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五百九十一章 決戰火車站1——瘋狂反撲 文 / 血蝠

    第五百九十一章決戰火車站1——瘋狂反撲

    維爾紐斯火車站位於維爾紐斯城區南部,火車站街在車站北邊,南側是鐵道轉換站,西北側翼是肖邦街,連著考納斯街。火車站不大,主體建築就一排七八十米長的三層樓房,不過看上去非常堅固

    ——主要陣地設在車站建築南側:由於地形原因,鐵道在主體建築南邊,跨國七八道鐵軌再往南,除了少量建築之外都是郊區綠地,整整一大塊縱深超過2公里的稀樹樹林。

    基本都是落葉樹種,放眼望去能夠看得很遠,並不會阻礙部隊的視線,當然對會從這個方向進攻的德軍也一樣。

    在遠處地形微微起伏的山丘上,紅軍原本已經構築了一道簡易防線,不過由於山丘高度起伏極小,防線並不堅固。如果遭遇德軍坦克集團進攻,沒有多少防禦價值。而且對於火車站附近位置的紅軍炮兵而言,那些都說不上山丘的山丘並沒有阻擋多少視線,車站這邊地勢也較高,為此上級將城市第一道真正的防線定在了火車站鐵道極其以南一線。

    在托濟奇所在的部隊開抵火車站時,這裡已經有少量部隊在構築工事,這些是2公里外那批防守部隊中先期撤下來的——上級已經同意他們的指揮官在情況必要時後撤,反正那條鬆鬆垮垮的防線頂不了多少時間。

    隊伍一到,戰士們立刻開挖陣地,其中托濟奇指揮的混合編隊被算作了兩個排,防守鐵道轉換站左翼以北的一塊寬度大約100米的地區。在他們後邊位置稍微高一點的位置,就是舒克林指揮的四門加農炮組成的反坦克炮群,雙方前後距離只有差不多四十米。

    等到那些大炮開火,戰壕裡的同志腦袋後邊的聲響肯定是驚天動地,不過還好由於高度差,這炮口焰和衝擊波還不會危害到步兵。

    舒克林挑選了這塊陣地,因為地形非常適合——身後不到10米就是轉換站的一條分裝運輸水泥路,路的北緣30多米位置就是條乾涸了的下水壕溝。

    陣地這裡堆積著一大堆覆蓋有冰雪的泥牆,大概是幾年前開挖那條下水道時挖出來的泥土。這樣炮兵們只要在差不多有一米高的泥牆上挖出幾個缺口,就能獲得一個射界開闊,正面具有一定防禦能力的反坦克炮陣地。

    再加把勁把四周也開挖堆積一下,這陣地就足夠保險了。

    前邊的那條下水溝這會成了步兵們最好的「毛胚戰壕」,只要經過稍微休整,把下邊的泥土再挖一點出來堆積在壕溝南側就成了很實用的戰壕。壕溝橫貫鐵道線南側東西,微微歪歪扭扭差不多有一公里長,這給紅軍部署陣地節省下來大量時間。

    火車站庫房裡的所有工具都被搬了出來,部隊休整戰壕需要的工具不足,而這方面問題最大的就是托濟奇指揮的兩個混編排。

    拿著那些大鎬頭和鐵鍬,所有人都在不要命的幹著!

    由於單單靠一條戰壕是遠遠不夠的,幾乎所有的步兵指揮員都還休整了第二道防禦線,包括混編部隊——地形合適,科傑利尼科夫帶著12個步兵同30名志願民兵在炮兵陣地兩翼的泥牆後邊修築陣地,這樣兩個排就能形成兩排火力,互不干擾。

    本雅明帶著三個步兵戰士在加農炮陣地邊上開挖自己的地盤,將陣地往下挖了近五十公分,圓形凹地,把多餘的泥土在兩翼圍成一道弧形、高出地面半米多高的泥牆,只留出身後一個小小的開口。這樣炮手們等於有了個高低差一米多點的掩體,等到戰鬥爆發後炮手們能避免絕大部分的威脅。

    猶太炮長幹不了什麼體力活,基本就是他在指揮,另外三個拿著搞頭和工兵鍬玩命干。

    「中尉,那位老同志是個行家!」瓦列金他們已經挖好了陣地,格拉諾夫和他剛剛給前方幾個顯著地標測量了距離。

    「應該是個老炮兵,每句話都說到點子上。」舒克林坐在個木頭炮彈箱子上給高爆炮彈裝引信,剛才能夠清楚聽到那位老同志操著不怎麼標準的俄語在指揮三個身強力壯的步兵幹活。

    「老同志,打過一戰?」格列博夫靠得最近,看到那位坐下身來要拆炮彈箱子,把自己腰上別著的一把小撬桿扔過去,順便問了句。

    本雅明撬開有些卡住的封口,打開箱子看到裡面排成一排的5個圓紙筒,就拿出一個來。打開蓋子,裡邊就是發迫擊炮彈。

    藉著邊上篝火的光亮,他抬起頭對著5米外的格列博夫笑了笑,拿著炮彈說:「比上次大戰那會包裝講究的多,那會德國迫擊炮彈都是用箱子裡的木架固定,沒這麼乾淨。

    「迫擊炮兵?」

    「嗯,西線,德意志第二帝國龍騎兵迫擊炮部隊,下士班長。」

    本雅明這話讓十來米外聽到的紅軍加農炮炮兵戰士們吃了一驚——「德國老兵?!」

    真是有點暈!有幾個靠近,想滿足一下好奇心。

    不過本雅明一點不在乎,又用撬桿打開另一個小一點的箱子,拿出裡邊紙包裡的環形發射藥,拿了四塊夾到炮彈後邊的尾翼前端。

    「這個有點不合理,以前老是因為找不到發射藥發愁,二十年過去了德國佬還是沒把發射藥和炮彈放一個箱子裡,麻煩!」

    抬頭看到幾個紅軍戰士正在看自己,笑了笑說:「我是立陶宛猶太人,以前是德國國籍,不過是猶太人都得進隔離區。」

    這笑得有點無奈——以前為德國服務,不過到了現在德國法西斯差點要了他的命,不是歷史的悲哀是什麼?

    不理會加農炮兵們的眼神,下了圓形掩體,把迫擊炮給拼裝了起來。

    兩個戰士把炮彈箱子搬到邊上,基本在本雅明的指導下把發射藥裝上。

    「中士,我需要試射三發。」對著科傑利尼科夫說。

    「可以,向兩邊部隊提醒一下。」中士在搬彈藥,回答道。

    「試射迫擊炮,三發!」

    迫擊炮這會就需要試射,這炮手有點奇怪!不過附近部隊的同志倒是明白的很快,因為混編部隊的人告訴他們,那是門沒有瞄準裝具的德國迫擊炮。

    會用德國迫擊炮的炮手就是一人多才,敢用沒瞄準具的,那不是瞎蒙就是高手!

    基本裝藥,3號裝藥,強裝藥,三發!本雅明試射都是自己搖高低、方向轉輪,隨著第一發射出去,250米外形成一個爆炸點,同原本他自己預測的只差了十來米。

    拿片石頭在炮管上劃了道痕跡,只有他自己明白是什麼意思。發射最後一發強裝藥炮彈,炮彈呼嘯著飛到遠處山丘己方步兵陣地側翼的前方大約三四百米位置,倒是把前邊的人嚇了一跳!

    「迫擊炮試射,沒打到頭上吧?!」野戰電話裡傳來前邊軍官的咒罵聲,這邊接電話的同志連忙解釋了一下,「繳獲的德國迫擊炮,沒有瞄準具,我們的老同志在試射。」

    「沒砸到自己人頭人!讓那傢伙悠著點!」那位罵罵咧咧掛下電話,這邊算是鬆了口氣。

    托濟奇來到泥牆後邊,問本雅明:「怎麼樣?能不能打准?」

    「一公里距離散佈進入100米沒問題,運氣好還能打得更準些。距離500米以內保證不會只用來嚇嚇單兵。」

    聽到他自信的回答,托濟奇算是放下心——一公里之內能保證散佈100米之內,這樣已經很不錯了,至少能夠狠狠揍德軍的散兵隊形。

    就是炮彈少了點,把馬車上的那十幾箱搬下來,加上背著帶來的,加起來也就七十多發炮彈,不然本雅明還會多試射幾發,現在是捨不得。

    迫擊炮炮座上刻有granatwerfer34的字樣,這是門1932年德國萊茵金屬公司開始研製的三四型八十毫米迫擊炮。身管長1143毫米,重57公斤,本雅明他們清點炮彈後發現有兩種不同的炮彈,輕一些的是重量3.5公斤的三四型迫擊炮彈,初速172米/秒,最大射程2400米,最大射程上散佈直徑為65米。

    不過這會本雅明可不知道初速是多少,他瞄準靠的是角度和裝藥提供的大概能量在測算(不要小看這個本事,這可是真正的在戰爭中練出來的本事!)。不過通過加農炮炮兵們炮隊鏡的幫助,他已經知道這門迫擊炮大概的最大射程是2400米左右。

    每一個裝藥都有它自己的能量,因為沒有確切的數據參照,本雅明決定戰鬥時就按照迫擊炮在快速射擊/防禦性射擊時的標準步驟來瞄準:射程一般通過裝藥量的增減來決定。

    「多打幾發就知道了。」對於輕一些的炮彈如何發射他心裡已經有了準備,不過對那種標注有wurfgranate38字樣、帶有長桿引信的特殊迫擊炮彈,本雅明是心裡沒底。

    那種炮彈手頭只有15發,也捨不得試射,估計射程會近些,打起來再說了。不過可以肯定這種炮彈對付步兵的殺傷力會比普通炮彈大得多——它更重,有7.5公斤。使用這種長桿引信,顯然是為了讓炮彈彈體在距離地面一定高度的地方就爆炸,造成空炸效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