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盜帥

第八部 開發江南 第五十四章 江南的變化 文 / 盜帥二代

    第五十四章江南的變化

    杜荷返回杜府,腦中卻不住的浮現武媚娘那雪白的、窄窄的肩膀兒,纖纖一握的腰肢,還有那一手握不下的寶貝,心底就直癢癢。

    與長樂的端莊高貴、李雪雁的活潑靚麗不同,武媚娘給他的感覺就是妖精,讓人無法忘懷的妖精,足以禍國殃民的妖精,與之共渡巫山的那種感覺,讓人食而知味,無法忘懷,心想如此佳人,即將成為自己的妻子,那種喜悅之情,無法言語。

    回到府邸,皇甫皓華給他帶來了關於公孫夜月的消息:「公子,公孫姑娘已於午時送出了長安,現在估計已經走遠。」

    杜荷心中的巨石終於落下,因事情都聚集在了一塊,他也無暇顧忌公孫夜月的事情,心中也很擔憂,不知她是否在夜間順利的飛離皇宮,順利的在芙蓉園降落,順利的在皇甫皓華的帶領下出了長安。

    如今得知她安然離去的消息,終於能夠放下這個心結,腦中想著那位懷有傲嬌屬性的俠女,心道:「走好,希望你能平安幸福。」

    武媚娘的婚期定在了九月份,現在才是五月中旬,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

    這三個月裡,杜荷想再見武媚娘就難上之難了。

    問題關鍵還是在於那一日,杜荷破了武媚娘的身子,讓她嘗到了禁果。

    由於武媚娘實在太讓人心動了,那一天杜荷忍不住要了她三次。作為剛破瓜的少女,如何經受的起這般征伐,全身無力不說,走路都無法自然。

    結果讓楊氏看出了端倪。

    作為一個受到封建思想約束的傳統女性,楊氏不能容忍兩人這種未婚就行房的做法,認為這是不貞不潔,生怕武媚娘因此懷了孕,因生產時間對不上,而讓人說是水性楊花。也即下了死命令,在沒有正式將武媚娘迎娶過門,兩人不能再見。

    丈母娘下了死命令,杜荷也只能將武媚娘的事情放到一邊,全心全意的處理開發江南的事情。

    對於江南的開發,到目前為止還有許多人都抱著懷疑之心的,因為儘管杜荷的計劃非常的詳細,描述的前景非常的誘人,但是都缺乏實際的運作,也即是空談。因為是第一次,所以結局後果,讓人擔心質疑。

    這一切的擔心,質疑是無法避免,唯有結果出來,用事實來證明一切。

    毫無疑問,開發江南的結果已經有了初步成效。

    在六月份的下旬,因為風調雨順,江南傳來了大豐收的消息。

    這是前所未有的音訊,因為為了兩季水稻的成功,江南在插秧的時候比原來的春耕提前了近乎兩個月多月,對此許多農民有報以不安的態度,覺得是不是種早了,收成會因此受到影響。

    但如今事實已經擺在眼前,一切都已明瞭,江南氣候暖的快,即便是提前兩月也是適合秧苗的成長,完全不必為此擔心。這稻米提前了兩月收成,也就意味著早兩個月豐收,多出了兩個月的時間用來耕種第二季水稻。

    在杜荷的印象中,第二季水稻只要在七月十五之前,插秧入田,那麼在冬季來臨之前,水稻就能夠成熟。

    如今第一季度已經的水稻已經得到了認可,接下來就看冬季來臨之前,這田地裡的第二季水稻能否成熟了。成熟則意味著這兩季水稻成功栽種,可以在江南各地大規模的生產了,若是沒有趕在冬季來臨之前成熟,水稻則會受不了冬季的氣候,盡數凍死。

    為此關心江南情況的李世民要求杜荷特地跑了一趟江南,讓他以監察使的身份前往江南調查真實的實際情況。

    為了不影響婚事,杜荷告別家人,利用連通江南的驛站,幾乎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趕至江南查詢實際情況。

    才經大半年的時間,杜荷發現江南的情況大不一樣了。

    因為朝廷的重視,許多有著先見之明的商家都來江南開設商舖,促進了了地方的繁榮。

    為了讓江南不足的人口得到補充,朝廷還特地免除遷移百姓的費用,只要有意遷居江南者,由朝廷發放費用,以助遷移。當然這裡的人群,僅限於農民百姓。因為江南偏遠,為了遠計,背井離鄉的不是沒有。在如此政策下,一個個都返回了家鄉。

    還有魏征的查清戶口的提議也落實的相當到位,在江南、荊襄、嶺南山區等地方共計查處了一百五十萬的黑戶,其中絕大部分是躲在山林中以避災難的難民。再經官員的勸說下,其中有一百一十萬人願意移居江南,受到特殊的優惠待遇。四十餘萬人,不願背井離鄉也是人之常情,當然也沒有強求,只是給他們補上了戶口。

    在種種的優勢下,江南的景像已經能夠以一日三變來形容了。

    江南地廣人稀的情況,在這裡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尤其是類似於蘇州這樣的江南重鎮。

    在能史劉仁軌的管制下,整個蘇州已經在短短的時間裡走出了當年瘟疫帶來的不利影響,已經成為了一座擁有二十萬百姓,名副其實的江南重鎮了。要知道當初大集會,整個蘇州才不過十五萬人,如今居住居民都達二十萬,變化之大,可見一般。

    杜荷在蘇州府衙找到了負責江南改革的蘇州刺史劉仁軌。

    這位仁兄在江南一人幹著三人的事,諸多事情讓他比及以往消瘦了不少,但身上有著一股精明幹練的氣息。

    人都是鍛煉出來的,劉仁軌有宰相的才華不假,但若直接給他宰相的重任,相信他也不堪負重。如今他在江南受到了歷練,不需幾年,讓他有著一身的治國經驗心得以後,再給他宰相之位,相信他將如歷史上一樣,會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名相。

    「仁軌!」杜荷叫了一聲。

    「將軍!」劉仁軌早已得知杜荷即來的消息,但想不到他來的如此快,臉上一喜笑著迎了上來,恭敬的行了一大禮。如今他已經是地方刺史了,論地位只是略遜於他,本沒有必要行這番大禮。只是他為人知恩圖報,心知自己有今日少不了杜荷的舉薦。雖然身份提高了,不再是杜荷的下屬,但對於他的敬重,有增無減。

    「起來!」杜荷將劉仁軌扶起,笑著道:「大半年不見了,看你廋了許多,但整個人卻精神了,有種不一般的氣質。」

    劉仁軌笑道:「這還多虧將軍的舉薦,陛下的提攜,讓我有這個展現自己印證自己的機會。我自己也覺得這大半年的生涯,讓我成長了不少!」

    兩人略作敘舊,杜荷說起了自己的來意:「我來這裡的目的有三:其一、查探一下兩季水稻的耕種情況;其二、蕃薯的種植也是目的之一;其三、我大唐遠航水師準備的怎麼樣了,什麼時候可以出海?」

    劉仁軌聞言一笑道:「將軍若是有興趣,可願隨我往田地走一趟?只有親眼所見,將軍才能體會自己的創意給江南百姓帶來了多大的變化。」

    杜荷本就打算親自查探,劉仁軌的提議,正和他的心思,笑道:「只是我們這樣太惹人在意了,不如喬裝一番,來個微服私訪。」

    劉仁軌說了聲善,兩人找來尋常的農家衣服,從府衙後門出了府衙,往蘇州城外的田地趕去。

    蘇州城瀕臨太湖,水資源極其豐富,劉仁軌在這附近開墾了一千頃的荒地,專門用來進行兩季水稻的試驗。

    走在田埂上,在田地裡耕作的百姓已經開始重整田地,打算七月上旬再次插秧。

    一個個的百姓歡快的趕著牛馬在田地裡犁田,幸苦勞作之餘,有的歡快的與同在田地裡的請人交談,有的放聲唱著民歌,以抒發自己的歡快心情。

    劉仁軌走在身後給杜荷介紹關於兩季水稻的情況,道:「這第一年,大部分百姓不敢嘗試。所以我只在太湖附近開墾了這一萬畝田地,給那些勇於嘗試的百姓耕作。不過,隨著前段時間的豐收,領地裡處處都可聽見懊悔的聲音,十成十的百姓都在後悔自己沒有膽子嘗試。只要下半年這萬畝田地有所收成的話,相信來年整個江南都要種這兩季水稻了。」

    杜荷讚許點頭,心中卻暗叫:「可惜。」假若當時滿朝文武都相信自己的話,不是試用,而讓整個江南都種植這兩季水稻,今年的收成至少要比晚年翻上一倍。

    只是自己人微言輕,還不足以讓他們對於自己的話堅信不疑,這也是莫可奈何的事情。

    往前走了五百米,在他們前方不遠處,一個年事已高的老人家正在田埂上休息。

    杜荷叫了一聲「老丈!」,走了上前。

    老人家見有人叫自己,笑應道:「少年郎叫老朽可有事情?」

    杜荷穿著農家的衣服,作著農民打扮,老人家也直接以鄉下人的叫法叫著杜荷。

    杜荷笑道:「聽說朝廷分段推廣兩季水稻,不知成效怎樣,可讓你們滿意!」

    老人家「哈哈」大笑,洪亮的聲音在田野上空迴盪,:「滿意,自然是萬分的滿意……哈哈,這還多虧了杜荷杜大人。若不是他,小老兒哪有今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