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影城大亨

第一卷 視海爭雄 第210章 銀狐 文 / 鑌鐵

    第210章銀狐

    就在玄廷娛樂厲兵秣馬準備籌拍《至尊無上》的時候,嘉禾還有邵氏以及新藝城似乎都嗅到了玄廷不同凡響的潛力,似乎有默契地準備打壓玄廷娛樂這個新勢力的崛起。

    作為如今影壇的霸主之一,趁著電影難得的賀歲檔季,嘉禾首先推出了由成龍,洪金寶,元彪三個猛男擔當主演,並且有各明星大牌參演的大製作《a計劃》。新藝城則繼續製作他們的拿手好戲《最佳拍檔》的續集《大顯神通》,這兩部製作無論是從陣容上,還是故事情節上都不輸於榮少亨的《賭神》。甚至可以說要比《賭神》強上許多,只要再加上強而有力的榮少亨式的「炒作」,贏過《賭神》絕不在話下。

    ——經過幾番大戰,香港電影圈對榮少亨的宣傳模式是推崇之至,無形中許多電影公司已經摒棄了原先單調的貼海報,游花車,靠著試映場好口碑做宣傳的形式,而將報紙報刊,還有電視媒體等作為宣傳的主要工具,這種一連串的連鎖式模式被稱之為「榮少亨模式」。

    就在電影三巨頭以為榮少亨勝利以後,將會大張旗鼓地趁勝追擊,投下巨資繼續進行他們的大規模電影製作時,榮少亨這邊卻十分冷靜地召開了一次公司高層會議。

    會議上面,榮少亨首次提出了現階段玄廷娛樂公司發展的幾個重點。

    首先:努力縮減拍攝大製作的計劃,將精力放在小成本地製作的電影上面,做到短小精悍,一擊必中。

    其次:多給旗下藝人鍛煉演技的機會,因為人才儲備是未來發展影視事業的關鍵所在,所以要靠人才來帶動公司業務的發展。

    最後:多吸納和招募有才華的導演編劇,尤其是在編劇方面,建議設立編劇獎勵制度,凡是好的編劇作品都能獲得公司重金獎賞。

    說完自己的計劃以後,榮少亨掃視一眼眾人,然後詢問他們各自有什麼看法。

    首先站起來發言的是大導演王晶,他直截了當地反駁了榮少亨的第一條重點,因為對於他來說此時正是大張旗鼓展示公司實力,展現自己這種導演才華的最佳時機,為什麼要縮減開支搞小製作呢?!

    榮少亨對此的解釋是,樹大招風!如今玄廷搞出了這麼大的動靜,在接下來的製作中一定會受到各大電影公司的排擠和打壓,與其勢單力薄地和他們對拼,還不如避其鋒芒專心經營自己的事業。許多人或許看不起那些投資少的小製作,可實際上一部小製作最能體現出一個導演的拍攝功力,能把小製作拍攝成功,獲得巨大的票房收入,或者藝術效果,那是相當困難的。

    王晶聽完榮少亨的解釋後表示能夠贊同,可是馬上就又問了一問題:「何謂小製作?!我們的重點又該放在哪裡?」

    榮少亨笑了,只說了一句話,震的旁邊人眼睛發呆。

    他說:「要拍就拍三級片!」

    「什麼?三級片?!」當場王晶的下巴就差一點掉了下來,「我雖然喜歡在戲裡面搞些曖昧的情節,可是還從來沒有試過拍這種戲,你要想清楚啊,阿亨,那可是鹹濕片,是會受到人們非議的!」

    榮少亨:「我知道,但是有個事實卻不能改變,三級片最容易賺錢!——你們說是嗎?」用眼看了一眼王晶還有陳百祥,韋家輝,葉昭儀,馬楚成他們。

    陳百祥見大家都不說話,就道:「那是當然了,拍武打,要飛來飛去吊威亞,拍槍戰要搞子彈橫飛的場面,只有拍三級片最簡單,一張床加一個枕頭,只要劇情好就一切ok!」

    「good!」榮少亨笑著打了響指,「我知道作為藝術很多人都難以接受拍三級片這個現實,可是三級片既然存在,並且生生不息,就有它一定的道理。當年李小龍剛剛去世,香港電影一蹶不振,功夫電影更是一瀉千里,許多電影公司唯有拍鹹濕片救市,而這裡面有很多導演不乏一些經典之作,從我的角度看來,它們絕對可以稱得上『藝術』這個詞彙。」榮少亨淡淡地看了一眼周圍的人,見他們都聽得認真就繼續道:「也許大家都知道,作為三級片的鼻祖,李翰祥大導演當之無愧地受到大家的推崇。當時那樣的片子很被人看不起的東西,但是李翰祥卻用他驚人的能力拍攝出充滿趣味性,藝術性,還有票房頗高的風月片。在戲裡面,他擅長的奇聞趣事艷情怪談共冶一爐的手法固然令人稱讚,,但李氏風月電影對世俗趣味的精雕細刻,將片中角色的性格行為與考究的服裝佈景、從容的鏡位安排營造的氛圍景象融為一體的大師功力,卻更令我歎而觀之。

    尤其是1974年他的那部《金瓶雙艷》,我私人認為簡直堪稱香港風月片的經典之作,同時也最大程度體現除了電影中的美學。影片通篇皆是西門慶與金、瓶二人的風月荒『淫』生活,『潘金蓮倒掛葡萄架』等原著中的經典橋段亦被還原成影像畫面,雖無過多裸露畫面,但香艷意『淫』程度至今仍能令我咋舌不已。」榮少亨自我感歎了一番後,繼續道:「所以說越是能把一種低級的東西拍攝出高雅的效果來,就越能展現出自己的操縱和駕馭能力,作為一名導演,作為一名監製,甚至作為一名攝影師,場記,都應該嘗試這樣的創作——電影非凡的魅力就在於,它處處充滿奇跡!」榮少亨將自己的話語收尾,但見眾人早已被他剛才侃侃而談的事實給說服了,沒有人反對,也沒有人再說榮少亨那樣的計劃是錯誤的。不錯,玄廷公司是打了一場勝仗,但是比起那些實力雄厚的電影公司,玄廷還只是一個毛頭小子,需要時間來積存實力,而用低成本主攻三級片,以此來積累資本,這就類似於「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一樣很是精明。

    解釋完自己的打算以後,接下來榮少亨又仔細地說明了自己另外兩個重點的含義。其中多給演員演戲鍛煉的機會,以便未來他們能夠參演任何劇目游刃有餘。這一點大家也都理解,至於榮少亨為什麼要給編劇這麼高的地位,打算招募並且培養他們,這些就讓很多人想不通了。

    招募編劇暫時還可以理解成公司發展,人員不足,有這個必要,至於重金獎勵最佳劇本,這對於王晶陳百祥他們來說,甚至對於現今的整個香港電影界來說,都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

    要知道現在不同於未來的香港,編劇的重要性還完全沒有展現出來,並且人們只是將編劇看成「賣字為生」的一份普通工作而已。或許是因為眼下武俠小說氾濫成災,許多電影電視直接向這方面取材,再加上編劇素質良莠不齊,所以人們對於編劇不怎麼看重,認為他們只是電影或電視的陪襯而已。

    而實際上編劇往往會遭遇兩個難題,一個是,寫完了不給錢怎麼辦?另一個是,為什麼編劇的功勞總被導演和演員給搶了去?

    還有一些編劇直接說出了這樣的一段話:「我們從來不被當成作家,因為大眾『讀』不到我們的作品。雖然電影業被當成是一種藝術,但我們這些做編劇的永遠只是古代賣字畫的秀才——除了寫字,百無一用是書生!」

    而實際上此時在國外也沒怎麼重視編劇這樣的地位。

    從拿破倫一世時期講起,那時候寫戲的都是身份低賤的工人,經常三五成群被劇場老闆鎖在小黑屋裡,不准與外界通信、不能看報紙,每天就管中午一頓飯。華納兄弟公司的老闆傑克華納說了:「吃太多會讓他們頭腦發昏。」他把編劇稱為「舞弄鉛筆的笨人」,喜歡偷偷溜躂到簽約編劇的樓下,一旦沒有聽到辟辟啪啪的打字聲,就在窗前大喊:「騙子!」

    編劇之所以受到如此對待,是因為大家不僅「讀」不到他們的作品,也不知道到底劇本是怎麼編出來的。好萊塢黃金時代,編劇更被當成流浪漢的救命稻草職業。據說曾有一瓦斯工人混成了個編劇,就趕緊打電話給前工友:「趕緊來寫劇本吧,跟你競爭的只有蠢貨。」還有更惡毒的:「在這個被銅臭腐蝕的大豬圈裡,編劇就是豬尾巴上的一根卷毛。」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編劇裡也出現了不少有自救精神的傢伙,有個叫查裡的小編劇,他面對風頭被搶,想出一絕招:把每出戲的主角,都命名為查裡,這樣一來他的名字就隨著電影名揚四海。

    作為電影工業的航空母艦好萊塢編劇的地位即然是這樣,香港就更不必說了,對於編劇人們普遍存有冷漠和輕視。

    但是作為過來人榮少亨卻知道,未來編劇在電影中的份量絕對堪稱一部戲的重中之重!

    就拿香港那部最出名的電影《無間道》來說,這部戲最後被美國華納兄弟公司用用175萬美元買下版權翻拍,而這175萬所代表的就是編劇的價值!

    而未來,由於題材被挖掘的差不多,許多影片的結構都大同小異,這時候一個編劇的功底就成一部影片師傅賣座的關鍵所在。

    正所謂:劇本劇本一劇之本!而作為撰寫劇本的編劇,自然就是其中的核心所在!

    《暗戰》,《無間道》之所以能在疲軟的香港電影上面異軍突起,這兩部戲的編劇功不可沒!

    榮少亨知道此時對王晶他們做這樣的「解釋」,他們一定會覺得十分可笑,因為如今的香港電影全人才濟濟,什麼都不多,就是混飯吃的編劇多!所以重金獎勵編劇對他們來說有些不可思議。

    最後榮少亨無奈只好拿自己來說事兒,說自己乃編劇出身,所以才會飲水思源,想將編劇的地位提高,大家這才「哦」地一聲,作「恍然大悟」狀。見此情境榮少亨只得搖頭,看起來想要正式將編劇納入電影的核心地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會議進行到了這裡,就在大家以為快要結束的時候,榮少亨卻又突然宣佈了一項投資決定——那就是開辦錄像帶出租業務。

    這無疑又是一顆炸彈,炸得大家暈頭轉向。

    「阿亨,我覺得搞錄像帶出租是不是有些小打小鬧啊?」這一次一向自認叻仔的陳百祥首先瞪大自己的牛眼發問道。

    「呵呵,問得好!」榮少亨從兜裡抽出一根煙,點燃,瀟灑地吐了一口,然後道:「你們只知道錄像帶是一種微利的業務,卻不知道用不同的方式來經營,就能將其利潤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聽著榮少亨如此一說,王晶和陳百祥他們就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知道榮少亨在打什麼算盤。

    「阿亨,你就別再吊我們胃口了,有什麼話就快些說吧!」大家急切道。

    榮少亨微微一笑道:「很簡單,我所開辦的玄廷影視快線和其他的錄像帶租賃店舖不一樣,首先除了租售錄像帶以外,還出租各種書籍,另外對於錄像帶他們那是大多數是零租或者包月形式,零租下來一盒錄像每晚是10塊錢,包月優惠下來則是250塊錢。而我要開設的這家店舖則要施行玄廷卡制度。」

    「玄廷卡?那是什麼東西?」眾人疑惑道。

    終於說到了重點,榮少亨將前世那些加盟連鎖讀書社的辦卡制度在大腦裡面過濾了一遍,這才緩緩開口道:「我推出的這種玄廷卡,其實是一種取代金集租、購、娛為一體的優惠憑證,其面值有50,100,300元,具有一人辦卡多人受益;一處辦卡,多處可用;一次辦卡,終身有效的功能,憑借這張卡你在店舖裡面租看錄像帶每盒只需掏5塊錢,租書更是每天才幾角錢,顧客不想再租賃下去的話,就可以用卡等價交換我們店內任意書籍和錄像帶,概不退錢!」

    眾人聽到這裡心中已經都有了比較,榮少亨提出的這個想法絕對是超級棒的金點子!

    本身租賃錄像帶和書籍只屬於小業務,可是被他這麼一折騰,首先賣卡能夠回籠大筆的現金,其次只要顧客購買了卡,就等於是和玄廷讀書社掛上了鉤,每租賃一次東西就要繳納一次的租金,這樣一來店內就不愁沒生意做;最後,顧客不想再租賃的時候不退錢卻給他們實物,這和買東西沒有什麼分別,更何況能夠幫助店內處理那些陳舊的書籍和錄像帶,很好地做到不積壓東西。這樣連環套般的經營手段,簡直是聞所未聞!

    此時此刻大家對於榮少亨除了驚歎其睿智之餘,還有一個怪異的念頭——他的腦子是怎麼長的?!

    就在大家以為事情到此已經盡善盡美的時候,榮少亨接下來的話再次像炮彈一樣轟擊了他的智商,榮少亨說道:「其實我剛才說的還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將用連鎖加盟的模式來經營這種業務!簡單地說,就是有錢大家一起賺!香港地方這麼大,我最多只在香港島,新界還有九龍開設20家分店,除此之外我還將會在澳門還有台灣開設連鎖加盟店,初步計算如果發展順利的話,規模將會達到5000——8000家!還是那句話,有錢大家一起賺!我會將賺錢的機會留給那些喜歡租賃業務的人,不過前提條件是他必須要加盟我們公司,繳納5000元的加盟費用,這樣一來就可以得到我們的支持和服務,比如說店面統一的裝修,還有錄像帶書籍的統一配送等等,當然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無論顧客身在何地,只要有我們玄廷讀書社,就可以轉卡繼續光顧我們的業務,這樣一來我相信不用多久,我們玄廷讀書社就可以壟斷全港的書籍和錄像帶的租賃業務,做到像太陽一樣永遠蒸蒸日上!」說完這些榮少亨臉上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

    而這時候大家已經全部開動腦筋算開了,按照香港的大小,地理位置分佈,如果真能在香港,澳門還有台灣開設8000家分店的話,5000塊加盟費就是4000萬,另外還有配送書籍錄像帶,裝修店面源源不斷的利潤,這項業務就像榮少亨所說的那樣,滾雪球越滾越大,更何況如果真的壟斷了各地租賃業務的話,那這個事業就絕對不是小打小鬧了……

    從各自的沉思中轉醒過來,大家像看火星人一樣看著榮少亨,都不說話了。

    榮少亨似乎不怎麼喜歡大家都這麼沉默地看著他,夾著香煙,舔了舔嘴唇道:「我鼻子上長花了麼?為什麼都這樣奇怪地看著我?!」

    在眾人沉默的驚詫中,王晶方自開口道:「阿亨,你的腦袋瓜究竟是怎樣長大的啊?」

    眾人一起點頭:「是啊,是啊!」

    榮少亨:「我挑!」

    1983年,位於尖沙咀彌敦道一所電器行租來的一個小角落裡,出現了一家以「玄廷卡」形式租賃錄像帶和書籍的小店舖,它即是後來掏空了當時的中學生們口袋的「玄廷影視快線」的第一家分店。

    在未來的三年間,玄廷影視快線以它那獨特的經營方式,最快最全的發片速度,還有爭取顧客的花樣不斷翻新,推出預售套票等優惠服務,至八十年代中期已經幾乎完全壟斷了香港,澳門兩地的租賃業務,在台灣更是擁有6700家連鎖分店,成為港台影視租賃界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

    當玄廷租賃業開始蓬勃的時候,未來加入玄廷娛樂公司,編寫出《千機變》,《證人》還有《殺破狼》,一舉成為香港電影界金牌編劇的吳煒倫回憶說,「當年我正在上中學,學校在中環,逃課走到皇后戲院附近,有一間『玄廷影視快線』租賃店,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武俠小說和錄像帶,電視劇,電影應有盡有。我往往一租就是四,五套,放學回到家至父母回來前的時間可以看完一套,接下來的時間,電視機就被他們給霸佔了,直至他們睡覺,我又可以多看一套,然後那些功課就留到第二天回去抄同學的,甚至不做了。心裡知己者看電影。」

    與玄廷租賃錄像帶並生的各種電影衍生產品開始通過玄廷公司的發行氾濫於世。青春期裡很多青少年可以為了得到一張明星海報而用盡心思,為了一張電影卡片節衣縮食地積攢零用錢。

    同樣未來加入玄廷娛樂公司,導演出優秀電影《野良犬》還有《青苔》的郭子健回憶說:「當一部電影上映的時候,不只是電影院會貼漂亮的海報,連隔壁的小店舖也會張貼各種吸引人的海報,一般我經常半夜走到電影院,偷偷撕下自己喜歡卻又沒有途徑購買的宣傳海報,撕完就跑跑跑。我最記得偷了一**青霞的《愛殺》海報,撕了下來,找了一些紙把它裱起來,貼在臥室裡的牆上,後來我還偷了一張《最佳拍檔》的,不是許冠傑舉槍擺poss的那樣一款,而是光頭佬抱著小光頭閤家歡的那一款。但是因為我要把海報從鐵欄裡扯出來,不小心扯爛了一半,所以我就只有另一半,光頭佬麥嘉只能看見一個脖子,小光頭被他抱在懷裡,扯了回去就找了一張紙把它裱起來。還有後來玄廷公司拍攝的那部經典的《喋血雙雄》也有撕,對待我喜歡的那些電影都會這麼做。收集海報我是好瘋狂的。中學的後期我開始在『玄廷影視快線』掏錢購買精裝版的單張海報,當時是有好多的,大部分都是玄廷公司拍攝的大製作電影,過塑版的,單張,一沓一沓地買回來,好好看的海報,10元8元一張,好貴的!有些珍貴點的,就賣到19,20塊錢一張,當時覺得好貴,但總是忍不住去買。整天就跟家裡說,我褲子穿不了哦。父母就會很煩,,好了好了,給你50元,你去旺角買。我就用其中的20快去買一條好差的褲子,剩下30塊就拿了去買很貴的海報。沒辦法,好的海報除了『玄廷影視快線』別的地方根本就買不到,他們不僅壟斷了租賃業,也壟斷了海報等附屬產片的製作和出售!」

    當然這面所說的都是後話,此時就在玄廷娛樂大搞租賃加盟業務的時候,作為電影界的三大巨頭,嘉禾,邵氏還有新藝城全都笑岔氣了。

    搞什麼飛機嘛?不搞電影大製作,卻玩起錄像帶租賃了,這個榮少亨還是年輕啊,玩得心態太重了。

    嘉禾電影公司。當大老闆鄒文懷聽到屬下打探來的消息時,那真是咬著雪茄,哈哈大笑起來。

    旁邊他的搭檔何冠昌卻不無擔憂地說道:「那個榮少亨每次做事總是出人意料,這一次做錄像帶租賃似乎也暗含玄機啊。」

    「玄機麼?哈哈,阿昌,你太高看那小子了,不要以為他搗鼓出來一部賣座的《賭神》,他自己就真的成神了!租賃一盒錄像帶才賺多少錢?2塊還是3塊?!只要我們稍微拍攝一部電影就能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這需要他租售多少錄像帶?!哈哈哈,真不知道這個毛頭小子發了什麼瘋,竟然本末倒置,不好好地搞電影搞電影,卻去搞錄像帶,總地來說還是太嫩了一點啊!」悠閒地噴出一口雪茄煙。

    何冠昌和鄒文懷的作風一向不同。鄒文懷屬於那種大膽進去魄力十足的霸主之才,而何冠昌卻屬於那種未雨綢繆的守城之將,所以他考慮事情向來謹慎嚴謹,兩人雙劍合璧正好互補互助,嘉禾之所以能夠在香港有今時今日的地位,兩人合作的功勞絕對功不可沒。

    眼看鄒文懷聽不進去自己的話,何冠昌只是冷靜地分析了一下,又道:「不,我覺得相信這裡面有玄機,榮少亨為人狡詐異常,曾經在無線拍戲的時候就計謀百出,如今憑借《賭神》一舉成名,連一代賭聖葉漢都做了他那部戲的名譽顧問,如今的他早已被影壇冠以『銀狐』之狂稱!」

    「銀狐?銀海中的狐狸麼?夠狂,夠奸詐的!哈哈哈!我真不知道你們為什麼這麼抬舉他!就算他真的有陰謀又怎麼樣?!曾經邵氏雄霸天下,我們嘉禾卻能夠逆海破浪,勇於爭雄!如今,連美國的荷裡活也不得不對我們刮目相看,日本,東南亞誰不知道我們電影公司的大名?!阿昌,我知道你為什麼做事情一向謹慎有餘魄力不足,這一點我不怪你,畢竟謹慎一些沒有錯,可是現今我們嘉禾正是乘風破浪取代邵氏稱雄香江乃至亞洲之時,太保守就會故步自封,太謹慎就會喪失機會,我們需要的是銳氣是霸氣,是一往無前的壯志雄心!」

    鄒文懷的一番言語說得何冠昌無言以對。兩人雖然同創嘉禾,為何鄒文懷能夠真正的執掌大權嗎,而自己只能排行第二,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自己擔憂的東西太多了,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自己可能只是一個很好的將才,卻不是一個很好的帥才!想到這裡,何冠昌禁不住歎了一口氣。

    眼看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友變得唉聲歎氣,鄒文懷免不了要安慰他一下道:「其實我也明白,阿昌,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公司好,你做事情很謹慎,我也很放心,要不然這樣吧,你去查查看,看看那個榮少亨還在玩什麼花樣,畢竟防備著點有好處沒有壞處!」

    何冠昌明白鄒文懷這是在安慰自己,露出一絲笑容道:「我明白的懷哥,我這就去辦!」說完就走出了辦辦公室。後面,鄒文華望著老搭檔的背影,關刀眉聳了聳,自言自語道:「榮少亨,就算你怎麼玩,都玩不過我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