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極品明君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新的大明軍隊 文 / 晴了

    「可惜啊……,我們大明,這樣的精銳實在是太少了。」穿著官袍,與那一身明黃色甲衣的朱祁鎮一同站在那軍營的高台之上的宣大總督羅亨信,望著那些雄赳赳氣昂昂的大明將士,不由得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看著那些身披著鑲嵌著甲片的皮甲,外罩大紅戰襖,頭頂鐵盔,腳蹬皮靴,顯得那樣地衣甲鮮明的親軍將士們,列著刀砍斧削的隊伍,邁著整齊的步伐朝著那軍營大門魚貫而出,每五百人為一個隊列,隊首和隊尾皆是刀盾兵,而兩邊,皆是長槍兵,靠中間一些的,才是火銃兵。

    這些火銃兵,現如今應該喚作火槍兵了才對,因為至去歲以來,朱祁鎮大灑銀兩,招攬精工良匠,總算是使得宣府的冶煉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就是,不再是那種個人作坊式的煉鋼。

    而是採取了大規模式的煉鋼,而且煉鋼之術,自然是採用了炒鋼法,這一中華民族古代人最優秀的冶煉方式,而這一冶煉方式一直持續到了後世仍舊在使用。

    另外,不再像過去一般煉鋼的材料也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而是完全地採用了焦碳。還別不信,宋朝之時,在中原就已經產生了煉焦的技術,並且有了記載。

    經歷了元代和明初,煉焦的技術,同樣得到了進步與發展,使得煉焦技術越加地顯得完美,所煉焦碳,也更加地接近了理想的程度。

    而宣府離大同又近,重金招攬來的幾名老師父,恰好又都知道怎麼煉焦,這也是為什麼,朱祁鎮會瘋狂地向大同採購煤碳的原因,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煤碳仍舊是煉鋼的最重要的原料,沒有之一。

    有了同一標準的冶煉手段,有了同一規格的燃料,使得宣府鋼鐵廠所出產的鋼鐵的質量,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讓朱祁鎮在感慨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那些大明的精工巧匠們的智慧與能幹。

    使得過去粗壯笨重的火銃,獲得了改良,另外就是,朱祁鎮畢竟是穿越人士,自然知道,槍管的長度,還有平滑度,都是保證火槍射擊精度和射程的有力保證。

    --------------------

    朱祁鎮自然把這個理念,也傳輸到了那些精工良匠的思想裡邊,所以,現如今的朱祁鎮的親軍所持的火槍,全與與大明過去的火銃有了明顯地變化,更接近於後世的火槍的模樣,而且,但凡是在視頻和圖片上見到過燧發槍的軍事mi們都很清楚,製作燧發槍,不要太簡單。

    經過了短暫的努力,大明的巧匠們就掌握了用軟鋼製作彈簧的技術,雖然是手工製作,但是因為從一開始就嚴格地遵循著朱祁鎮所說的標準化和流水生產。很快,簡易的燧發槍機就應運而生。並且,被以最快的速度,應用到了朱祁鎮的親軍士卒們的槍械上面。

    過去的大明所使用的火槍,所使用的火信,用的多是信香,而有些時候,乾脆就拿火折子來點,看到了這一幕的朱祁鎮實在是有些無話可說,但又不由得有些洋洋得意,若不是自己來,說不定,大明的火器改良,還得向後再推上個百來年。

    這種使用燧發槍機,以及採用了紙彈藥的步兵火槍,理論擊發速度是每一分鐘三次,而在嚴格甚至可以說是殘酷的訓練下,朱祁鎮的親軍火槍兵們的射速已然達到了一分鐘五次的擊發速度,也就是說,如果火槍兵列成三隊的話,那麼,幾乎每五秒鐘,就會構成一道彈幕火網,有效地殺傷敵人。

    對於這一點,朱祁鎮份外地驕傲,這樣的火槍兵,才能稱之為專業的軍人,他們每天超過百次的裝填彈藥,瞄準、擊發的實彈訓練,可是完完全全用白花花的銀子堆起來的。

    而正是因為朱祁鎮那種不計成本的投入,使得他們能夠在震耳欲聾的炮火聲中,還有那滿天紛飛的箭雨下,一絲不苟地保持著隊形和進行射擊還有裝填彈藥。

    而每一營的火槍兵只有一百五十人,但是,卻比之過去,給自己的戰友更能提供足夠強大的火力掩護。

    而隊伍的最中央,除了二十乘馬車之外,還有炮兵,而這些火炮,一律由雙馬牽拉,每一營,有大炮四門,而這些大炮,不再像過去的大明那種火炮的式樣,或者說,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炮管變細了,變得更長了,而更重要的是,炮的體積也隨之變輕了,這種口徑為二點五寸的火炮,可以發射重達六斤半(1明斤炮彈的火炮,重量不過五百餘斤,移動更加的方便與靈活,兩馬可以牽拉著這種火炮輕快地在平坦的地面上快速前行。

    一百五十名火槍兵,一百刀盾手,一百長槍兵,還有五十名炮兵,再加上五十名騎兵和五十名輜重兵,這就是一個標準的步兵營的配備。

    而朱祁鎮的親軍如今計有六千五百餘,分為六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還有兩個輜重營,四個騎兵營。

    炮兵營的火炮足有二十門,而且口徑要大於步兵營所使用的火炮,為三點二五寸,使用的炮彈重量更是重達十三斤,雖然只有二十門,可是,已經見識過了這種火炮威力的朱祁鎮很清楚,這二十門火炮所帶來的殺傷力和威懾力,絕對不亞於北京城頭上那種重炮。

    因為朱祁鎮作出了嚴格的規定,火炮的口徑倍數一率採用的是十八,而炮營所使用的重炮的重量,差不多相當於步兵營的火炮的重量的一倍,而採用四匹戰馬牽拉之後,仍舊能夠跟上隊伍行進的速度。

    而這種重炮的射程也獲得了相應的提升。步兵炮的射程約為一里有餘,而炮營的重炮的有效射程達到了一里半。而不論是炮營的重炮還是步兵營的火炮,都配備了三種彈藥,實心彈、開花彈以及霰彈。

    而有了朱祁鎮這位穿越者的作弊幫助,霰彈的形狀獲得了改良,採用的是猶如一個罐頭似的圓柱體薄鐵皮盒子,裡邊自然裝滿了標準重量為八錢的小霰彈,這樣的小霰彈,正是朱祁鎮的親軍火槍兵所使用的彈藥,這使得補給更加地簡單。

    而且這種霰彈炮彈,如果使用的是重炮,其射程能夠達到一里,即使是那步兵炮,也有了三百米的射程。在三百米的距離之外,仍舊能夠輕易地穿透鎧甲深入人體。使得遠距離的大面積對敵殺傷成為了現實,特別是對於遊牧民族這種講究以來去如風的集團衝鋒為主的戰鬥團體,有著可怕的殺傷力和威懾力。

    大明向來重視火炮的生產和保養,所以,大明的火炮的種類也是繁雜無比,大至大將軍炮,小至虎蹲炮,總之要是全部擺出來,足夠開上一間火炮博物館,而這麼多各類型的火炮,同樣會給後勤帶來極大的負擔和麻煩,保養也不利。

    --------------------

    所以,朱祁鎮用心打造的親軍,完全拋棄了過去的火器配備模式,完全的是按標準化和流水作業來進行生產,使得所生產出來的火器的口徑變得更加的一致,減小了誤差度。

    而且,使得彈藥的供給也便得更加的便捷,像輜重裡,只需要儲備足夠的同樣規格的彈藥,就可以使得幾個營的士兵和火炮能夠相互轉移和使用。

    更重要的是,經過改良的火炮與彈藥,完完全全可以說是飛躍性的上了一個台階,二十門火炮,所發射的,數量以千計的霰彈彈丸,幾乎可以籠罩寬度將近兩里的空間,形成了一個可怕的扇面殺傷。

    而正是因為這樣的火炮的出現,才讓宣府上下文武,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朱祁鎮如此的看重火炮,並且,強烈要求朱祁鎮加大此類火炮的生產,以供給宣府邊鎮各堡各衛。

    一心希望提高大明軍隊戰鬥力的朱祁鎮當然不會拒絕,不過現在的產量實在是暫時難以提高,畢竟宣府再怎麼的也就這麼大,所能夠招攬到的工匠,都已經招來了,想要擴大生產,只能想辦法,再設法從其他的邊鎮或者是京師附近的天津去招募。

    在宣府,朱祁鎮通過了茶馬市場的貿易,獲得的馬匹數量,使得他能夠把輜重營也便成完全使用馬匹和廂車的快速機動部隊,能夠跟隨著大部隊移動,而且,這輜重營的將士們,卻不像過去,只是臨時征招來的役使民夫,而都是同樣經過了嚴格軍事訓練的士兵,如果誰敢小看他們,那麼,就等於是把自己送進了披著羊皮的狼嘴裡。

    另外就是,四個騎兵營的騎兵,與步兵營的騎兵一般,一律是三匹馬的配備,這種奢侈的配備方式,使得他們擁有了足夠的機動能力,甚至可以進行越遠距離的突襲和打擊。

    而且,每個騎兵營裡,都同樣配備著一百五十名火槍手,這是朱祁鎮這位帝國時代遊戲mi為了滿足自己小小的夢想,而根據西巴牙槍騎兵設計出來的。

    唯一的遺憾就是,這些火槍手在馬背上裝填彈藥會顯得更加的麻煩,所以,雖然騎兵的火槍口徑與步兵火槍相同,但是槍管要短上不少,以便於裝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