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盛世收藏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十三章 精品紫砂壺 文 / 傾覆

    易已經完成,唐風並不想隱瞞什麼,他說道:「我也的證據,不過,我覺得這東西跟新疆地區的地質地貌以及氣候條件之間的關係並不大,因為新疆有大量的地熱資源。」新疆地區的冬天確實是天寒地凍,但這一地區的地熱資源也十分豐富新疆的地熱資源主要分佈在天山北坡、崑崙山北坡和阿爾泰山南坡,僅露出地表的地熱就有8處,散佈在這一區域的十四個縣市。

    「地熱資源?」潘建岳想了想,這確實可以成為這塊水膽瑪瑙膽大水多的依據,他接著問唐風道:「如果這塊水膽瑪瑙生成與地熱資源附近,為什麼沒有出現熱泉蝕變現象?」熱泉蝕變是地質專業術語,簡單的說,就是地熱對周圍礦床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使周圍岩層具有非常鮮明的特徵,而在這塊水膽瑪瑙上卻沒有任何熱泉蝕變的顯示。

    唐風微微一笑,說道:「這只是我的個人推斷,我覺得值得一賭,而且我的朋友也需要這麼一塊石頭。」

    「明白。」潘建岳點了點頭,向唐風伸出了手,他對唐風說道:「不管怎麼樣,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唐風跟潘建岳握手道別,三個人離開了玉緣,車上,李老四問唐風道:「如此的話,我們又要說再見了。」

    「沒辦法,天生勞命。」唐風笑著說道:「後會有期。」

    李老四說道:「玉雕、玉石大賽是國內玉石珠寶界的大事,我們廠也會參加,過幾天我就會去北京。」

    唐風說道:「李哥到了北京可別忘了通知小弟一聲。」

    「哈哈。」李老四大笑著說:「少不了要麻煩你們的。」

    李老送唐風他們回酒店。兩個人退房取回東西後一路趕往機場。一番告別。二人登上班機。

    飛機上。林雨對唐風說道:「唐風。我好想快點回去。」

    唐風怪地問道:「你這麼急幹什麼?」

    林沐雨說道:「我很擔心我們家狗狗。擔心陳大哥照顧不好它。」

    「不就一條狗嗎?」唐風滿不在乎地說道:「人陳彥都成家立業了飽一條狗還不是手到擒來?話說。那條狗地運氣還真不錯。危急關頭遇上你。然後就迎來了命運地轉折。」

    林沐雨拍了唐風地手臂一巴掌。說道:「聽你鬼扯。」

    一番舟車勞頓,兩個人回到北京,才一走進中國石的大門,那條小狗就撒著歡跑了出來在林沐雨身邊就不肯走。陳彥搖著頭對唐風說道:「這狗也忒沒良心了,這些天都白餵它了。」

    為了讓陳彥盡快看到水膽瑪瑙風並沒有進行托運,而是直接帶了回來,他從包裡取出那塊水膽瑪瑙對陳彥說道:「看看這東西,這麼樣?」

    陳彥雙眼盯著那塊水膽瑪瑙,說道:「真的假的?」

    唐風說道:「我覺得應該是真的但這種事兒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問題,爭議會比較大。」為了不讓潘建岳在賣掉水膽瑪瑙之後難過唐風並沒有跟他說實話,這塊水膽瑪瑙不大可能進行過人工注水,唐風覺得那一小塊後期礦物就是純天然的二氧化硅結晶,但這種判斷只是基於對石質石理的瞭解,不能成為實實在在的證據。當然,關鍵問題還在於唐風的資歷不夠不是大家,說出來的話鎮不住場子。說到底中國還是人治社會,人們對專家還是很迷信的拿中國房地產來說,由於有一大批專家在高呼房價合理價似乎就真的合理了,廣大群眾的呼聲完全被扔在了一邊。唉,那批「磚」家真適合去幫地產商蓋房子。

    陳彥說道:「有爭議才好,中國的事情都是越爭議越火。」

    唐風說道:「這東西就交給你了,爭取拿個金獎回來,你要把它給弄破、弄流水了,以後就不用參加什麼石雕玉雕大獎賽了,直接去參加丟人大獎賽吧。」

    「那是你該去參加的。」陳彥哈哈大笑著說道:「雕刻專業你又不懂,我懶得跟你說,咱不在乎過程,只在乎結果,看著吧,新一代雕刻大師馬上就要出場了。嗯,師叔他老人家也該退休啦,我就是新一任的掌門。」

    「喲,拜見掌門。」兩人正說著話呢,劉書南走了進來,他對陳彥說道:「小子,野心不小呀。」雕刻界並沒有形成正規的體系,陳彥所謂的掌門純屬扯淡,劉書南在拿他開涮。

    陳彥高興勁還沒過,他說道:「書南兄呀,這次我可撿到寶了,金獎指日可待,哎,實在是不好意思。」

    「看看你那德行?」劉書南搶過陳彥手中的水膽瑪瑙開始仔細觀察,之後,他點著頭說道:「確實是好東西,別說,我還真有點擔心。」

    陳彥馬上對唐風說道:「你看看,書南兄在擔心自己的參賽前景了。」

    「哪有?」劉書南很認真的說道:「我是擔心好東西被你毀了,暴殄天物呀。」

    「扯淡,慢慢嫉妒吧!」陳彥樂呵呵的收起水膽瑪瑙,說道:「你們就瞧好吧,看我是如何錦上添花的。」

    陳彥屁顛屁顛的比划水膽瑪瑙去了,劉書南對唐

    「唐兄,我今天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專程過來找

    唐風客氣的對他說道:「書南兄有事儘管吩咐。」

    劉書南說道:「如此我就不客氣了,最近在琉璃廠那邊新開了一家陶藝店,專門經營紫砂,新東西和老東西都有,我想挑一個清三代的,但沒有把握,想請你去掌掌眼。」

    琉璃廠?唐風暗自搖頭,這劉書南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琉璃廠是唐風最不想去的地方,萬一撞上黃家的人會很尷尬。但朋友的忙不能不幫,唐風實在不好意思拒絕劉書南,他點頭說道:「沒問題,隨時都可以去。」

    劉書南說道:「我這人是急性子,那就現在去,如何?」

    唐風說道:「反正著也是閒著就走吧。」

    「沐雨、陳彥,我去一趟琉璃。」唐風朝裡面打了聲招呼就跟劉書南一起離開了中國石。

    唐風一開始北京時就在琉璃廠,他對這個地方並不陌生,劉書南把車停在和平門南面的南新華街,兩人步行走進以經營古玩為主的東琉璃廠。唐風對劉書南說道:「書南兄對紫砂的愛好程度可不亞於愛好玉石雕刻啊。」

    劉書南說道:「人活一輩也就圖一個樂子,埋頭賺錢太累,有個興趣愛好讓人感覺充實一點,喲在那邊了。」

    唐風著劉書南手指的方向望去,這是一家名為「一品歲月」的紫砂壺專營店說道:「一看店名就是大雅之堂。」

    劉書南哈一笑,說道:「古玩收藏物雅人不雅,水深得很,像我這樣的生手還真不敢出手。」

    起,中國的南北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北京人好大碗茶,粗瓷大碗起來咕嘟咕嘟,一抹嘴,解渴;南方人則偏愛品茶,細陶小杯,細斟慢酌,在解渴的同時也不忘怡情;這個跟南北兩地的氣候差異不無關係。

    一品歲月的招牌大概是一幅對聯聯為「茶中天地大」,下聯為「壺裡乾坤多」品歲月就是橫批。走進店堂,店堂正中還有一幅對聯上聯是:四大皆空,坐半刻無分南北;下聯是:兩頭是路一盞各自東西。吃一盞這個『吃』字正是南方口語,由此不難判斷。這老闆大概是南方人。

    唐風掃了一眼店堂兩邊的貨架,一品歲月大致分為兩部分,左邊是現代紫砂,右邊是古玩紫砂。他對劉書南說道:「書南兄應該對紫砂很熟悉吧?」

    劉書南擺擺手,說道:「別提了,我也以為我很熟悉,到這邊一看就不熟悉了,理論知識是會害死人的。」

    「兩位,裡面請。」店老闆是個光頭,腦袋~|得亮珵亮的,拿跟火柴都能刮燃了。他笑著問二人道:「兩位,需要那種紫砂?」

    劉書南直接了當的說道:「我們來看看古玩紫砂。」

    光頭老闆將手指向古玩紫砂這邊,說道:「這邊請。」

    劉書南問老闆道:「你們這裡有清三代的紫砂嗎?」

    劉書南開門見山,直奔清三代而去,說明這傢伙的起點頗高,收藏界有一句流行語,叫「玩瓷就玩清三代」。清三代是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康乾盛世。

    康熙、乾隆各在位60年,中間有雍正承上啟下,這一時期是清朝最為強盛的時期,也是中華民族迄今為止最後一個盛世。就在這一時期,陶瓷工藝達到了歷史的最巔峰,匠師們發揮智慧,精工巧制,使清三代的許多瓷器精品在擁有歷史價值的同時,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後世非常追捧。

    縱觀中國古代史,出現盛世絕非好事情,開元盛世之後就是安史之亂,康乾盛世之後就是百年苦難。飽暖思『淫』欲,業精於勤荒於嬉,當文化藝術繁榮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沉迷其間沾沾自喜,盛極必衰就成為一種必然。

    成也文化、敗也文化,中國人是該好好反思一下了。

    光頭老闆說道:「清三代倒是有,但沒有宮廷的。」清三代的宮廷紫砂器大量的融入了:琅彩、描金、粉彩、泥繪、淺雕等加工工藝,成品高貴華麗典雅,是紫砂器中的極品。

    劉書南跟著老闆去看清三代的紫砂,唐風的眼光卻望向了那邊的民國紫砂。民國時期的紫砂工藝當然沒辦法跟清三代相比,相比工藝上的落差,兩個時期的紫砂器在價格上的落差更大一些,民國紫砂器的價格僅有清三代紫砂器的十分之一。

    唐風將一件高提梁後出戟的仿竹節紫砂壺拿在手中把玩起來,他覺得這件紫砂壺不像是民國紫砂器,時代應該更早一些。

    紫砂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2400年以前、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身上,他在功成身退之後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自稱「陶朱公」。陶朱即是朱陶,朱陶也就是紫砂,當然,這種說法多少有點牽強附會,不管是真是假吧正後世的紫砂工匠都把范蠡奉為祖師爺。紫砂起源不可考,但紫砂壺的起源卻很清晰,明武宗正德年之後才有紫砂壺出現。

    生產紫砂壺的原料是紫砂泥,俗稱「富貴土」,它主要分為紫泥、綠

    泥三種,紫砂極品天青泥現在已經絕跡。紫砂又名,這是因為紫砂泥產於江蘇宜興。

    紫砂壺之美可歸納為造型美、材質美、實用美、工藝美、品位美,這些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風自己也沒完全弄明白,他只知道紫砂茶具是飲茶用具中的終端品種毫無爭議。

    茶壺上有壺蓋下有底兒,前有壺嘴後有把兒,如果茶壺的壺把在茶壺的上端,這就叫提梁,可以轉動的提梁就是活提梁之則是固定提梁。古代文人好詩情畫意講雅興,凡事都往好了說象牙開裂不叫做開裂,那叫做「笑」;茶壺的壺嘴也不叫壺嘴,叫「流」。而最高處的橫提梁後邊多出來一截就叫做「出戟」,這就是高提梁後出戟的由來。

    仿竹節更好解釋,一看唐風手中的那件紫砂壺就明白了,此壺橢圓形壺身雕刻成兩節繡段;短曲流和高提梁包括壺蓋的蓋鈕分別都做成了繡節形狀,而壺身還雕有幾枚竹葉整件紫砂壺活脫脫就是一截竹子。唐風再看了看那幾個紫砂茶杯,點了點頭套紫砂壺真不錯。

    唐風觀察完器形,開始看真贗斷代件紫砂壺色澤紫中泛紅,樸雅高潔;壺體輪廓明朗,曲線張勁有力,於拙樸中見纖巧;壺面紫砂泥質較細,顆粒微粗,含黑、黃砂點,整體略有一些小瑕疵,但這是相對清三代的紫砂器來說的,此壺的整體感覺要高於民國時期的紫砂製作水平。雖然這件紫砂器經過清洗,但壺面的砂質依然隱見一層略微有些暗淡但非常有神采的色澤,包漿看上去也潤澤可人,手感柔滑細膩,完全是清三代紫砂器的特質。

    在乾隆中期的蘇宜興,有一位著名的制陶名家擅長製作竹節把壺,他就是陳蔭千,他製作的精品竹節把壺已經賣到了百萬之上,而這套紫砂壺的售價僅有一萬塊。如果器底留有他的款識的話,這套紫砂壺就應該是他的作品,唐風覺得有些奇怪,為什麼光頭老闆會認為這是民國紫砂器呢?

    唐風的問很快有了答,他翻看壺底,這件紫砂壺並沒有款識。款識是辨別紫砂壺的重要依據之一,沒有款識,光頭老闆把這件紫砂壺歸於民國紫砂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唐風對款識並不迷信,他花重金競購的蘇東坡手稿就沒有款識,他更喜歡從古玩的氣質神韻方面進行鑒定。

    古玩鑒定和玩作假是一對天敵,它們之間的博弈曠日持久,遺憾的是,以目前的情形看來,古玩作假一直處於上風,很多鑒定技術被作假技術突破,就紫砂器的款識來說,現代造假技術完全可以做到以假亂真。

    氣質神韻說起來很玄,於紫砂名家具有高超的藝術素養和熟練的專業技巧,他們對泥料性能和窯溫的把握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所以,他們的作品往往獨具特色,具有一種不可模仿的神韻。

    唐風通過這套紫砂壺的氣質神韻斷定這是陳蔭千的作品,反正劉書南買紫砂壺不是用於收藏增值而是用來品茶的,這東西用久了之後感覺就出來了,民國紫砂器到底不如清三代的紫砂器,清三代的紫砂器使用時間越長包漿越好看,兩三年之後,劉書南自己就能感覺出來。

    劉書南看唐風一直在留意這邊的民國紫砂器,他也走了過來,光頭老闆當然跟著他過來為他做介紹。唐風問光頭老闆道:「這套紫砂壺能不能便宜一點?」

    光頭板搖著頭說道:「我店裡的這些東西都分得很清楚,一分錢一分貨,絕不會亂開價的。」

    唐風點頭說道:「如果賣古玩的都能像你這樣,這古玩市場就算完善了,這東西不錯,我們要了。」

    劉書南用詢問的眼神望向唐風,唐風向他點了點頭,示意這裡面另有乾坤,劉書南是請唐風過來掌眼的,當然不會讓他花錢,他對光頭老闆說道:「我來付賬。」

    劉書南從牛皮公文包裡拿出一疊萬元人民幣交給光頭老闆,說道:「您數。」

    趁著光頭老闆把錢放進驗鈔機,劉書南問唐風道:「你有沒有把握?」

    唐風說道:「絕對是清三代的東西,你用過一段時間就知道了。」

    劉書南點頭說道:「我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判斷了,你說的就不會有錯。」

    唐風說道:「你要不信也好辦,把這東西拿去鑒定,我敢保證,這東西絕不會是作假的紫砂——喲,我還有重要的事情,先走一步!」

    「哎,唐風,你要去哪裡?我送你去劉書南話還沒有說完,唐風就快步走了出去,他剛才在說話的時候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從一品歲月門前走過,這個人就是王天朔!

    這狗日的燒成灰唐風都認識!

    —精品推薦——《替天行道》——書號15920——

    心理學專家李子秋穿越到千年前,憑借他的專業知識與後世江湖騙術,成為朝野第一神棍,被奉為轉世真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