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盜帥

第十一部 京師內亂 第五十四章 截糧 文 / 盜帥二代

    第五十四章截糧

    離開了青海,裴行儉率領的運糧軍已經進入吐蕃境內多日了,隨著海拔不斷的增高,他們這些沒有經過高原反應適應的兵卒將士,受到的影響比起杜荷領著大軍要嚴重的多。

    以唐軍的素質,本還不至於如此,奈何運糧隊干的都是體力活,體力的消耗遠遠勝於前線兵卒,故而每行一步,加倍的困難。

    裴行儉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他雖遠離戰區,但通過傳來的情報,對於當前的情況有著一定的瞭解,同樣也有著自己的獨到看法、見解。他覺得杜荷是一員軍略無雙的大將,雖跨地遠征,卻依然能夠步步為營,立於不敗之地,掌握戰局的主動權,這實在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孫子兵法》中有言:「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李靖所著的兵法中也有相應的記載,寫的較之《孫子兵法》的更為細膩。他覺得戰局萬變,但百變不離奇宗,分為主動與被動。被動是讓敵人牽著走,讓形勢牽著走,而主動則是將一切掌握其中,牽著敵人走,掌控不利的形勢,使之成為助臂。

    就如杜荷當下的情況一樣,松贊干布利用高原氣候,將所有物資集中,打算拖死唐軍。卻讓杜荷反其道而行之,將他們的物資集中的特點利用起來,先一步逼得他們走投無路。

    杜荷佔據著主動,既意味著勝利只是時間問題。而唯一能夠造成杜荷失敗的關鍵,就在於他們後方。

    只要後方無恙,此戰可勝,一但後方出現問題,則會讓杜荷驚心打造的局面毀於一旦。

    裴行儉相信自己的判斷,故而甘願冒著被責罰的危險,也要安安全全的將糧食送到。

    只是吐蕃這裡的環境太過惡劣,儘管一路上他都萬分的注意保存兵卒體力,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不良反應還是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裴行儉一邊想著對策,一邊看著左右的情況,突然警覺的駐馬而停,前方不遠處是起伏的不定高原丘陵,這種地形在吐蕃這裡實屬常見,並不足為奇,只是眼前的幾塊丘陵地卻是意外的起伏,就如一座小山,他們看不見左右背面的情況,就算是藏有大軍,只憑肉眼也看不出。

    「我若是松贊干布,奇襲糧道,這裡是絕佳之地!」

    裴行儉心中默念,隨即道:「全軍停步,斥候左右迂迴至,丘陵背面探路……」

    裴行儉的命令讓偏將王略毫無脾氣,官大一級壓死人,作為下屬,心中縱有萬般不滿,還是派出了斥候。

    數騎化作流星遠去,就在他們即將上的丘陵最高處的時候,突然從馬背上墜下,戰馬受驚,失去控制,拖著倒在地上的斥候亂竄。

    裴行儉是最先反應過來的一個,高聲道:「有伏兵,速度結陣……」

    王略以無多餘的心佩服,本能的指揮麾下兵卒結陣,讓他們進入戰鬥狀態,投入戰鬥。

    唐軍能夠戰無不勝,絕非浪得虛名,便是運糧兵卒,也是受過嚴格訓練的。應變能力之快,不亞於精銳兵卒,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做好了應戰的姿態。

    裴行儉在中軍瞇起眼睛仔細張望,果真瞧見層層山丘組成的暗影中,有什麼東西正在急速地逼近,就像螞蟻一樣。

    伏兵正是南詔國的勇悍之士,松贊干布對於吐蕃的地形地勢,瞭如指掌,什麼地方是必經之路,什麼地方適合伏擊都瞭然於胸,給出了一套合理有效的伏擊戰術。

    南詔王蒙難不善動腦,又信自己這位兄弟,毫不猶豫的聽計而行,眼看唐軍即將進入包圍圈,還暗自歡喜,卻不想異變突發,唐軍派出了斥候探路。他的伏兵藏身在丘陵的另一側,只需上得丘陵高處,他的兵馬即無所遁形。

    蒙難作為原來的大將軍,戰陣經驗還是非常豐富的,果斷的讓人射殺斥候,奇襲不成,改為強攻。

    南詔軍在叢林中長大,步戰能力,極為強悍,順著高坡俯衝而下,那速度竟不亞於騎兵的衝刺。

    他們借助俯衝之力,狠狠的鍥入了唐軍的陣形,彼此展開了慘烈的肉搏戰。

    裴行儉初次經歷這種情況,只覺得血腥氣衝鼻,令人作嘔。

    好在他心裡素質也是過硬,並未退縮,鐵青著臉,看著奮勇而戰的兵卒,不斷的下達著命令。

    裴行儉已經無暇去考慮為什麼這裡會有大軍了,他的腦子裡翻來覆去的只有一件事:如果他失利戰敗,將會致使杜荷大軍斷糧,身陷絕地,使得全盤戰局失利。

    「不能敗,絕對不能敗……」

    裴行儉將所有精力都投入戰場,通過指揮上的天賦,一次一次的瓦解對方的攻勢。

    但是裴行儉體會到了戰場上的殘酷,還有那種無力回天的乏力感。

    唐軍不弱,但來敵的兵卒更強。

    運糧隊畢竟不是那種在前線拚殺的精銳,更不是玄甲軍、捷勝軍、選鋒軍這類以一當百的雄師勁旅。他們的力量本就有限,更何況還受到了高原氣候的影響,實力又要減弱三分。

    反之南詔國的兵皆是精銳,在人數上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實力上也勝唐軍一籌。他們沒有什麼獨特的戰法戰術,只是一個盡的猛攻,以絕對的實力力量不斷的突殺。

    縱然裴行儉指揮有術,也難以回天。

    唐軍逐步逐步的失手,陣形也搖搖欲墜,漸漸的撐不下去了。

    戰場還是以實力說話的地方,別說是裴行儉這位新手,就算是杜荷、李靖親自上陣,也未必有回天之力。

    裴行儉不得不承認,守不住了。

    看著一車車的糧草,一車車的唐軍命脈,一咬牙道:「傳令下去,把糧車圍成圈子……」接著他叫來王略,肅然道:「王校尉,給你一個最艱巨的任務,待大火起時,你趁亂領一對兵馬殺出去,趕往大總管軍營,告訴他這裡的情況,讓他盡早做好裝備,吐蕃另有援兵。」

    「火起?」王略一陣驚詫,但見一車車圍起來的糧草,心中隱隱有所明白,失聲道:「大人是想?」

    裴行儉咬牙道:「他們想搶我們糧,我就讓他們跟這些糧草一同殉葬……」

    王略動容,第一次以敬慕的神情看著這自己一直瞧不起的上司,高聲道:「我來吧,大人的本事我算是服了,我王略賤命一條,死不足惜,可大人干略非凡,定能成就一番事業。」

    裴行儉從容一笑:「你武藝在我之上,殺出去的幾率更大。不用說了,速去準備吧……」

    他不在理會王略,偷偷的利用出眾的指揮才能,將如虎狼一般勢不可擋的引入了糧車之中,直待時機一到,便點火燒糧……

    就在裴行儉即將下令之際……

    「殺——!!!」突然,驚天動地的怒吼在前面響起,這股怒吼都彷彿一股掃蕩一切的狂風,震動著裴行儉的耳膜。

    又一支軍隊出現在了敵軍的後方,裴行儉眺目望去,那迎風招展一面面旌旗上繡著「唐」、「房」等等字樣。

    正打算下令放火的裴行儉,腦中生出了一個念頭,「援兵來了……」

    因時制宜,裴行儉果斷改變了戰術,令士兵壓上,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咬住來敵,等援兵的抵達。

    房遺愛最近一直無所事事,因為陌刀軍那恐怖的力量是犧牲速度換取來的。

    故而也意味著局限性,他不能如輕騎一樣,隨時隨地的就能夠進入戰場。

    松贊干布跟老鼠一樣逃竄,陌刀軍便沒有出力的餘地了,就憑他們的那一點點速度,實在不可能追到吐蕃軍。

    杜荷見房遺愛成了閒人,擔心他那性格惹出什麼事端,正好他為糧草的事情上了心,也就派他來支援,護送一下,確保萬全。

    經過多年的歷練,房遺愛也有了不小的成長,當察覺糧隊受到襲擊,靈機一動,即下令偃旗息鼓,悄悄的來到近處,最後易軍突起,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

    邏些城。

    杜荷自從率大軍入住邏些以後,便將城中那些將校家人都軟禁起來,自己在王宮附近找了一處宅子入住,當作臨時的指揮中心。

    無巧不巧,正是欽陵的府邸。

    這日杜荷在府上接見了自己的心腹皇甫皓華。

    此戰能夠獲得如此成功,皇甫皓華與秦煜兩人功不可沒。

    杜荷笑著嘉獎了他們的功績,對於他們的貢獻給予了肯定,作為密探,他無法給予他們名望,唯一能給的只能是真誠,關愛。

    皇甫皓華靦腆的笑了笑,有些感動,他並不覺得自己幫了杜荷多少大忙,只是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幼年時沒有杜如晦就沒有他們的童年,成年後沒有杜荷就沒有他們的現在,能夠為杜荷,為杜家出一份力,對於他來說是非常滿足的事情。

    「公子,根據這幾天的調查,果然如你所說,松贊干布雖然在周邊遊蕩躲藏,但一切都是障眼法,是為了迷惑我們的一種手段。那些游弋的兵卒都不是真正的精銳,他真正的精銳藏身在西北方的山坳裡,在那裡養精蓄銳,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杜荷一直覺得松贊干布不會像老鼠一樣東躲***,一定另有目的,認為那些時不時出現的吐蕃軍都是一種假象,讓踏月留香針對此事展開調查,果然有了成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