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盜帥

第十部 北地風雲起 第三十三章 高陽公主拒婚 文 / 盜帥二代

    第三十三章高陽公主拒婚

    小兕子那雙如童話般公主的圓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似乎還泛著異彩,滿心期盼的望著長樂。

    長樂對這個最小的妹妹也極為溺愛,手指滑過她那如瓷娃娃般的白嫩臉蛋道:「你姐夫有公事要處理呢,等他空閒下來,皇姐與他一起來看小兕子好不好?」

    「好好好!」小兕子一連說了三個好字,呀呀依的鼓動著小手。

    見小兕子笑得如此開心,李世民這心中有些吃味了,長樂是他最寵愛的大女兒,小兕子是他最溺愛的小女兒。作為一個女兒控,李世民恨不得將這兩個丫頭,含在嘴裡,捧在手心。可現在兩丫頭一個嫁給了杜荷,另一個叫囔著想杜荷,讓他心中實在不是滋味,佯怒道:「小兕子,你想姐夫,就不想父皇了?」

    「不想不想!」小兕子搖著腦袋,小辮子晃啊晃的,嘟噥著道:「父皇天天看到,有什麼好想的?再說了,父皇只會扮大馬,小兕子都玩膩了。還是姐夫好,會講故事,會變魔術,有趣極了……小兕子最喜歡姐夫了……」

    李世民的臉登時垮了。自己一個君臨天下的皇帝,讓小兕子坐在肩膀上騎大馬,這是何等的榮耀。想不到,小兕子卻不稀罕,心底暗自琢磨,那臭小子有什麼好的,讓小兕子如此想念。

    長孫皇后見一家人聚在一處,其樂融融,心中有些喜悅,又有些上傷感,真正的一家人還缺老大、老二。只是老大李承乾、老二李泰如今勢如水火,將他們一併請來,這種團聚的感覺肯定不存在了。

    作為一個母親,兩個兒子鬥到如此境地,最發愁的就是她了。畢竟,對於她來說,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她強笑著給長樂碗裡夾菜,問小兕子:「那姐夫給你講了什麼故事?」

    小兕子來了興致道:「好多呢,有三國,有齊天大聖孫悟空……小兕子最喜歡大鬧天空無所不能的孫悟空了,還喜歡騎白馬的趙子龍,黑臉大漢張飛、典韋。最討厭曹操、如來佛這兩個壞蛋。曹操竟為了一個女人,害死了典韋,還有如來佛,敢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可恨至極。嗚嗚……父皇,你將曹操、如來佛關進大牢行不,讓典韋來當小兕子的保鏢,再讓孫悟空教小兕子變變變……」

    「……」

    一桌人無語。

    李世民頭大了,雖然他不知孫悟空是何等人物,但曹操、典韋、趙雲這些卻是知道的,便是他權傾天下也無力讓死去五百年的人物復活啊,苦著臉道:「那小兕子給父皇講講那齊天大聖孫悟空怎麼無所不能,還有曹操又是怎麼壞了。」

    小兕子坐在長樂的懷中,雙手舞動著筷子,繪聲繪色的說著,「那孫悟空是一塊千年化成的石猴,有一天,突然從石頭裡蹦了出來……」她語氣幼稚,表達的也不如杜荷到位,但年紀小小的她,卻依照記憶將孫悟空的出生、拜師、入東海取定海神針以致上天做官,大鬧蟠桃會,偷吃金丹,引發十萬天兵天將圍攻花果山,練就火眼金睛,大鬧天空,最後被關押五行山這整個故事的精彩橋段都說了出來。

    那些弼馬溫、哮天犬、赤腳大仙、二郎神等打醬油的人物說的也是絲毫不差。

    起先一桌人只是想逗一逗小兕子,卻不料最後連他們自己都陷入故事情節中去了。

    「好厲害的孫悟空,好可恨的如來佛,討厭死了。」小屁孩李治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高興的拍起了小手。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暗忖:「臭小子編故事的本事還真不賴,難怪將小丫頭騙的念念不忘……」

    便在這時,外面傳來了高陽求見的消息。

    李世民眉頭一簇,對於這個丫頭,也略感頭痛,論年紀高陽已經到了嫁人的年紀了,只是瘋瘋野野的,沒有一點溫柔賢淑的模樣。

    李世民打算將她嫁出去,讓夫家好好的管管。前些時日,跟她商議一下此事。在滿朝的公卿之後,選擇一些俊才。初步也有了幾個人選魏征的長子魏叔玉,長孫無忌的五子長孫溫,段志玄的孫兒段軒,蕭瑀的長孫蕭賀等。可高陽卻大為激動,一口拒絕,再三表示不嫁,要嫁也要嫁一個自己喜歡的。

    李世民對於兒子嚴厲,但對於幾個女兒卻是異常寵愛,也問高陽看上了誰,假若真的門當戶對,他也不介意促成一樁美滿的婚姻。

    誰知高陽這時卻吱吱唔唔的說不出聲來。

    李世民只以為她不想嫁,好言相勸。但說著說著,兩人都說起了火氣,小小的吵了一架。

    長孫皇后看了李世民一眼,也知兩人之間有了一點矛盾,但父女哪有隔夜仇,有心為他們化解,笑道:「讓她進來吧,高陽與長樂最親了。」

    高陽有些畏畏縮縮的走進了大廳,她性子急躁,有些大女人的思想,與李世民吵了一架後,心底也後悔極了,生怕李世民一怒之下給她強安一個婆家,將她嫁出去。

    今日得到長樂入宮的消息,鬼機靈的心思跟著轉動,長樂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女兒,與她的關係也是極好,有她在一旁為自己說情,一定能夠化解李世民心中的火氣。

    「高陽見過父皇,母后、長樂姐姐……」

    李世民見高陽這副怕怕的表情,還沒等長孫皇后、長樂的說情,心底就有些不忍了,佯怒「哼」了一聲,道:「既然來了,就入座吧,你與長樂也許久不見了。」

    高陽聽李世民鬆口,那畏畏縮縮的表情瞬間消失,笑著坐到了長樂的身旁。

    李世民看了活寶似得高陽,嘴角抽了抽,卻也沒有說話了。

    高陽能說會道,這一坐下來,餐桌上的氣氛立刻活躍起來。

    「母后、長樂姐姐,你們最近可好?氣疾沒有怎麼復發了吧?」高陽母親去世的早,為人又在皇宮獨行特立,真正關心她的並不多。長孫皇后與長樂恰是其中之最,對於她們的身體,也發至內心的關懷。

    長孫皇后笑道:「高陽有心了,那孫先生無愧神醫之名,他的藥卻有奇效。以往一月中會有半數覺得胸悶,三五日便會小小的發作一次。如今以延遲半月,平日也不會有胸悶之感,便是發作起來,也沒有以往厲害了。」

    長樂也笑道:「女兒也是一樣,自從服了孫先生最新煉製的藥丸,精神大好。杜郎督促的緊,每天都要與他早起鍛煉,身體以不像以往那麼脆弱,氣疾少有復發的跡象。」

    高陽一臉興奮道:「那太好了,母后與長樂姐姐的病情得到了顯著的變化,看來父皇拜佛求神,還是很有作用的。」

    李世民雖擁有後宮三千佳麗,但一生中的摯愛,卻只有長孫皇后一人。

    長孫皇后身患氣疾,李世民對此愁白了頭。

    李世民根本不信佛,但一個人在無可奈何之下,會衍生求神問佛之心,將一切最美好的渴望,寄托於虛無縹緲的神佛。

    李世民也是人,自然也不能例外。

    不信佛的他,因為長孫皇后的氣疾親自北上太原,到玄中寺禮謁當地高僧道綽太師為長孫皇后祈願除病,並且施捨眾寶名珍,重修寺宇。長孫皇后病入膏肓,他下令修葺全國破舊寺廟為長孫皇后祈福。

    長孫皇后本人也不信佛,還曾勸說李世民說「佛、老異方教耳,皆上所不為。」

    但卻為了能從死神手中奪回愛妻,李世民「不為」也「為」了。

    一個不信佛的皇后,對於佛教卻作出了無比巨大的貢獻,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奇事、異事,這一切自然緣於李世民對於長孫皇后的那股無可替代的愛。

    「父皇,高陽聽說明日長安的弘福寺將會舉辦一場法會。屆時長安附近的所有道高望重的高僧都會聚在一處,論經禮佛。高陽想去為父皇、母后祈福,望父皇、母后恩准。」高陽一臉的認真與虔誠,眼底深處卻閃著異樣的神采。

    因為李世民無可奈何的求神拜佛,上行下效,使得唐朝佛教一時興盛,宮中許多侍衛宮女皆有信佛之心。高陽在宮中無意聽侍衛說起法會之事,也留上了心。

    高陽久困皇宮,最喜歡的是熱鬧,有心出宮見識一下,卻不知找什麼借口。見李世民已經不打算怪罪她了,那出宮看熱鬧的心思也隨即產生。為李世民、長孫皇后祈福,無疑是最好的借口。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瞄了高陽一眼,搖頭道:「你這丫頭這點伎倆想騙過你父皇不成?你哪裡是想去祈福,分明是想出宮玩樂。」

    高陽卻正容道:「父皇這麼說就不對了,高陽不否認此次出行確實有外出遊玩之心,但為父皇、母后祈福求平安卻是真心實意,容不得半點的假。」

    長孫皇后勸道:「高陽的這份孝心母后深知……皇上,高陽有此孝心,又怎可拒絕?」她並不信佛,但女兒的這份心意,卻必須收下。

    長樂也勸道:「父皇要不這樣,正好長樂也想見識一下高僧齊聚的法會。明日就由我陪高陽同去,讓我來看著她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