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棺祖

嶺 第九十六章 、勾震九曲、經折黃泉 文 / 小希十八

    第三頁十一行第四字起為:「勾震九曲,經折黃泉,雷罄動,破。」

    啥意思?連我自己都要問自己。

    最主要的是這句話是此頁的最後一句,並且也沒有任何叉叉圈圈。

    這便聽十八支轉向妤道:「開門吧。」

    開門?這門不是已經開了嗎?

    妤淺施一禮,滿面春風沐梨花般的笑容,輕抬手,我這才恍見她盈盈玉指上掛這一隻小鈴鐺,先前只是被握在了手心裡,此刻輕搖了搖,立即傳出一串叮鈴叮鈴的響聲,很是悅耳。

    我正自不知這是何意,腳下的地面好像忽然就晃動了一下,可等我低頭看時,卻發現好像並沒動嘛。

    「看上面。」

    隨著十八支的聲音,我仰頭一看,驀就愣住了。

    地面,地面的確是在下沉的,連同我們眼前的門、牆壁,以及那扇門裡的棺材們,它們正在進行著一種同步下沉的運動,所以說如果不看頭上方與頂面的距離,的確是難以察覺的,因為沒有參照物。

    「鬼跳樓。」十八支又是這麼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

    我看他,他卻只是目視著前方,面無表情地道:「鬼引跳樓者,臨跳前所見並非百米高空,而是前方會出現引誘性物體,平面延伸是沒有高低落差的。」

    我好像能理解了,他的意思是說那看似在同一個平面上置放的物體都是影子、幻象,而真正的下方卻是個坑,深度至少是十六米,所以先前如果我邁進去了,現在就是沒摔死也是半殘,並且事情可能還不止這麼簡單……總之在這種機關重重的地方……稍不留心就是死——並且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看來我還是太粗心大意了,唉,下次注意吧!不這麼安慰自己又能怎樣呢。

    話說這一會兒的功夫,腳下再度微微一顫,我感覺應該是到地方了,至於是不是底那就不知道了。向頭上方望去,毛估估距離頂面果真有十六米左右。

    視線收回時,驀就見門內不覺何時出現了一方青磚石台,一直通向裡面,氣勢磅礡,上有龍飛鳳舞的題字,整整一面,這麼看著很像一座巨大的石碑被放倒了。

    我沒學過考古,事實上連學都沒上過,說不出這題字是什麼年代何人所寫,但我認得。

    可認得歸認得,卻不代表懂它的意思。

    因為如果它不是作為一篇敘述性的文章,而是單純地作為一塊將一些字整理記錄下來的石碑出現,那它本身就不具備什麼連貫性的意義,這是不無可能的,老祖宗究竟在想什麼事實上我們很難知道,所以暫且不去追究它作為一個整體理解下來的意思,只單看這一百多個字。

    很明顯的「勾、震、經、折」這四個字都出現了,雖然它們被篆刻的位置看上去似乎毫無規律,但是「葬經」上是有規律的啊,所以我得出的結論是,要想通過這方石台,便需按文字所載次序去「走」也就是勾——震——經——折,行至「折」字上時,其它的提示應會另行出現,大概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如此理下來,我便看向十八支,用眼神向他求證我所推測是否正確,雖然連心蠱已被我殺死,但我相信以他的洞察力還是可以領會的。果然他眼中似閃過一絲肯定之意,繼而一別眼轉向妤,忽道:「先請。」

    妤呵呵一笑,道:「左領未免太過謹慎了。」

    十八支沒吭聲。

    妤便也未再說什麼,面含淺笑,身子一飄,仙女般朝「勾」字落了過去,第二個落點,果真就是「震」……然而就在她落至「折」時,突然一聲尖叫,那模樣就像踩到了西瓜皮,身子猛向旁一倒,下一秒,她竟在我們眼睜睜的注視中消失了蹤影。

    十八支突然拎起我,腳下一點便帶著我直掠了過去,剛踏落「勾」字的瞬間,我就覺得一陣頭暈目眩,可十八支竟然手一鬆,比我還先倒了下去……

    (這兩章介紹性的文字可能多了些,另有些之前的看似不合理的疑問堆積了下來,事實上都是合理的,答案馬上揭曉,第一卷尾聲之幕已拉開,支持的朋友請鼓勵鼓勵吧,綠色的是收藏,白色的是推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