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持戒者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御符與往事 文 / 維西

    少年掌教在院中以指代劍,練了套劍法,平復呼吸,抬頭微笑著問老道童:「你跟了我多久了?」

    老道童恭敬肅立,答道:「有六十多年了。」

    「六十年了啊……」少年掌教深深歎了口氣:「你現在能御幾張符了?」

    「弟子愚鈍,一個時辰內可御十張符。」老道童恭恭敬敬的答道。

    「哈哈哈!在我茅山修行六十載,一個時辰可御十張符,哈哈!」少年掌教大笑著走出院門,洒然而去。

    老道童不知所以,手持拂塵,呆立在院中。山風渺渺,吹動他白鬚白髮,一幅仙風道骨的仙人畫卷。

    …………

    庫房裡,年青道士又一一解釋了張凡三人所攝取符菉的種類和作用。其中有一種驅靈符,又叫驅邪護身符,可以攻擊驅散邪靈,或用在自己身上防身,是種不錯的符菉。雖然張凡他們能夠使用的是最低級的,但如果在來茅山的路上,張凡他們使用了這種符菉,就不會輕易被子母冤魂迷惑了。

    這種符菉挺適合張凡他們,修行入門者因為剛剛開靈,好奇心強,探索靈異處所時,與各種靈異存在打交道,這種符菉用的地方比較多,所以在年青道士的指點下,張凡拿了五張。其他還有兩張移魂符,兩張攝靈符,這四張是阿肯拿的,結果拿暈了,下面的想拿也拿不來了。還有一張隱身符,一張定身符,一張輕身符。

    隱身符,顧名思義,是給自己用的,能夠讓人隱身一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但僅限於讓普通人看不見而已。有基本的靈視能力,就可以看見的。

    定身符,自然是讓目標不能移動,作用時間也是一個時辰,不過也只限於普通人。對於靈體作用不大。

    輕身符,是可以讓自己變得身體輕盈,自身力量不變的情況下,體重減少到五分之一。時限一個時辰。

    其實這些低階符菉的作用時間基本上都是一個時辰。隱身符、定身符、輕身符都主要是對凡俗**作用的,對靈體效果不大。

    年青道士不厭其煩的耐心指點了三人一回符菉的使用和修行初期的一些常識,讓張凡三人收益匪淺。特別是這道士對佛教的經典也頗有涉獵,與張凡交談甚歡。阿肯見他如此平易近人,自然問了很多道術方面的問題。不過年青道士對卜算卻並不十分在意。也許是興趣使然,他對符菉製作方面非常有話題。

    雖然說的東西,三人不太明白,但他倒是興致勃勃,從西方符文一直描述到佛教密宗咒語,到道家符菉,甚至一些偏門的瑪雅字符、各地原始部落巫文,都有研究。其中的產生、關聯、發展等等,不一而足。簡直是一場符文方面的專題講座。

    離開庫房,張凡三人具是暈頭轉向,一半是因為攝取靈符,靈力耗盡,一半卻是被這年青道士的專題講座給忽悠暈的。

    不過張凡阿肯心中暗暗驚訝,看來茅山真個是盛名之下無虛士啊,一個庫房看門的,都是學識淵博!可見其千年積累,要有多博大精深呢!

    其實三人不知,這個茅山庫房可是一般人能接近的,非真傳弟子,且有一定道行的出類拔萃的修行者不能勝任!這個年青道士在茅山新一輩中也是一流的存在了。

    出了大殿,年青道士將三人送至大殿門口,言說自己不能輕易出此殿門,便讓一個老道士送他們離開後山境地。張凡三人自然謝過年青道士,隨老道士而去。

    這回三人並未從前山離開,只是由老道士帶領在萬福宮遊覽區遊玩了一天,午餐便是在山上用過一些素齋。

    傍晚時分,張凡三人領了行李,別過老道,去山中野外安營。

    這回事情辦得順利,張凡三人都很高興,一起興奮的談論這回從場景出來後,種種奇遇,不禁大為感歎。

    說來也怪,自從一出茅山萬福宮地界,綠翼就不再能夠看到那只紙鶴了。而張凡阿肯二人卻明明看見紙鶴棲息在她的肩膀上,有時還四下飛舞。

    看來那少年掌教沒有說錯,普通人是看不到這只符菉的。綠翼還未開靈,沒有靈視能力,自然出了茅山結界,便是普通人了。不過那些低階符菉,綠翼是能夠看見的。聽那個庫房中年青道士的意思,綠翼應該能夠使用一張的。

    張凡將符菉取出來,三人嘖嘖稱奇,卻不捨得拿來實驗。阿肯急得是抓耳撓腮,恨不得現在就有一個倒霉鬼送上門來,好讓他大顯身手一番。可這是什麼地方?道家聖地茅山所在,哪有邪靈敢來此處撒野!

    就算黃小仙那來歷不明的存在,哪怕法力通天,茅山道士都懼她三分,也是迴避此地的。

    …………

    茅山乾元觀,洗心池旁,一座破落的古墓,墓碑殘破,墓塚荒草橫生。茅山少年掌教卻在這座墓前獨自低首憑弔。

    「江師兄啊,一別四百年,你可安好啊?」少年掌教一副惆悵的樣子在那喃喃自語,「想不到當年的苦修士,道門楷模,現在也會嗜酒如命啊!」

    「這茅山派,三宮五觀,沒有你,這全真一脈,我可是收攝不住喲。」

    「這回你送來的三個小朋友,真是不錯呢。可惜,一個信佛,已在修行。看樣子恐怕是有師承的,我不能挖佛門的牆角啊!還有那個女娃,雖未開靈,卻可能有些來歷。我也不敢擅傳道統了。那個剛剛開靈的精靈鬼,還未入境界,心力不穩,恐怕我就算傳了道統給他,沒有個十年八載,也難以磨平心境,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呢。就像上次那樣,學了幾天道法,能有什麼用呢……」說到這裡,少年掌教有些悲慼。「還是辜負了你一片好意呢。」

    「離上次你送人來,有近三十年了吧?那次還是十年浩劫,頗多動盪。這回雖然是盛世清明,我也不能不慎重了。我送了點小玩意給他們,比傳授道術更加實惠點,希望對他們有用。那篇吐納之法雖然普通了點,但卻是修煉各派都能通行之法,將來他們想入其他道統,卻是毫無阻礙的。」

    「那個女子我也看不透,恐怕會另有際遇的,不過她憑凡俗之身,就能捉住八寶靈符,很是不簡單吶!我爭了點機緣給她,如果真有來歷,日後也算是茅山的一份情誼。不然就算是她的一份福緣吧。」

    少年掌教絮絮叨叨的憑弔了半日,方才轉身。卻見庫房中那個年青道士恭敬的伺立在遠處。

    見掌教回轉,年青道士正要開口,少年掌教擺了擺手:「我已知曉,不用多言。」

    年青道士欲言又止,掌教見狀呵呵一笑:「你覺得他們很怪,是不是?未見修行,卻有修行人多年修行的成果是,是不是?」

    年青道士謹慎的點點頭。

    「你覺得可能是什麼速成之法,是不是?」

    年青道士又是點點頭,又搖搖頭:「世上哪有什麼速成之法,揠苗助長,根基不穩,到頭來竹籃打水,空歡喜一場。」

    少年掌教笑了笑:「那你認為什麼才是穩妥之法?」

    年青道士想了想,說道:「自然是百年苦參,一朝頓悟,性命交修,龍虎相會。方是修行正道。」

    「佛教苦渡真如,不假外物,只修福慧,捨卻四大假合之身,道家參合陰陽,取法自然,借假修真。」掌教點點頭,說道:「什麼是假,什麼是真?什麼是正道?不論佛道二教,都不外是入世修行,出家修真,經歷重重磨練,方能去偽存真。還有什麼磨練能比得上亂世百戰,爭那一線生機呢?比這山野清風,苦參百年,到後來枯坐終老,一無所獲。恐怕要強上萬倍吧。」

    「亂世百戰?!」年青道士有些驚異:「不過那三個小朋友,確有一身血腥殺伐之氣!可修行首重清淨無為,平和自然,這恐怕於那修行並無益處啊!」

    「清淨無為,平和自然,哈哈哈!」少年掌教仰天長笑:「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只有從那無限掙扎和**中磨練出的清淨無為,平和自然才是真正的清淨無為,平和自然那!不然你縱然得了這無為和自然,一朝入了塵境,仍為塵境所迷,又有何用?」

    年青道士豁然大悟:「多謝掌教師傅指點,我輩當時時磨煉心境,不使道心有染!」

    「哈哈!何時你能扔了這心境,才能真正道心純淨呢。」掌教欣慰的看著這個弟子,「真想也能夠送你們去那裡磨煉一番啊,可惜只有未入修行之門的凡俗之人才能進得去……」

    「師傅的意思是否是佛門那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語,那種境界弟子還未能夠參悟呢。」年青道士在一旁虛心求教:「師傅說的……」

    「不能說,不能說……」

    師徒二人愈行愈遠,談論之聲,也漸漸被山風吹散了。

    …………。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