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影城大亨

第一卷 視海爭雄 第687章.此片不紅沒天理 文 / 鑌鐵

    第687章.此片不紅沒天理

    很快,那個洛杉磯第一監獄的心理輔導師上來了,這是個看起來有些詩人氣質的白人中年人,一上台,明顯有些緊張,差點就把話筒碰掉地上。

    忙活了半晌,好不容易鎮定住情緒,這才開口道:「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好。今天,我想說的主題是:光榮與夢想。說到夢想,我已有些日子沒有去想起她了。最初的夢想早已模糊在了這一個又一個平淡的日子裡。或許,突然提及,大家也和我的感觸不盡相同吧?對!因為總是忙,比如我最近一邊準備裝修房子,一邊上班,另外,還有心理咨詢師的培訓課要上。提到培訓課,我這有一個真實的故事要先跟大家分享:在我參加的這期監獄心理咨詢師培訓班的開班儀式上,一位心理學教授說:來到這裡我很感動,都說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我要說,你們才是真正的靈魂工程師。說完,這位年近六旬、雙鬢斑白的老教授給我們深深地鞠了一躬。那時那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榮。原來,在她的眼中我們工作的意義是如此的深刻。老教授鞠躬的那一剎那,深深地感動了我……」

    「作為洛杉磯第一監獄的一員,我們一年到頭隨時待命;8小時報酬,12小時工作,24小時責任。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朋友們笑侃說:監獄裡女人是當男人用的,男人是當超人用的。下班回家的車上,許多同事都疲憊得睡著了……凝望著這些熟睡的面孔,我陷入了沉思,我們在救贖別人的時候,豈不是很滿足很快樂,因為別人也救贖我們自己!」

    演講台的場下,「不錯哦,這個心理輔導師的主題還挺與我們的電影契合的,把救贖這個主題都搬了出來。」榮少亨忍不住道。

    「呵呵,這傢伙和我們一起看過樣片,要不然絕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安東尼笑道。

    「哦,你認識他?」

    「當然了,最近我把老闆你創造的紙牌遊戲『斗地主』交給了他,這傢伙有空沒空就找我切磋,輸得連褲頭子都快沒了!」

    「原來還是個賭鬼呀!人不可貌相——!」

    在看台上,那個心理輔導室還在賣弄風騷:「最後,我要用一首詩來表達我對洛杉磯第一監獄的感情……」醞釀了一下,這傢伙開始故作深沉地凝望遠方,雙手作撫摸狀,彷彿在眺望大海,撫摸羔羊,摘玉米彈棉花……「啊,洛杉磯監獄就是好,好啊好,好得不得了!當我第一次踏進這裡,我就愛上了你!迷途的羔羊們,你們是不是很空虛!需要我來撫慰你們的心理?!啊,監獄,啊監獄!你是個偉大的地方,沒有你,世界將會變成另外模樣;沒有你,我們將會失去太陽的光芒!我吶喊,我彷徨,我空虛,我寂寞……啊監獄!千萬里我追尋著你,可是你卻並不在意,你不像是在我夢裡,在夢裡你是我的唯一,你就是我唯一的女郎,每晚我期盼著與你上床。用你紅艷的嘴唇,吸取我的毅力;用你火熱的軀體,燃燒我的精力!我干你,我干你,我干你千萬遍……」

    台下面不管是假扮犯人的觀眾,還是假扮觀眾的犯人,全都目瞪口呆,我靠,這傢伙也太牛逼了吧!

    干你千萬遍!

    這可不是普通人能夠說出來的!

    那個典獄長也是目瞪口呆,他原本是想讓這個鳥人多為監獄做些宣傳的,前面的還可以,可是後面怎麼就跑題了,搞到最後更是騷的不得了!

    原本這典獄長還準備了一個集體大合唱,「第一監獄好,第一監獄好,第一監獄真是好得不得了……」可是看情況是要太監了,只見他急忙上去把話筒搶到手道:「好了,我們監獄的發言暫時就到這裡,大家還是先看電影吧!」

    「可是我還沒念完呢?」那個輔導師哀怨道。

    「念你媽的頭——回去給我寫報告!」典獄長鞠躬致歉。

    下面眾人全都哄堂大笑起來。一個曾經學過心理學的無不唏噓道:「看看,這就是在監獄上班的後果——壓力大,容易走火入魔啊!」

    好不容易把那個倒霉的心理輔導師趕下去以後,電影總算可以開始了。

    「關燈!」在安東尼的指揮之下,監獄廣場上的所有燈光全部熄滅,黑暗頓時蔓延起來,彷彿無邊的海洋。

    唰!黑暗之中,一道道光束亮了起來,射到了不同方位的銀幕之上。

    「開始了,開始了。」榮少亨旁邊的編劇斯蒂芬.金興奮地叫了起來。對於這部戲,他可是充滿了希望。

    「是呀,開始了。」榮少亨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幾個月的辛苦和努力,幾個月的鮮血和汗水,甚至是更多的付出,在這個晚上就要得到檢驗。

    當玄霆娛樂激昂的廠標音樂響起時,廣場上爆發出鋪天蓋地的掌聲,觀眾發自肺腑的那份熱情和期待,讓榮少亨眼眶一熱。

    金色巨龍廠標飛舞之後,開始出現字幕。

    編劇:斯蒂芬.金,主演:尼古拉斯.凱奇、摩根.弗裡曼……,攝影:安東尼,導演:榮少亨……

    幾乎銀幕上每出現一個名字。就會響起一陣掌聲。

    字幕完畢之後,銀幕一片漆黑,隱隱響起了悠揚的小提琴聲,悠揚,清新。小提琴聲中,隱隱有印第安鼓聲。沉重,厚實,兩者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銀幕一點點變亮,出現在鏡頭中的,是喝醉酒的安迪在車內緊張地拿著手槍,鼓足勇氣,想要衝進捉姦——他的妻子正在與別的男人在偷情。

    最後的結局是,他的妻子和情人全都死了,可是兇手不是他。但他成了替罪羊。

    在法庭上。很多供詞都對安迪不利,安迪最後也做了對自己的辯護。

    特寫鏡頭,法庭上的安迪顯得很冷靜很鎮定,他不帶感情地訴說自己的故事。他聽說自己的妻子和那個運動健將來往的時候,悲痛到受不了,開始調查。直到這一天他尾隨二人來到了他們的「愛巢」。

    中景鏡頭,檢察官站起來質問他道:「你是說你開著你的普利茅斯牌新車跟隨你太太?」

    「我和朋友換了車!」安迪回答道。

    「那時候到你太太被殺,你想些什麼?」檢察官繼續盤問。

    鏡頭特寫,安迪的表情很冷漠,說:「我很難過,事實上在這之前,我想過要去『自殺』,所以還買了一把槍。」

    「所以你最後殺了你的妻子不是嗎?」

    「沒有,我沒有。」安迪回答。他說,到了午夜,他逐漸清醒過來,同時宿醉的感覺開始讓他不舒服。於是他決定回家,睡一覺後,第二天再像個大人般好好冷靜地想一想,「當我開車回家時,我開始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就讓她去辦離婚吧。」

    法庭上的激辯是這部戲一開始就被推向了高潮,帶引人們進入安迪的世界,進入未來肖申克的世界。

    在法庭上,安迪向人們展示他的睿智和冷靜,但是由於證據對他不利,那些陪審團的人一致裁決他謀殺罪名成立,將會被關進肖申克監獄!

    整部電影的故事正式開始。

    接下來的一段戲是通過大量的旁白來演繹的,旁白的人物就是摩根.弗裡曼飾演的犯人瑞德。

    瑞德是一個黑人,從小的時候家境不好,為了讓自己可憐的弟弟吃飽肚子,他偷了一塊兒麵包,最後卻被關進了監獄。出來以後,他發現自己像是被社會拋棄了,於是就很自然的再次犯罪,再次進入監獄,如此循環下來,至今已經在監獄裡面呆了三十年,原本青春無限的大男孩,變成了鬢角白髮的老人家。

    瑞德在肖申克監獄屬於「能人」,他能搞到任何被禁止的東西,比如香煙,雜誌,還有色情海報,只要你剛給他錢,他就能幫你弄到任何你需要的東西,除了逃跑。

    電影故事繼續發展。

    新進監獄的安迪被瑞德拿來和人打賭,賭他晚上會大哭大叫,可是安迪沒有,其他和他一起進來的新犯人卻都醜態百出。

    瑞德輸了賭博,卻沒有影響他做安迪的生意。

    長鏡頭,一群犯人在廣場上放風。安迪主動找到了神通廣大的瑞德。

    這部影片的兩個主人公第一次交談。

    「喂,」安迪說,「我是安迪.杜佛尼。」他伸出手來,瑞德跟他握手。

    安迪不是那種喜歡寒暄的人,開門見山便說出來意。「我知道你有本事弄到任何東西。」

    「我承認我常常有辦法弄到一些東西。」

    「你是怎麼辦到的?」安迪問道。

    「有時候,」瑞德說,「東西好像莫名其妙地就到了我的手上。我無法解釋,除非因為我是愛爾蘭人。」

    安迪笑笑。「我想麻煩你幫我弄把敲石頭的錘子。」

    「那是什麼樣子的錘子?你要那種錘子幹什麼?」

    安迪很意外,「你做生意還要追根究底嗎?」

    「我告訴你,」瑞德說,「如果你要一隻牙刷,我不會問你問題,我只告訴你價錢,因為牙刷不是致命的東西。」

    「你對致命的東西很過敏嗎?」

    「是的。」

    特寫鏡頭,安迪朝四周的高塔張望了一眼,從表現他對外面世界的渴望。

    「應該的。我會告訴你這種錘子長什麼樣子,還有我為什麼需要這種錘子。石錘是長得很像鶴嘴鋤的小錘子,差不多這麼長。」安迪的手張開約一英尺寬。「錘子的一端是尖利的小十字鎬,另一端是平鈍的錘頭。我要買錘子是因為我喜歡石頭。」

    「石頭?」瑞德說。

    「你蹲下來一會兒。」安迪說。

    特寫鏡頭,兩人像印第安人一樣蹲著。安迪抓了一把運動場上的塵土,然後讓塵土從他乾淨的手指縫間流下去,揚起了一陣灰。最後他手上留下了幾粒小石頭,其中一兩粒會發光,其餘的則灰撲撲的,黯淡無光。其中一粒灰暗的小石頭是石英,但是要等摩擦乾淨了以後,才看得出來是石英,發出一種奶色的光芒。安迪把它擦乾淨後扔給瑞德。瑞德接住後,馬上叫出名字。

    「石英,不錯,」他說,「你看,雲母、頁岩、沙質花崗岩。這地方有不少石灰石,是當年開闢這一個山丘蓋監獄時留下來的。」安迪把石頭扔掉,拍掉手上的灰塵。「我是個石頭迷。至少……以前是。我希望能再度開始收集石頭,當然是小規模的收集。」

    「星期日在運動場上的探險?」瑞德問道。

    「星期天有點事做,總比沒有的好。」安迪說。

    「你可以把錘子插進某人的腦袋中。」瑞德評論道。

    「我在這兒沒有敵人。」安迪靜靜地說。

    「沒有?」瑞德微笑道,「再等一陣子吧。」

    「如果有麻煩的話,我不會用錘子來解決。」

    「也許你想越獄?在牆下挖地道?因為如果你——」

    安迪溫文有禮地笑了起來。

    旁白:等到我三個星期後親眼見到了那把石錘時,我就明白他為什麼笑了。那是一柄鶴嘴鋤,如果挖地道的話,可能要挖上六百年!

    這段戲在《肖申克的救贖》之中非常的重要,就像是一篇作文一樣,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在大家看得津津有味兒的同時,很多人都在猜測著電影故事的發展趨向。

    不過電影繼續發展的故事是「殘酷」的,至少對於觀看的給觀眾們來說,安迪的不幸讓他們一個個心中火冒三丈。

    這段故事就是榮少亨在拍攝的時候ng多次,最後還對著尼古拉斯.凱奇咆哮,安迪在監獄遭受「三姐妹」蹂躪的故事。

    「太不像話了,太黑暗了!這哪裡是監獄,分明是地獄!」

    「人性的惡劣在這裡盡情釋放,看到這裡,我真是不寒而慄,娘的,千萬不能幹壞事兒,要是到這裡幫人吹喇叭,還不如殺了我!」

    「安迪太憋屈了,一個憋屈的好男人,為什麼要遭受這份罪孽!」

    「導演,你拍的也太可怕了,我為安迪叫屈!」……

    此時此刻所有觀眾已經被電影內容深深的吸引住了。大家都默默地為安迪祈福,默默地為這些犯人們祈福。

    電影繼續著,很快到了瑞德吹口琴這一段戲。而在這段戲中安迪與瑞德兩人關於「希望」的對白更是直指人心。

    大屏幕上,鏡頭特寫。瑞德吹著口琴,口琴聲悠揚傳出,讓很多犯人都陶醉其中。

    安迪走了過來,瑞德放下口琴。

    堪稱經典的交談開始。

    安迪:你應該繼續吹(指口琴)就不會忘記了。

    瑞德:忘記什麼?

    安迪:忘記在這世界上,還有這用高牆柵欄圍起來的地方,還有你自己心裡的,他們拿不走、碰不到的東西,屬於你自己的東西。

    瑞德:你指什麼?

    安迪:希望!

    瑞德:希望?聽我說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險的,它會讓你發瘋,在這種地方,千萬不要有這種念頭。

    顯然,瑞德已經認同了典獄長的話: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

    但是,安迪卻答之以一個淡定的微笑。

    無論是什麼,都關不住希望,一切皆因希望起,世間無數的拚搏、付出,以及百折不回,就正是為了內心的希望嗎?有了希望,肖申克監獄不過形同虛設,有了希望,一把小小的錘子便可以救贖生命、救贖自由,甚至救贖鯊堡(肖申克監獄)。有了希望,安迪便可在無盡的等待與提心吊膽中盡情享受每一個小小的樂趣,並將這樂趣傳播開來,將希望播種在每個人心裡。希望是關不住的,鎖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鳥,是流動的空氣,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遠無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無法染指的。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

    瑞德心中早已沒有了希望,那圖書館管理員老布,居然會對希望充滿恐懼,而安迪卻始終心懷希望,那怕「用這樣的小錘挖洞,至少需要600年。」安迪最能打動人心的品質,恰恰是這種看似對眼前現實平和接受,而心中希望卻永不不磨滅的精神。

    電影演到這裡,讓很多人眼睛變得濕潤起來。大家將對安迪一個人的注意,轉移到了其他犯人身上,大家第一次看到了犯人們的內心世界。

    掏出手帕,一名女觀眾擦著眼角。

    一個男士緊緊地捂著自己的嘴巴。

    一名犯人伏在同伴的身上哭了起來……

    整個電影放映場地充滿難以名狀的壓抑氣氛。

    一頭是繫在小小鶴嘴鋤上的自由,這種自由的追求要面對頻繁的查房和重重的高牆;一頭是監獄裡悠然自得地生活,這種生活看起來既不空洞又擁有尊重。安迪毫不憂鬱的選擇了前者,那怕風險是那樣的大,哪怕安全僅僅來源於一張麗塔.海華絲的海報(海報後面就是安迪用錘子挖的洞)……

    一個人能夠在十九年痛苦的牢獄生活裡,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力量?這其間又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當兇惡的獄警將安迪推向死亡的邊緣,他仍然面不改色,口若懸河。最後,他第一次在監獄裡贏得了自由,雖然這自由,只是在完工的屋頂喝上一口啤酒。

    當電影放映到眾犯人在屋頂上第一次享受到了和一般人一樣的待遇——能喝上一口啤酒時。

    所有觀眾發出了掌聲,一種熱烈的能夠表達他們對自由對人性表示肯定的掌聲。

    電影繼續放映中。

    片中,瑞德這樣說道:「體制化是這樣一種東西,一開始你排斥它,後來你習慣它,直到最後你離不開它。想想看,我們的身體已經有多大一部分被體制化了?」

    看看老布。重獲自由後,他失去了監獄安穩的生活和周圍犯人的尊重,又遲遲無法融入新的環境,只能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特寫鏡頭,『自殺』前,老布飽含深情的放飛了自己飼養多年的烏鴉。他的自由,也只能在高飛而去的鳥兒身上延續,因為,他已經被鯊堡高度體制化了。甚至瑞德,也若隱若現地走在體制化的邊緣。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安迪,只有他安迪,找到了對抗體制化的辦法,那就是始終不放棄對窗外自由的追求,哪怕這種追求是多麼的危險。為此,他付出了太多。

    特寫鏡頭,當安迪將監獄喇叭放上《費加羅的婚禮》,安詳的半躺在在廣播室的椅子上,掩目微笑時,他得到了短暫的自由,雖然代價是一周的禁閉,但是,解除禁閉,他又微笑的走了出來。

    這一段戲讓人們再次沉浸入悲痛中,對於老布的死亡,對於瑞德的憐憫,對於安迪的關心,無不牽動著所有觀眾們的心。

    如果說剛才整個電影場地是壓抑與悲痛交際的話,那麼此刻則變成了忐忑和不安,對於主人公的命運,對於其他人的命運,已經構成了觀眾們的期待心理。

    最後一幕戲。安迪逃出生天。在這段戲中,首先運用了很多的主觀鏡頭,來表現安迪本人的思想,比如說他調換文件,穿走典獄長的鞋子,以及用手撫摸著奔向自由的海報——

    近景鏡頭,好報打開,裡面是一條狹長的地道!

    電影音樂節奏加快,伴隨著安迪在地道中攀爬,人們的一顆心全都懸在了嗓子眼裡。

    「他能逃得了嗎?」

    「這監獄太可怕了!」

    「我希望他能逃出生天!」

    「變成超人啊,變成超人就什麼都不怕啦!」……

    觀眾們在內心祈禱著。彷彿此刻奔逃在地道中的人是他們自己。

    寬大的銀幕上,安迪終於重獲自由,在雷雨交加的夜晚。他從污泥中艱難地站了起來,仰頭深深的呼吸——他一定聞到了自由的味道。那一刻,一道閃電劃破天空,籠罩他整整十九年的,那所有的冤屈和壓抑,全然釋放!

    嘩啦!整個放映場地隨著安迪那一聲石破天驚的吶喊,全都激動的站了起來,很多人大聲喊著:「安迪,好樣的!」「安迪,你太牛啦!」「安迪,我頂你!」不過最多的人還是一起大喊:「自由萬歲——!!!」

    電影放映到這裡,已經讓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不過松氣是松氣,還不夠解氣,所以電影最後的安排可謂圓了大家的心願。

    特寫鏡頭,「上帝地審判比預料來得快!」這是典獄長辦公室牆上掛的聖經刺繡。他的審判,也來得比預料得快,但那卻不是上帝帶來的,而源自一個越獄犯人的舉報。聽著外面急促的警車聲,典獄長拿出裝上了子彈的手槍,對準了自己的腦門——砰!

    近鏡頭,監獄的大門打開,服刑期滿的瑞德被釋放了,但是他已經找不到屬於自己的生活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一天,他準備去找寄給自己明信片的安迪。

    大海邊,瑞德遠遠地看見了好久不見的安迪。安迪正在裝修一條小船。

    看見了,兩人凝望一眼,然後奔跑,擁抱……

    鏡頭失焦。出現麼一句話:「我正在等著你,我們一起裝修小船,漂泊出海……」電影結束。

    電影結束之後,監獄廣場上形勢只能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不管是犯人還是一般人,都被電影的這個幸福的結尾感染了,當廣場上的燈光全部打亮的時候,榮少亨扭過頭去,看到的,是一張張滿是淚水的臉。

    就連那個想要藉機搞宣傳的典獄長也一把鼻涕一把淚,等從電影的情緒中反應過來之後,這才急忙偷偷抹掉自己臉上的淚水。

    掌聲,如同期待中的那樣,響了起來,震耳欲聾,比榮少亨想像中的還要熱烈。

    在觀眾的強烈要求中,榮少亨被推倒了前方的講台之上。

    經過了一多小時的放映,觀眾如同乘坐著一條小船在歷史之河上遊蕩,一條曲折蜿蜒而又壯闊無比的河流。這部電影給他們帶來的震撼,遠遠超過了榮少亨原先的估計。

    「女士們先生們,這不是一部電影。」榮少亨握住話筒,自己的內心興奮得近乎痙攣。

    廣場的民眾看著他,沉默著,期待榮少亨的下一句話。

    「這是一部讚歌!一部追求自由的偉大讚歌!不朽的讚歌!」

    嘩!榮少亨的一句話說完,掌聲如潮。

    「女士們先生們,關於安迪,我只想說,安迪既是弱者,又是強者。我們同情弱者,安迪正是弱者,因為他遭人誤解,身處冤獄;我們崇拜強者,安迪又是強者,因為他充滿智慧,且內心堅定無比,他利用智慧和希望,這兩個自己僅有的資源,救贖了自由,也救贖了充滿罪惡的鯊堡。『要麼忙著去活,要麼趕著去死,人總得做點什麼』,這個人類樸素的真理,被安迪完美的演繹。當失敗和成功的概率對比如此懸殊時,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冒險。最終,這個白面書生,成為了真正的英雄!」

    「關於救贖,安迪已然完成了自我的救贖。當螢幕漸漸暗淡下來,我們不得不重又走進現實生活。面對頤指氣使的老闆,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哭鬧的孩子,變心的情人……我們怎麼來完成自己的救贖?不需要鶴嘴鋤,也不需要麗塔?海華絲的海報;我們不需要面對暴躁的獄警,不需要面對無休止的查房,更不需要為『三姐妹』吹喇叭。阻礙我們的,只是人性裡的懶惰和恐懼。懼怕失敗,懶得去付出努力——不正是這樣嗎?習慣痛苦,並泰然處之,自欺欺人地過那所謂的幸福生活;抑或在內心始終保持對痛苦的敏感,並在痛苦中掙扎,期待一個全新的開始。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讓人難以選擇,這個命題與『做一個痛苦的思考者或者做一頭快樂的豬』一樣讓人無從下手。我們該暗地問問自己:內心深處,我們到底被『制度化』了多少?是否我們在心中早為自己建造了一座『不可能』的高牆,把自己圍在這監牢裡,準備無風無雨地老死其中?我們是否在做之前就想好了退路,計算好了成功與失敗的比率,試圖付出最少的代價而得到最多?若果真如此,那請不要忽略這樣一個事實:在山崖上找個下山的曲徑,比蒙頭向上攀登更難!我們能做的,只能是,蒙頭向前。一切,為了自由!」

    「為了自由!」

    「為了自由!」

    觀眾們全都高呼了起來。

    「擺脫這種桎梏的束縛,追求我們的自由!!!」

    「上帝救贖我們,我們救贖自己!」

    「救贖!」

    「救贖!」

    ……

    很多犯人一邊高呼一邊落下了眼淚。

    「今天,在這裡,在洛杉磯第一監獄,我,玄霆榮少亨,作為一個中國人,向全美國民眾呼籲大家,多關心失足的人,關心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健康,當然更多的是關心那些擁有自我救贖精神的人們,直到光明重現!」

    「光明!」

    「光明!」

    「光明!」監獄的廣場上,眾志成城,這個時候,已經分不清楚哪裡是犯人,哪裡是普通人,他們已經融合在一起,水乳交融!

    《肖申克的救贖》的首映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映式過後,在監獄的廣場上舉行了盛大的狂歡活動。

    無數觀眾和觀影的犯人拉起了手,像是慶祝一個重大的節日一般載歌載舞。

    看著如此融洽的只有在夢幻中才能出現的場面,那個典獄長用手帕擦著眼淚道:「感動,實在是太他媽感動了,嗚嗚!」

    作為嘉賓的大導演科波拉也感歎道:「縱觀美國的電影史,從來沒有一部電影,能夠這麼的打動人心!」

    當夜,監獄無眠!!!

    不可否認,《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絕對是一部極其優秀電影,不管是在前世還是今天。

    榮少亨對這部電影也寄托了很大的期望,因為前面說過,隨著玄霆娛樂電影在好萊塢發展的速度還有步伐越來越快,榮少亨已經開始考慮走更加大氣的發展路線,之前不管是《空中監獄》也好,《星河艦隊》也罷,這些都屬於娛樂性質的商業電影。整個氣息在哪兒擺著,就是商品,你掏錢買票,我博君一笑,大家互不相欠。可是這部電影不一樣,為什麼,它有思考啊,通過這部片子,人們得到的不僅僅是娛樂,還有很深的思想內涵。也就是說,一部片子能不能成為經典,只需要用時間就能判斷,一百年後,你再拿出來給人看,如果人們還能感動的話,那麼這就是永恆,就是經典,否則,只是一部戲,一部讓人看完以後只覺很爽的快餐文化,僅此而已!

    從藝術的角度上來說,榮少亨有意從單純的滿身銅臭的商人,變成一個富有內涵的電影人!

    就像有錢的暴發戶一樣,有了錢,就急著向上流社會看齊,可惜往往你挖煤的,上不了檯面,真的硬擠上去,只會貽笑大方。

    榮少亨這邊又有些不同,他雖然出身低微,奈何肚子裡有貨,並且是高出當今二十年的老存貨,因此在很多人看來,他是奇才是怪才,是百年不遇的電影奇葩。再通過他的勤奮他的努力——像工作機器一樣不停息,這就為他帶來了如今向電影大師級別靠攏的機遇。

    話再說回來,如今《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一經上映,猶如石破天驚般震撼了整個好萊塢影壇。原本隨著聖誕檔尾期變得低迷的電影界,再次刮起了龍捲風暴。諸多評論家,編劇,還有對於電影有著深厚研究的電影人,一般的觀眾,甚至比一般觀眾還要低級一些的凡夫俗子們,都對這部電影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一個在報紙上署名「我是黑人」的觀眾寫道:「如果想瞭解一個國家的社會狀況、人文思想和生活環境等等,最好的一條途徑就是看看監獄的犯人生活,因為那是最快和最真實的。而《肖申克的救贖》就是這樣一部監獄影片。銀行家安迪被冤枉進了監獄,受盡獄警和犯人的折磨,可是矢志不渝,樂觀人生,充滿希望地面對一切,最終運用智慧逃出生天,並使惡人伏法。影片的最後是主人公逍逍遙遙的與煉獄中的老朋友在『芝華塔尼奧』的海灘分享美麗的人生。我要說安迪入獄之後的煉獄生活是影片主題反映的重中之重。從情節的不斷深入,我們知道這個嚮往自由的人本身蘊涵著的豐富的情感和優秀的品格,以及極高的智慧。不是光想挖通越獄通道的簡簡單單的事。如果那樣他不需要用二十年的時間,有機會早就跑了,而是為了誓言和心中的一種美好期望。因為他想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所有獄中的犯人都能夠獲得知識和新生。讓他們知道監獄的犯人也是一個完整的人,也應該獲得教育的權利和學習知識。不應該因為曾經墮落就永遠沒有了重生的希望。」

    另外一個署名「上帝保佑你」的觀眾寫道:「在影片中最壞的人應該是那個給人印象極深的典獄長。這是一個極其貪婪、無恥和陰狠的人。他利用銀行家為自己洗黑錢,報花帳和偷逃稅。在銀行家獲悉自己被冤枉的真相後又突然變卦,凶狠地殘殺了那個想獲得知悉真情的年輕人。我想這才是直接導致安迪真正動了逃跑的念頭。其實在入獄那天開始,只是一個偶然的動作讓主人公看到了獲得自由的機會。當所有美好的希望和合理鬥爭都被無情地鎮壓時,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那麼只有自由是最後的希望。我們從影片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個人多麼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心情和無畏的勇氣!最讓人難忘的鏡頭,是主人公爬出監獄下水道和排泄管後,脫去衣衫,伸出雙臂去擁抱風雨的鏡頭。那時刻,我窒息了!我哭泣了!一個人為了生存,為了希望,為了自由竟然有如此偉大的力量、堅韌的性格和不屈的鬥志!」

    最後還有一個著名的好萊塢影評人士寫道:「《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影片。我個人把它作為未來經典影片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深遠主題。它給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讓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應該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從而珍惜你現在還擁有它的機會。因為我們人類始終是這樣: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才又拚命地去爭取奪回來,然後又不去珍惜。希望、自由、友誼是我們最基本、最起碼的感覺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麼難道還祈求別人去珍惜和維繫嗎?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比任何電影都強大,我相信,我看懂了,完全理解了,就像我是男主角一樣……」

    除了以上的評論之外,尤其針對這部電影裡面許多經典的精闢的台詞,大家更是蜂擁出聲。

    「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是的,通過正途獲得人生的犯人出獄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又會重新遇到挑戰。但因為時間的流逝和服刑的經歷往往使人丟掉了希望,丟掉了本該具有的那份勇氣。片中的『老布』和『瑞德』都是韶華已逝的人,過錯和失足,當然更有冤獄使他們沒能像正常人那樣享受美麗的人生。以致於不知道如何適應變化,監獄的『體制化』生活給他們的內心留下了無法擺脫的陰影,所以善良的老布只有通過『自殺』來解脫。所以我們看到影片中安迪為什麼要擴辦圖書館,讓獄友們讀書?又為什麼冒著會被關禁閉的懲罰還要放《費加羅的婚禮》讓大家聽?原因只有一個:無論我們曾經怎樣的沉淪和不羈,怎樣的失去生活,但千萬不要放棄理想,放棄那份希望。只有充滿希望,人生從而變得有意義,從而豐富多彩。」

    關於「體制化」這個焦點問題,還有人說道:「我喜歡這句台詞: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著生,有的忙著死。忙著追名逐利的你,忙著柴米油鹽的你,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裡?媽的,說的太對了,俺就被體制化啦,如今成了一個機器人!」

    當然,還有另外的人評論說:「影片中安迪有這樣一句話:(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的確,正想安迪所說的,監獄的高牆可以束縛住我們的身體上的自由,甚至於體制化的東西可以束縛住我們的精神上的自由,但唯有希望不可以放棄。失去希望的生活是灰暗的,沒有生氣的,甚至是沒有意義的。在安迪的心中一直就沒有放棄對自由的希望,而且他也一直在為自己的希望努力著——每天晚上都要用那個小錘去挖瑞得認為幾百年也挖不穿的牆壁。而對瑞德和老布來說,他們早就放棄了希望,以為在他們看來希望只能讓自己更痛苦,甚至認為希望便是痛苦的根源。一個人能夠在19年痛苦的監獄生活裡,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信念?所以他成功了,奪回了自己的自由。正所謂,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對於《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人們從內心發出的熱情,超越了玄霆娛樂以往所有的電影,什麼《人鬼情未了》,什麼《斷背山》,在這部電影面前統統都是浮雲,人們在吃飯的時候聊天談著,在走路的時候談著,在購物的時候談著。大家互相見面,第一句不是:「嗨,你好!」而是,「你看《肖申克的救贖》沒有?!」

    學校,工廠,商店,政府辦公室……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都能聽到他們在談論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真是太牛了!」

    「實在是太棒了!」

    「看了只想哭!」

    「玄霆真不是蓋的!」……

    面對這樣的情勢,玄霆這邊的電影就不必說了,一經上映,全球飄紅,比前世中國那枚超級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還要紅還要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