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盜帥

第五部 高昌事起 第四十八章 治理高昌 君集入獄 文 / 盜帥二代

    第四十八章治理高昌君集入獄

    昔日的高昌,今日的西州!

    經過四個月的治理,城裡的景像已經是日新月異,可謂一日三變。田地裡往來的都是辛勤勞作的百姓,長街上的商旅明顯的增多,而且絕大部分都是西域人。

    這一切的改變與杜荷這四個月的治理,有著直接的聯繫。在這四個月中,在劉仁軌、張雄的支持下,杜荷辦成了三件大事,件件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情。

    第一、恢復了絲綢之路!

    因為與高昌、西突厥為敵,所以這絲綢之路已經斷絕。讓大唐損失極大,所以杜荷放手處理安西政務的時候,所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恢復絲綢之路。他以安西都護的身份修書與西域各國,表示友好,並且商議護衛絲綢之路的事情。

    唐朝剛剛在西域連打了兩個兩個漂亮至極的大勝仗,直接將西域霸主西突厥打成殘廢,讓他們折損了近乎十萬的兵馬。如此巨大的傷亡,如此輝煌的戰績,讓西域的所有國家都暗自捏了一把冷汗,掂量著自己國家的實力,想著面對大唐的攻勢,自己能夠堅持多少時間。

    他們想的不是如何打敗大唐,而是能夠抵擋多久,也就意味著他們壓根就不相信自己在與大唐為敵的情況下能夠取得勝利。

    面對杜荷的交好,一個個都與有榮焉,全力的支持,只是用了一個月這條黃金路已經順利的重新開通了。

    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西州這個地方也漸漸的繁榮,了卻了大唐的一大心病。

    第二、春耕,唐朝施行的是府兵制,所以軍中有部分都是農民出身,精通耕作之術。杜荷讓他們親自下田指點,以大唐最新的耕作技術為安西百姓謀求生產,讓百姓對於未來充滿了信心。

    第三、安全!大唐經歷過這次遠征,耗費了許多軍事物資,接下來需要的是安安靜靜的休養發展,為以後的動兵打下基礎。故而這安西一地,尤為需要注意,不能應為再起戰事,而消耗國力。

    別的國家好說,一個個巴結大唐好來不及,哪敢與之為敵。但大唐與西突厥的梁子已經結下了,想要讓他們安安分分的並不容易。真刀實槍的拚殺,大唐自當不懼,可是突厥他們的最擅長的是強盜戰術,不時的來騷擾一下,將會是很頭疼的一件事情。

    針對這一情況,熟知西突厥的張雄,向杜荷提了一個建議,說如今要深入西域千里,滅了西突厥難,逼得太緊,反而讓他們受到威脅,從而扭成一根粗麻線,再難對抗。這堵不如疏,與其繼續與西突厥為敵,不如跟他們交好,誘使他們窩裡反。

    西突厥以部族為尊,咥利失因錯誤的指揮使得西突厥幾乎損失了十萬兵馬,這名望必定大減,只要暗通他們之中有野心的人,西突厥必定分裂。

    杜荷從了張雄的計策,暗中與西突厥的部落長接觸,發現欲谷設有另立山頭之心。於是,決定扶持欲谷設,讓他與咥利失爭鬥。

    在刻意的安排下,西突厥正式分裂成兩部,摩擦漸起,已經有了冰刃相加的異動。

    在他們這一計下,西突厥已經自顧不暇了,不可能還有精神做強盜的勾當。

    安西的安全也以得到了保證。

    杜荷辦這三件大事,推動了安西的商業、農業的發展,同時也保障了地方安全,可謂面面俱到,加上這安西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如何能夠不飛速的發展?

    西州城!

    身為安西都護的喬師望卻喬裝走進了一家客棧。

    「公子爺,請坐,您要來些什麼?小店裡的美酒佳餚,遠近馳名!」店小二一見到有人進來,馬上笑瞇瞇地迎了上去,積極的推銷著。

    「來間上等的客房,再來一斤熟肉,兩斤酒和一些你們這裡的招牌菜。」喬師望老練的塞給店小二幾個小錢。

    店小二得了賞,眼睛笑成了一條縫,奔走趨奉,服侍慇勤。

    不一會兒,酒菜全送到喬師望的桌上,當店小二要走開時,喬師望出聲喚住了他,巧妙的道:「是,這樣的,我這是第一次來西川,對於這裡的一切,不太熟悉。只是見這裡比一般的地方繁華許多,不知何緣故?」

    店小二驕傲道:「公子你可是問對人了,我在西川多年,什麼事情有我快嘴三不知道的?現在西川之所以繁華是因為他是大唐的領地,而由杜大人、張大人親自負責百姓生計,如何能夠不繁華?他們一個個的都是我們的救星,活菩薩啊!」

    談起杜荷與張雄,店小二說的是眉飛色舞的,一副鐵桿粉絲的模樣。

    喬師望讓店小二退下,心底安讚歎「這杜荷果然厲害,僅僅只是短短的幾個月,就如此得到了高昌人的愛戴。」他不疾不徐的使用了桌上的美味,回到自己舉止的客店,親自將自己的見聞寫下,成交給了信使,讓他將信送往長安,交給李世民,同時也自語道:「陛下的任務已經完成,是該走上前台的時候了!」

    翌日,他以安西都護的身份接任了杜荷的職位。

    杜荷也終於可以回家了!

    長安、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處理日常事情,突然得報杜荷的奏章送到。他臉上明顯的一喜,笑道:「快快逞上來!」

    他滿臉笑意的接過杜荷遞送的奏章,見信後那臉上的笑意蕩然無存,眉宇間以充斥著熊熊怒火,直奏章末尾結束後。「啪」的一聲拍案而起,怒喝道:「豈有此理,侯君集好大的膽子,如此狂妄,險些壞朕大事。」

    杜荷的奏章,與其說是奏章,不如說是一份告狀信,信中一五一十的將侯君集在高昌的作為寫了下來。

    既沒有任何的誇張,也沒有任何的誇大,更沒有任何的評價,有的只是事實,全部都是實事求是的事實。

    看著杜荷的奏章,李世民突的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封塵在記憶深處的事情了:在貞觀初期,天下方定不久,自己看中了侯君集的才華,知道他是一位可造之才,還有提升的潛力。於是就讓李靖傳授侯君集用兵之法,但此後不久,侯君集卻來狀告李靖,說李靖不願意將自己的一身所學傳授給他,有謀反之心。自己自然不信,於是招來李靖詢問經過。李靖當時道:「中原剛定,天下無事,我所傳授的兵法足以對付四夷。侯君集卻貪得無厭,欲反我大唐。」

    這一下好了,雙方都說對方有謀反之心。

    在當時不論是李靖還是侯君集都是李世民最得利的臂膀助臂,對於他們兩人的忠心還是萬分相信的。所以當時的他並未追究,只以為他們彼此是有了誤會,而今突的想起,讓他心中不免一驚,目光落在最下面的小子上,那是一段杜荷對於侯君集總體的評價,寫道:「侯尚書智勇兼備是難得的一員大將,但為人可性烈異常,舉止不倫,憑功自傲,深懷矜伐,恥在他人之下,誹毀時賢,常有不平之語。」

    這短短的一句話,他反覆讀了十遍。

    十天後,侯君集領著大軍返回了長安,李世民在朝堂上接見了他們的凱旋之師,略作鼓勵,讓他們退了下去。

    侯君集返回家中,正籌劃找長孫無忌商議對付杜荷一事,卻意外的收到了聖旨。他一跳而起,欣喜道:「一定是陛下念我西征全勝大功,獎賞來了。」

    一想到這裡,他心頭就是一陣的火熱,自己此次西征雖不如意,但也橫掃了西突厥,也是大功一件,便是為相也不無可能。連忙焚香更衣的迎進宣旨的官員。那官員展開黃緞的聖旨開始宣讀,侯君集只聽得幾句,便已驚駭失色。

    聖旨非但不是獎賞他此次西征所立的戰功,而是宣稱他在平定高昌國後,沒有奏請朝廷便自作主張委任官員,同時還私自掠奪大量珍寶,縱容手下將士競相偷盜。將他在高昌所犯之罪,一五一十的指了出來。

    李世民更加是在聖旨中將強調將他揖拿入大理寺審訊。

    聖旨才一宣完,廳內其他也跪聽了聖旨的侯家人眾霎時哭聲震天,叫冤不止。

    侯君集聽自己所有的罪行,登時傻眼了。

    「不可能,不可能的!陛下,陛下不會這麼對我!不,不會的,陛下,怎麼會這麼對我!」他性格剛強,對於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對他也是恩寵之極,根本不相信李世民會下這樣的聖旨。

    腦中一片茫然,四肢僵硬如石,冷汗涔涔而下,只是任由差役將他捆起推將出去。待得他腦子清醒些時,左右顧盼之間,發現自己已身處潮濕陰暗的大牢之內。

    「不可能,不可能的!陛下不會這樣對我,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他清醒過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發狂的大聲呼喝,瘋狂的搖著監獄的大門:「一定是你們這群混蛋假傳聖旨,放我出去,我要見皇上,我要見皇上!」

    「不要叫了,朕來了!」李世民一身龍袍的來到侯君集的面前,神色複雜的與這位自己的愛將隔窗對望,「朕可以告訴你,這確確實實是朕下的聖旨,絕無虛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