著跟前這個坐著,仍舊腰板挺得筆直,氣宇軒昂的兒子,孫太后眼裡的寵溺之色更加的深濃。「這幾日京裡邊,總算是安生了,前些日子,娘的心裡邊也很擔心,你舅舅說你那些時間,每天休息都不足兩個時辰,可真是苦了你了。」

    朱祁鎮心頭一暖,呵呵笑道:「娘您放心就是了,孩兒年輕,少睡一些也沒什麼,這些日子雖然忙碌了一些,可是,總算是能讓大明的朝野恢復了平靜,總算是沒有出什麼亂子,這可比什麼都重要。」

    「瞧你說的,什麼叫年輕了,少睡一些也沒什麼。」孫太后嗔怪地瞪了朱祁鎮一眼。「你可不僅僅是大明的天子,更是我的兒子,雖然說國事為重,可是身子骨出了差池,你讓為娘怎麼辦?」

    朱祁鎮聽出了孫太后心中的惱意,趕緊陪笑道:「母親,孩兒知道了,以後絕對不會再那麼蠻幹了,您別生氣就好。」

    「你啊,不許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要是再讓娘聽到有人說你為了國事,連自己的身體也不注意,娘可真要生氣的。」看到朱祁鎮那張誠實無害的臉,孫太后再多的嗔意也盡數化為了無奈。「過去這兩年,你吃了不少的苦頭,可是啊,的確也比以前成熟多了,有決斷多了,做起事來,卻讓老身有些看不懂。」

    「母親……」聽到了這話,朱祁鎮砸了砸嘴,正欲解釋一番,孫太后卻笑著搖了搖頭。「你不用解釋,娘哪能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才是大明的天子。娘雖然不太明白你的心思,可也知道,我的兒子想做的,肯定是了不得的大事。不然,你不會在宣府,就謀劃著要平定我大明百年勁敵,你也不會明明據有了優勢,卻還棄之不用,僅率少數的軍隊回京奪回帝位……」

    「……過去,我覺得你像你的父皇和皇祖父,心慈人善,少與人爭,對臣下,太過寬仁,這雖然是好事,可是,有些人哪……」一提到了這事,孫太后不禁長歎了一聲,想到了過去的朱祁鎮的為人處事方式。

    甚至於,自己這個當娘的話,都沒有那個叫王振的宦官的話管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身為兒子的母親,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讓那個奸宦給忽悠得不辨東西南北,最終身陷瓦刺賊手。

    「母親請別傷心了,那些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如今孩兒不再是那個不諳世事,什麼話都聽別人的少年天子了。」看到那孫太后眼圈有些發紅,朱祁鎮心頭一軟,握住了孫太后的手,堅定地言道:「如今孩兒已經長大了,知道什麼是好歹,也明白,誰才是對我好的。請母親放心吧,孩兒不會再做那樣不著調的事情。」

    孫太后笑了笑,抬起了另外一隻手,輕輕地撫摸著朱祁鎮那張線條剛硬的臉龐,欣慰地道:「如今,你雖然心地依舊,可是,行事舉止,卻覺得你更像是你曾皇祖,這是最讓娘欣慰的地方。」

    「對了,聽說那石亨等一干大臣,被你禁足於府內思過?」

    聽到孫太后問起了此事,朱祁鎮倒也不隱瞞,將這事的緣由和來龍去脈盡數告之了孫太后。同樣,也把自己的部份心思也告訴了孫太后。最後朱祁鎮頗有些無奈地道:「……這些大臣們的心中,儘是勾心鬥角,怕是十成心思裡邊,有一半舀來為朝庭,為大明的江山社稷效力,已經是奢望了。」

    --------------------

    聽到了朱祁鎮之言,孫太后也恨的直咬牙。「這些大臣們也真是,幸好我兒如今性情轉變了,不然……呵呵,好了,我兒莫要忘記了,不論你做什麼,母后,還有你外公,你的舅舅們,都會站在你這一邊,知道嗎?」

    「多謝母后,孩兒知道了,」朱祁鎮長出了一口氣,用力地點了點頭,不管如何,自己的母親能夠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夠讓母族站到自己的這一邊,這給是給了自己很大的臂助。

    「對了,咱們該說說,我那些乖孫兒的事了。原本啊,一娘沒有子嗣,而當時,你又不在京師,娘這才在無奈之下,讓見深做了這個太子……」說到了這,孫太后轉過了臉來,望向那朱祁鎮。

    聽到了這話,知道母親是擔心自己因為這件事,而與自己產生什麼隔閡的朱祁鎮不禁笑了起來。「母親,孩兒以為,見深年歲最長,且為人敦厚,頗有氣量,而且,在孩兒身邊一年餘,孩兒觀其秉性,倒真覺得母親您選對了人。」

    「你能這麼想,娘可就放心多了。」看著朱祁鎮那張沒有絲毫不悅的臉龐,還有那坦誠的話語,孫太后不禁長出了一口氣。「可是,錢一娘才是你的皇后,如今,她已誕下了嫡皇子。」

    「母后不必擔憂,錢一娘明白孩兒的心意,更何況,祁鈺之所以失德失心,正是因為欲廢見深而致,可見見深福緣深厚,何況他是孩兒的長子,其為太子,大臣們也皆已許之,就不必再生事端了。」朱祁鎮搖了搖頭,耐心地解釋道。

    這可是大實話,其實在朱祁鎮被俘之初,孫太后果斷地立了那朱見深為太子,當時有不少臣下頗有怨意,認為這樣的幼主,實不足以應對大明的危機,可是後來,那朱祁鈺得到了朱祁鎮的詔書,成為了新的大明天子之後,大臣們的注意力轉而集中到了如何圍繞和團結在新的大明天子身邊,去對抗這一場可怕的危機。

    而當危機渡過之後,朱祁鈺開始謀劃著,讓自己的兒子成為新的太子的時候,他之前的那一系列的所作所為,已然引起了諸多大臣們的不滿,再加上有孫氏一族在後面的支持。

    所以,太子之爭,變成了天子與臣下之間的爭執,而那些原本對朱見深這個年幼太子有成見的大臣們,也都齊心協力的為了維護朱見深的太子之後,站到了朱見深的這一邊。

    而由此,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在大臣們的心目中,或者是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他已經成為了大明帝國未來的繼任者。而且,如今朱見深雖小,但是其性恪頗為沉穩,做起事情來,也很有章法,這讓朱祁鎮更加地欣賞這位不是親生的親生兒子。

    所以,朱祁鎮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說是等那錢一娘生了孩子之後,把朱見深廢了,再立新太子,重要的是,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他們都是自己的血脈,朱祁鎮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們也因為長輩的意志,因此產生隔閡。

    孫太后聽了朱祁鎮的解釋,贊同地點了點頭,接過了那名心腹女官遞來的茶水潤了潤喉嚨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