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盜帥

第二部 為美而戰 第三十八章 揣摩敵意 文 / 盜帥二代

    第三十八章揣摩敵意

    大軍並未進城,而是直接與另外兩路大軍會師,在交川城外駐紮了下來。

    李績在第一時間召開了軍事會議。

    李績坐在上首,在他身側最上方的是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餘下是左武衛將軍牛進達、左領軍將軍劉蘭,接著才是李業詡、李繼業、杜荷這一夥兵將。

    執失思力是(突)厥武將,曾是頡利可汗麾下的一員大將,但感李世民仁德,忠心歸順。有一次,李世民在御苑裡攆兔子玩,執失思力上前勸誡。

    李世民有些不以為然,又過幾天,他又在玩兔子。無巧不巧,再次讓執失思力瞧見,執失思力脫下官帽,解下蟒袍玉帶以自己的人頭官位來勸誡李世民不可玩物喪志。

    李世民深受感動,就接受了他的意見。並且下詔把唐高祖李淵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親妹妹九江公主嫁給他,從此委以重任。

    執失思力也因此一飛沖天,憑借出眾的軍事才華,在大唐嶄露頭角。貞觀九年他隨李靖出征吐谷渾,屢立戰功,成為大唐十二衛大將軍之一。

    牛進達、劉蘭在世上或許沒有什麼盛名,但一個個也是相當了得的人物,都是能征善戰的將領。

    執失思力有著(突)厥人的特徵,紮著幾根馬尾辮,頂著光禿禿的腦門,顯得很是彪悍。牛進達也是一位凶悍的將軍,壯碩的跟牛一樣。劉蘭卻是一個較為文弱的書生,有幾分儒將的氣質。

    便在杜荷打量他們三人的時候,李績沉悶的道:「已經得到了消息,一個時辰前,吐蕃攻下了松州。對此,諸位有什麼看法!」

    執失思力首先道:「自當盡早進兵松州,不得讓吐蕃猖狂下去。」頓了一頓,他又道:「我覺得應該分兵兩處,一處拖住吐蕃的那個什麼幹部,另派一支奇兵襲擾他們糧道。這裡是我大唐境內,我們完全佔據優勢。」

    杜荷聽了也不住點頭暗讚,執失思力不愧號為名將,若以他法,破吐蕃不難,唯一的缺陷就是難以大勝。

    「我到有個提個建議,那吐蕃軍節節取得勝利,而松州初戰又取得戰捷,定生驕傲之心,驕傲必定麻痺,有所鬆懈,如果趁黑夜暗襲之……」牛進達那粗狂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杜荷也會心一笑,這牛進達粗中有細,歷史上的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戰就是因為他的一次夜襲斬首千餘級,而讓吐蕃見識到大唐的兵威,嚇得不敢再戰。

    「嗯,牛將軍建議不錯,末將附議。」劉蘭點頭認同,其他將軍紛紛附和。

    杜荷心底暗急,怎麼李叔叔沒有將誘敵的辦法告訴這些大將軍,一個個都胡亂商議了起來了?當下也顧不得那麼多,出列道:「與其攻,不如守!」

    李績似乎就在等杜荷說話,若有所指的問道:「杜中郎將何出此言?」

    「回大將軍!」在這軍事會議上,作為一個軍人,杜荷也知道不能如平時一樣隨意,肅然道:「兵法云:『善戰者,只要立於不敗之地,就等於敵人的失敗。』吐蕃居於高原,大軍來襲,戰線拉長,補給不利。我軍只要一面固守,一面襲他糧道,讓對方糧草無以為繼。不過月餘,待對方糧盡不得不退時,我軍再度乘勝追擊。以我養精蓄銳之師,攻敵無糧撤退之旅,若還不能勝,我等不如自己抹了脖子『自殺』算了!」

    聽杜荷說的有趣,諸將都笑了起來。

    執失思力點頭讚道:「這位小將的戰法,我不喜歡,但絕對是高明的戰術。」

    牛進達也點了點頭道:「確實,杜中郎將這一計與本將相左,比本將少了許多風險,可謂萬全,可以一試。」

    劉蘭也沒有了異議。

    武將與文官最大的不同就是性子耿直,明白事理,少有勾心鬥角的事情。

    雖然杜荷僅僅只是一名小小的中郎將,但牛進達、劉蘭卻沒有因為他這反對的意見而生怒,反而虛心接受了下來。

    李績笑道:「思力大將軍主意可行,杜中郎將的想法可謂萬全!」他站起身子,喝道:「諸將聽令……」

    營內諸將皆站立了起來。

    「便由執失思力大將軍欽點一支奇襲隊伍,襲擾對方糧道。然後進兵松州,只守不攻!諸位將軍各守其職,不可懈怠!」

    「得令!」諸將領命而出,杜荷卻讓李績給叫了住。

    「大將軍?」杜荷恭敬的叫了一聲。

    「這裡只有你我二人,賢侄無需多禮。」李績靜靜的看著杜荷神秘笑道:「那條誘敵深入的計策是你出的吧!」

    「啊!」杜荷瞪圓了眼睛。

    李績見他一臉驚愕,微笑著解釋道:「皇上遣大將出征從來不過問將軍如何破敵,只是任由統帥自己抉擇。這一次卻意外的事先定計,顯然是有他人獻了破敵計。可皇上卻說是他自己的妙想,唯一的解釋就是出謀者身份太低不足以服眾。我觀全軍上下,唯有賢侄有這能耐,今日一試,果真如此!」

    杜荷恍然,深深拜道:「叔父果然了得,什麼都瞞不過你,這的的確確是小侄出的主意。」

    「來,我們坐下說!」李績指著身旁的位子,問道:「計策既然是你出的,你打算怎麼打!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本來小侄是打算在陣仗上直接敗的,但最近與叔父商討兵法謀略,讓小侄受益良多,思緒也清晰了起來!這幾天夜裡,小侄一直在分析松贊干布的動機、目的。我大唐如此富強,可為什麼他們有膽子來打?以往我覺得是松贊干布夜郎自大,所以才以詐敗誘之,但最近想起來卻發現我錯了,錯的很離譜!」

    「松贊干布能夠在七年時間創下如此豐功偉業,絕對不是一個夜郎自大的首領能夠做到的。所以,他這不是自大,而是另有目的。」

    「他的目的就在於逼迫我大唐妥協,想迎回大相祿東贊。因為他清楚的知道,我大唐的目的是制霸西域,所以不會跟他硬碰,也不會出動大軍來對付他。更何況,他們有高原天險,並不懼我大唐的百戰雄師。他的目的不是攻取長安,而是將我們這伙大軍全部殲滅,他要讓皇上知道他們吐蕃有實力成為大唐的威脅,也有實力成為大唐的盟友。只要他做到這一點,就會立刻向皇上上書認錯。若皇上不承認他們的實力,率大軍報仇,他們則逃入高原,在高原與我軍一戰。我大軍若撤,他們可以復來。如此往返,除非我大唐冒險殺入吐蕃腹地,與之一決死戰。不然將會影響到皇上開拓西域的計劃,吃虧的是我大唐。所以他不怕我大唐不向他們妥協,不怕要不回祿東贊並且與他們結盟,而他也好避開我大唐這一強敵,攻打四周的弱國,蠶食他們增強自己的實力。」

    「所以,小侄現在可以肯定,只要我大軍抵達前線的時候,當天夜裡,他們必然趁夜劫營。我軍的失敗由此而起,勝利也因此而來!」

    杜荷握緊了拳頭,眼中透露著不尋常的光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