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 京師內亂 第九章 軍事會議 文 / 盜帥二代
第九章軍事會議
杜荷初戰告捷,凱旋而歸,當即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尤其是張士貴、李大亮、李襲譽、張儉這四位親眼見過黑城慘狀的四大將,更是如此。
對於杜荷殺俘的這種手段,在軍中排斥的人並不多,贊同的佔據多數。
貞觀時期,滿朝的武將,沒有一個不是善戰之將,個個都見慣了戰場的殘酷,皆不以為意。真正反對的也只有迂腐至極的個別儒生。在這戰場之上,哪還顧忌的了那些只有嘴巴,沒有腦子的混蛋東西。
李大亮拍著杜荷的肩頭,笑道:「好樣的,這一戰真的打出了我大唐的威風,沒得說,凱旋後,我請你喝酒……」他臉上一片喜意,也沒有了初見時候的陌生。
張士貴、李襲譽、張儉三人,也在一旁露出了友善的笑容。
唐朝戰將無數,張士貴、李大亮、李襲譽、張儉四人都鎮守一方,並不常在長安。杜荷跟他們沒有多少交往,彼此不熟悉,偶爾見過一面,也因為年紀輩分的關係,有著代溝,也沒有相互聊過。
對於杜荷小小年紀就任朔州道行軍副總管,幾乎與他們平起平坐,這些老將還是有些不舒服的。
倒不是這些大將,心胸不寬,而是人之常情,任誰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有些意見。
但是這一戰勝的暢快淋漓,雖說是一場小勝,可卻打出了大唐的威風,證明了杜荷的本事。雖不至於讓這些老將心服口服,但也認可了他的存在。
張士貴、李襲譽、張儉三位將軍有些矜持,沒有直接表現出來,李大亮卻沒有那個顧忌。他是大唐諸將中少有的文武雙全的人物,在李淵建立唐朝之後,就歸順大唐,是一員老將。他歸順的時候,正遇饑荒,李大亮招撫***貧民從業,並賣掉自己的千里駒以資助貧民恢復農業生產。李淵見他善於治理,提升他為金州總管府司馬,讓他當一個文臣。結果這一個文臣的表現讓李淵大掉眼睛,他一出手短短月餘內攻取城池十餘座,展現了超強的領兵才華,後鎮壓輔公祏起義,為大唐立下了赫赫的戰功。天下太平之後,許多武將都因為無戰可打,無所事事,然而李大亮將盔甲一脫,從一個將軍,一變身,成了赫赫有名的良臣明吏,多次上書與李世民陳述治國理念,讓李世民驚歎不已。
李大亮為人忠誠謹厚,內心個性剛正義烈,既有武將的殺伐氣概,又有文臣的愛民護民之心。黑城被屠,他心中最為難受,如今杜荷雪恨,讓他拋開一切,對杜荷有著異樣的好感。
杜荷向來沒有居功自傲的喜好,忙道:「說實話,能有這樣的成績,我自己的覺得意外。只能說李大總管的選鋒軍,實在是強橫無比,讓人敬慕,讓敵寒膽。」
他說的實事求是,這一戰給他最大的感觸就是選鋒軍的實力。
杜荷領的左威衛軍也算是久經戰場的勁卒,但是與選鋒軍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恐怖戰鬥力相比,卻是相差甚遠。
依照李績的話,選鋒軍雖是三大勁旅,然而比之李靖訓練出來的捷勝軍、李世民親自訓練出來的玄甲軍依舊遜色一籌。
他很想知道這位於第二的捷勝軍和最強的玄甲軍,上了戰場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捷勝軍現在由蘇定芳統帥,日後應該有緣一見,至於玄甲軍大多都轉為李世民的禁衛軍,想要一睹風采,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想著歷史上李世民率三千玄甲軍,以不到一千的傷亡,打的十萬竇建德軍落花流水,就為之神往。
李大亮、張士貴、李襲譽、張儉四人都露出會心的微笑,他們為大唐征戰數十年,三大勁旅給他們的印像,遠遠的勝於杜荷這年輕一輩人。
李績頗為得意,他最善練兵,選鋒軍是他的心血之一,受到如此讚譽,他自然臉上有光。
當天夜裡,李績在朔州府衙召開了軍事會議。
這是針對征伐薛延陀的第一次軍事會議,商議的是大致的方略走向,戰略目的,非常的重要,能夠參加這次會議的只有李績、李大亮、張士貴、李襲譽、張儉還有杜荷這六個人。
戰略目的與作戰方針,聽起來一樣,實際上是天差地別。
作戰方針是針對敵人的現狀,從而擬定的禦敵之術,克敵之法,而戰略目的更為長遠,是大致的方略,目標,並不包含任何的破敵方法。
看似沒有意義,實際上意義重大。
就以項羽、劉邦為例。
項羽領兵作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無人可正面面對他的鋒芒。他的對手劉邦卻百戰百敗,被項羽打的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然而結果卻是劉邦勝,項羽敗。只因項羽缺乏遠見,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誰與他作對,他就打誰,就滅誰。雖然百戰百勝,但卻是越勝越弱。而劉邦在張良、韓信的輔佐之下,雖然百戰百敗,可他們始終有著正確的戰略目標,長遠的大局觀,不跟項羽一樣,打沒有意義的戰役,無故消耗自己的兵力,致使他越敗越強,最終戰勝了霸王項羽。
這第一次的作戰會議,主要擬定的就是這種正確的戰略目標。然後在圍繞這個正確的戰略目標,展開實際意義上的討論。
「我想北方的情況,諸位將軍都應該做過詳細的瞭解。在這裡我也不做無意義的多述了,你們有什麼看法說出來,大家一併的討論。」李績作為主帥,並沒有獨斷專行的作風,而是謙虛的集合大眾見解。
杜荷最先抬手道:「大總管、諸位總管,在會議之前,晚輩先說一事。侯君集策劃謀反,意圖挾太子,逼迫陛下讓位,諸位應該聽過。薛延陀行蹤詭異,與以往的態度,判若兩人。早已有流言懷疑,侯君集叛唐,投奔了薛延陀。薛延陀的反常,乃是侯君集的暗中謀劃。這一點想必,諸位也有耳聞。」他見五人都點了點頭,嚴肅道:「在這裡,我要說的是這不是流言,是事實。我的江湖朋友已經確認了侯君集就在薛延陀的事實,而且他已經被薛延陀的可汗夷男,任命為大將軍,統帥薛延陀三軍。所以這一次,我們的對手不是夷男、大度設這類人,而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侯君集。」
杜荷知道自己現在還不是侯君集的敵手,而侯君集又是一個偏激古怪,將目標定為他的瘋子。跟瘋子打仗,杜荷不但準備了吃奶的力氣,還動用了所有的家底。「踏月留香」這支秘密武器,早在他得到李靖指點之後,已經被他全部投入草原,為他收集情報,調查動向。
經過月餘時間的明察暗訪,現在已經確定侯君集就在薛延陀,而且地位極高,授命為大將軍,直接聽從夷男一人的命令,連大度設這個未來的薛延陀繼承人也必須聽從侯君集的指揮。
不得不說,夷男這個可汗還是很有魄力的。
他知道薛延陀不是大唐的敵手,而侯君集是他唯一的希望,毫不猶豫的放權,讓侯君集來指揮對唐戰役,以求勝利。
聽了這則消息,李大亮、張士貴、李襲譽、張儉都皺起了眉頭,露出了不好的表情。
侯君集在大唐一直都被譽為軍神的繼承人。大唐王朝的下一任軍神。因為脾氣關係,在軍中他不討人喜歡,但卻足矣威懾唐朝的任何一位將軍。一聽到對手是他,都感到無比的頭痛。
杜荷也知道說這話,也許會引起諸將不良反應,但更清楚,自己不得不說。
李績見氣氛有些沉重,笑道:「多說一句,我貞觀一朝,對外戰爭的勝率是全勝,我想諸位都不想在歷史上為我大唐添上第一場敗績。什麼兵法云:未慮勝,先慮敗,這話對我大唐而言就是愚夫之見,我大唐不會敗,更不會敗在我們的手上。」
李績平時和和氣氣的,更像一個書生,但在這一刻卻是戰意十足,話音越說越厲,一舉一動,都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與自信,有著異樣的信服力。
身經百戰的李大亮、張士貴最先反應過來。
張士貴道:「大總管說的不錯,我們不會敗,大唐更不會敗。侯君集領兵作戰,確實了得,但薛延陀不比大唐,他雖貴為薛延陀大將軍,統帥三軍,但我就不信,空有虛名毫無作為的他,能夠讓那些草原上的人心甘情願聽他的號令。」
李大亮也跟著笑道:「張總管說的在理,我也不信夷男真有那麼大方,對侯君集那麼放心。十之***,會讓人監視、鉗制,以侯君集那種獨斷專行的性格,能與那個監視他的人相處的愉快都有鬼了。哼,到時候將帥離心,到要看看侯君集便是有通天之能,又如何應對那種情況……」
張儉跟著道:「還有,侯君集以往領的是我大唐的兵馬,唐兵每一個士卒都受過嚴苛的訓練,個個視軍令如天命,而薛延陀兵卻是遊牧百姓,缺乏因有的紀律,侯君集使慣了唐兵,薛延陀的兵,能否使用的順手都不一定呢。」
幾員大將你一言,我一語,竟然將侯君集的弱勢分析的清清楚楚。
杜荷聽的可是目瞪口呆,心道:「難怪歷史上貞觀時期的唐軍戰無不勝,歷史上不怎麼出名的幾員大將,竟沒有一個是等閒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