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盛世收藏

大道小說網 第十六章 黑盞爭奪 文 / 傾覆

    大家一起努力,保住月票榜的位置——晚上還有一

    話客氣就是有好處,離唐風最近的那位服務員阿姨聽到有人招呼,放下手中的活兒,拿著鑰匙走了過來。

    現代社會,國營商店幾近絕跡,除了壟斷行業,也只有旅遊行和古玩行這種永遠不缺少客戶的行當才有國營商店生存的空間。服務員打開櫥窗,雙手捧出裡面的宣德爐交給唐風,她說道:「您隨便看。」

    這件宣德爐的直徑只有1米,看上去很小,但卻很壓手,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東西卻足有**斤重,這就是精煉到接近純銅的宣德爐。明朝最有名的收藏家項元汴所著的《宣德博論》中有記載:宣廟隨赦工匠、煉畢十二,每斤得其精者,才四兩耳。這意思是,在冶煉十二次之後,一斤重的風磨銅就只能剩下四兩;在明朝時期,重量單位採用的是舊制,十六兩一斤,我們所說的「半斤八兩」就是這麼來的;也就是說,從原料到成品,宣德爐要縮水四分之三。

    這件宣德爐鑄工精細,銅質精煉,款式古樸典雅,器型飽滿渾厚,銅爐表面的包漿皮殼看上去五彩斑斕、光華澤,銅質中肯定含有金、銀這樣的稀有貴金屬;摸上去光滑如鏡、毫無雜質,符合自然氧化生成的皮殼的特質。唐風翻過香爐,底部有三隻爐足,爐足之間留有「宣德」二字的楷書底款,字體規整結構嚴謹。

    儘管唐風覺得東西很像是真品,甚至還是宣德三年鑄造的極品,但他卻沒有一點把握,這就是宣德爐的現狀,只論優劣,不論真偽,反正有18000多個真品事實存在,而且大多數都在市面上都有可能碰上真的,誰也有可能碰上仿的。

    唐風把宣德爐交給柳月,月看了好久,才問唐風道:「你覺得怎麼樣?」

    唐風不置可的說道:「只能說質量上乘,哎別老問我呀,你覺得呢?」

    柳月說道:「這個宣德爐的質地、品相都不錯,肯定有灑金鎏金、割金的工藝在裡頭,就是看不出來含金量是多少。」真品宣德爐的含金量大概是百分之三,別說肉眼分辨儀器也不能在無損狀態下檢測出來。

    唐風問服務員阿姨道:「姐,這個宣德爐賣多少錢?」

    服務員指著標價說道:「8萬。」

    國營商店也有好處。他們太會亂開價算亂開價也絕不允許討價還價。愛要不要。唐風想了一下。說道:「我要了。」接著就掏出了銀行卡

    務員拿著唐風地銀行卡離開後。柳月奇怪地問唐風道:「你看出來真仿了?」

    「你也太看得起我了。這東西誰能看得出來?」唐風搖了搖頭。接著說道:「不過。我買來不是拿去賣地。我爺爺喜歡這個。」

    唐風打算過段時間就回四川老家他爺爺接出來。他爺爺就見過真正地宣德三年極品宣德爐老人家同樣也認不出來真仿。否則唐風早就學會了。既然要回家得帶點東西回去地。這個宣德爐來得正好。

    「你爺爺?」柳月問道:「這麼說老人家能看得出來了?」

    「也看不出來,但可以拿回去讓他老人家研究研究。」唐風笑著說道:「就算是仿的,他老人家也不會不高興的,再怎麼著,這也是他親孫兒送他的呀。」

    簽好單付完賬,唐風把宣德爐放進背包和柳月一起走出這家古玩店,唐風問柳月道:「你的古玩鑒定水品也很高,為什麼自己不淘古玩呢?」

    柳月輕笑著說道:「這還不簡單,因為我不喜歡唄。」

    古玩這東西,宜賞不宜鑒,什麼藝術性、觀賞性都只是直觀感受,看著舒服,真要深入研究,那就只剩下枯燥了,唐風就是在這種枯燥中長大的,他長歎一口氣,說道:「其實我也不喜歡,我是為了錢才研究古玩的。」

    柳月笑著說道:「賺錢是大多數人的人生目標,而我連這種目標都沒有,相比之下,你要比我好一點點。」

    唐風取笑她道:「你這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柳月說道:「你是不會懂的啦,不說這個了,走吧,再到其他地方去看看。」相比其它古玩交易市場,十三陵的古玩交易集散地要遜色太多,兩位古玩高手兜了半天卻毫無收穫。

    「嗯。」柳月小嘴一翹,露出一個可愛的表情,說道:「想不到這鬼地方如此不濟,一點都經受不住考驗。」

    「你可輕點聲。」唐風嚇唬她道:「這十三陵可是真正的鬼地方。」

    「切,你少來了,考古專業的人還會怕鬼嗎?」柳月輕哼一聲,說道:「我們回去吧。」

    在回北京市區的路上,他們的車經過東三環,柳月對十三陵之行很是失望,她對唐風說道:「這裡離潘家園很近,今天是週六,那裡的店舖地攤全部開放,想不想去湊湊熱鬧?」

    「嗯,那我們現在就去。」唐風點頭表示贊同,他說道:「我好久沒有到那邊去了,說不定還能碰上什麼好東西呢。」

    去就去,沒過多久,二人就來到了潘家園,剛走過潘家園古玩市場的牌坊,柳月就指著前面一家古玩店說道:「咦,那裡有一家新開的古玩店。」

    唐風說道:「新店好,我們去看看。」淘古玩市場講究淘新不淘老,新店開張,為了招攬顧客,東西一般都比較好,當然,這是相對老店來說的,古玩店哪有不賣假的。

    二人一起走進這家名為「輪迴」的、專門經營黑瓷的古玩店,這家店的店堂設計得古色古香,仿紅木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黑瓷,說是瓷器,外行的人很容易誤以為這是陶器,黑瓷的外觀看上去很像陶器。

    黑瓷被譽為瓷壇「黑牡丹」,是一種施黑色高溫~的瓷器,他是在青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種,創燒於東漢成熟於東晉,興盛於北宋。古代中國有大量的民窯燒製黑瓷,它也是金、元、明、清各代民間的日常用瓷。浙江德清窯、河北定窯、江西吉州窯燒製的黑瓷都很有名,最著名的黑瓷來自於

    窯,建窯的窯址在福建北部的建陽市水吉鎮。因為:天目山所以,當黑瓷傳入日本時,日本人將黑瓷統稱為天目瓷,有人說天目瓷的叫法來源於浙江天目山,其實是一種誤讀。

    新店開張內的服務精神氣十足,一位夥計熱情的上來打招呼,他對唐風和柳月說道:「歡迎光臨問二位需要什麼樣的黑瓷,我們店有」

    懂行的人最不愛聽店家的推銷,唐風不得不打斷夥計的話,他禮貌的說道:「我們看看再說忙您的。」

    「咦,您是」柳月當然比唐風更有吸引力,夥計剛才把注意力全放她身上了,聽到唐風說話,他才開始留意唐風,這一留意風就被他給認了出來,他的語氣很快變得肯定說道:「您就是唐先生!太好了,兄弟們都看過您的節目的表現真是太精彩了。」

    從事古玩行業的人也有三六九等之分,處於高層的人知道內幕們對《盛世收藏》這類暗示一夜暴富的鑒寶節目不屑一顧,但處於低層的人卻很愛看。唐風的良好表現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認出來也就足為奇了。

    「哥幾個,我看到先生了。」

    「真的是唐先生!」

    「唐先生,您好!」

    只是幾秒鐘功夫,店裡的個夥計都圍了上來,唐風出生草根,當然不會對他們不理不睬,他表面的客氣也絕非敷衍的偽飾。但他的心裡卻多少有些鬱悶,有得必有失,上電視固然可以提高中國石的知名度、帶來好生意,但同樣也會給唐風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就像現在,被人認出來便很難安心撿漏。

    好一番寒暄後,一個夥計終於說道:「我們別打擾唐先生了,讓他安心淘東西吧。」

    「嗯。」先前那個夥計對著同伴點了頭,轉向唐風說道:「唐先生您隨便看,看中什麼儘管招呼。」

    「呵呵。」三位夥計走後,柳口而笑,他說道:「唐先生現在可是名人了。」

    「哎。」唐風搖著頭說道:「我不:_的。」唐風生性靦腆,很不習慣被關注。

    月說道:「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分頭尋找吧,看看誰的本事更大哦。」

    唐風點頭說道:「沒問題。」接著,唐風和柳月開始在成堆的仿品中挑選可能的真品。

    過了一會兒,又有兩位顧客走進了這家古玩店,這兩個人西裝革履,頭髮梳得油光可鑒,一副很有精神的樣子。

    唐風本來沒怎麼留意這兩個人,但聽到他們的對話後,他不禁皺起了眉頭。

    「大桑,潘家園是中國最大的舊貨市場,相信這裡一定有您喜歡的東西」說話的人在說話的時候還不忘頻頻點頭,顯得很有禮貌,這人三十來歲,戴著一副金絲眼鏡。

    中國的百家姓裡面就沒有姓大的,就算有,誰都不敢起名叫桑,這不找抽嗎?

    這人大概是日本人,他四十來歲,乾乾瘦瘦,絡腮鬍子刮得很乾淨,面部隱露青光,並不像革命題材電影中的日本人那般猥褻。這位「大桑」說著一口很地道的中文,他對金絲眼鏡說道:「謝謝肖君。」

    不能說學日語的中國人不好,但在第一批漢奸中,會日語的中國人絕對佔大多數;也不能說中國人都討厭日本人,但懂文物的人肯定不喜歡這個國家。不過,唐風最反感的還不是那個日本人,他更反感那個戴著金絲眼鏡的中國人,雖然翻譯也是一種正當職業,但他也用不著在中國的土地上對一個日本人點頭哈腰啊,你讓其他外國人怎麼看中國人呢?

    在經營黑瓷的古玩店裡看到日本人並不奇怪,日本人非常推崇黑瓷。在黑瓷中,價值最高的品種莫過於「曜變茶盞」;這種茶盞被日本學術界稱之為「曜變天目盞」。目前,世界上僅存的三件出自中國宋代的曜變茶盞全部都收藏於日本,日本人將這三件曜變茶盞視為日本國寶,每七至十年才允許展出一次。

    有日本人出現,唐風當然要加倍小心,萬一被他們買到真品就回不來了,唐風這邊正在看,那邊的柳月叫道:「唐風,你快過來呀。」

    柳月肯定有所發現,唐風快步走了過去。

    唐風和柳月在尋找真品,大也在尋找真品,三個人一個目標,很不巧,柳月和大撞車了,他們同時看中了一個兔毫茶盞。好在柳月的動作快,先一步將兔毫茶盞拿到手,畢竟是女孩子,柳月多少有點害怕,忙叫來唐風過來幫忙。

    唐風趕到的時候,柳月正滿臉戒備的看著大,大很有禮貌的笑了笑,對二人說道:「你們先看吧。」

    唐風接過柳月手中的兔毫茶盞,仔細的觀察起來,這個茶盞撇口、淺圈足,口大足小,形狀就像一個漏斗。柳月的眼光很準,這個兔毫茶盞很像是真品,它的內外都有施~,~質潤澤,~面從盞口的褐黃色自然過渡到盞底的黑色,褐黃色的~面之上,佈滿濃淡深淺、曲曲彎彎不規則的、如同兔毛一般的自然紋飾。

    唐風越看越有信心,他將這個兔毫茶盞移近燈光,藉著燈光察看盞底釉面的色澤,在燈光的照射下,盞底出現了一個金黃色的光暈,並閃爍著紅色的光點,應該是「金盞」無。這些特質其實並不難觀察,任何一個認真觀察過這個兔毫茶盞的人都會發現,但真仿的差別就在這中間的細微之處,只有古玩行家才能感覺得出來,實難用語言來描述。但是,高手並不止唐風和柳月,還有大,此刻,他不動聲色的向金絲眼鏡使了一個眼色。

    唐風當機立斷,決定把這個兔毫茶盞買下來,他說道:「老闆,收賬,這個碗我要了。」

    「來了。」老闆馬上走了出來,但是,老闆還沒有靠近這邊,金絲眼鏡先一步迎了上去,不知道他悄悄跟老闆說了些什麼,老闆在不住的點頭。

    唐風和柳月對望一眼,感覺出了不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