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盜帥

第一部 初到大唐 第十九章 夢里長安 文 / 盜帥二代

    第十九章夢里長安()

    長安!

    不過兩字,但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卻是舉足輕重。尤其是大唐時期的長安,更是如此。

    大唐的長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城裡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達官貴人、兵士、奴僕雜役、佛道僧尼、少數民族外。僅僅外國的商人、使者、留學生、留學僧等總數就不下三萬人。

    當時來長安與唐通使的國家、地區多達300個。唐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飲食風尚等都是由長安傳播至世界各地。另外,西方文化通過長安城消化再創造後又輾轉傳至周邊的日本、朝鮮、緬甸等國家和地區。當時的長安是世界東、西方商業、文化交流的彙集地,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大都會。

    這一點足以讓任何華夏子民感到引以為榮。

    今日是弘文館難得的休假,杜荷也沒有窩在蔡國公府裡練武,而是打算瀏覽一下大唐的雄風,長安的壯觀。

    杜荷走在長安的繁華大街上,瀏覽著四周的景致。

    這還是他第一次認真的觀賞大唐的風采,看著街道上人來人往,暗自感慨,不愧是世界上最大的都會,在規模上,在規劃上,天朝上國的風範盡顯無疑,同時也為自己身在中國而自豪在胸。

    棋盤式的街道寬暢筆直。長安城內的街道均作南北、東西向排列,相互垂直,筆直端正,寬暢豁達。南北縱列的大街有11條,東西橫列的大街達14條,由這些大街把外郭城切成109個長方形的坊和東西二市、二市各佔兩坊之地。

    全城街道兩旁都有排水溝,並栽種槐榆,大道筆直,綠樹成蔭,市容十分壯觀。城內還有有四條溝渠提供生活和環境用水。白居易給張籍的詩中所謂:「迢迢青槐街,相去**坊」,就反映這一情況。

    封閉式的坊和集中的市。坊的結構是封閉式的,各坊都有圍牆,住宅的門都在坊內。除皇城以南36坊只開東西兩門,僅有東西大街外,其餘各坊皆開東西南北四門,都有一條東西大街、一條南北大街構成的十字街。東西兩市四面各開兩門,各有兩條東西街、兩條南北街,構成「井」字形街道,把市場分為九個方塊。每方的四面都臨街,店舖就設在各方的四圍,同行業的店舖集中在一個區域裡,叫做行,東市有220行,西市「市內店舖亦如東市」。西市是長安城商業集中之地,也是長安城經濟活動的中心。

    杜荷此刻所在之處正是西市。

    他牽著一匹馬在寬達一百五十步的朱雀大街上漫步行走,額上冒出了些許冷汗,心中卻叫苦不迭。

    原先還在讚美長安繁華的他,如今卻在心底咒罵了起來。

    靠,這長安tmd到底有多大!

    他抹去額上汗珠,心底悔不當初。今日出行的時候,母親章氏再三要他帶幾個護衛。杜荷心底不屑,暗道:「想我堂堂盜帥,還需他人保護?」

    一路上杜荷雖未遇上危險,但卻悲哀的發現自己竟然迷路了。

    杜荷身為大盜,絕對不是路癡,即便在難的迷宮,在難記的道路都擋不住他。

    杜荷也一直以為天下人都可能迷路,唯獨自己不會。

    可如今他卻服了,這長安實在太大。

    他轉來轉去,竟然沒有遇到一個相識的地方。

    看了看已達當空的太陽,摸了摸抗議的肚子,杜荷妥協的歎了口氣,在這西市走了整整一個半時辰,竟然還沒有走出西市,大唐繁華,可見一般。

    身旁正好有一座大型的酒樓,陣陣酒香肉氣從酒樓中傳來,廚子刀杓聲和跑堂喝聲響成一片。

    酒樓的牌子上掛著一個金璧輝煌的招牌,招牌上卻刻著老套的名字「迎賓樓」。店是老店,但招牌卻是新掛上去的。「迎賓樓」三個字竟然是杜體字,著實讓杜荷感到自豪意外。

    來到店門口,店小二熱情的走了上來,伸手接過他的馬韁,將馬牽至一旁馬廄。

    入得店內,店裡的生意相當紅火,共分四樓。一層是販夫走卒,行腳商人的棲息之地,二樓是武夫小校會友之所,三樓層文士墨客集會之地,四樓則是包間,整個酒樓劃分的井然有序。

    見杜荷裝束,店小二打算將他迎上二樓。

    杜荷卻搖頭拒絕,在一樓找了一個空位坐了下來。

    二、三樓雖是清淨,但並不為他所喜。

    一樓能從各類人的口中聽聞天下大事,各地奇事怪事,對杜荷來說更有一番味道。

    杜荷要了一壺酒,叫店小二配四色酒菜,聽著四方走卒口中趣談,自斟自飲。

    各地行腳商人莫不稱讚大唐繁榮。

    但卻有一例外。

    一個商人裝束的人道:「我大唐富強不假,政治清明也是不假,但世家與官府勾結,猖獗無法卻也不假。我在利州就遇到一件讓人憤慨的事情。武士擭是我大唐開國元勳之一,位列二等『太原元謀勳效功臣』,是武德皇帝最信任的一位大臣之一,有一妻一妾,五個子女。妻生二子,妾生三女。一年前武士擭病故,家財皆由嫡長子武元慶次子武元爽繼任。這兩個混賬東西,不顧親情,勾結當地官府,竟百般虐待武士擭遺留妻女,實在可恨。」

    大唐政治清明,百姓商討國事,並不論罪。故而商人也不懼怕,說的義憤填膺,店裡的人聽了也紛紛為那四人抱不平。

    確實,大唐繁華,但任何朝代都避免不了奸佞貪官的存在,有些事情天高皇帝遠,並不是想管就管的了的。

    杜荷也有些氣憤,但轉念一想,卻又笑了起來。武士擭之女,那其中的老二不正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嗎?虐待武則天,武元慶、武元爽將來有他們的苦頭吃。

    杜荷邊吃邊聽,忽然一人來到了杜荷的桌前,身軀略彎,道:「杜公子,我家大人請你上雅間一敘。」

    杜荷抬頭看著來人,神色微稟,暗歎好一條大漢!

    來人五十餘歲,身穿灰色舊布袍,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的國字臉,頗有風霜之色。

    杜荷注意到了他的雙手,他雙手骨骼粗大,手掌滿是老繭,腰間配著一把大刀。只是那種用來裝飾的儀刀,而是那種專門殺敵的厚背砍刀。

    他站在那裡身軀筆直,猶如一棵立地松柏。此人武藝,只怕深不可測!

    一個護衛尚且如此,那麼背後人物,地位可見一般。

    「好,我隨你一去!」

    杜荷從容一笑,拿起酒杯酒壺緊隨其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