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金融戰爭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卷 格局 第十八章 世界震動,中國的機會 文 / 霧漫青山

.    今天,徐明有事情要和張蘭蘭商量,因為張蘭蘭已經決定跟著徐明去香港了,而且在後來,張蘭蘭甚至決定跟著徐明去美國看看。

    徐明忽然間知道,張蘭蘭真的要貼著自己,然後去瞭解自己的生活。

    對於張蘭蘭,徐明可以說不想有什麼秘密,既然她願意,就讓她跟著吧。

    想到自己將要滿世間亂竄,而張蘭蘭現在說到底還是一些學校裡的乖乖好學生,這樣的身份似乎並不合適。

    而且現在對於徐明來說,張蘭蘭上不上學都無所謂的事情,他覺得,也許可以讓張蘭蘭先辦個休學之類的,讓張蘭蘭跟在自己身邊,先做自己的助理或者秘書之類的,這樣,張蘭蘭的身份就不至於那麼尷尬了。

    把這事和張蘭蘭商量了一下,張蘭蘭完全沒有意見,不過她說這事還得和他父親說說,要不太對不起自己的家人了。

    徐明也知道,這個時候的中國人,以至於後世,對於他們來說,不論家裡多麼有錢,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正正經經的上大學,不管將來這個大學文憑對自己是不是有用,最起碼面子上,自己的孩子也是大學畢業,而不是沒有文化的一代。

    而且現在張蘭蘭的大學在中國來說本來就不差,眼看馬山就有一年就畢業了,張鐵豪心裡不痛快是肯定的。這事,徐明覺得,還是他去說比較好。

    徐明領著張蘭蘭,抽了一個時間,來到張蘭蘭的家裡。

    說到底,徐明去張蘭蘭家,這也是這一世第二次。但張鐵豪一家對自己的熱情不可謂不高。

    徐明也知道什麼原因。雖然張鐵豪不是那種貪戀權勢。巴結官貴地人。在上一次已經承認了自己是他地準女婿。而現在又知道自己地能量不小。家庭背景很深厚。對自己地事業幫助很大。自然更是高興。

    四個人餐桌上其樂融融。張鐵豪和妻子對徐明地態度。倒是讓坐在徐明旁邊地張蘭蘭鬧了數次大紅臉。

    晚上很快就結束了。張蘭蘭安安靜靜地坐在沙發一角。徐明也醞釀了一下。在張蘭蘭母親收拾好碗筷。也來到客廳地時候。

    徐明輕咳一聲。說道:「叔叔。阿姨。我有個事想和你們商量一下?」

    聽到徐明這話。張鐵豪夫妻倆都很好奇。疑惑地望向徐明。張蘭蘭母親則一臉溫柔地看著徐明。那眼神地意思再明白不過。就是意思讓徐明說下去。

    「蘭蘭想過幾天去學校辦一個休學手續?」

    「什麼?」首先蘭蘭的母親就大驚道,她不可思議的看著張蘭蘭,她或者說。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要休學,她要做什麼?

    張鐵豪倒是沒有張蘭蘭母親反映那麼大。只是也是微微驚訝了一下,他想到自己女兒是和徐明一起來的,這事肯定和徐明說過,更或者,這就是徐明地意思?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說實話,張鐵豪也不願意自己的女兒休學。眼看馬上就有一年就畢業了,在這個時候休學,可以說是最划不來的。

    他看了看徐明,眉頭皺了皺,說實在的,對於這個男孩子究竟有多麼大的力量他也他想不到,從他給自己介紹北京副市長李慶田認識時,他就知道這個男孩子不簡單,他曾經從一個朋友那裡聽說過。北京市副市長背後的能量。似乎能通天?

    這是個什麼概念?難道這也意味著,徐明身後的能量能通天?

    「叔叔。其實蘭蘭要休學,也可以說是我的主意?過幾天我要走了,蘭蘭想跟著我一起出去看看?」徐明很客氣的說道,擔心將張鐵豪惹毛了。

    果然,張鐵豪瞬間眼睛瞪的老大,雖然知道這事可能和徐明有關,可是真地到了這個時候,張鐵豪還真不敢相信?

    「蘭蘭?」

    現在張蘭蘭母親想說什麼,但是也不好說什麼,關於徐明,張鐵豪早就和妻子說過,而且她其實內心深處對徐明也有一種喜愛。好像,徐明來到他們家,就是冥冥中注定的女婿一樣。

    張鐵豪不知道在思考什麼,張蘭蘭母親見丈夫沒有說話,也就沉默著,說實在的,她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張蘭蘭休學,尤其是聽到張蘭蘭想和徐明走?

    這怎麼能讓她放心!就一個寶貝女兒,現在卻要離開他們?

    過了好久,張鐵豪似乎拿定主意,重重地吐了一口氣,說道:「蘭蘭,你的事,你決定吧。爸詳細你長大了,對於以後的路,你會選擇的。」

    徐明聽後,不由的鬆了一口氣,而張鐵豪,聽過之後,有種隱隱的失落,是地,是一種失落,彷彿一個曾經萬分愛護呵護自己的人,現在突然間決定不再管自己了?

    人的思想就是這麼矛盾,張蘭蘭的眼角擎著淚水,忍住不讓它落下來。

    此時,張蘭蘭母親也知道,她說什麼也沒用了,丈夫既然已經說了,意思就這樣了?只是坐到張蘭蘭身邊,緊緊的摟著張蘭蘭,有些哽咽,身體有些抽搐。

    「叔叔,阿姨其實大家也不用這麼難過?我會好好照顧蘭蘭的。」

    有了張鐵豪的批准,再到學校申請休學這事就比較簡單了,雖然學校方面對於一個學生在大三快結束的時候休學感到特別奇怪,不停地做思想工作,並且噓寒問暖的,這也沒什麼,讓張蘭蘭最最傷心地,可謂是大學裡最要好地幾個姐妹。

    聽說張蘭蘭要走了,幾個姐妹抱在一起死死的哭了一場,最後出去大吃了一頓,事後。幾個女生都嘴地一塌糊塗,徐明只好把他們都送回去。

    又沒幾天。11月到了,這一天,徐明接到中央下達的正式文件,宣佈了關於浦東的開發,以及合作書面文件。

    這一天,早得到了消息的桑迪韋爾在第二天趕到了北京,同時帶來地還有世界各國主要媒體。

    關於正式文件的簽字儀式。馬上就要舉行了。

    而且這件事,對於整個世界,或者說整個中國地影響都深遠的,一個私人企業,將要承擔下近萬公頃的建設,這不要說在中國,就是在真正的資本主義世界裡,也是極少見的。而且,這個工程,只要一開始。整個上海無疑成了商家趨之若鶩的地方。

    簽字儀式是在第三天的上午,兩天時間裡,徐明和桑迪韋爾主要討論了關於這件事地一些問題。隨後,徐明又帶著桑迪韋爾在人民大會堂面見了中央首長。雙方進行了彼此歡快的交談。

    最後,桑迪韋爾巡查了一下蘇格蘭皇家銀行北京分行,並且給予了蘇格蘭皇家銀行北京分行很高的評價。

    而且,徐明知道自己要把張蘭蘭帶在身邊,一時半會可能回不來。為了補償一下張鐵豪,徐明也在桑迪韋爾來北京分行視察的時候,專門把張鐵豪介紹給了桑迪韋爾,並且在北京分行的上層露了一個臉。

    這幾天的事情,弄的張鐵豪整天紅光滿面的。他知道,以後的公司肯定會平步青雲的,有了徐明給自己介紹地幾個關係,政府方面有人,銀行方面更有人。經商需要的兩個方面。他都有了。而且都是大關係,想不成功都不行。

    第二天晚上。帕薩迪也連夜從美國趕來了,在此之前,帕薩迪沒有得到一點事前徵兆,只是徐明一個命令,他就飛來了北京。在告訴帕薩迪事情後,帕薩迪頓時興奮了。這些年來,帕薩迪為徐明的事東奔西跑,幾乎成了徐明專業跑腿地,但是徐明也知道帕薩迪在管理方面還有大政方針方面都有著極強的優勢。而徐明這次找帕薩迪來,就是要帕薩迪擔任上海浦東建設規劃公司總經理。

    第二天,天濛濛亮,整個北京市已經熙熙攘攘的。尤其是人民大會堂附近,大約臨晨四五點的時候,已經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就已經在這裡忙前忙後了。

    整個世界都***了,尤其是英國記者,在提前知道這件事情是英國本地企業拿下了這份合同,而且整個合作過程,設計到幾乎上千億美金的交易額。他們都紅光滿面地,在其他國家記者面前,也覺得倍有面子。

    而早在小道消息傳到英國的時候,因為這件事的關係,幾天裡,英國所有股市幾乎都或多或少的漲了不少,而且其中又以材料建築類的公司漲幅最大。

    大約上午八時,桑迪韋爾以及帕薩迪乘坐著自己的座駕,已經來到了人民大會堂。剛剛一下車,兩人就被眾多記者圍住,記者想從他們口中知道些什麼,一時間,局面有些混亂,不好好在擔任此次安保的是中央直屬的一致特別部隊,很快場面就好轉了,桑迪韋爾只是笑著向眾記者揮手,並且表示,等簽字結束之後的記者招待會,會盡量滿足大家地各種問題。

    又過了一會後,中國方面地代表也坐車來了。為首的是**中央國務院副總理,以及旗下地一下部門主管。

    終於,在9點多的時候,簽字儀式開始,雙方就這次合作做了一次闡述,三方簽字,作為投資商是桑迪韋爾為首的蘇格蘭皇家銀行,承建方是帕薩迪為首的上海浦東建設規劃公司,中方為國務院副總理。

    在無數閃光燈的印證下,三方圓滿的在合同上簽了字。

    與此同時,這一幕也像全世界現場直播。

    在字簽訂的那一瞬間,以英國為首,美國,法國,德國等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全國股市大幅上升。

    並且緊隨其後,英國方面撒切爾夫人政府也在第一時間承諾,將最大化的滿足蘇格蘭皇家銀行的一切建設需求。

    而世界各國,尤其是有實力的國家,紛紛開始行動起來。希望在這件事上分一杯羹,尤其是各國的相關企業。其中幾乎都是鼎鼎大名的世界五百強前一百名的公司,通過政府或者各種關係致電英國或者蘇格蘭皇家銀行方面,表示願意為蘇格蘭皇家銀行提供最好的服務。

    同一時間,徐明的電話也響了起來,是早在差不多一個月前匆匆離開北京地洛克菲勒打來的,對方對浦東地建設也表示出很大的興趣,希望徐明可以在一些項目上可以喝他們洛克菲勒家族合作。

    幾乎在洛克菲勒電話剛掛掉。在同一時間,徐明收到了另一條消息,以摩根家族為首的一些企業以及美國官方人員召開記者招待會,表示考慮到中國的市場無限大,美國成立商務考察團,開展對中國大陸的相關訪問。若說這次訪問,在不瞭解情況的中國人看來,是有些好笑的,原因嗎,不用說也知道。因為早在一個多月前,美國地一對商務考察團才剛剛考察結束,而且前腳剛走。而且和中國各地簽訂了大筆的投資意向。這沒過幾天,又有一批來中國。

    而中國政府也反映相當快,在美國那面召開記者招待會宣佈的第一時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表示,中國政府歡迎美國以及世界各界人士前來中國考察觀光。

    或者對徐明來說就是一個小小的事情,但對於中國的影響可謂是深遠的。在這次簽字儀式的第四天,歐盟幾個國家也宣佈,歐盟將組成商務考察團,對中國進行訪問。

    而最最讓人琢磨不透的就是,連一項自詡為社會主義老大哥的蘇聯,也在一個月後宣佈成立一個訪問團,對中國進行訪問,並且願意就一些歷史問題進行討論。

    總之,在後來。一系列層出不窮的事情。著實讓中國驚喜連連。

    就是徐明地一個舉動,或者說國家的一個偏袒。讓世界的錢財匯聚到了中國,比之後世那種小規模小打小鬧地發展,僅僅在第二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呈現了飛一般的增長。

    不過,這當然也有讓一些某們焦頭爛額的事情,比如說各種外交部以及各地的一些相關部門每天不斷的應付這類事情。而最最麻煩地,無疑是負責安全方面的部門,尤其是國家安全局,除了要保護這些老外的安全外,還有提防間諜混在其中對中國一些敏感地方的監視,竊聽。

    中國堅持自己的立場,加上整個中國市場的空白,而且能來中國的企業幾乎都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公司,在來中國的同時,又為中國帶來了各種中國急需地東西。中x合作,幾乎在幾年裡,隨處可見,中國出地,外資出錢出技術,雙方合作地不亦樂乎。

    不過估計最讓老爺子高興的就是蘇聯方面訪問團地到來,由於現在蘇聯內部早就一片混亂,蘇聯領導人自然知道,雖然難免會有老大哥的脾氣,但是在很多地方,蘇聯不得不求助於中國。畢竟說到底,中國在形式上也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方面也就蘇聯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討論研究,最後就蘇聯問題,中國特別成立了一個蘇聯問題顧問團,而這個顧問團之後將前往莫斯科,就蘇聯的改革問題可以充當蘇聯『共產』黨主席的智囊,而且中國也成立自己的訪問團,徐明拿到資料的時候,知道這訪問團還真是有針對性的,幾乎都是輕工業,徐明知道,這些去了蘇聯的企業,如果在那裡設立廠子,估計很快就會大發特發的,誰叫蘇聯在這方面簡直就是空白,而且徐明也利用關係,給張鐵豪安排了一個名額,他相信以張鐵豪的眼光應該能看到其中的商機的。但這還不是讓老爺子最最興奮的,通過老爺子口中,徐明大體猜到了,中國方面秘密的和蘇聯達成了一些交易。關於什麼交易,徐明不用想都知道,老爺子說到底都是個老軍人,還沒有老首長那麼超前的眼光,在老爺子心裡經濟這塊事他知道重要,但他更關心的還是軍隊的建設。

    這下,有了這蘇聯這明的一條。以及自己手裡暗的一條路線,蘇聯的各種重型機械以及尖端武器,還不是源源不斷的展開合作。

    而歷史上,也正是因為蘇聯的這次合作,以及中國派出的那批專家對蘇聯問題進行了針砭時弊,在一些方面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這之後,讓蘇聯解體整整拖後了兩年半。當然,中國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這幾年的良好合作,直接導致蘇聯在解體的時候,中國從蘇聯直接帶回來大量的人才。

    簽字儀式很快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為期一個小時的記者提問時候。

    這個時候,無疑是記者們最最興奮的時候,現在記者們心中都絞盡腦汁的想著一些最最重要的問題,希望在一會可以提出來。

    偌大的一個會場裡,做了近千記者,坐在主席台上的桑迪韋爾,怕薩迪以及國務院副總理面帶微笑的看著下面。

    在一切準備好了之後,記者招待會如期舉行。

    先,進行提問的是一個來自新華社的記者,記者面露激動的說道:「我想請問帕薩迪先生,在浦東的建設上,是否以中國企業員工為主?」

    這件事,早已在合同裡明確的寫清楚了,浦東的建設,基礎建設以中國為主,當然前提是必須符合建設的要求,如果不符合不會考慮,而其,幾乎整個建設過程都是優先中國。

    「整個浦東的建設上,考慮到這裡是中國,所以我們和中國方賣弄達成了協議,在優先中國本地企業的前提下建設,當然,如果中國企業不達標,肯定是會尋求國際上的合作的。」帕薩迪說的很直接,如果在平常時候,可能會得罪人。但是現在,眾人聽了這句話後多興奮了。

    在中國人看來,不就是建設一些東西嗎?中國的公司應該沒問題的,而且就算不合格,也肯定給自己想辦法把質量提高上去的。

    而國外的記者知道中國的經濟有多麼薄弱,或許有些基礎的東西中國有,但是還有很多東西,也只有他們國家才有,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光這一件事,能給自己國家帶來多少金錢。

    記者招待會依舊如火如荼的舉行著,而徐明坐在家中,看著電視,一臉的微笑。張蘭蘭這兩天跟在徐明身邊,時間越長,張蘭蘭越是心驚,他發現他越來越不瞭解徐明瞭。這麼長時間,張蘭蘭沒喲說一句話,一直靜靜的站在徐明身邊,觀察著徐明的身邊,傾聽者他們的談話。她瞭解的越多,越發現,自己一個人,似乎並不能擁有他。

    我這裡用的移動代理上網,不知道什麼原因,從20號之後,上——頁只能顯示一半,而其他網站都可以……昨天晚上就是從8點做一直刷新到11點多,都打不開網頁……所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