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五百九十八章 濕地獵兵的家 文 / 血蝠

    第五百九十八章濕地獵兵的家

    「準備打兩個月塹壕站吧,還是在最糟糕的泥濘季節。」林俊敲了敲桌子上的維爾紐斯地圖,「德國人也在挖戰壕,整個南側都在挖,特別是正南方向。」

    「城區西側是水網地帶,東側地勢相對較高,不過也夠嗆。我們在明斯克面對過秋季泥濘,但那會有斯大林防線作為支持,後來完全就是城市內部的巷戰,這環繞郊區的塹壕站我們已經有幾十年沒打,在遠東,還有芬蘭都和這裡的情況不一樣,倒是像回到了一戰。」

    戰爭是個很奇怪的動物,變來變去老是在重複很久以前的戰術:當一項會改變戰爭的新技術被使用,戰爭就會拋棄原來大家都熟悉的方式;等到對方有了足夠的應對措施,而且雙方都熟悉了,那很可能戰爭的方式又回去了!

    希特勒的「閃電戰」有點類似於拿破侖的騎兵戰術,雖然相差的地方很多,但突擊能力和強大的機動性是類似的——不過一個促使了戰壕的出現(雖然原因遠遠不止這一項。),另一個似乎終結了塹壕站。

    在一戰開始時大多數軍隊都認為那將是一場短暫的戰爭,雙方都將會使用拿破侖時期的戰略和戰術:騎兵部隊被送到了前線,騎兵指揮官根本沒有想到騎兵在密集的火力面前是毫無辦法的!

    挖戰壕吧!簡單的戰壕逐漸地變成了大面積的防守工事,兩邊戰壕之間的空地成立無人區,不過坦克的出現讓這些都變得一下子過時了。

    不過要是時間、地點合適,對手又有足夠的反坦克武器,讓這坦克快速突擊為標誌的「閃擊戰」又行不通了,現在德國人就嘗到了這個滋味。

    回到一戰的辦法——挖!

    這會在火車站南邊,隨著雨勢變小,小伙子在軍官的帶領下正在戰壕裡改建自己的工事——那條下水壕溝改建的戰壕太直了,而且單單有一條戰壕還不夠,要在後邊泥牆後方把個個掩體連成一片。

    「戰壕要挖成鋸齒型,要在壕溝裡無法看到十米以外的東西,這種形狀的戰壕在敵人從側方進攻時會保護裡面的步兵,否則裡面的所有部隊都會暴露在敵軍火力面前,傷亡會很慘重!連發武器對著一頭一個連射,能打死一串!」

    本雅明這會是「總工程師「,因為只有他最熟悉什麼是最頑固的塹壕系統,加上紅軍的壕溝系統,他認為德國佬想在這樣的季節裡要衝破設置完善的混合防線,難度不下於走著回柏林!

    「後邊也要築起一道背牆,前邊我們挖的時候都沒注意。」

    托濟奇有點不明白,看著本雅明在白紙上畫的簡單圖紙問:「後邊築牆,那不是兩邊都高了?」

    「我們不是修反坦克壕溝,一邊高就行。」忽然本雅明似乎自己說的有點問題,「錯了,反坦克壕在背面要高些。」

    瞪了一眼上士,似乎回到當年教訓部下的歲月:「後邊要是近距離挨發炮彈,這堵背牆能救命,不然你的上半身就會成篩子!」

    「還有,盡量找更多的木板來,都鋪在壕溝底部,這樣能防水,塹壕足不是鬧著玩的!人要盡量多動動,換班時間要短,休息時盡量躺著。」

    「壕溝的胸牆上要多打一些射孔,還有,簡易式潛望鏡也要多準備些,讓人到後邊街上的民居裡去找鏡子。」伊萬諾夫的「終極戰壕」顯然是以一戰德軍戰壕為基礎,加上紅軍典型的陣地戰火力配屬模式,乍一看可謂「上下交叉、前後掩護、縱深配置、固若金湯」!

    一線是步兵,加上單兵反坦克火力點,這就是目前的第一道戰壕;第二線在泥牆後邊,加上更遠一些的反坦克支撐點,以反坦克支撐點為重點的弧形防禦——不過那些反坦克炮準備的基本是高爆彈,因為德國坦克暫時不會出現。

    再後邊防禦預備隊,那是上級考慮的事,不過和本雅明想的一樣——在車站街以北地區,部署有正在堅固建築裡養精蓄銳的步兵部隊。

    那一線也配屬著第三道火力線,基本都是迫擊炮。

    最後邊就是城區制高點和內裡斯河北岸的曲射火炮群,加上總指揮部,這整個防禦體系就成立了。

    這會步兵們正背派出去拆任何構築戰壕能夠用的著的構建,最重要的就是木板——不僅僅地面,連那些戰壕的牆也需要木板加固。

    市民們對於紅軍拆房子的行為是沒意見,拆就拆吧,反正打起來房子也是基本保不住。

    對面的德軍也在挖,他們的條件要差些,不過也有火車站南邊少量被炸毀建築作為支持,但是那些指揮部會暫時離得更遠些,因為這頭冷不丁就會有幾發炮彈飛過去。

    一旦紅軍大炮開火,德國人也還擊,不過就像約好了似的,炮彈都不密集,幾發了賬。

    本雅明給一群附近的基層指揮員上完課,所有人各自回自己指揮的連隊,按照「德國老兵」的話指揮各自的部下干。

    本雅明同托濟奇一道來到第一道戰壕,那位銀行家正在掩體裡熟悉自己的新步槍——隔壁的步兵連聽說猶太志願者中間有個神槍手,就送了支多出來的狙擊步槍。

    突擊工兵們知道怎麼用,不過自認沒摩西槍法好,就告訴他那個pe瞄準鏡裡的十四個分劃是怎麼回事,如何區分。

    這是支莫辛-納甘91-30型狙擊步槍,採用重0.62公斤的pe型瞄準鏡,固定裝置非常可靠。瞄準鏡裡有十四個分劃,代表著100米到1400米,當然,沒幾個狙擊手會使用它對超過600米的目標進行射擊,那是專業狙擊手才能有把握的活。

    一直以來大部份紅軍中的狙擊手跟其他士兵一樣只受過很短的訓練,可以說就是射擊技術更好的步兵,但因為基數十分龐大,加上這狙擊作戰是紅軍一貫提倡的,對敵人的打擊能力非常可觀——摩西這會也成了這些「前線狙擊手」中的一份子。

    不過托濟奇他們還不知道,很快就有紅軍狙擊手中的另一部分——一群真正的狙擊手會抵達維爾紐斯。

    這時南邊似乎有人在喊話,是德國人!

    「他們要幹嘛?!」都不明白了——這會喊話做什麼,閒著沒事搞政治宣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